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通信原理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
1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1数字调制的优点抗干扰性强纠错能力强具有信号恢复功能,在长距离传输后仍能保持相同的信噪比数据安全性,数据加密功能更高的频谱利用率低成本与数据业务兼容优异的话音质量2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现代通信数字调制的基本要求:1、通信的传播条件极其恶劣,干扰问题也特别严重,所以常用通信中的数字调制技术必须具有优良的抗干扰、抗衰落性能。2、无线通信可供使用的频率资源却非常有限。通过改善调制技术而提高频谱利用率。(1)占用带宽要窄,且带外辐射要小。(2)单位频带所容纳用户数多。3、具有良好的抗误码性能。4、其他:用户终端小→高的功率效率
产业化问题→成本低易于实现3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功率有效性反映调制技术在低功率电平情况下保证系统误码性能的能力。可表述成在接收机输入端特定的误码概率下,每比特的信号能量与噪声功率谱密度之比。4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带宽有效性在给定的带宽条件下每赫兹的数据通过率,反映调制技术在一定的频带内容纳数据的能力。式中:R为数据速率,B为调制射频RF信号占用带宽5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香农定理式中,C为信道容量(单位为bit/s或b/s),B为信道带宽(Hz),S是信号功率,N是噪声功率。最大可能的为6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2信号的表示7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8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9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I/Q调制器10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11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12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13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14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15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3数字信号调制方法分类16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近十年来陆续提出的调制技术,如最小频移键控(MSK)、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正交幅度调制(QAM)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等称为现代数字调制技术。17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4数字信号调制应用18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4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LTE上行OQPPSK下行OFDMWLAN802.11-2.4G跳频FHSSPSK802.11a-5GOFDM802.11b-2.4G(wifi)直序扩频DSSSPSK802.11g-2.4GOFDM蓝牙GMSKZigbeeGFSKGPSBPSK卫星通信ASK2FSKMSK4FSKBPSKQPSKOQPSK8PSKπ/4–QPSK192-1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20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4新型数字调制分类1.可变速率调制根据移动信道随机变化的情况自适应地改变无线传输速率:信道条件好时,用较高速率,信道条件差时,降低传输速率。这种调制方法可以在频谱效率和系统误码性能两个方面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可变速率QAM调制,它保持数据传输的码元速率不变,即波特率不变,但根据信道条件的好坏,增加或减少每码元的电平数目。这等效于改变比特传输速率。21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4新型数字调制分类2.多载波调制(MCM)多载波调制的原理是将所要传输的数据流分解成若干个比特流,每个子数据流具有低得多得传输比特速率,并且用这些数据流去并行调制若干个载波。多载波调制的主要优点是具有抗无线信道时间弥散的特性。多载波调制可通过多种技术途径来实现。包括:多音实现、正交频分复用(OFDM)、MC-CDMA、编码MCM。22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4新型数字调制分类3、恒定包络调制方式恒定包络调制方式主要有MSK、TFM(平滑调频)、GMSK等,其中以GMSK为典型代表。其主要特点是这种已调信号具有包络幅度不变的特性,其发射功率放大器可以在非线性状态而不引起严重的频谱扩散;此外,这一类调制方式可用于非同步检测。这种调制方式的缺点是频带利用率较低,一般不超过1(bit/s)/Hz。23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4新型数字调制分类4、线性调制方式线性调制方式主要有各种进制的PSK和QAM等,其中以QPSK为典型代表。这一类调制方式的频带利用率般都大于1(bit/s)/Hz,而且随着调制电平数的增加而增加。线性调制方式又可分为频谱高效和功率高效两种,理论上可以得到大于2(bit/s)/Hz频带利用率的调制方式为频谱高效,如8PSK、16QAM、256QAM等。频谱高效调制方式是通过增加电平数来获得较高的频带利用率的,因此为得到同样的误码率,就需要较高的信噪比。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存在着严重的衰落现象和采用非线性同步检测,故所需要的信噪比较高。况且系统所能提供的能量又受到限制,所以频谱高效调制方式目前还不能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高效调制为欲获得10-3误码率仅需14dB信噪比的调制方式,如BPSK和QPSK等。功率高效调制方式可达到的最高频带利用率为2(bit/s)/Hz。24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5调制和解调电路识读
