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本章学习目的】掌握短期经营决策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方法并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第一节
决策分析及其应考虑的特定概念
一、经营决策概述
二、经营决策常用的方法第二节
定价决策分析
一、价格决定因素
二、以成本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第三节
生产决策分析
一、新产品开发品种决策
二、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三、产品进一步加工决策
四、生产工艺决策【本章内容】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造成的。
——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美国兰德公司导入案例盛大公司某事业部生产三种产品:A、B和C
公司把每月60000元的制造费用均通过平均分配的方法分配到各种产品,结果导致:先是亏损的C产品停产;然后是B停产,最后A也因亏损停产,最终该事业部关闭。请分析事业部关闭的原因?产品ABC单价10155单位变动成本553月销售量1000020002500第一节
决策分析及其应考虑的特定概念一、经营决策概述二、经营决策常用的方法一、经营决策概述(一)经营决策的意义经营决策:是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权衡利害得失,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意义:管理的中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和生存发展。(二)经营决策的程序
1.确定决策目标
2.收集相关信息
3.提出备选方案
4.分析评价方案
5.做出最优选择
6.组织监督实施和信息反馈(三)经营决策的分类
1.按照决策影响时效的长短划分短期经营决策指对一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决策。
短期经营决策主要探讨如何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从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利用现有资源和经营环境,尽可能取得大的经济效益。它一般不涉及到固定资产投资。如:一年内的生产安排、品种规划、追加订单、定价决策等。长期经营决策指对一年以上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决策。(三)经营决策的分类2.按照决策条件的确定程度划分确定型决策即各方案的结果是确定的不确定型决策指不知道各方案可能的结果,或虽然知道各方案的可能结果,但无法确定各种结果的概率。风险型决策指每一方案都有两种以上的可能结果,并可确定各种结果的客观概率。(三)经营决策的分类3.按照各决策方案之间的关系划分采纳与否方案决策只需对一个备选方案作出接受或拒绝的决策互斥方案决策需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出唯一的一个方案。最优组合方案决策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出一组最优组合方案。◎生产经营能力
◎相关业务量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四)短期经营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1.生产经营能力最大生产经营能力
正常生产经营能力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追加生产经营能力绝对剩余生产能力、相对剩余生产能力
生产经营能力是决定相关业务量和确认机会成本的重要参数
最大生产经营能力又叫理论生产经营能力,即企业在不追加资金投入的前提下,百分之百有效利用工程技术、人力及物力资源而可能实现的生产经营能力,它是生产经营能力的上限。比如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现有的生产设备,生产办公场地,企业员工等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生产电能表的最大年生产能力为40万台。正常生产经营能力又叫计划生产经营能力,即已经纳入企业年度计划,充分考虑到现有市场容量、生产技术条件、人力资源状况、管理水平,以及可能实现的各种措施等情况所必须达到的生产经营能力。比如某电子公司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考虑到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偏差浪费等情况,生产电能表的正常年生产能力为30万台。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包括绝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和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两种形式。前者又叫暂时未被利用的生产经营能力,它是指企业最大生产经营能力与正常生产经营能力之差,属于生产经营的潜力;后者是指由于受市场容量或经济效益原因的影响,决策规划的未来生产经营规模小于正常生产经营能力而形成的差量,也可以理解为因临时转变经营方向而闲置的那部分生产经营能力。比如某电子公司根据电能表的市场销售量的预测分析决定将明年的年产量定为28万台,在这种情况下,电能表的绝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为10万台,而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为2万台。追加生产经营能力它是指根据需要和可能,通过追加资金投入等措施而增加的,超过最大生产经营能力的那部分生产经营能力,具体又包括临时性追加的生产经营能力和永久性追加的生产经营能力。前者是指通过临时性租赁而形成的生产经营能力;后者则是指通过追加固定资产投资而形成的生产经营能力。显然,永久性追加的生产经营能力会改变企业未来期间的最大生产经营能力。比如电子公司现有的生产经营能力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可以通过购进新的生产设备,建造新厂房,招募新员工等方式来永久性的追加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2.相关业务量所谓相关业务量,是指与未来决策有关的产量或销量,这些业务量主要包括与备选决策方案有关联的材料消耗量、生产工时、机器台时、设备生产能力等相关的实物量和价值量。3.相关收入
