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至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年级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实践活动1-4周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1.石头11.观察石头,会从多个方面描述石头的特征。2.会按照某一个特征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3.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4.对石头和研究石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行观察和描述。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学生分组材料:1.具有多种特征的一套石头。2.托盘、放大镜。1.观察并描述石头。2.给石头分类。2.玩泥巴11.能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2.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3.通过做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重点:在玩中感受泥土的特点。难点:学习用泥土做一个泥塑物品。学生分组材料:1.用于采集泥土的小铲子和塑料盆。2.泥土、培养皿、白色托盘。3.筛孔由大到小的三种规格的筛子。4.用于和泥的容器。1.采集泥土。2.筛泥土。3.做泥塑。3.沙子与黏土11.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2.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3.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4.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难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学生分组材料:1.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2.用于筛去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培养皿。3.用于做渗水实验的器材:过滤杯、烧杯、水。1.从土壤中分离出黏土。2.描述并区分干沙子和干黏土。3.做渗水实验。5-7周第二单元水4.水是什么样的1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2.通过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通过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知道水可以流动。3.学会用气泡图呈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加以呈现。1.教师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2.学生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装有水的烧杯。1.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白醋、水、牛奶、白糖水。2.观察不同瓶子里的水,感知水没有固定形状。3.在手背滴水,感知水的流动。5.玩转小水轮11.学习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简单工具组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小水轮。2.能有意识地通过公平对比,发现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3.通过看图片和相关视频,了解人类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点:知道水有力量,并尝试通过实验发现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难点:在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活动中,能有意识地进行公平对比。1.教师材料:人类对水力资源利用的相关图片、视频。2.学生分组材料:厚约2厘米的胡萝卜1段、塑料片4片、铁轴1根,水槽架子、漏斗2个、橡皮管1根、水杯、水。1.自制小水轮。2.探究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因素。6.盐和糖哪儿去了1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3.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重点: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难点: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概念的认识。1.学生分组材料:盐、红糖、沙子、面粉、烧杯、夹子、纱布、搅拌棒。1.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2.观察并比较盐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8-11周第三单元空气7.找空气11.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2.通过做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3.通过憋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1.学生分组材料:保鲜袋、自封袋4个、安全图钉、口哨、水槽。1.把空气装进袋子。2.寻找空气的存在。3.认识空气是生命之源。8.这里面有空气吗11.通过猜想和验证空瓶中是否含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里有空气。2.通过猜测和验证粉笔、石块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孔隙中有空气。3.通过拓展活动,能够尝试用多种方法检测空桶中是否有空气,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存在。重点: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难点:认识到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1.学生分组材料:水槽、塑料瓶、粉笔、石块、海绵、砖块、弹珠、钥匙、螺丝。1.寻找瓶子里的空气。2.寻找生活中常见物体里的空气。9.空气是什么样的11.通过玩气球的活动,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2.通过把瓶子里的空气移到水杯里和用气球里的空气吹纸屑的活动,知道空气会流动。3.通过与水的类比,运用多种感官比较全面地描述空气的特点。重点:认识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点。难点: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会流动。1.学生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气球、气筒、水槽、矿泉水瓶、杯子、纸屑。1.观察不同形状的气球,认识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2.松开气球口,认识空气会流动。12—15周第四单元动物与植物10.形形色色的动物11.通过动物图片、知道动物是形形色色的,能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2.在猜谜、模仿等游戏活动中,学会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3.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科学学习的乐趣。4.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重点:认识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动物。难点: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1.教师材料:动物图片、多媒体课件、记录纸等。1.猜动物。2.同桌合作描述动物猜动物。11.多姿多彩的植物11.通过图片、标本或者实物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2.通过测量树的粗细、拓树皮、用鼻子闻等多种方法,初步认识并描述植物的特征。3.通过讨论,意识到植物的生命也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重点:认识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植物。难点: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1.教师材料:植物图片、植物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记录纸等1.观察并描述植物。2.根据线索寻找植物。12.动物·人11.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人和动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通过讨论,发现人和灵长类动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3.通过交流,认识到人与智能机器人的不同之处。重点:归纳人和动物的共同特征。难点:比较人和机器人的相同和不同之处。1.教师材料:图片、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记录纸等1.根据图片分类。2.探究人与动物的相同和不同点。