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患儿的护理_第1页
水痘患儿的护理_第2页
水痘患儿的护理_第3页
水痘患儿的护理_第4页
水痘患儿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痘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一、水痘的概念、病因(熟悉)二、水痘的发病机制(了解)三、水痘的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四、水痘的临床表现(掌握)五、水痘的治疗要点(了解)六、水痘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掌握)一、概念、病因1、概念: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传染性出疹性疾病。2、病因:

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在外界生存能力弱,不耐高温,不耐酸,且在痂皮中不能存活。儿童初次感染时引起水痘。

恢复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少数人在青春期或成年后,在某些因素下病毒可以被激活导致带状疱疹。

二、发病机制1、病毒经口鼻进入人体,在呼吸道黏膜细胞内繁殖,2-3天后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2、若病毒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再次繁殖后入血,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而发病。三、流行病学特点1、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结痂后7天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4、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四、临床表现(一)、典型水痘:1、潜伏期:2周2、前驱期:仅1天左右,表现为低热、不适、厌食、流涕、

咳嗽、咽痛等上感症状。3、出疹期:①皮疹分批出现并同时存在:开始为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椭圆形水疱,周围伴有红晕。疱液先透明后浑浊,疱疹出现脐凹现象,易破溃,伴搔痒。2~3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斑丘疹→疱疹→水疱内容物变浑浊易破溃→结痂)②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③黏膜疱疹可出现在口腔、咽、眼结膜等处。

斑丘疹结痂粘膜疱疹疱疹(二)、重型水痘1.发生条件: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病;免疫功能受损病儿。2.表现:患儿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高热;

皮疹广泛分布,可融合形成大疱型疱疹或

出血性皮疹;

病死率极高。(三)、先天性水痘:

母亲妊娠期患水痘可累及胎儿。1、若在妊娠的头4个月,则可能发生先天性水痘综合征。表现:出生体重低、瘢痕性皮肤病变、肢体萎缩、视神经萎缩、白内障、智力低下等。2、在产前4天以内,新生儿常于出生后4-5天发病,易形成播散性水痘,病死率25%-30%。3、新生儿水痘的皮疹有时酷似带状疱疹的皮疹。

(四)鉴别诊断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10日左右自愈。水痘应注意与手足口病、丘疹样荨麻疹、脓疱疮鉴别。脓疱疮丘疹样荨麻疹手足口病

水痘手足口病丘疹样荨麻疹脓疱疮多发季节冬春夏秋春秋炎夏年龄6~9岁5岁以下婴幼儿皮疹特点分批出现斑丘疹、疱疹、结痂,愈后无疤痕口腔疱疹,皮肤斑丘疹、疱疹,疱液浑浊,不易破溃,疹退后无疤痕及色素沉着风团样丘疹,顶部略似疱疹,不易破溃皮肤疱疹,脓疱,疱液浑浊,易破溃,可蔓延。分布躯干居多,头部、四肢少(向心性分布)口腔粘膜,手足皮肤居多(离心性分布)四肢居多头部及肢体暴露部位伴随症状发热、流涕、咳嗽等肺内症状咳嗽、流涕、口痛、流涎、呕吐、腹泻痒甚轻痒五、治疗要点1、一般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

高热:给予退热处理皮肤瘙痒:炉甘石洗剂疱疹破裂:溃面涂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2、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阿糖腺苷、泛昔洛韦、

干扰素3、水痘病人一般禁用激素,如果病人患水痘之前已长期使用激素,应尽快减量或停用。六、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护理诊断1、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呼吸道及胞液排出病毒有关2、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水痘病毒引起的皮疹及继发感染有关4、知识缺乏:家长缺乏预防保健和家庭护理知识

护理措施1.消毒与隔离:(1)采取呼吸道隔离,隔离至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体外生活能力较弱,不能在痂皮中生存,不耐热,不耐酸,对乙醚敏感。(3)易感儿接触应隔离观察3周,保护易感儿:对使用大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损、恶性患病儿及孕妇,接触水痘后72小时内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

2.发热的护理:(1)发热时要嘱患儿卧床休息,多饮水。(2)病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注意通风。(3)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伴有口腔黏膜疹时应做好口腔护理。(4)遵医嘱给予冰敷或药物降温(不要使用阿司匹林等退烧药,以免并发其他症候群),禁用乙醇擦浴,以免对皮肤刺激。

3、皮疹的护理:(1)动态观察皮疹发展情况、有无继发细菌感染。(2)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温水轻拭皮肤,禁用肥皂水、乙醇擦拭皮肤。(3)有皮肤瘙痒者应避免搔抓皮肤,防止抓伤皮肤造成感染。应注意修剪指甲,幼儿自制能力差,可将手包起来。皮肤瘙痒,患儿吵闹时,设法分散其注意力。皮肤剧痒者可涂5%碳酸氢钠或炉甘石洗剂等。(4)皮肤结痂后让其自行脱落,不要强行撕脱,翘起的痂皮可用剪刀剪去。疹退后若皮肤干燥可涂液体石蜡油润滑皮肤。(5)衣着宽松,纯棉质地内衣裤,应勤换洗。床褥应保持清洁、松软、平整、干燥。

4、饮食护理:(1)患病期间多饮水(2)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3)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5、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精神、体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