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检测(解析版)一、单选题(共20题;共80分)1、据唐《通典》载:“东至宋(今商丘)、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材料体现出唐代(
)A、交通便利促进商业发展
B、对外经济交流十分繁盛
C、坊市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D、区域贸易促进城市繁荣2、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提出自己的构想:”以实在田土均之,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这里他针对的社会问题是(
)A、均田制破坏
B、土地兼并
C、赋税沉重
D、重农抑商3、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4、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有关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景德镇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B、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C、景德镇历史悠久
D、景德镇窑器工艺技术不断发展5、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表明唐代(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6、《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
)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
C、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7、北宋王巩在《闻见近录》中写道:“南京(地名,在开封附近)去汴河五里,河次(河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凡群有设宴,必招河市乐人,故至今俳优曰河市乐人者,由此也。”从材料中可见北宋时期(
)
①形成了政治中心之外的商业中心②在通商要道上兴起了繁荣的市镇
③出现了文娱活动商业化的趋势④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和市的划分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这样评价道:“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项政制是指(
)A、盐铁官营
B、“贱商令”
C、闭关锁国
D、“海禁”政策9、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这反映当时(
)A、运河沟通南北经济
B、对外贸易发达
C、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D、商业城市兴起10、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其目的是(
)A、保护佃农利益
B、增加政府收入
C、维护地主特权
D、规范租佃关系11、清朝嘉庆皇帝曾谕告军机大臣等:“浙江各府属山势深峻处所,多有外来游民……翻掘根株,种植苞芦,以致山石松浮,一遇山水陡发,……大为农人之害。其游民……成群结伴,散出各山,……往来无定,难保日久不滋生事端。”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失业贫民成为社会动荡因素
B、引种美洲作物客观导致生态恶化
C、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D、农业技术突破推动大量荒地开垦12、《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工、商、虞(指开发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材料表明司马迁(
)A、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
B、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
C、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
D、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13、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A、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B、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14、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绞绸之利”。这种“迁业’现象本质上反映的是(
)A、农村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国家推行了重商主义政策
C、农村经济结构已发生改变
D、手工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15、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政府初算缗钱,征收商人财产税;元鼎三年(公元前113年),大臣杨可主持“告缗”,没收中产以上商贾资财。这些措施从长远看(
)A、有利于筹措对匈奴战争的巨额战费
B、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C、使集权政治获得了稳定的经济基础
D、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16、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坐落于大河流域,这主要是()A、古代水资源丰富
B、鱼是当时的主要食物
C、生产力水平低下
D、船是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17、宋代图书传播迅速,时人笔记或言“即日传播”,或云“家至户到”,或曰“不日传都下”。此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B、科举制度的适时改革
C、雕版印刷业的发展
D、重教兴学的文化氛围18、“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清19、明代由于大部分文人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因而出现了大量文人为商人写墓志铭的现象。这说明(
)A、明代政府不再实行抑商政策
B、八股取士堵塞文人仕途
C、商人成为明代社会主流群体
D、文人价值观发生了变化20、据俞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
)A、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的
C、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D、家庭手工业是主要收入来源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35分)21、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22、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政府的经济政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论商王或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如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多贾还供献香酒,参与商王祭祀祖先的仪式。“丁已小雨,佑多贾以鬯[chàng,祭祀用的香酒]”……,可见多贾在王室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三: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商周时期的商业状况。由此看出当时政府的商业政策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二分析管仲提出这种经济政策的理由。(3)材料三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业发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考点】商业的发展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交通状况对商业的影响,从可供客人租赁乘骑的“驿驴”和众多供商旅歇息的“店肆”可以看出,交通便利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B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BC;材料主旨是交通状况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反映对城市繁荣的影响,排除D项。2、【答案】B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以实在田土均之,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可知,黄宗羲主张按户平均分配土地,针对的是当时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故应选B。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不存在均田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赋税沉重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
【点评】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大地主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种卑劣手段。尤其是灾年,地主巧取豪夺,让拥有土地的农民变卖自己的土地和房产沦为佃农。封建统治者为巩固统治,维护小农经济,往往也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可以买卖。3、【答案】D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ABC三项都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属于第一手史料,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是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属于第二手史料,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
【点评】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是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4、【答案】A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可以看出雇佣关系在手工业中普遍产生,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只是手工业领域的变化,不能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工艺技术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点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指明清时期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的现象。明朝中后期出现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中,机户与机工之间形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是雇佣工人,两者之间已无人身依附关系。对于此类试题,主要看是否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并且是一个行业比较普遍地出现,从而确定是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5、【答案】C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
【解析】从材料所反映的不同地区以出产不同的商品出名,某个地方专门生产某种商品,且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故答案为C项。A是在两宋时期;B是在明朝中叶之后;D项材料没有体现,材料所述商品应为民营手工业而非家庭手工业生产,排除。6、【答案】C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
【解析】从材料中“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等体现出的是国家对工商业管理的制度化,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国家对市场的管理,没有反映打破工商食官政策,排除A项;政治等级制度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B项;材料中的措施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D项说法错误,排除。7、【答案】B
【考点】商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河畔)谓之河市”“四方商贾孔道也”“凡群有设宴,必招河市乐人”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①②③三项均能够从材料体现出来,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④项表述本身正确,但题干材料无从体现“突破坊和市的划分”,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选项ACD项。
【点评】北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具体表现在: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商业中心。8、【答案】B
