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作用说课_第1页
内力作用说课_第2页
内力作用说课_第3页
内力作用说课_第4页
内力作用说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一、教材分析

对整个教材进行分析

必修一中的“内力作用”是自然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北京地区中的选修(旅游地理学、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是旅游地理学,自然灾害与防治学习的基础。因此,内力作用对整个高中地理教学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铺垫作用。对整个单元进行分析

本章分别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山岳的形成”两个主题下,探讨了内力作用,而我讲的片段主要侧重于“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个对后面的外力作用和第二节山岳的形成做一个铺垫。

这片段主要是讲内力作用的概况,介绍内力作用从能量来源、作用速度、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结构分析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熔岩地貌或火山岩浆岩褶皱山脉或断裂带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变质岩沉积岩地壳物质循环

针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在进行课堂活动的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活动分析二、教学重点

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三、教学难点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分别形成的地表的影响及其形成过程。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图片展示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内力作用的速度和能量的来源。(2)通过运用示意图说明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说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的区别和形成过程。(3)通过实例说明的方法,使学生能解释该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

及过程。2.能力目标:通过实例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同学相互沟通与合作的能力(2)通过小组汇报的方法,培养同学口语表达能力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请同学们观看下面两组图片,猜想出造成这些内力作用现象的能量来自于哪里?并且观察这两组图片有什么区别?问题:新课导入四川汶川里氏8.0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转瞬之间,天府变灾地,举国同悲伤。许多灵魂向空中飘逝而去。全国各地多只救护队赶往汶川实施急救,随后防疫工作就此展开。

第一组1960年,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熔岩流从高处奔腾而下,注入大海,迅速在海边填造了一块约2万平方千米的新陆地。基拉韦厄火山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素有“欧洲最高的活火山”之称。埃特纳火山喜马拉雅山形成大约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当时它的年平均上升速度只有0.05厘米。20世纪最后30年,喜马拉雅山的年平均上升速度达到了最大,也只有5厘米。第二组东非大裂谷一、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二、内力作用的速度有些内力作用进得很快,有些内力作用则进得很极其缓慢有的迅速:如火山、地震等------瞬间改变地表形态有的缓慢:如地壳隆起和下陷等------经过漫长地质年代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名字得出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褶皱山脉和巨大的断裂带.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三、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总结:1.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大洋、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运动方向表现形式产生效果实例平行于地球表面垂直于地球表面喜马拉雅山、大西洋地壳抬升或下沉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变迁青藏高原、台湾海峡地壳水平位移,岩层弯曲变形重点巩固与总结课堂反馈1.“沧海桑田”之说是指(

)A.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C.地壳变动D.地球内部的热能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能B.重力能C.潮汐能D.地球内部的热能3.下列现象中,在缓慢进行的是()

A.山崩B.珠穆朗玛峰在升高

C.地震D.火山活动BDB

5.由地壳水平运动引起的是()

A.岩层的水平位移和弯曲隆起B.地壳的抬升或下沉

C.海陆变迁D.地势的高低起伏

AC4.不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侵蚀作用D.岩浆活动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学生活动:请同学打开教材P70中的教学活动(1)公元79-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下降运动中,判断依据是底部被石灰岩覆盖部分看不见了。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的痕迹。下图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大理石柱,根据该大理石柱上的地壳运动的痕迹,回答下列问题返回(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上升运动状态中,判断依据是石柱有被海水长期浸泡和海生生物钻孔的痕迹。(3)长期性、周期性。挤压形成褶皱山脉返回flash东非大裂谷返回请同学们思考,怎么形成东非大裂谷?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运动形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