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丝绸之路上的古城2007年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培训班廊坊1期三班二组培训成果汇报参与制作人员:何振科、李昊、刘柳、商拓、沈铁、石坤、孙文晶、孙永红、许志伟、杨俐(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前言在丝绸之路这条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古道上,留存着无数的名胜古迹。她孕育了无数的古城,有政治中心,如:西安、咸阳、高昌、交河、尼雅、米兰、黑城,也有军事重地,如:凉州、敦煌、乌拉泊古城、锁阳城、碎叶,还有地理位置优越的繁华城镇,如:永泰、楼兰,等等。如今,古道上的这些古城遗迹仍然向我们展现着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丝绸之路地图丝绸之路中国境内路线图政治中心
西安古城咸阳古城高昌古城交河古城尼雅古城米兰古城黑城古城西安古城西安古城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克·波罗游记中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个充满历史遗存的城市。“长安自古帝王都”,在我国历史上,从周到唐有十一个王朝在西安地区建都,历时一千多年。“东有罗马,西有长安”是当时西安的历史地位的写照。至今,西安与世界历史名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元李好文《长安图志》“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末之比也。”因而人称“斗城,墙全用土夯筑,《三辅黄图》说它高三丈五尺,下宽一丈五尺,上宽九尺,周长六十五里(约合26千米)解放后实测为25千米多,面积约35平方千米,文献载汉长安城边各3门,共12座门。隋文帝在汉长安东南营建新都,定名大兴。大兴总面积达84.1平方千米,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都城。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又下令在汉魏洛阳城西十八里营建东京。东京面积45.3平方千米,是规模仅次于大兴的城市。公元618年,唐建国后,改大兴为长安,改东京为洛阳,又称东都。唐长安的皇城与宫城相连,实即内城。自曹魏洛阳只建一宫,宫前主街两侧建官署的布局形成后,都城已较两汉整齐壮观,但宫殿、官署、坊市共在一城仍难免干扰。隋规划大兴城时把宫城、皇城集中于内城,坊市全部建在外郭中,是一创举。但它的雏形已出现在北魏洛阳,隋唐长安是在它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而已。官署集中于皇城,外郭专建坊市,都可以有规则地排列,形成棋盘格状街道网。中国古代在城市施行封闭的里市制度至迟始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90年左右),由于在宫殿和官署之间布置,道路及街区都不甚规整,至隋唐长安把里坊布置在外郭后,才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巨大、规整、中轴对称的里坊制城市.棋盘式的街道宽畅笔直。长安城内的街道均作南北、东西向排列,相互垂直,笔直端正,宽畅豁达。南北纵列的大街有十一条,东西横列的大街有十四条,由这些大街把外郭城切成一百零九个长方形的坊和东西二市。二市各占两坊之地。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诗中:“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正反映了这种整齐划一的棋盘格局。全城街道两旁都有排水沟,并栽种槐树。大道笔直,绿树成阴,市容十分壮观。宫城和皇城内,则多种梧桐柳树。唐长安城由于这里是军事重镇,朱元璋认为“天子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把他的次子朱爽封在西安为秦王,所以建筑和城墙规模相当可观。它周长约11·7千米,城高12米左右,底宽十八米,顶宽12——14米,厚度超过了高度,因而雄伟之中又显得浑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拥有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漫步古城街头,触目皆是秦砖汉瓦;踏青郊野,满目景物都可引发人们对历史的凭吊。
城墙,魁星阁