16周专项学习11.通过阅读法布尔的故事,了解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2.通过研究一个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重点:研究一个问题,交流展示自己的发现。难点:提出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1.教师材料:介绍法布尔研究昆虫的故事的图片和视频。1.阅读法布尔的故事。2.进一步研究一种动植物。17-18周期末复习二年级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实践活动1-4周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1.认识常见材料11.识别身边常见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2.能够辨认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等材料。3.能描述常见材料的优点。重点: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难点:辨认物品的组成材料。学生分组材料:常见的材料:布料、木材、石材、塑料、金属(铁皮、铜片、铝片)、陶瓷、纸、玻璃。1.观察教室或家里物品的组成材料。2.辨认材料并给它们归类。3.观察文具袋和文具是用什么材料做出的。4.观察鞋子的组成材料并交流选用材料的原因。2.各种各样的杯子11.能举例说出做杯子的各种材料的简单特点。2.能说出保温杯各部分材料的特点和作用。3.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重点:观察、描述不同材料的特点。难点:针对不同材料的特点,提出类似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学生分组材料:纸杯、塑料杯、陶瓷杯、玻璃杯、不锈钢杯、木杯。1.交流几种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做出的。2.观察并描述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的不同。3.思考如何想办法弥补材料缺点的问题。4.分析保温杯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并根据材料的特点说出选择这些材料的理由。3.神奇的新材料1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2.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板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3.知道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重点: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难点: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学生分组材料:干荷叶、滴管、纸杯、烧杯(装少量水)、蜡烛、粉笔、火柴、记录单等。1.在荷叶上滚水滴。2.在蜡烛黑灰上滚水滴。5-7周第二单元玩磁铁4.磁铁的吸力11.知道磁铁能吸铁和镍,能隔空、隔物吸铁。2.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3.在“玩”中感受科学乐趣。重点: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难点:在研究中发现磁铁吸铁的特点。学生分组材料:磁铁、各种物体、钢珠、铁钉、尺、回形针、练习本、装有水的烧杯等。1.用磁铁吸金属物品。2.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5.磁铁的两极11.知道磁铁的磁极吸力最大,磁极能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和异级相吸。2.根据磁铁指南北的现象,能标示出磁铁上的S极、N极。3.利用所学进行分析,知道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重点: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难点:让悬吊的条形磁铁自由旋转并逐渐静止。学生分组材料:各种磁铁、大头针、悬吊支架、没有磁极标志的条形磁铁、轮子、圆棒等。1.观察磁铁的形状。2.用整块磁铁靠近一层大头针。3.悬吊条形磁铁,观察它静止时磁极的指向。4.让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6.自制指南针11.认识指南针的结构,知道指南针的使用方法。2.能自制指南针,会使用自制指南针辨别方向。3.了解指南针的应用,知道用现代网络定位系统辨别方向的新方法。重点:自制指南针。难点: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学生分组材料:指南针、钢珠、磁铁、软木塞、小水盆、记号笔、即时贴等。1.学习使用指南针。2.自制指南针。3.用自制指南针辨别方向。8-11周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7.栽小葱11.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2.能观察并描述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变化。3.知道大自然中植物生长的需求。重点:发现小葱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难点:运用已有知识照料好小葱。学生分组材料:小葱、塑料量筒、彩色皮筋、棉球、水等。1.比较小葱的生长状况并猜想原因。2.观察并记录一棵小葱一天的“喝水”量。8.养蚂蚁11.观察并描述蚂蚁生活环境,知道蚂蚁的生存需要一些基本条件。2.能亲自动手养蚂蚁。3.愿意与同学交流蚂蚁的有趣发现。重点:观察并描述蚂蚁的生活环境。难点:养好蚂蚁。学生分组材料:蚂蚁工坊、蚂蚁、食物、记录单、放大镜等。1.找蚂蚁、捉蚂蚁。2.养蚂蚁。9.寻找土壤中的小动物11.知道土壤中生活着蚯蚓、蚂蚁、鼹鼠、隐翅虫、轮虫、线虫等小动物。2.能从生活地点、行为、食性等方面来观察一种土壤中的小动物。重点: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难点:懂得土壤与生命息息相关。学生分组材料:放大镜、记录单等。1观察一些土壤中小动物的图片。2.观察一种小虫子的生活。12—15周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10.认识工具11.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老虎钳等。2.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羊角锤、尖嘴钳等。3.认识到同一种工具也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重点:认识工具箱的常见工具,能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难点:利用简单工具完成小任务。学生分组材料:工具箱、小铁钉、铅笔、木板、铁丝等。1.认识工具箱里的常见工具,说说它们的用途。2.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不同的任务。11.拧螺丝11.知道螺丝有不同的种类。2.知道拧不同的螺丝要选择不同的螺丝刀。3.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重点:认识多种多样的螺丝,选择合适的螺丝刀拧螺丝。难点:制作小板凳。学生分组材料:各种各样的螺丝、印泥、一字与十字螺丝刀、小板凳制作材料。1.观察螺丝,给螺丝分类。2.做小板凳。12.做个小温室11.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小温室。2.在做小温室的活动中体会到工程设计的重要性。重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小温室。难点:利用现有条件设计小温室,并绘出简单设计图。学生分组材料:木棒、打包带、双面胶、透明胶、橡皮筋、铁丝、塑料薄膜、订书机、剪刀、尖嘴钳、小盆栽等。1.认识温室。2.做个简单的小温室。16周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11.能提出一个自己可以观察和实验研究的科学问题,在研究中能寻找证据,在交流中能用证据说话,合理质疑同学的看法。2.了解科学探究的三个注意环节: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3.通过阅读沈括研究植物开花的故事以及分享自己的发现,激发科学探究的愿望。重点:像沈括那样研究问题,并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难点:提出一个自己能研究的问题,并寻找证据教师材料:介绍沈括研究植物开花故事的图片和视频。1.了解沈括及其对植物开花环境的研究。2.提出并研究问题,分享交流。17-18周期末复习三年级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实践活动1-3周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1.种子发芽了21.能够用语言描述番茄和黄瓜的种子的外形特征。
2.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或黄瓜并设计栽种记录,乐于长期观察记录。
3.通过收集五种植物的种子,扩展对种子形态多样性的认识。
4.做种子萌发对比实验,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重点: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或黄瓜,并做好记录。难点: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教师材料:PPT等。学生材料:番茄和黄瓜的种子、花盆、土壤、小铲子、记录单、发芽实验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1.观察并描述番茄和黄瓜的种子。2.收集5种不同植物的种子,观察它们的特点。3.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2.幼苗长大了21.能够用语言和数据描述番茄或黄瓜幼苗的形态特征。