相关收入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收入,又称有关收入。
如果某项收入只属于某个经营决策方案,即若有这个方案存在,就会发生这项收入,若该方案不存在,就不会发生这项收入,那么,这项收入就是相关收入。
4.相关成本相关成本包括:差量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重置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可延缓成本可避免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相关成本的对立概念——无关成本无关成本包括:沉没成本共同成本联合成本不可延缓成本不可避免成本
无关成本是指不受决策结果影响,与决策关系不大,已经发生或注定要发生的成本。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判断标准
如果某项成本只属于某个经营决策方案,即若有这个方案存在,就会发生这项成本,若该方案不存在,就不会发生这项成本,那么,这项成本就是相关成本。
如果无论是否存在某决策方案,均会发生某项成本,那么就可以断定该项成本是上述方案的无关成本。
生产决策坚持相关性原则,凡相关的收入、成本、业务量、生产经营能力就考虑,无关的就不考虑。注意二、短期经营决策常用的方法
经常采用的决策方法有:边际贡献分析法、差量分析法、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概率分析法等。
(一)差量分析法
当两个备选方案具有不同的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时,根据这两个备选方案间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计算的差量损益进行最优方案选择的方法,就叫差量分析法。
在运用差量分析法时,应明确几个概念:(1)差量,是指两个备选方案同类指标之间的数量差异;(2)差量收入,是指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收入之间的数量差异。(3)差量成本,是指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之间的数量差异。
(4)差量损益,是指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之间的数量差异。当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时,其数量差异为差量收益;当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时,其数量差异为差量损失。差量损益实际是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收益之间的数量差异。方案A方案B方案差量(A-B)相关收入A方案收入B方案收入差量收入相关成本A方案成本B方案成本差量成本差量损益A方案损益B方案损益差量损益当差量损益确定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方案的选择:
如果差量损益为正(即为差量收益),说明比较方案可取;如果差量损益为负(即为差量损失),说明被比较方案可取。
差量分析法的决策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当差量损益大于零时,A方案可取;
当差量损益小于零时,B方案可取。差量分析法并不严格要求哪个方案是比较方案,哪个方案是被比较方案,只要遵循同一处理原则,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应注意的是,差量分析法仅适用于两个方案之间的比较,如果有多个方案可供选择,在采用差量分析法时,只能分别两个两个地进行比较、分析,逐步筛选,选择出最优方案。
教材4-1
差量分析法可以应用于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
例如:是出售半成品还是出售完工产品、亏损或不盈利的产品是否继续生产、不需用的机器设备是出售还是出租等。课堂练习某企业用一台设备既可以生产甲产品也可以生产乙产品,有关资料如下:甲产品预计销量80件,乙产品预计销量为60件,甲产品预计售价为1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乙产品预计售价为26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2元,请用差量分析法做出企业生产哪种产品的决策?两种产品的差量收入:80×12-60×26=-600元两种产品的差量成本:80×8-60×22=-680元差量损益:-600-(-680)=80元因此选择生产甲产品。(二)成本无差别点法依据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进行决策成本无差别点法是指评价的各备选方案一般不涉及相关收入,只涉及相关成本,因此可利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成本无差别点的业务量,并通过比较不同业务量下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成本,选择相关成本最低的方案为最满意方案。
成本无差别点是指能使两方案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又叫成本分界点、成本平衡点。
成本无差别点法要求各方案的业务量单位必须相同,方案之间的相关固定成本水平与单位变动成本水平相互不变,如第一个方案的相关固定成本大于第二个方案的相关固定成本,而第一个方案的单位变动成本又恰恰小于第二个方案的单位变动成本,否则无法应用该分析法。
假设:X为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a1、a2分别代表方案I和方案II的固定成本总额;
b1、b2分别代表方案I和方案II的单位变动成本。
y1、y2分别代表方案I和方案II的总成本。于是:
y1=a1+b1xy2=a2+b2x
根据成本无差别点时,两个方案总成本相等的原理,令:
y1=y2
则:
a1+b1x=a2+b2x
变型得:
