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赵家坪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吕梁市赵家坪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吕梁市赵家坪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吕梁市赵家坪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吕梁市赵家坪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吕梁市赵家坪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地理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海拔7728m)乙山(海拔7435m)南坡北坡南坡北坡基带地理要素海拔(m)1110292012291848年均温(℃)16.17.97.42.8年降水量(mm)2276.6512.196.1519.2雪线高度(m)475050004350398011.据表中资料推断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B.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C.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D.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12.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①山体海拔

②纬度位置

③水汽来源方向

④人类活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11.C

12.B【11题详解】根据表中资料,甲山北坡海拔比南坡高,北坡相对高度小于南坡,A错。乙山南坡的年降水量小,位于干旱区,降水少,河流补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B错。甲山南坡的相对高度大,年降水量丰富,垂直带谱最丰富,C对。乙山位于干旱区,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蓄积量小于甲山,D错。12题详解】根据山麓气温,甲山的纬度较低。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是海拔较高,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较低,②对。两山的山体海拔高度差异小,不是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①错。迎风坡,雪线低。甲山南坡是迎风坡,乙山北坡是迎风坡,雪线低,两山的水汽来源方向不同,③对。人类活动对南坡、北坡影响相同,不是雪线差异主要原因,④错。B对,A、C、D错。2.读图5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10-12题。

图510.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11.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12.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参考答案:10.C

11.C

12.A3.下图为珀斯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珀斯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18.珀斯风向变化较大的季节为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9.珀斯深受中国游客青睐,原因是①时间相似,无需倒时差②季节相反,旅游价值高③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④海运便利,交通通达性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17.D

18.B

19.A【17题详解】珀斯位于30°到40°大陆西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为地中海气候,故选D。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20°到30°的大陆西岸和内陆,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10°到20°之间大陆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40°到60°大陆西岸,故ABC不对。故选D。【18题详解】珀斯西临海洋,东临广大沙漠;夏季时,该地受副高控制,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形成海陆之间昼夜变化的海陆风,B对;冬季,该地受到盛行西风影响,主要吹西北风,风力强劲,变化小,D不对;春季和秋季为冬夏两季节的过渡季节,因此风向变化不如夏季表现明显,AC不对。故答案为B。【19题详解】珀斯大约位于120°E,时间相似,无需倒时差,①对;珀斯位于南半球,与中国季节相反,对中国游客来说,旅游价值高,②对;珀斯是是西澳大利亚州首府,也是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③对;中国到珀斯距离较远,海运速度慢,且易受天气影响,因此珀斯的海运条件优越不是吸引中国人到珀斯旅游的原因,④不对。故选A。【点睛】注意第2题,珀斯风向变化较大的季节,应结合珀斯的地理位置推测影响其风向变化的主要是海陆风;冬季珀斯也有海陆风存在,但由于盛行西风风力较大,因此当地主要盛行西北风,风向变化微弱。4.下图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B.F处因热力因素作用气流下沉C.P气流形成西南风D.E到F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水分参考答案:C5.读下图,回答在下列作物中,图中②地区具有明显优势的是

A.花生、甘蔗

B.大豆、花卉

C.棉花、水稻

D.甜菜、大豆参考答案:D6.在内蒙克北大山地区首次发现一种花岗岩形成的石林景观,花岗岩石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左右的一些山脊上,座座石峰,造型奇特,美不胜收,如下图所示。当地蒙古语称此石林为“阿斯哈图”,即险峻的岩石之意。据此完成2-3题。2.图中“石林”景观,按照成因,其岩石为:A.玄武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3.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参考答案:D

C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地貌为花岗岩石林,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第3题,该“石林”的形成,首先是岩浆岩的形成,即岩浆活动,再是出露地表,因此必须有地壳上升,而要形成花岗岩石林景观,就要经过外力的风化、侵蚀,在该地区主要是风力。7.读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下图),回答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B8.新华网南极中山站2009年2月2日电:中山站时间2日9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读下图,回答此日,下列地理现象能够出现的是A.巴西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B.塔里木河处于丰水期

C.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长江口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参考答案:C9.图4是某大陆沿某纬线植被类型示意图,该纬线附近西风漂流几乎环绕全球。完成15~16题。15.①地的洋流是A.寒流,自南向北流B.寒流,自北向南流C.暖流,自南向北流

D.暖流,自北向南流16.关于图示植被类型相关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B.植被类型变化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规律C.温带荒漠的形成与这里地处山地的背风坡有关D.山地植被中可以发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参考答案:A