2.通过观察、回顾、实验、讨论,了解植物根、茎的作用,叶的构造及作用。
3.乐于长期照料植物,认真进行观察记录。重点:了解植物根、茎的作用和叶的构造。
难点:探究茎的作用。教师材料:烧瓶、红色素水、植物的茎、水果刀、PPT等。
学生分组材料:种植记录表、三种植物的叶子。1.观察黄瓜或番茄的幼苗,描述每个部分的样子。2.研究根、茎的作用及叶的构造。3.植物开花了21.通过对比观察,初步认识番茄花的雌蕊和雄蕊、黄瓜的雌花与雄
花,知道番茄花和黄瓜花的种类不同。
2.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植物的传粉方式。
3.乐于尝试,初步掌握为黄瓜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重点:初步认识番茄花的雌蕊与雄蕊、黄瓜的雌花与雄花,知道番茄
花和黄瓜花的种类不同。
难点:能够辨别雌蕊和雄蕊。教师材料:番茄花、黄瓜花、镊子、有关植物传粉的视频、PPT等。
学生分组材料:番茄花、黄瓜花、放大镜。1.比较番茄花与黄瓜花有什么不同。2.认识植物的传粉方式。3.给黄瓜进行人工辅助授粉。4.植物结果了21.能说出植物的生命周期和六大器官。
2.能够辨别果实和非果实,辨别常见蔬菜和水果的可食部分是植物的哪个部分。
3.了解周围的植物资源,认识植物的价值。重点:通过比较找出番茄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
难点:知道植物的可食部分是哪个器官。
教师材料:种植记录表、各种常见蔬菜及水果、有关植物资源的视频
资料、PPT等。
学生分组材料:种植记录表、自已查找的植物资料。1.观察种植的番茄或黄瓜,展示种植记录。2.找一找植物的种子,认识果实。4-6周第2单元植物与环境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11.在观察和交流中,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通过比较、观察活动,发现大叶黄杨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本领。
3.能够设计一个常青树是否落叶的研究方案。重点: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存在关联性。
难点:将观察到的现象联系起来思考。教师材料: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PPT等。
学生分组材料:大叶黄杨树叶、杨树树叶、白纸。1.描述形态各异的植物的特点。2.比较大叶黄杨与杨树的叶子。6.沙漠中的植物11.能发现图片中植物的形态特征,认识一些沙漠中的植物。
2.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建立联系,发现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3.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骆驼刺和梭梭适应沙漠环境的结构特征:具有发达的根系。重点:了解一些植物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难点: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联系起来得岀结论。教师材料:纸巾、蜡纸、塑料布、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PPT等。
学生分组材料:仙人掌、放大镜、仙人掌的茎、芦荟的叶、不锈钢勺
子、塑料或金属碟。1.观察仙人掌,找出它的茎和叶。2.用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3.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7.水里的植物11.能发现图片中植物的形态特征,识得一些在池塘中生活的水生植物。
2.结合讨论、观察、探究实验的结果,在分析现象中发现水葫芦、金鱼藻、莲适应水环境的结构特征。
3.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红树适应海水环境的结构特征:长有许多支持根和呼吸根。重点:了解一些水生植物的结构特征。
难点:准确描述池塘水生植物的形态和生长位置。
教师材料:水果刀、托盘、碗莲种子、无底孔的花盆、田园土或池塘
泥、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PPT等。
学生分组材料:透明水槽、小水壶、水葫芦、金鱼藻、藕、莲的叶柄、水果刀、托盘。1.探究水葫芦漂浮的秘密。2.观察金鱼藻的特点。3.切开莲的叶柄和地下茎,观察它们的特点。4.种植碗莲,了解碗莲的特点。8.石头上的植物11.观察并提取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发现植物生长在石头周边的环境特点。
2.通过仔细观察与阅读卡片,发现青苔适应石头周边环境的结构特征。
3.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卷柏具有超常的耐旱能力以及对它生存的意义。重点:了解青苔和卷柏适应石头周边环境的生存本领。
难点:从青苔丛中分离出几株个体。教师材料:PPT等。
学生分组材料:青苔、牙签、卷柏、不用的旧书、水杯、水。1.观察青苔是否有根茎叶。2.让干燥的卷柏复苏。7-9周第3单元声音的奥秘9.声音的产生11.观察、描述各种物体的发声现象,比较、分析和归纳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
2.能用多种方法使某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使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
3.了解声音对动植物与人类的意义,乐于分享与发现。重点:观察发现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分析归纳物体发声与振动的
关系。
难点:将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现象可视化。
教师材料:PPT、实验音叉等。
学生分组材料:塑料袋、钢尺、气球、试管、音钹、泡沫屑等。1.想办法让塑料袋发出声音。2.体验并描述物体发声时的状态。3.解释发声现象。10.声音的传播11.在探究活动中,发现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
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会制作、安装、正确操作适宜的实验装置,
观察、控制产生现象的条件。
3.通过对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现象的研究,体验科学探究活
动的乐趣,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重点:认识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的现象与特征。
难点:设计探究声音传播的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
教师材料:可密封钟罩、水槽、手机与防水袋、小鼓、纸屏与泡沫塑
料小球、人耳结构图片、PPT等。
学生分组材料:纸杯、火柴梗、棉线、胶带等。1.探究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2.模拟耳膜的实验。3.认识耳朵的结构。4.做一个“土电话”。11.不同的声音11.在观察、制作的实践活动中,描述物体声音在音量、音调等方面的
不同的特点。
2.能够对不同物体的发声情况进行区别与辨识,学会利用不同声音的特点制作发声装置。
3.在小组合作的制作与演奏游戏中运用相关概念,形成科学实践活动的好奇心,乐于分享与合作。重点:能辨识声音在音量、音调方面的区别,了解声音与发声物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利用物体声音不同的特点设计制作发声装置。
教师材料:适宜的歌曲录音、铝片琴及相关视频、PPT等。
学生分组材料:小皮鼓、三角铁、装有不同水量的小瓶若干、长短不同的金属管、其他各种适宜发出不同声音的物品等。1.制造音量不同的声音。2.制造音调不同的声音。10-12周第4单元身边的材料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1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2.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3.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重点:认识周围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难点:能根据计划探究材料的特征。教师材料:PPT等。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棉、吸管、有色水、火柴。1.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2.比较棉花和腈纶棉,发现它们的相似处和不同点。13.纸1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
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3.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重点: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
难点:能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探究。
教师材料:各种纸制品、水槽、PPT等。
学生分组材料:滴管、有色水、纸(广告纸、复印纸、滤纸)等。1.研究不同纸吸水性。2.探究不同纸的结实程度。3.做一只不渗水的纸船。14.金属11.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性质。
2.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金属材料进行分类。
3.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重点:探究金属的性质。