X0=(a1-a2)/(b2-b1)x业务量Xa1a2y1y2总成本Yo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A方案B方案◎若业务量X>X0时,则固定成本较高的B方案为最优方案◎当业务量X<X0时,则固定成本较低的A方案为最优方案◎若业务量X=X0时,则两方案的成本相等,二者均可决策标准或采用代入数值试解的方法进行最优化方案的选择教材例4-2课堂练习某企业零部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如果自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29元,固定成本总额20000元,如果外购每件为34元,企业应如何进行决策?设企业需要零部件X件则29X+20000=34XX=4000件即成本无差别点为4000件,如果需要量超过4000件,则企业可以选择自制,如果需要量小于40000件,则企业可以选择外购。(三)边际贡献分析法
是指以有关方案的边际贡献总额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
当有关决策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不为零,相关成本全部为变动成本时,可以将边际贡献总额作为决策评价指标。边际贡献总额是个正指标,其判断标准:
哪个方案的该项指标大,哪个方案为优。常用于:生产经营决策中不涉及专属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单一方案决策或多方案决策中的互斥方案决策,如亏损产品决策。教材例4-3课堂练习某企业原设计生产能力为600000小时,实际开工率只有原设计能力的70%,现准备将剩余生产能力生产新产品A或新产品B。A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为:600000×30%/10×(80-60)=360000元B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为:600000×30%/5×(70-58)=432000元因此生产B产品。(四)相关损益分析法决策标准:哪个方案的相关损益最大,哪个方案最优相关损益=相关收入-相关成本
例:光明公司用同一台机器可以生产甲产品,也可以生产乙产品,它们的预计销售单价、数量和单位变动成本资料如表:产品名称甲产品乙产品预计销售数量(件)160120预计销售单价(元)18.530.8单位变动成本(元)12.526.4固定成本(元)10001000要求:该企业生产哪一种产品较为有利?解:一、计算甲产品的相关损益相关收入-相关成本相关损益==160×(18.5-12.5)=960(元)二、计算乙产品的相关损益相关损益=120×(30.8-26.4)=528(元)三、进行相关决策由于甲产品损益>乙产品损益,所以应该生产甲产品。(五)相关成本分析法决策标准:哪个方案的相关成本最低,哪个方案最优。只计算相关成本相关成本=增量成本+专属成本+机会成本等
例:光明工厂需要A零部件3000件,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自制和外购。自制:单位变动成本18元,固定成本(专属)25000元;外购:该A零部件市场上有供应,每只36元。试问自制还是外购?解:一、计算自制零部件的相关成本三、进行决策自制总成本=18×3000+25000=79000(元)外购总成本=36×3000=108000(元)二、计算外购零部件的相关成本由于自制总成本<外购总成本,所以应该选择自制A零部件。短期经营决策方法小结:差量分析法——两个互斥方案成本无差别点法——两个方案之间无收入边际贡献分析法、相关损益分析法——多个方案选其一相关成本分析法——收入相同,比较相关成本大小第二节定价决策分析一、价格决定因素二、以成本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一、价格决定因素(一)商品的价值(二)成本因素(三)商品的质量(四)供求关系(五)价格弹性(六)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与价格策略结合产品所处的不同生命阶段,采取不同的价格,才能保证企业销售目标的实现。
产品寿命周期及其测定方法产品寿命周期是指某种产品从投入市场开始直到退出市场为止的整个过程。产品寿命周期一般可以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时间(年)销售额利润/单位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销售额利润/单位
在不同寿命阶段,产品的质量、成本、产销量、竞争情况及需求者的评价等都存在着差异,对价格的确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应该采用不同的价格策略,使价格能够准确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从而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产品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基本区别在于各阶段销售增长率的变化不同。在投入期,销售量增长缓慢,销售增长率较小;在成长期,销售量急剧上升,销售增长率较大;在成熟期,销售量增长趋缓,销售增长率较小;而在衰退期,销售量开始减少,销售增长率出现负数。
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价格策略
1、投入期的价格策略。
作为刚刚投入市场的新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优势,甚至还可能是独家生产经营,但由于产品结构和工艺尚未定型,质量不太稳定,大批生产的能力也未形成,加上消费者(或用户)对新产品缺乏了解和信任,因而销路有待打开,产品开发是否成功还没有把握。因此,针对这些特征,企业为尽快打开局面,可采取以下价格策略:(1)撇脂定价策略
撇脂定价策略,
是指企业在新产品刚投放市场时把价格定得很高,以求在尽可能短期限内迅速获取高额利润。随商品进一步成长再逐步降低价格。采用此策略的企业商品一上市便高价厚利,这是因为新产品能对消费者产生新的吸引力。条件:(1)市场有足够的购买者,他们的需求缺乏弹性,即使把价格定得很高,市场需求也不会大量减少。(2)高价使需求减少一些,因而产量减少一些,单位成本增加一些,但这不致抵消高价所带来的利益。(3)在高价情况下,仍然独家经营,无别的竞争者。有专利保护的产品即是。(4)某种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使人们产生这种产品是高档产品的印象。(2)渗透定价策略
