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课件(上课用)_第1页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上课用)_第2页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上课用)_第3页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上课用)_第4页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上课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月球上的足迹列宁学校王玉宝导语设计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亮是如此神秘,人类是如此向往,那么什么时候人类能真正登上月球,实现飞天梦呢?

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伴着这熟悉的儿歌,我们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孩提时代,的确,如洗的碧空、如盘的圆月有着太多的光彩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丰富的内蕴尽在神话传说、文章词赋、民风民俗之中。长舒广袖的寂寞嫦娥、吴刚砍伐月桂的坎坎之声,无不诱惑人们去设想月球上的情形,奇妙的幻想终于在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太空雄鹰而展翅飞落月球,今天,让我们在朱长超的引领下去重温那一刻。

作者简介

1944年生,籍贯上海南汇,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专业。后又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学专业、华东师大汉语文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等。

1976年开始科普创作,出版的主要科普著作有:《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认识自我》等30余本,科普文章数百篇。《挖掘大脑中的财富》一书获2000年移动杯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中国作协优秀著作三等奖,《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获上海读书活动优秀图书二等奖。撰写的科普电视《科学智慧八分钟》获1997年优秀科普电视片奖。科普论文《科普作品的知识哲理和审美的结合》获上海科普作协科普创作论文一等奖。2007年获大众科学奖。科普文章《月亮上的足迹》《向命运挑战》《玩出了名堂》被收入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

对科普创作的认识和感受是:

优秀的科普作品是知识、哲理和审美的结合。创作优秀的科普作品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渴望能创作、出版更多的科普作品。

新生字词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畅谈(chànɡ):尽情地谈。

昂首挺立:仰着头笔直地立着。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可望而不可即(jí):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朗读感悟时间事件进展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20日上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登月过程中的具体时间及事件一、登月准备时间:1969年7月16日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一级、二级火箭脱落火箭发射前三、登月成功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和飞船脱离踏上月球表面登月舱平稳的落在月球上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课文赏析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本文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是月的全过程。

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明晰的时间线索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以下为几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

登月成功、

返回地球

一、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

宇航员在采集中宇航员在月球上工作中的请同学们仔细朗读课文的第5、11语段,并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同时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

结合课文第4语段中的议论性语句和投影显示的内容讨论: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是事实的阐述。但这一小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说明现代科技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迈进宇宙的步伐将更坚实更长远。熟读课文,完成填空。

7月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________。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了______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呼喊减速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________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平稳月球表面

板书设计月亮上的足迹准备升空登月返航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所发生的事件——登月飞船离开地球向月球飞去飞船登月成功宇航员在月球的活动登月归来登月意义里程碑大飞跃教师总结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转眼间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回眸历史,重温经典,在叹服人类用聪明才智谱写壮举的同时,月球的神秘仍然吸引着人类探索的脚步,精彩神话的创造就孕育在这坚实的探索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月球村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鲜活的现实,让我们共同祈祝人类未来更美好。扩展阅读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失重是太空中最显著也是最奇妙的环境因素。它会使人产生某些不适反应,也会使简单的操作变得非常困难。不过它也会使航天员单调艰苦的生活充满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给航天员带来一种全新的、奇妙的感受和体验。选自“载人航天科普”丛书之一《超凡生活》,大象出版社出版,有改动

行走人在地球上走,而航天员在太空里飘。人进入了太空,就脱离了地球的引力(可以忽略不计),进入了一个无所谓上和下、几乎没有重力作用的世界。你可以轻松地飘来飘去,但你必须学会如何用手指的轻轻动作来控制好你的身体。比如只须用手指在舱壁上轻轻一点,你就能飘起来。如果有人用手指轻轻点你一下,你就会飞过整个机舱。你可以睡在天花板上。你必须习惯身体姿态的任何变化。你还必须对自己手、脚的位置特别小心,以免出现问题。

