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散文阅读增分突破一揭示词句含意,概括局部文意【考点解读】
准确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和局部文意是读懂散文的基础,也是散文考查的基本题型。这类题目看似简单,实际上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对全文主旨、结构思路和感情流向的深入理解。从一轮复习的实际情况看,不少考生在答题中存在浅层化、碎片化、简单化的问题,失分较严重。希望考生通过本节复习与训练,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提高得分率。一、(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比邻而居王安忆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
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有删改)1.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对文章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梳理得仔细认真,此题就不难作答。由第③段可知这家人在生病后一日三餐照旧,而且“耐心、持恒、积极、执着”,生活态度和做菜一样实打实。由第④段可知病好了以后的情况,综合③④段可以归纳出草药味出现与消失前后的共同点。
答案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丰富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回到原文中去,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理解。综合全段可知,这是前后两家风格的对比,后家“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不大有定规”,而前家则是“而那先来的,从来……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结合这些句子的内容可以推断出“孱弱”的丰富内涵。
答案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的线索、分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文章自始至终在谈各种气味,“气味”贯穿始终,应当是文章的线索。文学作品中线索的作用表现在结构组织和情感(主旨)表达两个方面,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本文这条线索前后贯穿,把不同家庭的风格连在一起,使得结构井然,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生活气息,很好地表达了文章主题。
答案(1)线索:气味。(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解答此题,要考虑到该句所处的位置,要联系上下文,并要结合全文主旨来回答。上文着力写了三种味道,到这里归为统一。作者深情地议论这“草本的芬芳”,突出强调“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联系上文内容、“端午”以及写作意图,即可以从多角度探究出此句的丰富意蕴。
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瘦水彭世贵①秋风起了,水就瘦了。②秋风的手触摸在瘦瘦的水皮肤之上,皱纹涟涟。③我们站在瘦水的边缘,回望自己的身影,有些感动和伤感。春天有些远了,那些曾给我们以迷醉的春天有些远了。我们的影子倒映在瘦水中,许许多多的影子倒映在瘦水中,那些影子来自我们背后失去的时光,来自那些陪我们和瘦水一起走过许多路程的失去的时光。④就在这水边,我们曾经映照着自己丰盈的身影,我们曾经挥动手里的镰刀,累了我们还想濯一濯足,在我们曾经濯足的地方,瘦水的肌肤还那么亲切有质感。那时候,那些美好的春天啊,春天啊,瘦水是多么的丰盈又丰富。⑤可此时秋风不声不响地就过来了,她是多么神奇,只掠过,水面就被吹皱一抹涟漪,再一掠,又一抹。于是,水瘦了,水中的身影不再丰盈了。秋风的手指划着秋水的神经和血管。⑥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美丽的事物,在我们回望的水面,渐渐浮现出来。⑦我们那些忠实质朴的伙伴,比如说犁和牛,正在我们的背后,给我们一种坚实和温暖的感觉。牛离瘦水很近。犁离瘦水很远。牛的蹄花就在水边翻动着,但他们从不关注身边水的变化,他们只是用角砥砺,用蹄翻踢眼前的泥土。偶尔抬起健硕的脖颈,向着瘦水远去的地方哞叫,此时,瘦水的秀发,牛儿们的青草,渐渐成为遥远的记忆。那些披散如云、蔓延入海的秀发或者说青草,已远远地逃离了牛铃的清脆。但牛儿们不会离弃瘦水,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共同的命,他们都因土地而生,在土地的丰瘠更替中老去,瘦水无奈,牛亦无奈。