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沈阳一中张春波诗歌鉴赏的四个环节知识读懂鉴赏表述读懂——鉴赏的前提表述——制胜的关键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①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②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③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读懂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如何明白表层意思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大意: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时而滴落的露珠渐渐浸湿了石阶下的青苔。(这风)什么时候能够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信息: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词语、情感语言、首尾句。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置身诗境去体验、感受其情感和意境。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联系意境、情感、思想态度等相关主题词,确认诗歌的深层意思。如何领会深层意思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深层意思:1、这是一首怀远思人之作。(题目)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这两句诗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氛围。3、本诗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感情。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思维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特别提醒一、诗歌形象鉴赏类试题
【规范格式】①运用……等意象,②描绘了……的画面,③营造了……的氛围,④表达了……的感情。【相关术语】环境特点:明媚、萧瑟、寂静、清冷、清幽、灿烂、悲凉、凄清、廖廓、辽阔等。情感特点:喜悦、激动、哀伤、忧愁、悲苦、孤寂、消极、旷达、洒脱、悲愤等。诗歌鉴赏题答案的表述二、诗歌语言鉴赏类试题【规范格式】①采用……修辞手法,②描绘了……情状,③表达了作者……思想情感,④在结构上起……作用。⑤语言具有……特点。【相关术语】
作品语言风格:清新、华丽、通俗、幽默、活泼、庄重、简约、凝练、含蓄、明快等。作者主体风格:朴素自然、清飘俊逸、沉郁顿挫、朦胧隐晦、清健俊爽、通俗易懂、乐观放旷、缠绵悱恻、慷慨激昂、深沉悲凉等。
三、诗歌表达技巧鉴赏类试题【规范格式】①运用了……手法,②具体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③表达了……情感,④产生了……效果。【相关术语】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对比、设问、借代、用典、通感、叠词等。表达技巧:烘托、渲染、铺垫、铺陈、对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四、诗歌观点评价类试题【规范格式】①说明情感或观点的总体特征,②具体分析这种情感或观点在诗歌中的体现,③其他。【相关术语】思想情感:建功立业、、壮志难酬、志得意满、悲苦孤寂、旷达洒脱、羁旅之愁、思乡之苦、爱国之思、亡国之悲等。1、问什么答什么,先概括后具体。2、注意分辨题型,学会选用术语。3、答案层次清楚,紧紧结合诗句。4、公式灵活掌握,避免套用堆砌。总结规律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历届高考类型题举例分析一、表达方式二、修辞方法三、表现手法四、结构模式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的四个层面表达方式抒情方式描写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景、物、事)①借景抒情②情景交融③触景生情④寓情于景⑤以景结情⑥托物言志⑦哀景写哀情⑧乐景写哀情⑨哀景写乐情⑩乐景写乐情借事抒情(1)因事缘情(用现实之事):①叙事性作品:如《兵车行》②抒情性作品:用行为举止(多为细节)来抒情。如(唐代张籍《秋思》)(2)咏史抒怀(借历史或典故):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如杜甫《蜀相》描写方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1、虚实2、动静3、感观的角度4、粗笔勾勒和细节描写5、远近高低的变化6、色彩的搭配和渲染7、白描虚与实
(1)所谓“虚”,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2)“虚”的三类内容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梦游天姥吟留别》②已逝之景之境。如《念奴娇•赤壁怀古》③设想的未来之境。《雨霖铃》常用修辞手法1、比拟2、比喻3、借代4、夸张5、对偶6、反问7、设问8、双关
常用表现手法1、象征2、联想与想象3、抑扬4、衬托5、对比6、渲染7、用典8、照应结构模式1、渲染、铺垫2、伏笔、照应3、结构对比年份具体手法出现的频率2009年15次2010年20次2011年24次2012年30次表达技巧具体方式出现次数表达方式间接抒情方式19次描写方式18次修辞手法比拟(拟人)9次、比喻4次、借代4次、夸张2次、对偶2次、反问1次表现手法对比12次、衬托10次、渲染4次、烘托3次、象征2次、白描2次、比兴2次、用典1次1、2012(江苏卷)
梦江南
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抒情方式高考真题举例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2、2012(山东卷)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3、2011(浙江)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4、2011年(陕西)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5、2011浙江清明黄庭坚宋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答案】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6、2011年(江苏)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7、2010年全国卷Ⅰ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案】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8、2010年全国卷Ⅱ梦中作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
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9、2010年广东卷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答案: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10、2010年山东卷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案:托物言志。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11、2010年天津卷
峡口送友人送蜀客司空曙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问题: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答案: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1、2012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描写方式高考真题举例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2、2012年(辽宁卷)
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3、2011(天津)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答案】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4、2011(山东)咏山泉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答案:这两句诗从声和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无名,却又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5、2011年(湖北)