夜色下的明城墙咸阳古城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它东邻省会西安,北与甘肃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是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咸阳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周、汉、唐等十一个朝代也都曾把咸阳做为都城或京畿之地,成为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咸阳曾是我国著名的秦王朝的首都,历史文物非常丰富。文化遗址及古墓葬到处皆是,尤以秦汉及唐代遗物最多,如茂陵、昭陵、杨贵妃墓、乾陵等。因其古墓累累,故被誉这“天然的历史博物馆,中国的金字塔群”。茂陵——汉武帝的陵墓,被史学界评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87年)是汉王朝第五代皇帝,在位逾半个世纪,值汉帝国鼎盛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正是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丝绸之路之创举。乾陵——位于乾县城北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在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过的,且保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一座两个帝王的合葬陵。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礼泉县东北45华里的九宗山主峰,因山为陵。号称“昭陵”,李世民是唐代第二个皇帝,也是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他的陵墓是唐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杨贵妃墓——即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之墓。位于兴平县城西的马嵬坡。杨贵妃是唐代著名美女,倍受玄宗恩宠,公元756年安禄山叛乱,玄宗仓惶西逃,路经此地,六军不发被迫缢死贵妃。茂陵乾陵昭陵贵妃墓咸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首站,离西安只有25里。古人西出长安,大都在此作短暂的停留。这里是人们辞行、饯别之地。唐代诗人王维的名诗《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近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敌人”即是咸阳饯别的形象写照。历史上,秦始皇曾在咸阳境内修建有著名的阿房宫。这座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的庞大建筑就在陕西西安市西郊约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因咸阳工程规模狭小,秦始皇驱使70万人在渭河南上林苑中营建朝宫,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续修建。楚项羽入关以后,将宫殿付之一炬。当时,大火烧了三个月,使中华民族痛失瑰宝,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个大土台基,周长31米,高约20米,全用夯土筑起,当地群众成为始皇上天台,村西南还有一个长方形台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群众称为眉坞岭。这两处是阿房宫最显著的建筑遗址。高昌古城高昌是丝路名城,是古时回鹘高昌宫廷所在地。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城东南40余公里处,北临火焰山,外城呈方形,周长有5公里;城有三重,是不同时代的遗存。内城在外城中部,外城西南角有大型寺院遗迹,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有山门、庭院、讲经台、藏经楼、大殿、僧房等,外城东南角也有寺院、塔等,这些古迹是隋唐至高昌回鹘时期的建筑。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时建高昌壁,前凉置高昌郡,唐置西州,高昌回鹘时为亦都护治所,元初废置,至今已经两千多年。此故城曾是古代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内地文化与中国西域文化交融之所。现在遗址主要是高昌回鹘时期的遗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书记载,高昌城当年城墙上共有12重大铁门,分别冠以“玄德”、“金福”、“金章”、“建阳”、“武城”等不同名号。城市中房屋鳞次栉比,有作坊、市场、庙宇和居民区。城内的建筑布局与当时长安城相仿。全城人口达3万,僧侣3千。现在,城内建筑遗址遍布,尤以西南最为密集,当年的庙宇、佛堂、街道都历历在目。当年唐代高僧玄奘也曾在此盘桓过一段时间,还为高昌王讲过经……公元前1世纪,西汉大将李广利率领部队在此屯田,设立高昌壁;公元327年设高昌郡。公元450年,北凉残余势力灭了车师前国后,高昌城一跃而为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60年成为高昌国都城。640年唐朝统一高昌,在此设立西州,辖高昌、交河、柳州、天山、蒲昌五县。9世纪后成为回鹘高昌国的首府。公元1275年,蒙古游牧贵族都哇叛乱时率领12万骑兵围攻火州(高昌),长达半年,回鹘高昌王巴尔术阿而忒的斤英勇战死,高昌城就此毁于一旦。高昌古城城墙高耸,昔日雄风犹存。登高展望,全城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布局可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城垣保存较好,外城墙基厚12米,高11.5米,周长约5.4千米。城墙都由历夯土筑成,夯层厚8~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有极清晰的夹棍眼。城墙外面还有马面、瓮城、壕沟等防御设施。内城居外城正中,西南两面城墙大部分保存完好。周长约3公里。宫城为长方形,居城北部,北宫墙即外城北墙,甫宫墙即内城北墙。这一带尚存多座3-4米高的土台,当时为回鹘高昌宫廷之所在。
