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一、概述:1、概念: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教学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2、特点:(1)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幼儿园课程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其中又以身体发展为首要目标,就是要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和提高,而不宜追求过高的目标。(2)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幼儿感性直观的思维决定了他们最有效的学习是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是可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就越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学习就越有效。当然应对现实生活进行过滤,以生活的逻辑组织多样化、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3)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幼儿生活是整体的,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此幼儿园课程内容应是综合的、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之间产生联系,以促进幼儿的学习迁移。让幼儿以完整的人的面貌面对完整的生活、有机的经验,不要把学科领域这种人为划分知识的方式用以划分幼儿的经验,并以单一的经验作为幼儿活动的起点。(4)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了游戏是幼儿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是情境性的、参与性的、操作性的。(5)课程的特殊性、不可替代性;幼儿园是为处于人生发展初级阶段的幼儿特设的机构,幼儿园面对的是身心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定对象,需要特殊的课程、特殊的方法和特殊的老师,是其他课程、方法、老师所不可替代的。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也具有特殊性、不可替代性。幼儿园课程要求的是多样的、参与性的学习,不是书面的、学科的学习。二、课程理论:1、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代表观点:即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首先课程应该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理想的课程应该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其次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学校教育活动。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巴格莱,赫钦斯;代表观点:包括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前者认为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后者认为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永恒学科”价值高于实用学科价值。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代表观点: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4、存在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奈勒;代表观点:课程由学生需要决定,确定课程时,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承认学生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多尔;代表观点:课程具有丰富性,在各领域进行合作探索;循环性,课程内容丰富复杂,不断研究;关联性,一是教育上的关联,二是文化上的关系;严密性,指概念重新界定。三、课程设计和实施:1、课程设计注意的问题:①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②注重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实施;③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六性;兴趣性。连续性。活动性。多样性。差异性。灵活性。2、课程实施:要求:①既要契合于主流,又要富于个性;第一、基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第二、基于幼儿园条件与发展需要。②课程结构清晰,体现发展的需求;第一、优化结构。第二、平衡配比。第三、细化安排。③研发与实践互动,提升课程品质;注意问题:①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是课程实施的灵魂。第一、是否考虑到培养幼儿的自我认识和自信心;第二、是否在处理幼儿问题时有良好判断;第三、是否在计划和安排上有弹性;第四、是否善于与幼儿互动;第五、对思维感兴趣程度是否高于要求反应的准确性;第六、是否能进行个别观察和与幼儿个别互致力;第七、是否能够协助幼儿对于活动进行反思;第八、是否能够培养幼儿彼此互动能力;②课程目标不可缺少。③满足幼儿兴趣和需要不是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四、我国课程改革:1、指导思想:强调大众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民族素质提高了,经济发展才有后劲,因此必须加强全民教育,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2、课程设置:强调经济作用的同时,注重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是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课程设置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满足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同时,也不可以忽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课程设置应该威迫眼全面发展的人服务。3、课程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的同时,强调培养对事物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修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4、课程编制:以社会实际为依据。课程编制必须满足社会需求,依据社会发展实际安排学校课程。5、知识内容: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及学科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成为一个整体,这是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前提。