C10.下是“某工业产品价格或成本与距城市中心距离的相关曲线”图,据此回答图中成本曲线由a到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

B.逐步接近消费市场C.劳动力价格逐渐降低

D.地租价格逐步下降参考答案:D11.关于山西能源基地“三废”治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B.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的煤矸石经干燥后再利用C.对于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D.对于废水主要采用投放化学制剂然后过滤净化的办法参考答案:C12.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6分)(2)针对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4分)参考答案:13.香港即将在近海区域修建一座全球最大型的海上风力发电厂,届时风电会通过一条25公里长的海底电缆,连接入香港电网,预计可为8万户家庭提供足够电力。读“海上风力发电设施的示意图”,回答3-5题。3.欧洲多个国家已建立了多个海上风力发电厂且规模巨大。大力发展海上风力发电,可以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减少赤潮的发生机率C.增加洋流的速度

D.增加附近海岸的降水量4.在我国西北,风力发电常被称为“垃圾电”,其原因可能是A.成本低

B.占用耕地C.发电不稳定

D.污染环境5.在我国东南沿海投资海上风力发电有较大的风险性,主要是因为A.海上环境复杂,建造海上风力发电设施成本较高B.东南沿海台风多发,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C.东南沿海其它能源丰富,会造成海上风力发电没有市场D.海水的腐蚀性强,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参考答案:3.A

4.C5.B14.北京(40℃)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60°50°40°7.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8.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参考答案:7.D

8.C试题分析:【7题详解】由资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选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选D正确。【8题详解】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说明第2次测量时是当地秋分日。选C正确。15.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出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下列关于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霜期长短的认识,正确的是A.北方多平原,霜期短

B.南方降水多,霜期长C.北方纬度高,霜期长

D.南方植被茂盛,霜期短9.为了探究霜冻的形成机制,该小组选择了邻近的沙地和林地两个地块,并对同一季节不同天气状况的霜冻发生几率进行比较研究,正确的调查结果是

①沙地的霜冻发生机率高

②沙地的霜冻发生机率低

③晴天的霜冻发生机率高

④阴天的霜冻发生机率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参考答案:8-9CA16.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3~15题。城市①②③平均气温(℃)1月511217月292726平均降水量(mm)1月477517月150561013.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A.上海莫斯科孟买

B.上海罗马孟买C.北京罗马雅加达

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14.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15.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参考答案:B

A

D17.某地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温带,南侧有极昼、极夜现象,该地应位于

(

)A.66.5°N,20°W

B.66.5°N,0°

C.66.5°S,20°W

D.66.5°S,0°参考答案:C18.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读图回答14~15题。14.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15.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为(

)A.等于23°26′

B.小于23°26′C.大于23°26′

D.等于46°50′参考答案:B

A第15题,由图示知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根据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知甲位置时,北半球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第16题,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至南回归线,移动过的纬度数为23°26′19.读安徽省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回答16~17题:16.读下面诗句,并结合右图沙洲的形成过程,分析“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处。庐山桑落洲唐·胡玢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体。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7.该区农村地区适宜开发的能源有A.煤、风能

B.石油、天然气C.沼气、小水电

D.核能、海洋能参考答案:B

C20.位于青藏高原的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注入达布逊盐湖,该湖周围一定范围内没有植被生长。研究发现格尔木河流域近年来降水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各地貌区植被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分布与地形地貌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格尔木河流域A.植被属于针叶阔叶混交林 B.植被覆盖率高且分布均匀C.植被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 D.湖积平原北部植被较茂密8.流域内各地貌区植被形态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壤 B.气温 C.大气降水 D.地下水9.随着降水量增加,格尔木河流域植被的变化是A.山麓地带植被减少 B.冲洪积扇植被减少C.湖积平原植被向北延伸 D.湖积平原植被向南退缩参考答案:7.C

8.D

9.D【7题详解】格尔木河流域具有西北内陆盆地的一般特点,因此植被为荒漠,A错误;据图可知,从河流出山,经过戈壁砾石带,穿越细土平原区,同时地下水以泉的形式溢出,最终汇入终端湖泊。流域内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很不均匀,因此流域植被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匀,且植被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B错误C正确;据图可知,湖积平原北部靠近盐湖,植被较稀疏,D错误。故选C。【8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格尔木河流域近年来降水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各地貌区植被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据图可知,图中信息有地下水水位的差异,因此可推断流域内各地貌区植被形态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地下水。故选D。【9题详解】随着降水量增加,盐湖湖面水位升高,则盐湖将向湖积平原扩展,导致湖积平原植被向南退缩。故选D。21.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4月5日下午,一位延庆网友发现在一片铺着方形地砖且空着的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如图),且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形成北京这次“清明雪”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反气旋5.照片显示的“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有(①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②地砖中心空洞积雪厚③土温比气温低,积雪融化慢④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6.类似该停车场的城市地面铺装与水泥地面铺装比较()A.热岛效应更强