内城中偏北有一高台,上有高达15余米的土坯方塔,俗称“可汗堡”,意为王宫,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双层建筑,可能为宫殿遗址。外城内西南有一大型寺院,寺门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85米,占地约1万平方米,由山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大殿内尚残存壁画痕迹。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取经,于贞观二年(628年)春,曾到高昌国讲经一月余,据说即在此寺内。寺院附近,还残存手工作坊和集市遗址。外城内东南部有一小型寺院,残存的壁画较上述大寺完美。交河古城“两河相交的地方,一定是智慧诞生的地方。”吐鲁番城西约10公里的交河故城,又称为雅尔湖故城。因为城址位于两古河交叉环抱的“孤岛”地带,故称为交河。故城的城门、街道、官署、寺院、民居、窑址、古井等基本保存完好。交河故城是早在2300年前出现的车师国的国都,高昌王国曾设交河郡,唐设西州交河县,曾为安西都护治所,14世纪时,交河古城毁于蒙古贵族之争的战火中。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地势,使得古城较完好地保存下来。现存遗址,是其昌盛时期所建之规模,大体为唐代遗存。城门两个,南为主门,但已毁。东门保存较好,门道及安装门额的洞依然可见,门内设藏兵之所,以备守战。交河故城建筑风格与高昌不尽相同,多为挖地成院,掏洞成室,夯土为墙,屋宇多为两层,临街不见门窗,穿巷方见大门。此为典型的唐代建筑特色。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城依土崖,作长方形,无城垣,南北长1000米,东西最密处约300米,南面有门有路,直通城内、城中。一纵贯南北的大道,长350米,宽30米,两旁为高而厚的土墙,其后其纵攒交错街巷分成若干区。房屋监大道一向不见门户,只有巷口与城墙大道相通。遣址很多,佛教居民、政治中心。此外正对大道有一砖寺院为最大建筑,罕见曾发现唐瓦当、陶片。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曾出土唐开元十年(722)莲花经一卷。城外有高昌和唐代的墓碑,城自汉至元,经历时间较长,对整疆城市建筑布局有参考价值。交河古城入口处从故城南门进入,沿着长达350米的“南北大道”,一直走到“市中心”。这条道如今被铺上了地砖,看起来有几分与故城不怎么协调的“现代味”。车师人或匆忙或悠闲的身影留在了这条道上,这道就是交河城当年的交通轴心,它与由东门向西延伸的“东西大道”相交,呈“十”字形,连接着城市密密麻麻的佛寺庙宇、宫署衙门、居民院巷及偏远角落。
整个交河古城形同一只朝向东南行驶的大船,长1760米,最宽处30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城中有一面积5000平方米的大寺院,在它的东面和南面是居民区和官署区,西面和北面为小寺院和墓葬区。城中多数建筑是在原生土中掏土成墙、成室,街巷也都是这样挖出来的。城内有大大小小的寺院50多个,可见当时佛教极为盛行。已查出的古井有300多口,井深一般为40米。作为防御性的小城,所有建筑沿街都不开设门窗,只有绕进小巷,才能进入房屋。走在故城的大街小巷,不免使人产生深深地怀古之情。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
古城周围有大批墓葬,我国考古专家近年来在故城沟北、沟西发掘出大量珍贵文物。交河怪兽啄虎纹金牌饰(西汉)
交河沟西墓出土墓表(晋—唐)交河殉马坑(西汉)尼雅古城位于民丰县城北约100公里左右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中,该遗址已被我国考古专家确认为是古代汉晋时期西域南道精绝国故址。遗址座落在尼雅古河道下游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5公里的范围内。从遗存建筑物中可辨认有官厅、回廊、卧室、伙房、储藏室、畜圈等,住宅周围有果园、林带、干枯的大树至今仍站立在地面上。民居仅能栖身。居民点的佛教寺院、灌溉渠道、农田、蓄水池、墓葬均可辨认。在遗址内发现了汉文、驱卢文书、五铢钱、铜铁兵器、农具、捕鼠器,以及丝、毛、棉等织物,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古道上城镇居民社会生活的场景。斯坦因发现尼雅遗址