是指企业在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初期,将产品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吸引大量购买者,获得较高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这种策略正为同撇脂定价策略相反,是以较低的价格进入市场,具有鲜明的渗透性和排它性。在有效占领市场后,再逐渐提高价格水平。这种策略能有效地排斥竞争者,使企业长期占有市场,从而持久地给企业带来日益增多的利润。在产品规模大、竞争激烈、价格弹性大的情况下,采用渗透策略,可以达到以廉取胜、薄利多销的目的。2、成长期的价格策略。
成长期是产品开发的关键时期,企业一方面应该努力稳定和适当提高产品的质量,扩大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应在保证市场供应,维持、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通过采用目标价格策略,修正预测值,确定最优价格。
3、成熟期的价格策略。
进入成熟期,市场需求量接近饱和,销售增长率逐渐下降。为了延长产品寿命,企业一方面应该继续加强广告宣传和用户服务工作,在保持老用户的同时,努力扩大新用户;另一方面则应努力加强内部管理,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为今后采用竞争价格策略创造条件,维持原有的市场占有率。竞争价格策略,因竞争者的情况而异。对于竞争条件(如成本、质量、性能等)差的对手,可以采用低价倾销的方法,在价格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挤走竞争者或乘机扩大已方市场占有率;对于竞争条件强的对手,可以采用“你提我也提,你降我也降”的办法,努力维持原有市场占有率;
对于竞争条件相当的对手,为了避免竞争可能形成的两败俱伤的局面,可以采用非价格竞争的办法,即在维修、供应备品备件、代培人员等方面提供更优越的条件,以维持原有的市场占有率。
采用竞争价格策略,确定降价幅度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降价幅度必须考虑产品的价格弹性,凡价格弹性大的产品,降价幅度应该小些,价格弹性小的产品,降价幅度应该大些;(2)降价幅度应能引起消费者(或用户)的注意,如果同时辅以各种宣传措施,效果会更好;(3)降价幅度不能太大,必须保证产品盈利,并消除降价幅度过大形成的不良影响。4、衰退期的价格策略。
对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企业应积极转移产品市场,并努力开发新产品,创造新的需求。此外,企业还应配合不同的价格策略,充分发挥原有产品的创利潜力。维持价格策略。变动成本策略。(1)维持价格策略。即对该种产品不作较大幅度的削价,而基本维持原有价格水平,以保持该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2)变动成本策略。即以单位变动成本作为最低价格,防止产品销售量减少,从而以该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销售收入超过变动成本的部分)来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为整个企业盈利增加作出贡献。二、以成本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在现实经济工作中,多数企业管理人员是以会计上所计算的产品成本为基础制定产品价格的。这是因为大多数企业都生产多种产品,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为每一种产品进行需求分析和边际成本分析,他们必须依靠快速和简明易懂的方法来制定产品价格,而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特别适合这一要求。
此外,从长远观点来看,产品成本是制定价格的最低限额,企业要想将其业务维持下去,产品的价格必须得补偿其成本。凡是新产品的价格制定,都可以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等方法。以成本为基础制定产品价格,不仅能保证生产中的耗费得到补偿,而且能保证企业必要的利润。凡是新产品的价格制定,都可以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决策方法。(一)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即以单位预计完全成本(或目标完全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数额的利润和销售税金确定产品的价格。计算方式:价格=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成本利润率见教材84页例题4-4。
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成本利润率定价法,商业企业一般采用销售利润率定价法。(二)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基础,再加上由按照成本利润率计算的利润,以确定产品价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价格=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成本利润率见教材85页例题4-5。(三)加成百分率的计算
在确定加成率时,不仅应包括企业需要提供的目标利润,而且还需包括一切应该补偿的所有成本项目。加成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以产品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
加成率=[(目标利润+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总额]×100%
以产品变动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
加成率=[(目标利润+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100%教材4-6加成率=[销售收入-定价成本基础数]/定价成本基础数
注意:不同的成本计算基础下的加成率是不一样的。
(四)成本加成定价法的评价完全成本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优点:
(1)预测企业成本比预测市场需求更有把握,因而可以减少需求变动对价格的调整次数;(2)可以保证生产耗费得到补偿。缺点:(1)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往往导致定价过高或偏低;(2)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难易准确分摊间接费用,从而导致定价不准确。变动成本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优点