多年来,瘦水与牛儿们在这种无奈中达成了默契。年复一年,牛儿们如此在瘦水的身边一遭一遭地走过。年复一年,瘦水清澈透明的眼睛望着牛儿们一遍一遍地蹄花飞扬。这种默契,是智者对现实的首肯,是智者的心平气和与客观。⑧犁铧很安静,劳作之后,它被我们挂在安静的壁板上小憩。犁铧锃亮而锋利的光芒,让秋天显得富足和生动。这种经劳动擦拭出的光芒,是犁铧一生的梦想。现在,犁铧站在离瘦水很远的地方养精蓄锐,它在耐心地等待,等待瘦水再一次激动起来。那时,瘦水激动起来的时候,春天就来了。春天里,一些摇曳的花朵将会缀满瘦水的发间,被瘦水滋润的土地渐渐潮润起来,芳香四溢,这是犁铧渴望了一冬的神情。这时候,犁铧会纷纷走下墙壁,振奋精神,深深地插进瘦水的土地里去。鸟声响了,“布谷”“布谷”,一声一声的鸟鸣围绕着犁铧,搅动得蚯蚓在四周兴奋地舞蹈,那些被惊醒的阳光纷纷扬扬,阳光中,我们会看见鸟儿们金色的翎羽。⑨这是一个创造辉煌的梦想。瘦水、犁铧在秋日的阳光下,静静地等待着那一刻。⑩我们这些劳作惯了的人们,一生与水相关。水虽柔弱,却刚强了我们的筋骨;水虽消瘦,却潮湿了我们生生不息的血液。我们爱水,就像爱自己的皮肤和脸庞。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日子,许许多多肥肥瘦瘦的日子,被我们摊开在流水的怀抱里洁净、滋润,然后捞将起来,喂养我们厚厚实实的人生。⑪现在,瘦水有些累了。她在我们村庄和田园的身边小憩的时候,春天还远。一个春梦在她的心房里发起芽来,沿着我们的炊烟缓缓生长。⑫秋风起了,水就瘦了。瘦水以一种哲人的姿态提醒我们:在生命中失去的一切会在我们回望春天的时候,渐渐丰盈。(有删改)★5.文章三次提到“回望”,含义有什么不同?多次重复出现有怎样的作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见“现场采样”。思维盘点1.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散文中具有哪些作用?概括局部文意需注意什么?2.你在散文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是否有关键词、关键句意识?能否有层次地把握文本的内容?3.理解重要词句、概括文意的方法有哪些?【题目】文章三次提到“回望”,含义有什么不同?多次重复出现有怎样的作用?(5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5题]现场失分答案得分失分探源0分内容要点:对三个“回望”的“含义”均停留在表面,解释也过于简单,基本没有答出什么内容来。对作用的解答前一句是废话,后一句太笼统。审题答题:该生不但没有理解题目意图、没有读懂文本,而且答题意识不好。如果认认真真地读几遍文章,不至于连不同层次里的关键词含义一无所知。2分内容要点:①对第一次“回望”的理解是想当然,并未联系前后语境。②后两次理解正确,但只答出了内容层面的含义,没有答情感层面的含义,都不全面,两点合并可给1分。③第四点回答作用很切题,但这只是内容方面,没有答出结构技巧方面的要点,可给1分。审题答题:①该生能够按照题目要求答题,但对三个出现于不同位置的关键词的“意义”和“怎样的作用”理解不到位,缺乏审题答题的敏锐性。②题目为两问,该生答出四个要点,显得不协调。4分内容要点:①对前两处的“回望”理解基本到位,但未看出第三个“回望”出现在文章结尾所具有的总结意义,可给2分。②能够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回答作用,每点可给1分。审题答题:①该生基本能够联系文本内容答题,能够利用文本信息组织答案,遗憾的是要点不够全面。②该生答题出现丢分的原因在于阅读文本还不够透彻,对于文本的内容发展和感情流向把握得不细致,也没能看出本文在结构安排上前后呼应的特点。现场满分答案
5分满分领悟内容要点:①该生解答三处“回望”的含义,分别使用“回忆”“回想”“回首”三个近义词引出语境意义,既有对“回望”一词前后语境信息的充分利用,也有对文本层次意义的归纳提炼,恰如其分地揭示出了“回望”一词在不同位置上的内涵。②回答作用,由内容到形式,首先答出对表情达意的作用,然后回答组织技巧和结构特色,答案极有层次性。此答案给满分当之无愧。审题答题:①该生审题意识极佳,“回忆”“回想”“回首”三个词语的使用说明考生对“回望”的理解非常到位,而能从三个方面回答作用,也说明考生充分读懂了文本。②该生组织答案很有章法,看似轻松无奇的答案显示了该考生深厚的内功和悟性。其实,只要同学们搞好训练,摸索规律,都可以组织出这样的满分答案。完善你的答案
