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第2讲_第1页
中国天气-第2讲_第2页
中国天气-第2讲_第3页
中国天气-第2讲_第4页
中国天气-第2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天气》第二讲朱素行第二讲主要内容西风带长波阻塞高压切断低压

西风带长波1.西风带长波举例2.长波调整1.长波举例2.1长波调整的定义广义的长波调整包括长波位置的变化和长波波数的变化,一般仅把长波波数的变化及长波的更替称为长波调整。长波调整是与长波稳定相对立的概念,长波稳定时,大型环流很少变动。2.2长波调整的预报温压场结构特征及地形条件不同纬度带内系统的相互影响紧邻槽脊的相互影响上下游效应与波群速定性经验2.2.2南支锋区、北支锋区2.2.3紧邻槽脊的相互影响2.2.4上下游效应定义:大范围上、下游系统环流变化的联系,称为上下游效应。上游效应:上游某地区长波系统发生某种显著变化之后,接着就以相当快的速度影响下游系统也发生变化,叫上游效应。下游效应:当下游某地区长波发生显著变化后也会影响上游环流系统发生变化,称为下游效应。2.2.4波群速波群速:综合波振幅最大值的移动速度长波的群速为:

长波的单波速为:

波群速的意义:对于正压水平无辐散大气长波,其群速度为正值,即自西向东传播;

,即合成波最大振幅传播速度快,大于基本气流,也大于单波相速;低纬群速度大于高纬群速度。阻塞高压定义及其特征建立、重建、崩溃1.1阻塞高压的定义阻塞高压:在西风带上发展形成的缓慢移动或呈准静止状态的闭合高压.造成西风带分支,对天气系统的移动有阻碍作用.阻塞形势:西风带中出现阻塞高压时的温压场形势。其基本特征是有阻塞高压存在并且形势稳定。它是一个富有特征的经向环流,它的建立、崩溃、后退常常伴随着一次大范围(甚至是整个半球范围)的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久维持会使大范围地区的天气反常1.2阻塞高压的特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①中高纬度(一般在50°N以北)高空有闭合暖高压中心存在,表明南来的强盛暖空气被孤立于北方高空。

②暖高至少要维持三天以上,在它维持时期内,一般呈准静止状态,有时可以向西倒退,偶尔即使向东移动时,其速度也不超过7~8经度/天。

③在阻塞高压区域内,西风急流主流显著减弱,同时急流自高压西侧分为南北两支,绕过高压后再会合起来,其分支点与会合点间的范围一般大于40~50个经度。2011年8月10日500hPa高度场(黑线)以及温度场(红线)2011年8月10日200hPa高度场(黑线)以及温度场(红线)结构:①它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②暖高凌驾于地面变性冷高之上③暖高压对应着冷的对流层顶出现地区阻高最常出现在大西洋、欧洲及北美西部阿拉斯加地区,而且在大西洋上空比太平洋上空出现得更多些。在亚洲地区,阻塞高压经常出现在乌拉尔山及鄂霍次克海地区。出现的时间欧洲:维持到20天左右,至少也在5天以上;多出现在11,3,4,5月亚洲:平均则为8天,最短为3~5天。5,6,7月最多

冷舌落后于高空槽,冷平流、正热成风涡度平流很强,槽强烈发展2.1阻高建立

第一型开始阶段暖平流、负热成风涡度平流很强,脊强烈发展槽转为西北北-东南南走向并且加深,冷舌落后于高空槽,温度场振幅大于高度场,冷平流、正热成风涡度平流很强,槽强烈发展第二阶段环流经向度加大,切断低压和阻塞高压建立第三阶段第二型温度场落后于高度场,振幅大于高度场,槽1向东北移动长波脊开始阶段移动性脊

温度场振幅大于高度场,移动性脊并入长波脊中第二阶段移动性脊温度场振幅大于高度场,暖平流比较强,此移动性脊并入长波脊第三阶段长波脊发展成阻塞高压第四阶段阻高建立的共同点阻塞高压形成的上游地区,有较强的冷空气向南爆发,冷平流使低槽加深,槽前出现较强的暖平流与明显的暖舌。暖平流与负的热成风涡度平流输入前面的高脊,使高脊不断发展高脊西侧有槽向东南伸展,成为西北-东南走向的槽,高脊东侧的槽向西南伸展,成为东北-西南走向的槽,使得高压脊断开,成为阻塞中心。2.2阻高重建温度场超前于高度场,振幅大于高度场,槽前有冷平流侵入阻高后部开始阶段阻高减弱第二阶段相对运动温度场落后于高度场,振幅大于高度场,槽前有暖平流强第三阶段同相叠加阻高重新建立第四阶段从阻高重建过程可以看出:阻塞高压后部有冷槽侵入,较强的冷平流使原来的阻塞高压崩溃;借南北两支基本气流中波动的南北同相叠加,和冷暖平流及正负热成风涡度平流的减、加压作用,导致高空槽(第三个槽)与高压脊的强烈发展,并被切断成阻塞高压。这样看来,除了冷暖平流及热成风涡度平流以外,南北两支波动的同相叠加也很重要,它可以导致阻高的生成。温度场振幅大于高度场,位相相同。槽前有冷平流和正涡度平流侵入阻高后部开始阶段2.3阻高崩溃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从阻高的崩溃过程可以看出:阻塞高压上游各个系统的经向度逐渐减弱并变成移动系统,紧邻的上游槽向阻塞高压侵袭,不断地向阻塞高压区域输送正涡度和冷平流。切断低压定义及其特征切断低压:向低纬方向移动而脱离基本西风气流的冷低压特征:①它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在300百帕上表现最清楚。②地面图上有一冷性高压与它对应。我国最常见的切断低压是东北冷涡。它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而以春末、夏初活动最频繁。它的天气特点是造成低温和不稳定性的雷阵雨天气。典型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