(1)变动成本注重的是与产品或劳务相关的成本,它不要求将共同性的固定成本分配于各个产品或劳务上,所以它特别适用于短期定价决策。
(2)由于变动成本法区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那么就可以利用本量利分析来考察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并有助于管理部门盈亏平衡分析和边际贡献分析的相关概念,从而可以制定出使企业利润增长的价格。
(3)在短期定价决策中,通常最低价格就是接受订单所增加的变动成本,在变动成本的基础上,按照企业规定的加成率所确定的价格就可以使企业增加盈利。因此,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定价方法。
缺点:如果以产品或劳务的变动成本作为定价的最低限额,而固定成本如果在企业成本中占很大比重,那么就有可能会把价格定得太低而不能弥补固定成本,最终会给企业带来灾难。因此,如果变动成本作为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基础,在加成率中就应该考虑相关的固定成本。特别是对正常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管理部门就应该确定较高的加成率,以确保价格能补偿全部成本。
三、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价决策
最优价格应是企业取得最大利润或产销收入时的价格。为此,必须考虑市场需求状况与价格弹性,分析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从中寻找最优价格点。
最优价格决策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售价如何确定才能够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对于最优售价决策的分析可以采用边际分析法。
确定企业最优价格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公式法
是指当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均为可微函数时,可直接通过对利润函数来求一阶导数,进而求得最优售价的方法。
当收入函数、成本函数均为连续型函数时可以采用公式法求取最佳售价。根据微分极值原理,如果利润的一阶导数为零,即边际利润为零,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此时利润达到极大值。即为最佳售价。(一)公式法
假设销量为x,单价为p,则价格函数为p=f(x)。销售收入是价格和销售量的乘积,所以,如果价格函数是一次函数的话,销售收入就是销售量的二次函数。因此,销售收入函数为TR=g[f(x)],销售成本函数为TC=h(x),企业的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G=TR-TC。
图:
销售收入与成本发展趋势图从上图可知,当销售量低于x1或大于x3时,成本大于收入,企业亏损;但销售量等于x1或x3时,成本等于收入,企业保本;只有当销售量大于x1且小于x3时,收入大于成本,企业才能盈利。那么什么时候利润最大呢?只有能使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的销售量x2,才是理论上的最佳销售量,这时所对应的价格才是最佳销售价格,才能够使企业获得的利润最大。计算方式有两种:1、利润函数G=TR-TC,首先对其求一阶导数,得到:G′=TR′-TC′当G′=0,即TR′=TC′时,利润G最大,这时所求得的x的值(就是图中的x2这一点)就是最佳销售量。再将x的值代入价格函数p=f(x),所求得的价格即为最优价格。计算方式有两种:2、销售收入的导数TR′为边际收入,销售成本的导数TC′为边际成本,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即:TR′=TC′所求得的销量x为最佳销量,所对应的价格p=f(x)为最佳价格,这时企业能够获得利润最大值。见教材88页例题4-7。注意:利用公式法计算最优销量,虽然这种数学方法的计算本身是科学准确的,但该方法在实际实施中却有很大困难,由于影响销售的因素非常复杂,而且关于售价与销量的函数关系以及与总成本的函数关系都很难准确估计,因此,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决策有很大难度。(二)列表法
列表法可通过列表判断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的关系或直接根据边际利润值是否为零来确定最优的售价。当收入函数、成本函数均为离散型函数时可以采用列表法确定最佳售价。具体步骤如下:(1)分别计算不同的产品售价情况下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2)找出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点(即边际利润为零),这一点就是最佳售价与最佳销售量的理想目标,这一点上利润最大。见教材89页例题4-8。注意:
利用列表法计算最优销量,方法本身易于理解,但计算过程工作量相对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此定价决策方法时,管理人员一般很少计算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而是根据判断来估计当确定几种不同的价格时,预计增加或减少的产销量对利润的影响,并仅考虑几种选定的销售量而不是全部可能的销售量,以期简化计算。第三节生产决策分析生产决策:解决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生产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进行的相关决策问题。生产决策的内容具体的生产问题:
生产哪一种产品?
如何生产?采用什么方式生产?
生产多少数量?
特殊订货是否接受?……89第三节生产决策分析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3.亏损产品是否转产的决策4.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5.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6.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7.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8.采用不同工艺方案的决策90