答案含义:第一处“回望”指我们对自己失去的时光的追忆,传达出一种感动和感伤;第二处“回望”指我们对生命中出现过的美好事物的回味;第三处“回望”是对人生中曾经经历的美好事物(物质)和情感(精神)的总体感悟。作用:由“回望”我们自己到其他事物再到最后的总结,逐层深入,层次清晰;反复出现“回望”,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完整;强化了作者对人生中美好事物和情感的眷恋。一、内析外联,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意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首先要分析这个词语,一看其自身(内部),看其词性,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其内部结构(针对短语而言)。二看其外部环境,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其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看其上下文有无提示。在对所给词语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审视后再去揣摩其含义:是否有多个含义,是否有指代义,是否有情景义。情景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等修辞手段而产生的新义;一类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另外,结合词语的表达效果,揣摩是否有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2.理解句子含意,特别要强调对所给句子进行“内析外联”地审视。
所谓“内析”,就是审视句子内部,一看句中关键词语是什么,要依词释句;二看句中表达有无特点,如是否用了修辞手法等,如有,则须用“还原法”写出其本意;三看句子的结构,是单句还是复句,是单句,其主谓宾是什么;是复句,其层次、关系又是什么;看句子的结构,决定了句意有几层要点,答案语言组织的形式。
所谓“外联”,就是审视句子外部(环境):一看相邻语句,有无邻句互解;二看所在的段落甚至主旨,句意是要结合段意、主旨来分析的;三看说话人,此句话是文中人物说的还是作者说的,无论是谁说的,都别忘了作者的表达意图。【即时小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月光满地马新朝
翻开唐诗宋词,翻开元曲,几乎满篇月光,中国古代文人,鲜有不写月光的。月光历世照着我们,总是那样如期的圆,如期的缺,那样的清辉,那样的如水。是夜,我好像听到了它在微弱地喊我,我的身体感觉到了它,它用无声的嗓音喊我,用盈盈泪光喊我,用不存在的小手触摸我。我缓步登上楼阁晾台,向天空望去,可它在哪呀?前面一栋黑糊糊的大楼,遮住了半个天空,我看不到它。我脱下便衣,换上西装,蹬上皮鞋,下得楼来,直奔市区的紫荆山公园,因那里地势相对开阔,建筑物又少,接近自然。我穿过车流如水的金水大道,那些没有烧透的汽油味与尘土味,混合在一起,在空气中飘浮迷漫。在一人造小山上,我看到了它,它在东边群楼的缝隙中,左冲右突,艰难地上升。它怎么了?竟有些黯淡,也小了许多,全然不像旧时月。我看到它的脸,有不易察觉的愁容和倦意,它病了吗?那么无力、微弱、无奈,像老人为无边喑哑所围绕。它淡淡地照着我,照着我身边的假山、沉睡的石头、无语的松柏,用它的残缺唤醒着
。多年了,月光渐远,我一直生活在没有月光的生活中,那无边的琐碎、烦恼、不安,遮蔽了它。谁能说没有月光的生活不是一种残缺。我童年的月光,可不是这个样子。彼时,月光是明亮、洁净的,一尘不染,尚带有原野上植物那丝丝的甜味。在南阳盆地腹地,一个小村庄中,木格子窗内,煤油灯结着浅浅灯花,我和李白、杜甫、陆游等我所敬仰的诗人先贤,频频相会在一本本发黄的书里。每每抬头,向窗外望去,满院皆是月光,那月光像水、似银,从高空流淌下来,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把方方正正的小院子撑满。枣树叶子一明一暗,像无数闪动着的小眼睛。蛐蛐在墙角处鸣叫,青蛙声在村边此起彼伏。村西就是终年流淌着的涧河,水草浮动,鱼虾成群,清澈见底。此时,正无声地把大片大片的月光,运向不知道的远方。我的母亲和邻居家的三婶,坐在院中纳鞋底,她们很长时间不说一句话,月光带着高天的凉意和香气,游走在她们中间,她们便成了月光的雕像。此时,月光已融入了我的身体,融入了我的生命。它照在土地上,因此也就变成了土地;它照在村舍里,因此也就成了村舍。后来,无论我到何处,在有月亮的晚上,我总要留意向天上看去,月亮就成了我的一个情结。只是我很纳闷,为何再也看不到故乡那样明亮、干净的月光了。我所看到的月光,总像是掺了某种不洁的杂质,某种病态。这是为什么呢?莫非若古人所说:月是故乡明。有一次回乡,我故意选择了有月光的日子,目的是看月,寻找往昔失去的月光。奇怪的是,故乡的月光也同样含有杂质和病态。一次,我把这种对于月亮的感觉说给一位朋友听,他说他也有同样的感觉,说罢,二人相对无言,心中有着深深的失落。一个人,要深入月光,首先要有一种心境成为月光,才能感受月光,月光需要人的配合与栽种,才能长出更为繁茂甘甜的如水似银的月光。只是现代人无法深入到月光的内部。何处才能找到我幼时的月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我知道它仍在,仍存在于天空,存在于我内心的某一角落,却已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散文句中的词语一般要考虑它的丰富内涵义、隐喻义和象征义。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不能望文生义。答案(1)缺少了如水般的清辉。(2)缺失对月光般生活的渴望,琐屑、烦恼、不安遮蔽了内心的明亮。2.