难点:金属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等需要综合判断。教师材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铜棒、铁棒、铝棒、铁锤、天平、铜片、铁片、铝片、铜块、铁块、铝块等1.研究金属的共同性质。2.研究金属的不同之处。15.塑料1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
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3.知道塑料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体会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对保护环境
的重要意义。
重点: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
难点:愿意为回收、利用废旧塑料,为保护环境作贡献。教师材料:各种非塑料制品与塑料制品、PPT等。学生分组材料:羊毛线、塑料绳、火柴等。1.比较塑料制品与其他材料的制品。2.辨别羊毛线和塑料绳。13-16周第5单元观测天气16.测量气温11.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
2.能够测量并比较向阳和背阴处的气温,指出二者的差异。
3.通过分析百叶箱的设计,说明其原理,认识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重点:学习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难点:通过实际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有差异。教师材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气温计模型、气温计。1.正确的读写气温计。2.用气温计测量不同地方的气温。17.云量和雨量11.通过观测云量的活动,学会用简单的方法度量和描述天空中的云量。
2.会做雨量器,掌握用雨量器来测量雨量的方法。
3.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降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能够列举干旱、洪涝等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恶劣影响。重点:做一个雨量器,测一测雨量。
难点:说明云量和雨量之间的关系。教师材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塑料瓶、剪刀、20厘米长的刻度尺、透明胶。1.做一个雨量器。18.风向和风力11.通过学习,能说明什么是风向和风力
2.会借助操作轻飘物体判断风向和风力,能复述“风级歌”的内容
3.自制风向风力计,测量风向和风力并做记录。
4.通过阅读资料,列举龙卷风、台风等极端天气现象对人类的影响。重点:判断风向和风级。
难点:利用“风级歌”,在自然场景中面对复合现象判断风级。教师材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用来观测风向的轻飘物体,如纸屑、纱巾、布条等;
自制风向风力计的材料:硬卡纸、乒乓球、粗吸管、细吸管等。1.做一个风力计。2.判断风向和风力。19.天气和气候11.能够说出气候是一定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2.通过对不同地区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指出
其区别,并能据此进行判断、预测、决策等思维活动。
3.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天气和气候。
4.列举在雨林、草原、极地等常见气候下生活的动物与植物。重点:描述和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难点:区别天气和气候。
教师材料:表现不同地区气候特点的资料。1.比较数据,分析两个地区的气候特点。17周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2-31.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介绍,了解科学有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类型的科学家在各自的领域里探索自然界事物的现象变化及其规律。
2.能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岀问題,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回顾这一探究过程,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要素的较为整体的认识。
3.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通过实验能够.解决的问题及初步掌握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能够依据证据得出结论并分享交流。重点:了解和掌握提出问题、设计方案、依据证据得出结论和分享交流的新要求。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时,能够通过控制变量来做到公平实验。教师材料:PPT等。
学生分组材料:同样大小的冰块、盘子、盐、药匙、计时器、实验记录。1.经历探究的过程。18周期末复习四年级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实践活动1-2第1单元冷与热1.冷热与温度11.通过感知水的冷热,知道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2.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并运用图表将数据记录下来。3.通过分析图表,发现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重点: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难点:在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连续测量温度,并发现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师材料:玻璃温度计、烧杯、多用夹子、热水。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1.学会使用温度计。2.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3.连续测量热水变量过程的水温度。2.热胀冷缩11.通过学习与实践,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通过实验与分析,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能够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4.通过实验与分析,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重点:认识到液体、气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难点:设计实验验证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师材料:水槽、烧瓶、胶塞、细玻璃管、高锰酸钾水溶液、气球、温度计、铜球实验装置、酒精灯、火柴。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1.正确使用酒精灯2.验证液体、固体、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3.水受热以后11.通过观察与描述,知道水受热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2.通过测量与分析,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3.通过比较冰、水、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重点:了解融化和沸腾的条件。难点:利用曲线图,分析冰融化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师材料:铁架台、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冰块、秒表。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1.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2.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4.水遇冷以后11.通过观察与描述,知道水遇冷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2.通过测量与分析,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3.知道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点:了解凝结和凝固的条件。难点:利用曲线图,分析水结冰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师材料: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烧杯、铝箔纸、玻璃棒、冰块、试管、试管夹、秒表。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1.研究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2.研究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3-5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5.地球11.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形天体上,知道地球大小、海陆分布等基本信息。