如果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供使用,或者利用过时老产品腾出来的生产能力的话,在有几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而每种新产品都不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时,应选择提供边际贡献总额最多的方案。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91[例]A公司原有甲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8000元,现利用剩余能力开发丙或丁产品。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名称甲丙丁产量(件)
300010001400单价(元/件)
509070单位变动成本(元/件)306548
要求:进行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解:固定成本18000元在本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不予考虑;相关成本仅为丙产品和丁产品的变动成本。丙产品边际贡献总额=1000
x(90-65)=25000元丁产品边际贡献总额=14000
x(70-48)=30800元因为:丁产品边际贡献总额>丙产品边际贡献总额,所以,生产丁产品有利。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92
如果新产品投产将发生不同的专属固定成本的话,在决策时就应以各种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额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93解:本例需要考虑专属成本的影响。丙产品剩余边际贡献总额
=25000-10000=15000元丁产品剩余边际贡献总额
=30800-17000=13800元因为开发丙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高于开发丁产品,所以开发丙产品有利。接前例:假设开发丙产品需要追加10000元的专属成本,而开发丁产品需要追加17000元的专属成本,要求进行开发何种产品的决策。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94
对于亏损产品,不能简单地予以停产,而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各种产品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的利用及有关因素的影响,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分析后,做出停产、继续生产、转产或出租等最优选择。
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95项目B产品C产品D产品
合计销售收入60008000400018000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80014009003100直接人工7008008002300
变动制造费用6006007001900固定制造费用1000160011003700非生产成本
变动销管费用90012006002700固定销管费用6008004001800总成本46006400450015500净利润14001600-5002500解:由于D产品能够提供1000元的边际贡献,可以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因此,在不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的情况下,D产品不应该停产。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例]中门公司产销B、C、D三种产品,其中B、C两种产品盈利,D产品亏损。有关资料如表所示,要求作出D产品应否停产的决策(假设停产后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第四章预测与短期经营决策96结论:
如果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并且不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一般不应停产。在生产、销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的亏损产品,也会扭亏为盈,并使企业的利润大大增加。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97接上例:假定D产品停产后,其生产设备可以出租给别的单位,每年可获租金1800元,问是否要转产?解:由于出租设备可获得的租金大于继续生产D产品所获得的边际贡献,所以,应当停产D产品,并将设备出租(进行转产),可以多获得利润800元。结论: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并不意味该亏损产品一定要继续生产。如果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如转产其他产品或将停止亏损产品生产而腾出的固定资产出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边际贡献额,那么该亏损产品应停产,并转产。3.亏损产品是否转产的决策98解:当年销售收入=利润+成本
=-10000+110000=100000元变动成本=80×1000=800000元贡献边际=100000-80000=20000元>0结论:则继续生产对企业有利。可以使企业少损失
20000元。课堂练习:某企业某年生产的甲产品产销量为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亏损10000元,完全成本为110000元。若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变动成本均不变,做出下年度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的决策。99
若追加的订货,不冲击正常业务、不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只要