登城刘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这首诗描写的画面很优美,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案: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
6、2011年(福建)晓至湖㈠上[清]历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答案: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7、2011年(安徽)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8、2010年全国卷Ⅰ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答案】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9、2010年广东卷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答案: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10、2010年江苏卷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11、2010年安徽卷岁暮[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作赏析。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1、2012年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题(大纲版)
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表现手法高考真题举例答案: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采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2、2011浙江清明黄庭坚宋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答案】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3、2011福建晓至湖上[清]历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答案: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4、2010年湖北卷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答案: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5、2010年湖南卷好事近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6、2012年(广东卷)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提问方式总结1、直接用“表达技巧”一词提问2、直接用“表现手法”一词提问3、直接点出具体的手法,寻求解析4、问表达效果5、问妙处6、自选角度鉴赏7、问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辽宁高考试题回顾律诗:42.2﹪词:28.3﹪绝句、古体诗、元曲29.5﹪年份种类2007年唐宋诗对比鉴赏2008年元曲2009年宋诗2010年宋诗2011年宋诗2012年宋诗辽宁高考题回顾2012辽宁卷
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8.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2011年辽宁卷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黄庭坚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答案: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妙的,给2分;能作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2010年辽宁卷雨陈与义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缄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飞,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答出两句意思的,给2分;答出什么感情的,给3分。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侧面),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如答同意,并能答出不是正面写雨势、雨景的,给2分;答出是通过人、物的感受来写雨的,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2009年辽宁卷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答案:(1)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意思答对即可。(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期末考试试题分析沈阳市一模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山馆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注】①畲田:畲(shē),火耕。畲田,焚烧草木,以灰肥田。8.请任选两个角度赏析颈联的妙处。(6分)9.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8.①情景关系:借景抒情(乐景衬哀情)。借“穿云翠”“得雨肥”的美丽、生动的景象(乐景),反衬出诗人的落寞和伤感(哀情)。(手法1分,解释2分)②炼字:“穿”字,意为“高耸直插”,化静为动,赋予静态的“远岫”以动态美。(“得”“肥”解读合理亦可。)(字1分,手法1分,解释1分)③写景手法:视角转换,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远处、高处的翠岫穿云到近处、低处的秋雨润田,为诗歌营造了广阔的空间感。(手法1分,解释2分)9.全诗抒发了作者孤独惆怅之情。(1分)前两联情景交融,作者寓居旅馆,凭轩远眺,借树色苍老、倦鸟西归的凄清景象,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2026年中国游轮旅游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中国瓦楞原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总结书
- 2025年中国明渠电磁流量计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3-2028年中国输卵管导管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中曹水厂取水口调整及供水管网建设工程环评报告
- 氨基硅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网络电话机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防盗警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T 7260.40-2020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第4部分:环境要求及报告
- GB/T 3199-2007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 变革型领导问卷TLQ
- 诊断学-绪论-课件
- g4l操作指南教程硬盘克隆linux系统备份恢复带截图
- 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课件
-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课件
- 员工调整薪酬面谈表
- 辅警报名登记表
- 外研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全部试题
-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课题研究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