英国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西方当时流行的考古探险热潮推动下,1901年1月来到新疆于田。他获得尼雅河流域以北大沙漠里有古代遗址的信息后,找到进入过尼雅遗址的维族人,并从他们手中购买了几件从尼雅遗址中带出来的佉(que)卢文木简,随后带着一批发掘工人和骆驼队,沿尼雅河的干涸河床跋涉数天找到了现在的雅遗址,他将此遗址正式命名为“NIYASITE”(即尼雅遗址)。斯坦因的发现,在当时的中外探险考古学术界引起了轰动。因为,尼雅遗址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遗址,它同时向人们展示被斯坦因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所存在的一个悠久、古老、光辉灿烂的沙漠古代文明,尤其尼雅河三角洲的考古文化将会揭示大沙漠环境变迁和历史文化的诸多谜团。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了解它和研究它。于是,“东方庞贝”,一个被大沙漠湮埋的古代文明构成了历史浪漫主义的新概念,一个世纪以来有关其传说和故事源源不断。尼雅发掘的文物(汉)龙虎纹铜镜尼雅95年3号箱式棺墓古墓挖掘现场尼雅“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衾龙纹铜镜及锦套米兰古城米兰又称磨朗、密远、小鄯善等,是楼兰王国改称鄯善王国之后的都城,也是著名的东汉伊循屯垦古城遗址。大约建于公元3世纪,废弃于公元5世纪中末叶。米兰遗址由古城、3座佛寺、8处佛塔、汉代屯田水利设施组成。米兰古城地处自敦煌到楼兰再西行的古丝绸之路南道上。公元前77年,汉昭帝曾派一员司马率40兵卒屯戍于米兰古城,后慢慢废弃,法显西去天竺和东归故里曾在此诵法讲经。斯坦因于1907年1月到达米兰,开始进行长达18天的发掘工作。米兰古城在米兰的古堡内堆积着大量的垃圾,斯坦因对其进行小心清理,发现了一些写在柽(cheng)柳木札和纸上的西藏文字、一种用古体字写的突厥语写本、织物残片、加漆皮革制作的甲胄残片、木制器皿、陶器、军装等物品。这些突厥文字后来经过欧洲学者研究翻译,被认为大多是人名,这些突厥语写本大概是发给突厥士兵的护照或通行证之类。据史料记载,在隋、唐之际,突厥势力遍及新疆南北,突厥人曾占领米兰,并以此作为他们的军事基地,士兵也多为突厥人。这一点与斯坦因发现大量的突厥文书不谋而合。在古城东北大约2公里处的米兰大寺内,斯坦因发现了一群已毁坏的佛像。这些佛像的头部雕刻及衣褶的配置完全是希腊式的,座像的底部有用婆罗谜文字写的梵文贝叶书。其他的木雕装饰品,雕刻十分精美,几乎全是古罗马、希腊式的艺术风格。斯坦因从中运走了一个高约1米的完整的大佛头。在编号为M3的佛塔中,斯坦因发现了一片片艳丽的壁画。他揭走了有浓郁犍陀罗艺术风格的“有翼天使”壁画、用佉卢文题记的“维莎达罗王子本生故事”壁画,以及一组青年男女群像壁画。斯坦因特别为发现“有翼天使”壁画而激动,他说:“这真是伟大的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安琪儿在这里找到了。她们大概在2000年前就飞到中国来了。壁画整个的构思和眼睛的表现完全是西方式的!”佛塔内的壁画内容多是佛教的,以小乘教派为主体,但绘画的艺术风格大体显现出印度、希腊成分。米兰古城佛塔黑城丝绸之路上最完整的古城。它是一千多年前西夏国的党项人所建。黑水城,西夏城名,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城为长方形,全城面积超过十八万平方米。城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城为军政官署和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东城则为吏民和军队居住区及仓库等。城东西各有一座城门,门宽4·5米。建有瓮城,瓮城门南向。城墙高11米,墙四角加厚,成圆锥形,顶部外侧建有女墙一道。城中有一条大道贯穿东西。城东南有一座方形堡子,堡东有一座高土台,台东又建有两排房屋,外有围墙。城外是居民的宅院。黑水城在元朝为亦集乃路,蒙古语称哈拉浩特(黑城)。明以后城渐废。遗址曾出土大量西夏文献资料。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34米,南北宽384米,周围约1600米,最高达1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依稀可辨。城外西南角有伊斯兰教拱北一座,巍然耸立地表。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在西夏古城遗址——黑水城一带发现了大量的西夏史籍和文物,出土近万件西夏原始文献资料。这是我国发现最多、最完整的西夏文书资料。如西夏的《天盛改定新律》、《官阶封号表》、《文海》、《汉合时掌中珠》等重要典籍资料。黑水城保存那么多的西夏国典籍和文物,可能是黑水城远离银川及靠近蒙古草原而未受战争的破坏,使西夏典籍和资料幸存下来。而且城原建在额济纳河下游的绿洲上,由于河水改道北流,城郭废弃后被风沙所吞噬,濒临巴丹吉林大沙漠,气候极度干燥,地下埋藏物经历数百年后出土仍保存如新。科兹洛夫在黑城盗掘的举世罕见的西夏文刊本和写本数千种,其编号达八千号。其中百分之八十为佛经。此外,还有大量的汉文、藏文、回鹘文、突厥文、女真文、蒙古文、叙利亚文书籍和文稿,挖掘出的书籍中有著名的西夏汉文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人们据此解读了西夏文。其它文物不计其数。斯坦因在黑城掠夺的汉文古籍二百三十册一千五百余号、西夏文书五十七种、抄本一千一百页、刻本三百页以及大量的经卷和雕塑品。仅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的黑城出土艺术珍品中,有绢本麻布的佛画二百件,木版画十件,雕塑品五十件。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表现阿弥陀净土水月观音等题材的绢本麻布绘画作品,可与敦煌同期壁画作品相媲美。