【考点】商业的发展,主要经济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判断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从材料“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说明在中国商业发展受限,这同“贱商令”的颁布有关。故答案为B项。“盐铁官营”对民营商业的发展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影响,排除A项;C和D是指不同时期对外贸易的政策,和本题无关,排除CD项。
【点评】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主要表现在:第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第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小农经济。第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以保持较稳定的农业人口。第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如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民间资本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等。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从积极方面看,重农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从消极方面看,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从政府行为与经济自身规律来看,抑商政策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9、【答案】C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从材料所反映的不同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可以看出是由于经济区域分工加强,导致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答案为C项。材料主旨不是反映运河在沟通南北经济中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对外贸易状况,排除B项;D项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10、【答案】D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从材料中的“命立要契……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来看,这么做是为了让租佃关系依照规定进行,从而达到规范租佃关系的目的。故答案为D项。ABC项材料均不能反映,排除。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这样的发展演变过程: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指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剥削其他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包含有三种形式: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11、【答案】D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难保日久不滋生事端”可以看出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中“翻掘根株,种植苞芦,以致山石松浮,一遇山水陡发”,可以看出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中“浙江各府属山势深峻处所,多有外来游民”可以看出C项说法正确,存在人地矛盾,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
【点评】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错误”“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看清题目,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逐一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12、【答案】C
【考点】商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政策。司马迁认为,对于商业发展问题,最好是不管不问,无为而治;其次是利益引导;再次是教育规劝;然后是政府出面直接管理干预;最不济的是政府直接与他人争利。分析四个选项,司马迁的观点认为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故本题选C项。AB项不符合题意;D项材料没有体现。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政策。中国古代的商业政策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过程:夏商周三代实行工商食官制;汉代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大力打击巨贾;唐代实行坊市制度,严格限制商业时间和范围;宋代是商业发展的一个高峰,打破了商业的时空限制,出现了夜市和草市。明清时期商业也在艰难而顽强地发展,如明代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唐宋两代外贸兴盛,外贸中心有长安和泉州;明清两代闭关锁国,外贸频受打击。13、【答案】D
【考点】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是19世纪末福州的农村地区“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的现象,说明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渗透到农村,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看不出农业商品化加深的状况,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该地区被卷入世界市场,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民族工业,排除C项。14、【答案】C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商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可以分析出农民迁业造成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A、B材料没有体现;D项不符合史实。
【点评】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①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②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③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④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15、【答案】B
【考点】商业的发展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汉政府初算缗钱,征收商人财产税”等举措体现了抑商政策,从长远来看阻碍工商业的发展,故选B。AC属于直接影响,排除。这些举措主要加重了商人的经济负担,排除D。16、【答案】C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起源都在有河的地方,不论是尼罗河,两河流域还是黄河都是中国的黄河,原因很简单,人类生活离不开水,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低下,没有更先进的方式来获取水资源,因此只能在有水的地方生活。故选C。
【点评】本题以四大文明古国为背景,考查了学生理解应用问题的能力。17、【答案】A
【考点】商业的发展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商业发达,反映商人与市民生活的世俗文学作品流行,故图书传播迅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故A正确.宋朝科举制改革并不明显,故排除B.C出现在隋唐时期,故排除.重教兴学与市民文化无关.故排除D.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宋朝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合题意;本题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设计有一定的难度.18、【答案】A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依据题干“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可知,反映的是东汉的冶铁工具水排,故A项正确。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考查东汉的冶铁工具水排。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进行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掌握水排的特点和作用。19、【答案】D
【考点】商业的发展
【解析】商鞅变法后确立的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延续了整个封建时代,受此影响商人的社会地位一直受到压抑。从材料可知,明代文人愿意为商人撰写墓志铭或寿序说明时人对商人的评价及态度有所改变,这种新现象的出现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有一定的关系,说明传统儒家价值观念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故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应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而且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对价值观念的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即可。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影响等知识。20、【答案】B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材料表明家庭手工业产品的用途除满足一家数口之用外,部分作为赋税缴纳给政府,部分“换钱易粟”,即流向市场与市场发生一定的关系,体现出小农经济并非完全自给自足、封闭的特点,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和商品经济发展情况,故排除A、C项;家庭手工业产品尽管可以“换钱易粟”,但材料中看不出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且家庭手工业只是作为古代农业生产的副业存在,一般不会成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故排除D项。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了解古代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关系及对小农户家庭的影响。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古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及其特点,注意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关系,客观评价小农经济的影响。二、材料分析题21、【答案】(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
【考点】主要经济政策
【解析】(1)第一小问,做法据材料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得出取消关卡和禁令,也就是允许自由经商;成效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得出商业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第二小问,目的结合重农抑商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汇丰的全球市场布局
- 教师聘任合同格式范本
- 城市供水管道整治合作协议
- 弱电安装合同补充协议
- 合同解除协议中英文版
- 企业协议存款合同样式
- 郑州西亚斯学院《电脑图文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牛津布购销协议书
- 预制混凝土板购买合同
- 家具品质担保书范本
- 【教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3.10秦末农民大起义2024版新教材
- 《寂静的春天》参考课件8
- Unit 2 Section B (1a-1d)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4年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我上学了 2分享幼儿园生活
- 强度计算.结构分析:屈曲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文写作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WAT电性参数介绍-2022年学习资料
-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 纪念白求恩课文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
- 医疗器械技术方案(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