2.阅读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资料,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从简单直观的想象到根据经验、事实进行推测,最后通过实践证实的过程,体会随着经验和实践的深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重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难点:将“地球是球形”的常识回溯到历史情境,让学生重新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教师材料:各种关于地球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分组材料:地球形状模拟器、模型小船、充气地球仪、气球、气筒、陆地板块贴纸、记录用的纸和笔。1.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的情况。2.在地球仪上标注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3.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在一个蓝色气球上。6.月球21.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2.了解月球概况,知道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3.知道月相名称,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重点: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难点:知道月相名称,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教师材料:有关月球的视频。学生分组材料:月球仪、塑料盒、沙、石子、泡沫球、手电筒、排球月相图。、1.模拟环形山的形成。2.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3.连续观察月亮。4.整理月相观察日记。7.太阳11.知道像太阳这样的天体叫恒星,了解太阳的概况。2.知道太阳在一天中的高度变化规律和视运动轨迹。3.会用量角器测量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重点:了解太阳的概况。难点:用量角器测量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教师材料:相关视频和图片。学生分组材料:量角器、线。1.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8.太阳钟11.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规律。2.知道日晷是古代人根据日影变化规律发明的计时工具。3.会制作简易日晷,并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重点: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规律。难点:制作简易日晷,并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教师材料:相关视频和图片。学生分组材料:铅笔、手电筒、灯、影子模拟器、影子观察器、橡皮、指南针、影子观察记录纸、硬卡纸。1.研究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2.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是怎样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改变的。3.研究阳光下小棒影子的变化。4.用硬卡纸和指南针制作一个地平日晷。6-8第3单元昆虫9.庞大的“家族”11.能通过有顺序的观察,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2.能运用文字、数据、图示、列举等方式,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3.能有意识地关注昆虫,提高对昆虫的研究兴趣。重点: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难点:通过观察,了解昆虫足的数量及所在部位。教师材料:有关昆虫(包括甲虫)的实物或实物标本、图片或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制作昆虫模型所需的枯树枝、开心果果壳、热熔胶枪等。1.观察这些昆虫,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2.找出下面甲虫的相同之处。3.用身边的材料做一种昆虫模型。10.养昆虫21.能通过饲养活动,亲历昆虫一生的几个发展阶段。2.能像科学家一样记观察日记,并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信息。3.在饲养活动中,能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重点:能够悉心饲养昆虫,记观察日记。难点:能够整理日记,从中获取昆虫生长的信息。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养蚕相关工具、蚕卵、桑叶、方格纸、放大镜、日记本。1.养蚕,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2.把蚕的一生画下来。11.探究昆虫的奥秘11.能够提出有价值、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2.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做科学家。重点:能够针对想要研究的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难点: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教师材料:相关的课件资料。学生分组材料:观察日记、研究问题需要的材料。1.选择一个你想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设计和你的发现。9-11第4单元繁殖12.用种子繁殖11.能够提取实景和图片中的重要信息,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及其与萌发成的植株的关系。尝试在电路中接入不同的用电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2.能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探究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3.能够根据种子的外形特点,推测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重点:了解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方式。难点:猜测种子的特点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教师材料: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发育成植株的快镜头视频。学生分组材料:蚕豆或玉米的种子、苍耳种子、悬铃木的果球、放大镜、镊子、葵花子、玻璃瓶、纱布、水、土壤、盛土的容器、直尺、小木牌、毛皮。1.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2.探究种子的萌发情况。3.仔细观察,猜测它们的特点与种子传播方式有什么关系。13.用根、茎、叶繁殖11.能提取文字或图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一些植物可以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来繁殖。2.能用红薯的根、菊花的茎、宝石花的叶来繁殖植物并展示成果。3.能分析和交流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重点:知道一些植物可利用根、茎、叶来繁殖。难点:分析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教师材料:能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学生分组材料:红薯、菊花、宝石花、花盆、浅碟、瓷罐、土壤、小土铲。1.利用根、茎、叶繁殖。14.动物的繁殖11.能提取图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本能行为。2.知道动物的两种主要繁殖方式。3.针对观察和排序的结果,说出一些动物繁殖的方式和特点。重点:了解动物繁殖的一系列复杂行为。难点:看图片猜它们分别是哪种动物的孩子。教师材料:介绍动物求偶的视频资料、动物繁殖图卡、鸡繁殖图卡、胎儿发育图卡。学生分组材料:受精的鸡蛋、未受精的鸡蛋、玻璃碗。1.观察打开的鸡蛋,找一找蛋黄上有没有一个明显的小白点。12-15第5单元生物与环境15.生物与非生物11.理解并能描述出植物、动物的主要特点。2.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生物的共同特点。3.初步认识生物和非生物的密切关系。4.丰富对自然事物的认知,发展对未知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重点: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生物的共同特点。难点: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分析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教师材料:维恩图、课件、校园一角或自然界某个场景的放大照片。学生分组材料:探究学习报告单。1.识别生物和非生物。16.动物的庇护所11.能理解大自然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非生物条件。2.能列举动物依赖非生物材料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3.