此外,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在圣彼得堡分所、英国的伦敦、印度的新德里、日本的东京、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法国的巴黎等国家和地区还有黑城出土的珍贵文物。黑城出土的西夏文书残片黑水城出土的文献不仅为解读西夏文提供了最为关键的资料,同时也为西夏社会、历史、宗教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蹊径。1982-1983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发掘了黑城,弄清了地层关系和城市布局情况,发现了大量文书和其他文物,文书中有汉文、西夏文、蒙古文、藏文、古阿拉伯文等各种民族文字,总计编号有3000余号,现已将汉文文书中主要部分整理编成《黑城出土文书.汗文文书卷》已公开出版发行,为研究此以及元代社会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城内市井建筑的颓垣断壁可看出昔日街巷的布局,从城外残存的田畦沟渠可想到当年农业的兴盛。几名游人踏着黄沙登上黑城遗址城墙黑城遗址夯土板筑的城墙被风沙蚕蚀形成悬墙,并出现大面积坍塌,亟待保护。军事重地凉州古城锁阳城敦煌古城乌拉泊古城碎叶古城凉州早在先秦乌孙驻牧河西时,凉州就有原始聚落赤乌镇。匈奴逐走乌孙、月氏后,在赤乌镇的基础上修筑了姑臧城。城的规模,据《水经注》引王隐《晋书》:“凉州有龙形,故曰卧龙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本匈奴所筑也。”汉置武威郡后,又修建了楼台、学堂、城阙及阅兵台等。对武威城大规模的营建是从前凉开始的。前凉中期,一座规模宏大并具王都气象的新城崛起于凉州大地。张轨到凉州任职时,姑臧城因遭兵乱,残破不堪。随着河西政治的安定、经济的发达和中原流民的大量涌入,姑臧城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张轨便以大手笔营建姑臧城。前凉之后,随着各代统治者的不断修缮,姑臧城已发展到七城。河西走廊的第一站是武威。祁连山下,石羊河畔。武威这座古时称为“凉州”的古城,自古就是河西走廊的富庶地,有“银武威”之誉,它以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时空交织中流光溢彩,成为丝绸古道上具有震撼力的古郡之一。唐初三藏法师玄奘西去印度取经,路过武威,称赞武威说:“凉州为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左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玄奘在武威讲经,“时开讲日,盛有其人,皆施珍宝,稽颡赞叹。”西夏时修建的《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也说:“武威当四冲地,车辙马迹,辐凑交会,日有千数。”可见古代武威的繁盛。武威的古代文化遗址,首推城北二里的雷台汉墓,共出土各种器物二百三十一件。其中最珍贵的一套铜器是铸造精美的武装行列,有四十五个人像,十四辆战车,三十九匹战马。尤其是队前的一匹奔马,长尾高翘,昂首嘶鸣,三足腾空,足踏飞燕。这件“马踏飞燕”是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是汉代人在武威的开拓进取精神的生动体现。在武威还发现许多汉代的医简,也是最珍贵的文物。
马踏飞燕雷台汉墓陶马武威文庙锁阳城锁阳城概况:又名苦峪城,位于安西县东70公里处。因城周围长满味美甘甜的锁阳而得名。锁阳城最早建于汉代,现存城堡为唐初所建,由东西两城组成。西城约16.5万平方米,城外烽遂、箭台和瞭望塔连绵数里,是一座有1400多年历史的军事城堡。城垣为长方形,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一“日”字形,东城小,西城大。东西总长为565米,南北只有468米宽。城墙为夯土版筑,底宽7.5米、顶宽4.6米,高10米。据说东城是当年驻军将领及其家属的住所,西城则为士兵所住。城墙的西北角有一高约十八米的“角墩”,角墩上有拱形门洞,东西贯通,大概是守城士兵巡行及站岗之用。城内遍布土筑房屋遗迹,只是大部分为侵入的流沙所掩没,只剩顶端兀立着。红柳、荆棘等沙生植物遍地都是,灰炭层堆积成丘,残砖断瓦,陶片瓷片随处可见。枯井古树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盛衰沧桑,纵横城内的街道依稀可辨……锁阳城西北的角墩锁阳城内的沙丘据专家考证:锁阳城始为汉代冥安县治所,唐代为瓜州(又名晋昌县)的治所。而塔儿寺据分析是唐、五代及宋元时瓜州地方官员及百姓进行祭祀的宗教活动场所。可见汉唐时代,这里是很热闹的。六朝、隋唐之际,中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经由今安西通往哈密--史称伊吾大道。玉门关也相应从今敦煌西北一百多公里的故址迁至瓜州境内。如今,在锁阳城东北方向30多公里的双塔堡一带,有一些建于天然隘口的城堡遗迹,就是唐玉门关及其附属建筑。而唐玉门关今已淹没于双塔水库水面之下。当时玉门关西北有五座烽隧,其中一座叫苜蓿烽,现于双塔水库北侧的山顶仍有残迹。锁阳城的残墙锁阳城塔院瓦砾塔儿寺是一处大型寺院遗址,四周有土筑围墙残迹,寺西南侧的僧舍及庙宇厢房的台基依然。寺院中心部位有一大殿建筑的台基,台基正北,一座十多米高的塔身矗立着,那土坯砌垒、白灰抹面的塔身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巍峨、苍劲、朴实无华。