文中写“我童年的月光”,具有怎样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从结构、内容两个方面分析。内容上,写出了童年月亮的纯洁;结构上出现在文章中间,要考虑与前后文的关系。答案表现了童年纯洁、朴实、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活,与后面写病态的月光做对比,照应结尾对幼时月光的怀想与追寻。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我好像听到了它在微弱地喊我,我的身体感觉到了它,它用无声的嗓音喊我,用盈盈泪光喊我,用不存在的小手触摸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个人,要深入月光,首先要有一种心境成为月光,才能感受月光,月光需要人的配合与栽种,才能长出更为繁茂甘甜的如水似银的月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赏析文学作品的句子,首先要从表现手法、结构效果等方面分析句子;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其内涵;最后全面作答组织答案。答案(1)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月光的温柔、亲切,表达了“我”对明净、纯沽的月光的向往。(2)运用通感、比喻的方法,揭示了月光与人的心境的关系,说明了人应主动去创造光明、美好的生活。4.探究本文中“月光”的象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审读题干,关键词是“月光”“象征”,因此要注意从文本中把握“月光”的表层和深层意蕴,并了解作者情感倾向组织答案。
答案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明亮、洁净、毫无杂质的生活,对故乡的难以忘怀的情结。5.作者认为“只是现代人无法深入到月光的内部”,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开放性的问题,可赞成,可反对,也可以正反两面综合分析。一定做到观点与材料一致,分析要自圆其说。
答案由于现代人面对嘈杂而浮华的社会环境,生活中充塞着无边的琐屑、烦恼和不安,缺失了洁净、平和、明亮的心境,因而无法深入到月光的内部,享受月光般的生活。二、区别类型,有针对性地概括文意1.对于直接概括某段段意题,如果有中心句或结论句,直接提取即可;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中心句或结论句的,对此,首先要确定本段叙述或描写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提取各层关键词或把层意相加即可。当然,更要注意该段与前后文的联系。对于多段落的层意概括题,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2.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及环境的特点(特征)。
答题要特别注意阅读区间的把握。特点题的概括区间一般较大,不只在一段中。
答案语言一般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这些词语可以从原文中提取,多数情况下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对一些人、物特点的概括,不要忘记形、神两方面。3.解答原因概括题要有两个意识,两个结合原则。(1)两个意识一是因果意识。要善于由果溯因,一果多因。二是层次意识。对相关文字划分层次,是不遗漏要点的重要保证。(2)两个结合原则一是就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范围(区间)在概括题中特别重要。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题点最密集的地方,故一定要“就近”思考。还有一两个要点在离题干语句较远的上下文,这时,可适当扩大搜索范围。二是显性要点与隐性要点相结合。概括题一般都有隐性和显性两种信息要点,而隐性信息要点易遗漏,作答时必须坚持挖掘隐性要点的原则。【即时小练】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豆腐汪曾祺