能比较和发现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4.设计并制作一个鸟巢给鸟儿安家,增强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和意识。重点:能理解大自然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非生物条件。难点:能比较和发现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教师材料:相关教学课件、视频资料、动物庇护所图卡。学生分组材料:寻访调查记录表、鸟巢设计图纸、树叶、树枝、草茎、棉线。1.到校园里、池塘边、大树下寻访动物的家。2.给鸟儿安个家。17.环境变化以后11.能举例说出生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对比发现生活在不同环境的生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2.能举例说出急速的天气变化和灾害性事件对生物生存造成的威胁。3.能举例说出人类的生产、建造等活动引起环境变化,对生物的生存造成破坏性影响。4.能以鱼道的设计为例,依据洄游鱼类的生活习性评估其合理性。5.能意识到工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特别是由此引起的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重点:说出生物适应季节更替的方式并说明原因。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评估不同鱼道的工程设计是否合理。教师材料:多媒体资料。学生分组材料:学习单。1.小组合作分工完成学习任务单16-17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2-31.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介绍,了解科学家的事迹,知道科学家的共同素养,体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激发科学探究的意识。2.能够从观察单摆运动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并通过回顾这一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要点,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要素的整体认识。3.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记录实验数据,运用表格进行信息分析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并能够依据证据进行分享和交流。重点:了解和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等方面的新要求。难点:提出“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根据这个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时通过控制变量来做到公平实验。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可调节摆长、摆重和度量摆幅的单摆装置,铁架台,细线,钩码,卷尺,秒表,实验记录表等。1.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18期末复习五年级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实践活动1-3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1.比较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所获得的信息,找到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的共同点。
2.通过观察植物、动物以及人体各种细胞的图片,知道细胞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3.通过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知道胡克是第一位发现细胞的科学家。
重点: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
难点: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
教师材料:传统显微镜、洋葱、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滴管、介绍白细胞形状变化的视频。学生分组材料:放大镜、手持显微镜。1.借助放大镜和手持显微镜观察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2.比较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找出共同点。3.阅读介绍胡克发现细胞的资料。4.观察人体细胞,交流其形状的不同。2.微小的生命体11.通过阅读文字,知道微生物的共同特点和它们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2.通过观察和比较微生物图片,知道微生物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3.通过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知道列文虎克是第一位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
重点:了解微生物的共同特点。
难点:描绘不同微生物的形状。
。教师材料: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学生分组材料:放大镜、传统显微镜、广口瓶、腐烂和新鲜的树叶、草。1.自制“小水塘”,并用显微镜观察其中的一滴水。2.阅读列文虎克及其发现微生物的资料。3.观察图片,交流微生物形状的不同之处。3.发霉与防霉11.通过观察和比较,说出不同物品上霉斑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物品发霉的条件。3.能运用探究结果,针对具体情况说明防霉方法的依据。重点: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
难点:在设计探究方案时,组合出不同的条件进行验证。教师材料:显微镜、霉菌切片、干净的小碟。学生分组材料:发霉的物品、放大镜、馒头或面包、自封口塑料袋、冰箱、水等。1.观察并比较不同物品上的霉。2.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3.交流防霉方法的依据。4.微生物的“功”与“过”11.通过阅读和分析,知道微生物对人类既有益也有害。2.通过集中呈现图文资料,了解人们利用微生物有益的一面、消除微生物有害的一面的一些方法。3.在自制酸奶的过程中,体验微生物的益处与害处。
重点:了解人们利用微生物有益的一面、消除微生物有害的一面的一些方法。
难点:自制酸奶。教师材料:展现苹果腐烂过程的视频资料。学生分组材料:鲜牛奶、白糖、酸奶、勺子、锅、保温容器等。1.交流微生物的“功”与“过”。2.阅读介绍弗莱明和青霉素的资料。3.交流人们消灭病菌的方法。4.自制酸奶。5.反思自制酸奶的过程。4-7第二单元仿生5.生物的启示11.认识不同的仿生现象,意识到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2.能多角度探究蜂巢结构的特点,知道蜂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3.对仿生设计产生探究的兴趣。
重点:认识不同的仿生现象。难点:多角度探究蜂巢结构的特点。教师材料:各种蜂巢结构、鱼身体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分组材料:A4纸、记录单。1.观察图片,在仿生物品和动植物之间建立关联。2.研究蜂巢结构的优势。3.交流生活中更多的有蜂巢结构的物体,分析它们的优点。4.对比鱼与船在形状和结构方面的相似之处。5.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鸟与飞机设计的关联。6.蛋壳与薄壳结构11.尝试用握、戳、承重等方式破坏蛋壳,直观感受蛋壳的稳固。2.对比蛋壳和拱形,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3.通过承重对比实验,知道拱桥的承重能力大于平桥。4.了解拱结构、薄壳结构在建筑等领域的应用。重点:研究蛋壳和拱的承重能力。
难点:研究拱的承重能力。教师材料:拱形建筑、薄壳建筑的视频或图片等。学生分组材料:完好的鸡蛋、蛋壳、铅笔、平板、塑料瓶盖、A4卡纸等。1.观察鸡蛋壳,描述其特点。2.研究蛋壳的精妙之处。3.思考蛋壳与拱的相似之处,了解拱结构。4.通过阅读了解薄壳结构及其应用。7.海豚与声呐11.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了解超声波回声定位和无线电波反射定位的原理。2.通过阅读和对比,发现海豚探路、声呐、B超、雷达的工作原理。3.在“海豚捉鱼”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模拟活动的特点。4.分工合作,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重点:了解海豚活动以及捕食的工作原理。难点:团队合作,完成游戏。教师材料:相关视频和图片。学生分组材料:游戏头饰。1.介绍科学家研究海豚探路秘密的实验。2.模拟海豚运动。3.借助阅读资料,分析海豚探路与仿生物品工作原理上的相似之处。8.我们来仿生11.能按要求制作手臂的结构模型。2.通过阅读资料和分析,了解一些生活中的仿生产品。3.发挥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完成游戏任务。4.尝试进行仿生设计。重点:通过对仿生产品的了解和分析,尝试进行仿生产品的设计。