塔顶为复钵式结构。据当地老人讲:四十年代,塔身为俄国人掘开,盗走大量经卷及字画,数月内,散落的经卷还遍地漂零……这座大塔的北面,东西一字排列着十座小塔,可惜多已坍塌,仅留下塔基可辨。据《安西县志》记载:“塔下曾掘得半截唐碑,一面碑文为张议潮归唐授爵,兴修水利,大兴屯垦……等称功颂德语;另一面为歌颂五代曹义金语”。锁阳城塔儿寺敦煌古城敦煌:东汉应邵注:“敦,大也;煌,盛也”—《汉书•地理志》裴短《西域图记》:“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李吉浦《元和郡县图志》:“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敦煌古城,又名沙洲古城,位于今敦煌市城以西的党河西岸。是丝绸之路上名城重镇,咽喉孔道。从内地到西域经此,分南北两路,南路出阳关,北路出玉门关。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718米,南北长1132米,南、北、西三面仍有断续残垣墙体就地取土,层层夯筑而成,夯层厚约12厘米。墙基残宽6米至8米,残高最高4米多。城垣四角筑角墩,西北角墩特别高大,今天仍高达16米,下部夯土筑成,上部用大土墼垒砌,巍巍耸立,仿佛是透出茫茫历史沧海中的一杆残桅,向人们昭示着故城过去的辉煌。敦煌故城内西北一隅今被用作油库,其余均被开为农田。由于经过长期耕作,城内地面已无遗迹可寻。学者们公认,该城即是西汉所置的敦煌郡、县城,十六国西凉时曾一度将其作为“国都”,唐代为沙洲城暨州府所在的敦煌县城,元代为沙洲路城,明代为沙洲卫城,直到清代前期仍为沙洲卫城。敦煌故城始筑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敦煌建郡之时。公元400年,凉武昭王李玄盛在此城立都,号称西凉国。公元405年西凉为了同建都张掖的北凉相抗衡,遂将都城由敦煌东迁酒泉,公元421年,北凉沮渠蒙逊率领两万多人的大军向敦煌杀奔而来,敦煌城遂落入北凉之手。西凉立都时期,对敦煌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唐代,对敦煌城做了进一步的加固和重建。由敦煌遗书中见,唐宋时期敦煌城内划为若干坊,分为子城和罗城两部分。子城又叫作小城,位居罗城西南,为官府衙门、官员和世家大族的居地。罗城又叫大城,为商业和主要居民区。城中还有驻军,名叫豆卢军。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纂成的《重修肃州新志》描述其位置:“雪山为城,青海为池,鸣沙为环,党河为带,前阳关而后玉门,控伊、西而制漠北,全陕之咽喉,极边之锁阴。”雪山指敦煌之南的祁连山脉,青海指青海湖,鸣沙即鸣沙山,伊、西分别为今新疆的哈密和吐鲁番。这里将敦煌城置于祖国西北的广阔地域空间,极言其战略地位的举足轻重。敦煌古城遗址,只剩下角门城内南部存佛塔一座,名白马塔,这是故城中留存至今的唯一一处较完整的建筑。塔高12米,共9层,巍峨挺拔,宏伟壮观。塔身土坯砌成,中有立柱。基座为八角相轮座,每角边长3米,底基周长24米,近代整修时周边用条砖包砌。2至4层为折角重叠形,直径7米。第五层下缘饰有一圈突出的乳钉,上缘仰莲花瓣环绕。第六层为覆钵形塔身,第七层为法相轮形。第八层上面为六角形坡刹盘,每角挂风铃一个。最顶层为连珠形塔尖。塔身通体涂以白灰,显得庄严肃穆。乌拉泊古城“乌拉泊古城”又称“轮台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的乌拉泊村,距离乌鲁木齐市东南约17公里,唐――元时期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轮台城”是唐代北庭大都护府下辖的一县,该县处天山进入北疆四道之要塞,是“丝绸之路”新北道必经之地,因而这里发展成唐在西域的交通商贸重镇和军事防守要地。古城大约沿用至元朝以后逐渐废弃。乌拉泊古城,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50米,城垣基本完好,城墙夯筑,残高2—7米。城内布局分为三区,建筑物大多无存,在若干城角仍保留有方形角楼遗迹,陆续出土过陶罐、陶瓮、莲缘方砖、钱币等物,主要出土物为陶器。该城是乌鲁木齐保存完整,形成规模的最早城址,被誉为乌鲁木齐城建史上第一城。乌拉泊古城乌拉泊古城城墙岑参用他的彩笔,描绘轮台的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火洲吐鲁番“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尽管如此“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物产还是很丰富的。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这是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描绘的古轮台的征战场面。在另一首诗中,他又唱道:“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下面的句子尤为惊心动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位唐代最著名的边塞诗人最有名的诗,居然都是吟咏轮台雄奇瑰丽的自然景观和卫国将士英勇赴死的战斗场面。