B.蒸发量比较小

C.城市内涝更严重

D.地下径流更丰富参考答案:4.A

5.C

6.D4.4月份,我国北方已经进入春季,该时期高低气压交替出现,降雪天气气温下降,应是冷锋天气系统所致。形成北京这次“清明雪”的天气系统是冷锋,A对。暖锋影响气温应上升,B错。准静止锋不影响北方地区,C错。反气旋影响是晴朗天气,D错。5.根据材料,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照片显示的“雪馒头”分布在方砖中央,即雪与土壤接触部分,说明土壤温度比砖低,砖上的雪融化的快。“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有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①对。地砖中心是土壤,不是空洞,②错。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③错,④对。C对,A、B、D错。6.类似该停车场的城市地面铺装与水泥地面铺装比较,硬化面积较小,热岛效应较轻,A错。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蒸发量比较大,B错。铺装的方砖中心有空洞,会露出土壤,利于地表水下渗,地表径流减少,城市内涝减少,C错。地下径流更丰富,D对。22.2016年印度“中国旅游年”活动开幕式于1月14日9时30分(东5.5区时)在新德里举行,中国、印度的政府官员及各界人士共5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活动开始时,某中学学生测得一天中的日影最短,该地所在经度为A.120°E

B.127.5°E

C.112.5°E

D.132.5°E2.下列图示能够正确表示此时间的是参考答案:1.A

2.C1.本题考查时间区时的计算,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一天中的日影最短说明当地地方时为12时,东5.5时区区时为82.5°E的地方时,两地时差为2小时30分钟,经度相差37.5°。根据时间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地经度为120°E。故答案选A。2.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的经度为120°E,影子最短,地方时应该为12时,A图中,根据经度分布规律判断,此时45°E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A错误;同理判断,B图中165°W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B错误;此时120°E为12时,因此推出60°W为0时,因此新的一天的范围为60°W向东到180°,约占240个经度,旧的一天的范围为60°W向西到180°,约占120个经度,由此判断C正确,D错误。故答案选C项。23.下图是我国鄂尔多斯(中部某地)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自然地带摆动关系示意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15.该地区自然地带A.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

B.数量的增加与热量相关C.数量的减少与水分相关

D.数量的变化与地形有关16.该地区A.湿润期来自西部的水汽增加,使自然地带向西部摆动B.湿润期森林草原农牧业带扩大,可以大规模进行开垦C.干燥期沙地面积有扩大趋势,应注意营建防护林体系D.短时期内发生湿润期和干燥期转变是受全球变暖影响参考答案:15-16CC24.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右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9-30题。29.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30.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B.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

C.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参考答案:29-30AD25.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和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区地形以低为主

B.该地区聚落主要沿交通线分布C.乙城市可发展为交通枢纽城市

D.甲城市适合发展钢铁工业参考答案:A26.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下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判断16~17题。16.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A.47°

B.23.5°

C.94°

D.66.5°17.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参考答案:B

D二、判断题(共10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江门等9市组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美国旧金山湾和日本东京湾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略图。材料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材料三:图示区域河网纵横,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珠江口是我国赤潮频发的海域之一,赤潮实质是水体富营养化。(1)说明图示区域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4分)(2)简析珠江口水域赤潮频发的人为原因。(3分)(3)从集聚角度,分析粤东、粤北和粤西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给企业带来的影响。(4分)(4)为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从加强区域联系和发展的角度,说出需要采取的措施。(4分)参考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雨季长,)河流水量大且汛期长;三角洲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支流众多,河网密集,通航路程长;江宽水深,出海口多,便于江海联运;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任答4点,得4分)(2)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大,严重污染了养殖海域;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任答3点,共3分)(3)有利: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任答3点,共3分)不利: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任答1点,共1分)(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提升区域的国际知名度。(任答4点,言之有理皆得分,共4分)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珠江流域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条件、地形、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等角度分析,重点关注通航条件、通航里程、通航时间和江海联运等方面因果关系分析。第(2)题,本题主要从人为的角度分析赤潮多发的原因。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农业生产、生活排放、海洋开发和海水养殖等方面,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也是诱发因素之一。第(3)题,本题考查产业集群效应对企业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从有利影响的角度分析,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从不利影响的角度分析,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4)题,城市群建设可从产业分工和协作、政策、城市化、城市环境等角度分析。所以,打造国际级城市群,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提升国际知名度等。