有了调制解调的方法,还需要依靠具体的电路去实现才能完成调制解调的任务,用于实现调制和解调功能的电路即称为调制解调电路。调制电路总是与振荡器、高频功放等电路结合在一起的,而解调电路则是无线接收、放大电路结合在一起,因此,调制解调电路的识读就离不开无线发射和接收系统的分析。
25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无线收发系统既可以由分立元器件组成,也可以由无线收发芯片或无线收发模块组成,因此,需要区别以下三种情况进行调制解调电路的识读和讨论:无线收发芯片及模块中的调制解调电路;分立元器件组成的无线收发系统的调制解调电路;由集成乘法电路组成的调制解调电路。26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一、无线收发芯片中的调制解调电路
完整的无线收发芯片和模块一定都包含调制解调电路,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只需要了解某个电路选用的是哪种调制和解调方法,与调制解调相关的主要特性指标是什么就够了,至于芯片所选择的具体电路则完全没有必要去关注。下面是几种常用射频芯片
27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集成发射芯片nRF902
ASK模式和FSK模式,ASK模式时最高传输速率为10kbit/s,FSK模式时最高传输速率为50kbit/s。无线发射模块F05E
所使用的调制方法是ASK,最高传输速率是10kbit/s。无线接收模块3400从其使用说明书可以读出,该模块的接收方式是ASK,最高传输速率为4.8kbit/s。28
1、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如图所示,图中BT1是陶瓷谐振器,型号ZTA13.0MT,Cj为变容二极管,型号1SV147,VT1为高频三极管,各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如下:R1=2.2kΩ、R2=33kΩ、R3=33kΩ、R4=100kΩ、C1=47p、C2=68p。二、分立元器件组成的调制电路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29陶瓷谐振器和变容二极管陶瓷谐振器也有两个谐振频率,当它们工作于这两个谐振频率之间的频率范围内时,谐振器等效于一个电感。与石英晶体谐振器不同的是两个谐振频率之差fp-fs比石英晶体大得多,大约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几十倍。陶瓷谐振器组成的振荡电路,频率可以达到60MHz,稳定度介于石英晶体和LC振荡电路之间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0
二极管除了单向导电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在反向偏置情况下它是一个电容量随偏置电压变化的电容。利用这一特性而作为电容器使用的二极管被称为变容二极管。
变容二极管需要突出的是极间电容量的大小以及随反向电压变化的特性(例如是否线性,单位电压变化引起的电容量变化多大等)。因此,变容二极管是一种特制的二极管,从结构上看它是二极管,从功能上看则是一种容量可变的电容器。1SV147反向偏置电压从1V增加到9V,电容量从45pF下降到10pF。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1调频原理晶体管VT1和电容C1、C2、陶瓷谐振器BT1、变容管Cj组成振荡电路,其交流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串联电容C1、C2两端接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基极,中心接发射极,可见该振荡电路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2振荡频率决定于回路的谐振频率,电容Cj与BT1相串联,振荡频率将随Cj容量的变化而变化。当调制信号为正半周时,变容二极管的反偏电压增加,其电容减小,振荡频率就变高;调制信号为负半周时,变容管反偏压减小,电容增大,使振荡频率变低。可见调频的原理是,用调制信号去改变加在变容二极管上的反向偏压,以改变其结电容的大小,从而改变高频振荡频率的大小,达到调频的目的。由于所选用的陶瓷谐振器ZTA13.0MT的标称频率为13MHz,因此经调制后的已调波的频率在13MHz左右。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3上述调频方法可用于无线话筒、无线耳机等场合,但实际应用时还需要解决振荡频率过低的问题。例如常用的FM话筒,使用的频段是88MHz~108MHz的国际调频广播频段。但陶瓷谐振器只能产生几十兆赫兹的振荡,因此需要通过倍频电路提高已调波的频率,如图所示。
选择L1和C3使其谐振频率等于92MHz,利用L1、C3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放大电路仅放大92MHz附近的信号,其他倍频则被抑制,这样就实现了倍频。经功率放大后,从天线发射出去的就是符合要求的88MHz~108MHz范围内的调频信号。13X7=91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4
2、ASK调制电路
通过开关控制法产生ASK波的电路如图所示,右边部分是正弦波振荡电路,左边部分为开关控制电路。振荡电路由声表面波谐振器ZC1、晶体管VT1、电容C1、C2、C3、电阻R1、R2和电感L组成,ZC1选用R315A,因此电路的振荡频率为315MHz。开关控制电路由晶体管VT2、VT3及电阻R3、R4、R5组成。数字基带信号S(t)加到VT3的基极,控制VT3导通或截止。第3章现代新型调制技术概述35上述电路配上发射天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即构成完整的无线发射系统,这种发射系统常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