碎叶古城碎叶是唐朝的“安西四镇”之一,现在则在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如今是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贞观以后﹐安西四镇时置时罢﹐军镇也有所变动。永徽元年(650)﹐唐高宗根据当时的西域形势﹐罢四镇﹐安西都护府也迁回西州。显庆二年(657)﹐唐政府平定了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的叛乱。次年﹐安西都护府又迁回龟兹城﹐四镇随之恢复。咸亨元年(670)四月﹐吐蕃攻陷龟兹拨换城(今新疆温宿)﹐四镇再罢。调露元年(679)﹐在唐安抚大使裴行俭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后﹐又重置四镇。由副大使﹑安西都护王方翼在碎叶水旁的碎叶镇城以代焉耆。故从此时起﹐安西四镇是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垂拱二年(686)﹐唐军败于吐蕃﹐四镇再次失守。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乡。李白出生地没人保护碎叶城遗址一片光秃一片光秃秃的土堆,这就是碎叶城仅存的遗迹了。土堆上留有若干被挖掘过的大坑,一些瓦片散落在坑底。此外就是杂草和黄土。据说俄罗斯的考古专家也来过这里,证明这里确实是碎叶城的古城遗址所在。繁华城镇永泰古城楼兰古城约特干遗址丹丹乌里克安得悦古城阿克斯比尔古城永泰古城建于公元1607年的永泰古城,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境内,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要隘。因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古城曾经繁盛一时。作为西北三边总督的督城,城堡内曾经是阁楼高耸、商幌昭然、兵勇云集、商贾络绎,昌盛几近四百余年。城中百姓多是当年戍边“兵户”的后裔,祖籍多在关中、中原一带甚至更远。永泰古城全貌城墙与城东南角南门南门的瓮城古代征战已远离了这个偏远的村庄现在城中的供水系统仍为当年所建,为使城池的防御功能更为完善,城内的水井都是由地下暗渠通往城外寿鹿山上的几个隐秘水源。楼兰古城楼兰古城遗址位于若羌县境内,罗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处,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历史上,楼兰是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楼兰城是楼兰王国前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是丝绸之路古道上的繁华城镇。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先后兴盛了800多年,后来便神秘地消失了。1900年春季,瑞典探险家期文赫定在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探险时,其向导维吾尔人阿尔迪克在风暴中寻找失去的锄头时,意外地发现了高大的佛塔、废墟、木雕、钱币等,后来证实,这就是消失了一千多年的楼兰故城遗址。经我国考古发掘,城垣大多风蚀,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内有民居、寺院、官署等。出土文物有汉五铁钱,在故城东北发现唐代开元通宝铜钱970枚。有汉晋木简文书。佉卢文书、铜镟、陶器、漆器、编织物、玻璃制品、建筑材料等。在城郊墓中发掘出大量的精致丝绸、织绵及彩色毛织品,这些文物对研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国边疆与内地的历史联系极其珍贵。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1902年,赫定回到瑞典。将古城出土的文物交给德国的汉学家们,研究结论一出,学界为之震惊:在这流沙覆盖了十几个世纪的古城找到的木简和残纸上都出现了此地的汉文地名,它就是见于《史记》《汉书》的丝绸之路重镇楼兰。楼兰古城已成为楼兰古城“城徽”的楼兰佛塔
夕阳下的楼兰佛塔随着楼兰古城的发现,探索楼兰文明之谜成了20世纪热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但陆续发现了数十处楼兰王国的古迹,获取了足以装备一座博物馆的楼兰文物,还破译解读了早已无人使用的楼兰官方文字——佉卢文。随着对楼兰兴趣的加深,两个问题成了人们争论的话题:一个是,楼兰古城的发现究竟是1900年3月28日——29日,还是1901年3月3日?另一个是,楼兰古城究竟是不是楼兰王国的首都?楼兰古城的发现经过有明确的记载。仅据目前所知,不能改变斯文•赫定于1901年3月3日发现楼兰古城的结论。楼兰的许多难解之秘中,楼兰王国的首都何在,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它牵涉到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几方面,在丝绸之路史研究中极具代表性。可以确认的是:中国典籍中的“楼兰”一词,是佉卢文“KRO-RAINA”的音译,含义是“城市”;但楼兰古城是不是楼兰王国的首都,仍然悬而未决。《史记》明言,楼兰有“城郭”。楼兰从出现在汉文史册起就是完整意义上的国家。《汉书》进一步指出,楼兰王国的首都叫做“扜泥城”。楼兰古城,是不是扜泥城呢?