28.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参考答案:B29.为发展旅游业,某地政府在9月20日至24日隆重推出“双龙戏珠”节,该地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候,可见到太阳徐徐从鞍部落下,形成“双龙戏珠”的地理奇观.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1—32题:31.该山脉的走向是(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32.下列时段,还可以观赏到“双龙戏珠”的是(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冬至日前后

D.立秋前后参考答案:C

A三、综合题(共38分)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自然条件较为优越。2011年国庆前夕,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以河南为主体,包含山东、山西、河北、安徽等部分省部分地区的综合性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甲图为河南省相关信息,乙表为郑州气候资料表。

(1)描述河南省的地形地势特征。(2分)

(2)概括郑州市的气候特点,并说明成因。(10分)

(3)分析M河图示的河段含沙量较大及近年来逐渐减少的原因。(6分)

(4)分析郑州市成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条件。(8分)参考答案:(1)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势西高东低。(2分)

(2)特点: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2分)原因: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同时受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同时受来自海洋暖湿的夏季风的影响,气温高、降水多。(8分)(3)M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夏季暴雨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汇入黄河干流,使图示黄河河段泥沙含量较大。(2分)中上游流域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功能增强,水土流失减少;水利工程建设,泥沙淤积库区,下游河段泥沙含量减少等。(4分)

(4)地处中原经济区腹地,地理位置重要,经济辐射能力强等。(8分)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亚伯拉罕湖(52°N,116°W)位于加拿大中西部落基山脉中,群山环抱。湖区冬季气温低。湖水四季清澈,春夏季节湖中的水草茂盛,湖口有人工大坝。这座湖每年冬季都会出现一种奇观——湖面下聚集着大量的冰冻气泡,气泡被“锁”在冰层之中形成“冰泡”。此外大风扮演着最高效的“清道夫的角色”,使“冰泡”景观更加惊艳。每年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前去观赏拍摄。下图示意亚伯拉罕湖位置,下图示意“冰泡”景观。(1)分析亚伯拉罕湖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2)说明亚伯拉罕湖“冰泡”的形成过程。(3)说明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易于观赏拍摄的原因。参考答案:(1)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海拔较高,地形封闭,冬季冷空气不易扩散;湖泊东北部有缺口,利于冬季寒冷气流深入;又有周围高山滑下的冷空气补充。(2)春夏季湖中的水草茂盛,秋多季腐烂后丛湖底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甲烷等大量气体冬季气温低,湖区降温快,湖面快速封冻;冰封的速度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气泡被阻滞在冰水中随着冰层加厚,气泡被“锁”在冰层之中,形成“冰泡”。(3)冬季受北美高压影响,晴天多;湖水清澈,透明度高;湖泊呈南北走向,与东北风风向一致,湖口狭窄部分向东北部敞开;加之湖面摩擦力小,冬季风力大,易将冰面的积雪吹走;大风和冰雪打磨冰层,提高了冰面透明度。故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易被观察拍摄。整体分析:本题综合性强,需从图文材料提取信息。第(1)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第(2)题需理解气泡的形成,第(3)题需围绕“易于拍摄”组织答案。(1)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等。读材料可知,亚伯拉罕湖地处52°N,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地处落基山脉中,群山环抱,故海拔较高,地形封闭,冬季冷空气不易扩散,且有周围高山滑下的冷空气补充。读图可知,湖泊东北部有缺口,利于冬季北方寒冷气流深入。(2)读材料可知,亚伯拉罕湖春夏季节湖中的水草茂盛,到了秋冬季水草腐烂,从湖底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甲烷等大量气体。而湖区冬季气温低,降温快,湖面快速封冻。当湖面封冻的速度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时,就形成“冰泡”。(3)读材料可知:“湖水四季清澈”,故透明度高,且冬季受陆地高压影响,晴天多,易于拍摄。又因为湖泊呈南北走向,与东北风风向一致,湖口狭窄部分向东北部敞开,加之湖面摩擦力小,冬季风力大,而大风扮演着最高效的“清道夫的角色”,可以将冰面的积雪吹走,且大风和冰雪打磨冰层,提高了冰面透明度。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