豆腐最简便的吃法是拌。买回来就能拌,或入开水锅略烫,去豆腥气。不可久烫,久烫则豆腐收缩发硬。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以南豆腐为佳)同拌,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香椿头只卖得数日,过此则叶绿梗硬,香气大减。其次是小葱拌豆腐。北京有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可见这是北京人家家都吃的小菜。拌豆腐特宜小葱,小葱嫩,香。葱粗如指,以拌豆腐,滋味即减。我和林斤澜在武夷山,住一招待所。斤澜爱吃拌豆腐,招待所每餐皆上拌豆腐一大盘,但与豆腐同拌的是青蒜。青蒜炒回锅肉甚佳,以拌豆腐,配搭不当。烧豆腐里的翘楚,是麻婆豆腐。相传有陈婆婆,脸上有几粒麻子,在乡场上摆一个饭摊,挑油的脚夫路过,常到她的饭摊上吃饭,陈婆婆把油桶底下剩的油刮下来,给他们烧豆腐。后来大人先生也特意来吃她烧的豆腐。于是麻婆豆腐名闻遐迩。陈麻婆是个值得纪念的人物,中国烹饪史上应为她大书一笔,因为麻婆豆腐确实很好吃。“汪豆腐”好像是我的家乡菜。豆腐切成指甲盖大的小薄片,推入虾子酱油汤中,滚几开,勾薄芡,盛大碗中,浇一勺熟猪油,即得。叫作“汪豆腐”,大概因为上面泛着一层油。用勺舀了吃,吃时要小心,不能性急,因为很烫。滚开的豆腐,上面又是滚开的油,吃急了会烫坏舌头。我的家乡人喜欢吃烫的东西,语云:“一烫抵三鲜。”乡下人家来了客,大都做一个汪豆腐应急。高邮周巷汪豆腐很有名。我没有到过周巷,周巷汪豆腐好,我想无非是虾子多,油多。近年高邮新出一道名菜:雪花豆腐(用盐,不用酱油)。我想给家乡的厨师出个主意:加入蟹白,这样雪花豆腐就更名贵了。北京的豆腐脑过去浇羊肉口蘑渣熬成的卤。羊肉是好羊肉,口蘑渣是碎黑片蘑,还要加一勺蒜泥水。现在的卤,羊肉极少,不放口蘑,只是一锅稠糊糊的酱油黏汁而已。即便是过去浇卤的豆腐脑,我觉得也不如我们家乡的豆腐脑。我们那里的豆腐脑温在紫铜扁钵的锅里,用紫铜平勺盛在碗里,加秋油、几滴醋、一点点麻油、小虾米、榨菜末、芹菜(药芹)末。清清爽爽,而多滋味。不知道为什么,北京的老豆腐现在见不着了,过去卖老豆腐的摊子是很多的。老豆腐其实并不老,老,也许是和豆腐脑相对而言。老豆腐的佐料很简单:芝麻酱、腌韭菜末。爱吃辣的浇一勺青椒糊。坐在街边摊头的矮脚长凳上,要一碗老豆腐,就半斤旋烙的大饼,夹一个薄脆,是一顿好饭。
干丝是淮扬名菜。大方豆腐干,快刀横切为片,刀工好的师傅一块豆腐干能片十六片;再立刀切为细丝。这种豆腐干是特制的,极坚致,切丝不断,又绵软,易吸汤汁。旧本只有拌干丝。干丝放入开水略煮,捞出后装高足浅碗,浇麻油酱醋。青蒜切寸段,略焯,五香花生米搓去皮,同拌,尤妙。煮干丝的兴起也就是五六十年的事。干丝用母鸡汤煮,加大虾米,火腿丝。我很留恋拌干丝,因为味道清爽,现在只能吃到煮干丝了。干丝本不是“菜”,只是吃包子烧麦的茶馆里,在上点心之前喝茶时的闲食。现在则是全国各地淮扬菜系的饭馆里都预备了。我在北京常做煮干丝,成了我们家的保留节目。北京很少遇到大方豆腐干,只能用豆腐片或百页切丝代替。口感稍差,味道却不逊色,因为我的煮干丝的汤里下了干贝。煮干丝没有什么诀窍,什么鲜东西都可往里搁。干丝上桌前要放细切的姜丝,要嫩姜。
中国豆腐的做法多矣,不胜记载。作家高缨请我们在乐山的山上吃过一次豆腐宴,豆腐十好几样,风味各别,不相雷同。特别是豆腐的质量极好。掌勺的老师傅从磨豆腐到烹制,都是亲自为之,绝不假手旁人。这一顿豆腐宴可称寰中一绝!(有删改)6.文章第一段画线部分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文中第一段的画线句子介绍了香椿拌豆腐的做法,句子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硬件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常年顾问合同4篇
- 2025年茶叶出口退税代理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幼儿教育中心资产剥离与经营权转让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林琼与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合同4篇
- 专项财税解决方案常年服务合同2024
- 个性化包年服务协议2024条款版B版
- 2025年度用友企业营销自动化系统销售合同2篇
- 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英语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物业管理公司合同管理实施细则与公共设施维护合同3篇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汇编
- 公司组织架构图(可编辑模版)
- 1汽轮机跳闸事故演练
- 陕西省铜川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礼品(礼金)上交登记台账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词汇表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2023高中物理步步高大一轮 第五章 第1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 青少年软件编程(Scratch)练习题及答案
-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答案及解析精选
- 系统性红斑狼疮-第九版内科学
- 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199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