研读著名的尼雅遗址发现的楼兰王国档案,我们有这样的推断:楼兰王国的首都距离位于尼雅河畔的尼雅遗址不太远。《北史•西域传》提到,强敌兵临城下时,楼兰国王比龙放弃了首都,率半数国民跑到且末地方。尼雅,就在今天的民丰县;且末,大致等于且末县城。特别是我们在2001年初,再次抵达了“小河5号墓地”。这“小河”岸边的恢宏壮观的神秘地点,是楼兰的王族陵墓。上述迹象表明,古国楼兰首都应该位于楼兰古城西南方,离丝路古驿阿拉干不太远。且末河与塔里木河古河床交汇的古三角洲,是楼兰国都扜泥城最有可能“潜藏”的秘境。这一带如今是沙漠死界,但两千年前则是水草丰美、林木茂密的文明萌生之区。那儿始终是探险家的盲点。关于楼兰古城,另一个21世纪的新话题,是“三间房”。一般认为那是西域长史府:楼兰城除佛塔,仅有的基本站立的建筑就是它了,涉及西域长史府的文书又都出土于它的附近。但也有疑问。著名的“三间房”
考古工作者还在楼兰墓葬群中发掘出了一具女性木乃伊,经测定距今已有3000年,干尸衣饰完整,面目清秀,定名为“楼兰美女”。楼兰发掘的文物楼兰美女楼兰美女复原图约特干遗址在今和田市西南约7公里的巴格其乡艾拉曼村水冲沟中。遗址是古代于阗国重要的聚落遗址。从遗址的分布看,遗址无任何古建筑痕迹,城池轮廓不详。在遗址的东北角有一处裸露于地表的文化层,陶片密集分布。历代出土的文物有陶俑、陶器残片、古钱、玻璃片、珠子、金质铸像、画押、玉块、骨头等文物,陶俑多为人物、动物等。陶器碎片大多有刻划、压印和附加的纹饰及浮雕,题材为几何图案、植物图案、人物和动物等,波斯、希腊风格浓郁。古钱种类繁多。历代出土金泊和金器也很多,均被当地人熔铸销毁。1959年曾出土一金制小鸭和唐代“乾元重宝”钱,金鸭工艺精湛,造型与敦煌千佛洞唐代壁画中的鸭子相似。斯文.赫定还在该遗址中发掘出基督教的金币、十字架和一块金牌,说明遗址存续期间很长,是一有重要影响的遗址。据出土文物分析,约特干遗址存在于汉至宋。地面已无任何古建筑痕迹,历代出土文物均来自地表3~6米以下的文化层,文化层厚达3米左右,目前该遗址沟渠中文物碎片还随处可见,可能是古于阗首府或于阗国的重要城镇。1959年曾出土一金制小鸭和唐代“乾元重宝”钱,金鸭工艺精湛,造型与敦煌千佛洞唐代壁画中的鸭子相似。陶器碎片大多有刻划、压印和附加的纹饰及浮雕,题材为几何图案、植物图案、人物和动物等,波斯、希腊风格浓郁。丹丹乌里克在今策勒县达玛沟乡北约90公里的沙漠中,知名度很高,具有很神秘的色彩,是文物工作者及旅游探险者的向往之地。丹丹乌里克意为“移动的城”。1896年1月24日斯文•赫定第一个发现了它。斯坦因在1900年至1901年对丹丹乌里克进行了考古发掘,在他所著的《沙埋和阗废墟记》中,丹丹乌里克是他的第一个探险目的地。他的考古发现引起了西方研究中亚古代文明的学者们的强烈关注。中国考古学界在100年后——也即1996年12月14日才找到了这座离绿洲最远的城。丹丹乌里克遗址丹丹乌里克与楼兰、尼雅是在同时代被发现的,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它们具有同等的学术价值。斯坦因在这里发掘出佛寺,并发现了一批壁画。其中有龙王求婚、圣鼠崇拜和蚕种西传的故事,这是最独特的。丹丹乌里克向我们主要展示的唐代西域繁华的社会经济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下创造的灿烂的文明。各种文化因素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不同种族和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在这里汇聚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内核和风格。该遗址从建筑材料上看,残存的墙壁和塔寺都是用晒干的土坯垒成的,有的还用了烧过的砖。房屋是用胡杨木构成的,墙壁是芦苇编织的,缠得紧紧的小捆芦苇夹在棍子上,再在直竖的芦苇把子上涂抹一层和着碎草的墙泥。墙内外两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数据中心机房设备安装工程一切险保险协议3篇
- 专属2024房产中介代理协议范例版B版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厂房租赁管理协议范本4篇
- 2025年度柴油运输合同涉及多式联运及无缝衔接4篇
- 专业服务协议草案(2024年修订版)版B版
- 2025年度茶叶产业链金融服务合作协议8篇
- 2025年度城市绿道场地平整与生态景观合同4篇
- 2025年度厂房建筑安全防护设施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度高科技产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厂房装修项目进度管理与支付协议4篇
-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
- GB/T 5796.3-2022梯形螺纹第3部分:基本尺寸
- GB/T 16407-2006声学医用体外压力脉冲碎石机的声场特性和测量
- 简洁蓝色科技商业PPT模板
- 钱素云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 道路客运车辆安全检查表
- 宋晓峰辣目洋子小品《来啦老妹儿》剧本台词手稿
- 附录C(资料性)消防安全评估记录表示例
- 噪音检测记录表
- 推荐系统之协同过滤算法
- 提高筒仓滑模施工混凝土外观质量QC成果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