追加订货的单位边际贡献>0
4.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就可以接受。第四章预测与短期经营决策100
追加订货的边际贡献>减少的正常业务的边际贡献
追加订货的边际贡献>追加的专属固定成本即:追加订货的剩余边际贡献>0
若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的订货会冲击正常的业务,但是不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只要
若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的订货不会冲击正常业务,但是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只要4.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就可以接受。就可以接受。1014.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
若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追加的订货不会冲击正常业务,并且不需要追加专属固定成本,只要
追加订货的边际贡献>生产能力转移带来的收益就可以接受。102【例】某企业年生产能力为生产甲产品1200件,本年计划生产1000件,正常价格为100元/件。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为55元,其中直接材料24元。直接人工15元,变动制造费用6元,固定制造费用10元,现有一客户要向该企业追加订货300件,报价为70元/件,追加订货要求追加1200元的专属固定成本。若不接受追加订货,闲置的机器设备可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300元,问是否接受该追加订货?【解】
接受追加订货的边际贡献(70-45)×300=7500-冲击正常销售的边际贡献(100-45)×100=5500-专属固定成本1200-放弃的租金收入300=500>0,可以接受!4.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课堂练习:某企业生产能力是2000件产品,目前正常销售为1800件,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固定成本1200元/年。有一客户要求订货200件,出价7元/件。应否接受这项追加订货?因为接受特殊订货不用增加固定成本,是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进行加工的,因此,固定成本作为无关成本,不用加以考虑。接受订货可获得收益:(7-6)×200=200元,所以应该接受此项订货。104
由于所需零配件的数量对自制方案或外购方案都是一样的,因而通常只需要考虑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的成本高低,在相同质量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下,就低不就高。影响自制或外购的因素很多,因而所采用的决策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通常采用差量分析法。5.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105情况一:用于自制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自制不增加固定成本。[例]江陵汽车有限公司,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件,如果外购,其外购单价为27元每件,外购一次的差旅费为1500元,每次运费400元,每年采购2次;该公司有自制该零件的能力,并且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如果自制,单位零件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8元,变动制造费用5元,固定制造费用10元。要求:作出甲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5.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106外购:解法一:比较单位差量成本。自制:所以自制比较有利。解法二:比较总的差量成本。外购相关总成本:自制相关总成本:所以自制比较有利。将外购的单位增量成本,即购买零配件的价格(包括买价、单位零配件应负担的订购、运输、装卸、检验等费用),与自制时的单位增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相对比,单位增量成本低的即为最优方案。或者:比较外购的相关总成本与自制的相关总成本,从中选择成本低的方案。5.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107接上例:假设如果外购,闲置的生产能力也可以用于生产B产品600件,每件可以提供8元的边际贡献,或者可以对外出租,每年租金6000元,两者是互斥的。要求:作出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解:外购相关总成本=自制相关总成本=所以外购比较有利。分析方法是:将自制方案的变动成本与机会成本(租金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之和,与外购相关成本相比,择其低者。5.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二:用于自制的生产能力可以转移,自制不增加固定成本。108
一般而言,外购的单位变动成本较高,固定成本较低或者没有;自制的单位变动成本会较低,但是往需要有比较高的固定成本的投入。情况三:自制会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
这时,就必须首先确定该产量限度点,并将产量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然后确定在何种区域内哪个方案最优。
由于单位专属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因此自制方案单位增量成本与外购方案单位增量成本的对比将在某个产量点产生优劣互换的现象,即产量超过某一限度时自制有利,产量低于该限度时外购有利。5.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109
Fc
需求量V