服装航天器入轨后,航天员便脱掉航天服,换上工作服。他们不用穿鞋,只穿袜子。航天员的工作服一般根据飞行时间长短来准备,有专门定做的,也有在商店买来的。工作服没有固定的款式,但最常见的是连身工作服,颜色可由航天员自选。航天员的服装一般都是纯棉制品。除工作服外,还有长袖和短袖运动上衣、运动短裤、短袜和半长筒袜。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一般都是要进行长期飞行的,所以工作服的种类和数量就较多。有长袖连身工作服、无袖连身工作服、防寒连身工作服、马甲式连身工作服。航天飞机的航天员,在飞机入轨后一般会换上衬衫和短裤。在他们的裤褪上有带钩的尼龙条带,以便放置餐盘和活动手袋。吃饭飞行中,每天进餐的次数、间隔时间、每餐食品量等都要根据航天员的生活、工作和锻炼情况来合理安排。早期的航天食品均制成糊状装入软管内,吃时像挤牙膏一样。如今,在航天飞机上就餐,基本上与在地面上一样。每人一个托盘当作餐桌,把托盘放在腿上,用钩刺式胶带粘住,将食品盒嵌在托盘的凹槽里,即食食品则用托盘一角的钢夹夹住。托盘上有一块磁条,使餐具不致飞走。吃饭程序和餐具与地面上的大致相同。航天员也用叉子或勺子吃饭。这有赖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喝水在容积小的飞船乘员舱里,饮用水常采用增压式水箱贮存和供给。航天飞机的电力系统备有液氢和液氧供发电用,发电的副产品是水,供航天员饮用和备餐。在飞行中,航天员不能喝啤酒、葡萄酒或含酒精的果汁。在太空中喝水,不能采用我们在地面上常用的方式,而必须用吸管吸。此外,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喝水方式。因为在失重环境下,所有液体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自由飘浮在舱内时都呈球状。因此,航天员拿起一听罐状饮料,可以将饮料往外挤,挤出的饮料迅速变成一个滚圆的小球,航天员可以飘迎过去,把它一口咽下。睡觉航天器里没有床,因为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姿势睡觉,但要用特制的睡袋。睡袋每人一个,内衬可以更换。航天员将它固定在舱壁上或天花板上,然后钻进去,拉上拉链。这样既保暖又不会飘走。在太空中睡觉最有趣、最奇怪的一个现象是:人睡着了,两臂却会自己摆动。

生理变化在飞行的头几天,航天员出现食欲减退,嗅觉和味觉敏感度降低,以及腹胀、排气和打嗝等胃肠道不适反应。因此,航天飞机上备有各种香辣刺激的调味品供航天员选用。当然,这些调味品都是液体状,装在像眼药水瓶一样可挤压的瓶子里。除此以外,航天员的外观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因为在失重环境中,人的各个脊椎之间会变得比较松弛,因而身高会有所增加,所以飞行时航天员穿的航天服都比平常训练时穿的要长一些。只要你在失重环境里待上两小时,血液就会平均分布到身体各个部位。你会发现,腿变细了,上半身却膨胀了,每块肌肉都鼓鼓胀胀的,面部也肿胀了,长脸变成了圆脸,皱纹也不见了。(选自“载人航天科普”丛书之一《超凡生活》,大象出版社出版,有改动)咏月诗话(选自《语文报》总第1325期,作者:宋子伟,有删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一首《静夜思》,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全诗通俗流畅,琅琅上口。诗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深邃的意境,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月下思乡图”。诗人以“静夜思”为题,但全诗不着一个“静”字,而是以白霜为喻,侧面写出清静幽寂的环境。“低头”两字,表现出诗人深沉缠绵的思乡之情。

李白还写了首《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通过描写、歌咏峨眉山月,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开蜀地的依恋心情。山巅秋月高悬,江中月影沉沉。诗人一会儿仰望秋月,一会儿俯视江中明月,一仰一俯,倾注了诗人浓浓的依恋之情。船进三峡,诗人思念明月,但山高蔽月,诗人那种惆怅无奈的心情跃然纸上。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