难点:设计仿生产品。教师材料:课件。学生分组材料:制作手臂的宽窄卡纸、铆钉、线、胶带、小动物卡片。1.模仿手臂的结构和功能。2.做“保护色”游戏。3.阅读六足机器人资料。4.提出球形烧瓶和锥形瓶清洗难的问题并介绍一种解决方案。5.设计一种仿生产品。8-10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9.昼夜交替11.将昼夜变化的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联系起来,知道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2.知道地球自转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3.了解人类由天动到地动的探索地球自转的历程。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及其规律。难点:分析模拟实验和实际天体运动之间的联系。教师材料:太阳东升西落视频。学生分组材料:手电筒、地球仪。1.认识昼夜交替现象及人类认识的历程。2.模拟实验,掌握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3.模拟地球自转实验。4.阅读资料,寻找地球自转的证据。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1.调查植物随昼夜交替产生的变化。2.调查周围植物的开花时间。3.根据植物开花时间编制花钟。
4.观察记录夜晚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重点:调查周围植物随昼夜交替产生的变化和开花时间,并编制花钟。难点:观察、记录夜晚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教师材料:相关植物开花的图片。学生分组材料:手机或数码相机。1.调查周围植物的昼夜交替变化。2.阅读林奈花钟。3.调查周围植物开花时间,编制花钟。4.观察夜晚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11.昼夜对动物的影响11.了解昼夜交替现象会对动物活动产生影响。2.阅读生物钟的奥秘,了解我们身体与一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3.了解人为改变昼夜长短会引起生物习性的变化。重点:调查动物的作息时间,探究身边小动物的夜间活动。难点:探究身边小动物的夜间活动。教师材料:相关视频和相关动物图片。学生分组材料:动物卡片、石灰、摄像机或摄像头。1.讨论周围动物的作息时间。2.观察动物夜间行为,制作夜行性动物本领卡片。3.阅读生物钟的奥秘。4.查资料,了解昼夜变化对生物生理习性的影响。12.四季循环11.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关。2.知道四季变化对地球上一些现象的影响。3.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四季的成因,以及地球上与之相关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的成因。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和规律。难点: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状态,并将影子变化与地球运动联系起来。教师材料:相关视频和图片。学生分组材料:皮球、牙签、橡皮泥、灯泡、温度计、两个信封。1.读图,发现一年四季中地上一些现象的变化规律。2.探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以及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3.讨论四季的成因。4.读图并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5.阅读,了解极昼和极夜现象。11-12第四单元简单机械13.撬重物的窍门11.通过比较和阅读,认识杠杆的结构,发现用杠杆撬起重物可以省力。2.通过利用平衡尺研究杠杆,了解杠杆撬起重物省力的原因。3.通过辨析生活中的杠杆,了解杠杆有省力的、费力的,以及为什么要用到费力的杠杆。4.会做小杆秤并知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重点:用平衡尺研究杠杆。难点:将平衡尺平衡的秘密与用杠杆撬起重物建立对应关系。教师材料:使用杠杆的图片或视频。学生分组材料:平衡尺、钩码、杆秤制作材料。1.认识杠杆结构。2.用平衡尺探究杠杆的秘密。3.应用平衡尺的研究成果。4.学做杆秤。5.阅读“阿基米德与杠杆”的资料。14.拧螺丝的学问11.在比较中认识轮轴装置的结构特点。2.通过实验,发现施加在轮上和轴上的力的不同作用效果。3.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分析出其原理。4.知道轮轴的应用对生产发展的价值。重点: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难点:分析在轴上用力的轮轴的好处。教师材料:使用轮轴的图片或视频。学生分组材料:螺丝刀手柄、螺丝刀、内六角螺丝、内六角扳手、木板(含配套内六角螺丝孔一个)、轮轴实验装置、竹蜻蜓。1.认识轮轴的结构。2.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3.认识各种各样的轮轴。4.阅读科学史资料。15.升旗的方法11.认识滑轮的结构和作用。2.知道滑轮的特征、分类及其异同。3.能够通过组装滑轮进行实验,认识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4.能说出生活中一些利用滑轮的实例。重点:分辨不同滑轮的用力方向与作用。难点:组装滑轮装置。教师材料:滑轮使用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分组材料:定滑轮、动滑轮、弹簧测力计、棉线若干。1.思考国旗为什么可以轻松升上去。2.认识滑轮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3.探究滑轮省力情况。16.斜坡的启示1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斜面可以省力。2.借助对比实验发现斜面的省力程度与斜面坡度大小之间的关系。3.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斜面,能够借助斜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知道哪些属于简单机械及简单机械的作用在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重点:发现斜面的省力程度与斜面坡度大小之间的关系。难点:理解斜面的变形。教师材料:使用斜面的视频。学生分组材料:小车、弹簧测力计、斜面木板、书本、三角形的纸、螺丝、剪刀、铅笔。1.了解斜面存在的价值。2.研究拉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之间的关系。3.认识斜面原理的应用。4.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3-14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61.根据任务设计一个立体小菜园,能够说出完成任务经历了哪些步骤。2.能够就一个主题梳理回顾已有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问题情境中,对解决问题产生作用。
3.能够识别要解决的问题,分析问题,解释自己的想法,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4.能够将各种想法汇集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5.能够基于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反思,并联系前期研究、设计方案等环节,作出调整。重点:经历立体小菜园项目的全过程;针对问题进行前期研究;提出立体小菜园的设计方案。难点:确定从哪些点上考虑立体小菜园的设计方案;结合立体小菜园的建造情况,开展评价反思。教师材料:关于立体农场、阳台种植技术、适合阳台种植的蔬菜、配制培养土的方法等方面的文字、视频资料,教学课件等。学生分组材料:(1)用于“明确问题”的问题清单。(2)用于“前期研究”的各种文字、视频资料。(3)用来配制土壤的营养土、腐殖土、花园土等,花盆、小铲子等工具。(4)用来制作立体小菜园的材料,如PVC管、矿泉水瓶、花盆等,或者是现成的制作套件;相关的工具,如钉锤、老虎钳、螺丝刀等。(5)用来画设计图的方格绘图纸、2B铅笔、直尺、橡皮等。1.了解需求。2.明确问题。3.前期研究。4.设计方案。5.制作改进。6.评价反思。15-16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3-41.了解科学家通过论文、著作、报告等形式将自己的研究公开,发表出来,理解科学家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结果及证据对推动科学知识分享和科学进步的意义,体悟科学家的精神,激发学生以“像科学家那样”的态度对待科学探究。2.通过研究有关萤火虫的问题,开展一次借助文献资料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用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的科学探究方法,感受查阅资料在科学探究中的价值。3.回顾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总结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等各个环节的要点,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较为整体的认识。重点:围绕有关萤火虫生存状况的有关问题,借助文献资料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如何通过查阅资料进行问题探究,体会查阅文献资料在科学探究中的价值。难点:借助查阅资料来收集有助于得出探究结论的信息,而不是直接寻找答案,能够用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和分析信息。教师材料:教学课件;根据学生的探究需求,提供图书、期刊、学术资源网站、专业网站等资源支持学习。学生分组材料:探究活动记录、相关资料等。江苏凤凰教育出版1.通过列举和阅读认识不同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交流、发表自己研究的内容、方式和意义。2.以夏夜欣赏萤火虫为话题,围绕“萤火虫为什么不见了””等学生提出的问题,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环节1:导入情境,聚焦问题。