年成本Tc
Fc’V*
0外购自制5.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110[例]江陵汽车有限公司需要使用甲零件,如果外购,单位成本为30元每件;如果自制,需购置专用设备一台,采购成本50000元,预计可用5年,预计无残值,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单位零件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8元,变动制造费用5元。问:甲零件自制还是外购比较划算?5.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111解:由于自制需要增加固定成本,并且甲零件的年需求量未知,因此,首先需要确定成本无差别点的需求量。设成本无差别点需求量为X。
当年需求量小于5000件时,外购比较划算;反之,自制比较有利。5.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课堂练习某企业需用A零件800个,如从市场购买,每个价格为38元。若该厂利用加工车间剩余生产能力加工,预计制造一个A零件需支付直接材料费16元,直接人工14元,变动制造费用4元,固定制造费用2000元。加工车间若不制造该零件,生产设备没有其他用途。该企业A零件自制还是外购?自制相关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16×800+14×800+4×800=27200(元)外购相关成本=38×800=30400(元)因此自制方案为优。若企业自制A零件则需另增加一台专用检测设备,价值3800元,企业应作何决策?自制相关成本=16×800+14×800+4×800+3800=31000(元)外购相关成本=38×800=30400(元)因此企业应选外购方案。假设外购零件时,原生产A零件的设备可出租,年租金收入净额为1000元,试问如何决策?自制相关成本=16×800+14×800+4×800+1000=28200(元)外购相关成本=38×800=30400(元)因此企业应选自制方案。半成品是否应进一步加工?棉花→棉纱→棉布→花布→服装织布车间棉布棉纱销售收入销售收入6.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115
对这类问题,决策时只需考虑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增加的成本,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应进一步加工为产成品出售;反之,则应作为半成品销售。在此,进一步加工前的收入和成本都与决策无关,不必予以考虑。
6.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116差量收入=继续加工后的销售收入-直接出售的销售收入若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宜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若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宜直接出售决策依据差量成本=继续加工追加的成本6.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117设某厂生产某种产品50000件,初步加工单位产品直接材料4元,直接人工工资2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5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元
。完成初步加工后若直接对外销售,单位售价12元。如对该产品进行继续加工,每单位需追加直接材料1.3元,直接人工工资0.8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6元,专属固定成本20000元
,每单位售价可提高到15元。问:要否进一步加工?解:差量收入=(15-12)X50000=150000元
差量成本=(1.3+0.8+0.6)X50000+20000=155000元由于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所以,应直接对外销售。6.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课堂练习某企业生产甲零件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单位固定成本为2元,销售单价为10元。若把甲零件进一步加工成A产品,销售单价为14元,需追加单位变动成本2元,专属固定成本10000元。企业应否将甲零件加工成A产品?差量收入:(14-10)×1000=4000元差量成本:2×1000+10000=12000元应选择出售半成品,不宜进一步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房屋买卖合同: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的购房权益、交付时间等详细约定
- 2024年标准油漆施工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科研成果保密合同
- 正装复合模装课程设计
- 2024年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完善财务报告的透明度要求计划
- 商城服务员工作总结
- 安防行业顾问工作总结
- 分析仓库工作中的服务意识计划
- 2025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之主谓一致
- 中小学膳食经费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2024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 重度子痫前期产后护理查房
- 制作课件wps教学课件
- 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附解析
- MCN机构签约合同范本
- 2024年沪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习题
- 2024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中国移动-AI+智慧城市安全解决方案白皮书2024
- 前台文员的工作灵活性与适应能力计划
- 2024版【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