环节2:查阅文献,作出假设,设计方案。环节3:查阅文献,搜集证据。环节4: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环节5:分享交流,质疑论证。环节6:反思评价,总结提升。17-19期末复习六年级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实践活动1-4第一单元神奇的能量1.什么是能量11.能观察、分析生活中有关能量的具体事例,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2. 能够探究、分析、描述具体情境中动能、势能的具体表现,知道动能和势能是能量的两种基本形式,初步感受能量的大小。重点:认识能量的本领,描述生活中的动能和势能。难点:理解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棋子、小球、打气筒、米尺、橡皮筋、弹簧1.做撞棋游戏体验动能。2.做小球反弹实验,观察拉长橡皮筋、压缩弹簧等现象,体验势能。2.各种各样的能量11.知道生活中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理解多种能量形式的作用。2.能通过实验体验光具有能量。3.懂得能量对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的活动有着重要作用。重点:知道生活中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理解多种能量形式的作用。难点:通过实验体验光具有能量,知道光与微波、X光都是电磁波,具有电磁能。冰袋、辐射计、手电筒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什么是热能。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什么是电能和化学能。3.借助辐射计,体验光具有能。3.能量的转换11.通过体验活动,认识到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而且可以多次转换。2.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能量形式发生的转换。3.懂得看似平常的现象往往蕴含着科学道理。重点:体验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难点:能针对具体的生活情境,说明能量形式发生的转换,而且可以多次转换。牛顿摆、扣子、细线;瓶子、硬币、水杯、水摇摇发电棒、橡皮塞;小苏打、白醋、瓶塞、锥形瓶、火柴、酒精灯1.通过一系列动手实验,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2.通过多种实验知道能量可以多次转换。4.电磁铁11.学会制作电磁铁,能说明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2.通过探究实验,能发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线圈匝数有关。3.通过观察、分析,能举例说明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重点:认识电磁铁的特点。难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铁钉、长导线、电池、电池盒、若干连接导线、回形针、条形磁铁等1.学习制作电磁铁,比较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点。2.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5-8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5.多样的栖息地11. 理解栖息地为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2.理解多样化的栖息地生活着多样化的生物。3.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生物与其栖息地相适应。4.丰富对自然事物的认知,发展对未知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
重点: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等基本需要。难点:能对阅读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梳理出有用信息。校园里的大树花坛等1.观察海洋、树林、草原等不同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思考它们生活在这里的原因。2.观察一个池塘、一棵大树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在那里的生物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6.有趣的食物链1 能够分析、综合一个栖息地内复杂的食物网。 意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其作用。4.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是食物链,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食物网。重点:探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难点: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其作用。动植物图片、毛线、动植物头饰1.以非洲热带草原的食物网为例,通过模拟活动理解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的普遍联系。7.做个生态瓶1理解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制作生态瓶,能分析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认识到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非常重要。体会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重点:理解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难点:制作生态瓶,学会分析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小鱼、塑料瓶、水草、鱼缸底砂、自然水域的水、一次性杯子、塑料盒。1.或陆地生态系统,制作生态瓶,分析和解释生态瓶中存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8.适应生存的本领1-2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周期性变化引起食物、水源、气温等变化时的行为。理解动物的行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够分析相关事实资料,寻找证据,解释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意识到生物生存本领的神奇,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学习兴趣。重点: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周期性变化引起食物、水源、气温等变化时的行为。难点:通过分析事实资料,理解动物生存适应性行为的主要原因。8-10第三单元自然资源9.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1能有条理地分析和描述生产某个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 能说明自然资源的用途,学会给常见自然资源归类。能说出热带雨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功能与价值,并综合所学知识解释海洋资源的应用前景。重点:能有条理地分析和描述生产某个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难点:学会给自然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51T 1151-2010 杉木造林技术规程
- DB51T 1005-2010 中小学体育器材 哑铃架
- 脱水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新建医用磁共振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农药原药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版国有股权转让无偿划转操作协议版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银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机械课程设计涡轮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扬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撰写:中国富尔血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调研分析报告
- 农村能源革命实施路径
- JJG 475-2008电子式万能试验机
- (2024年)反垄断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课件
- 2024年江苏南通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西方行政学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预防宗教渗透从我做起
- 智能智能化智能眼镜
-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军队物资工程服务采购产品分类目录
- 《期末总复习》课件
- 供应商风险管理与应急响应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