6、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附:幼教法律法规一、相关法律法规: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2、《宪法》;3、《教育法》;4、《教师法》;5、《未成年人保护法》;6、《幼儿园管理条例》;7、《幼儿园工作规程》;8、《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9、《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1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11、《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二、幼儿园权益:1、自由安排教育教学活动;2、管理幼儿;3、自主管理;4、管理设施和经费;5、聘任管理教职工;6、自行招收幼儿;7、拒绝非法干涉;8、其他合法权益;三、教师权益和责任:1、合法权益:①教育教学权;②科学研究权;③管理幼儿权;④进修培训权;⑤评定幼儿权;⑥获取报酬权;⑦民主管理权;2、法律责任:①不完成保教任务,给保育工作造成损失的;②保教过程中体罚幼儿,经教育不知悔改的;四、幼儿园事故:1、涵义:幼儿园事故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园组织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2、类型:①幼儿受伤;②设施伤害;③幼儿走失;④自身伤害;⑤保育教育伤害;⑥园外活动伤害;⑦外来人员侵入;⑧被陌生人接走;五、《儿童权利公约》:1、四大基本原则:①无歧视原则;无歧视原则,也称平等原则,要求公约所列所有权利,都适用于全体儿童。对任何儿童,无论其家庭、性别、种族、国籍、宗教信仰、居住期限、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如何,都要平等地对待。②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指针对儿童问题,以儿童为本位,从其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分析解决。儿童利益被视为与成人利益一样重要,无论对儿童采取何种措施,应优先考虑儿童利益最大化。③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儿童拥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必须尊重儿童人格尊严。每个儿童都享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任何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违犯公约的,是损害儿童尊严的,应当采取一切措施,包括立法、行政等促进儿童健康成长。④尊重儿童观点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原则,又称为儿童的参与权。参与权是保障儿童有获得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让儿童享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关系自身权利的各种活动中去,在儿童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所有影响儿童权利的事项上,都应当倾听和尊重儿童的意见。2、四大基本权利:①生存权: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包括有权接受可达到最高标准的医保服务。②受保护权;不受危害自身发展的、被保护的权利,包括保护儿童免受歧视、剥削、酷刑、虐待或者疏忽照料,及失去家庭的儿童和难民儿童的基本保证。③发展权;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有权接受教育,有权享有促进其身体、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条件。④参与权;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儿童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有权对影响他们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一、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1、音乐教育可促进幼儿的德育发展;音乐教育是向儿童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有力手段。2、音乐教育可促进幼儿智育的发展;音乐教育可以启迪儿童智慧,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求知欲。3、音乐教育可促进幼儿美育的发展;音乐教育是美育的有力手段,培养儿童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4、音乐教育可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身体健康发育成长,促进体质增强有重大影响。第二章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二、目标与内容:1、目标:①培养幼儿参与歌唱等音乐活动形式的兴趣与热情,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音乐能力;②积累一定数量的音乐作品,能够富有热情、富有表现力和创造性地进行表演;③通过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教给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美的方法与途径;④使幼儿以一种自我肯定的、创造性的态度去对待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并有能力以声音、节奏为手段去表现他所感受到的音乐和情感;2、内容:①歌唱;②韵律活动;③打击乐演奏;④音乐欣赏;三、设计与指导:1、唱歌活动的设计和指导:①导入新歌;②教师范唱;③简短讨论;④教唱新歌;⑤熟练巩固;⑥培养创造力;2、韵律活动教学法:方法:①丰富生活经验;②设法引起兴趣;③提供创造机会;④逐步提高要求;步骤:①介绍名称;②教师示范;③熟悉音乐;④教练动作;⑤熟练复习;3、音乐欣赏活动:①音乐感知;②情感经验;③联想想象;④理解认识;⑤审美活动;4、打击乐活动:配器设计:①选择音乐作品;②掌握打击乐器特点及运用;③分析音乐作品,进行配器;指导和设计:①幼儿欣赏,熟悉音乐;②练习整体的身体动作;③幼儿拿乐器的整体演奏练习;第三章当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一、基本观念:1、语言教育观:基本内涵:强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应当是完整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全面的,完整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应当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交流情境等三个方面。理论依据:①形式与功能的统一;②语言的工具性和对象性的统一;③口头与书面语言,生活与文学语言的统一;2、整合教育观:①目标整合;②内容整合;③方式整合;3、活动教育观:基本内涵:①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②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发展;③注意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依据:①儿童发展有赖于活动;②同化和顺应;③儿童认知与语言发展;二、目标1、制定依据:①社会要求;②学前儿童的发展规律;③语言的性质及儿童语言学习特点;2、目标结构:①总目标;②年龄目标;③活动目标;3、分类结构:①倾听行为的培养;②表述行为的培养;③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④儿童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三、实施1、途径:①渗透的语言教育;②专门的语言教育;A、日常语言教育活动:听一听;玩一玩;说一说;读一读;B、基本语言教育活动: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早期阅读;2、步骤及原则:步骤:①活动目标的制定;②活动内容的选择;③活动结构的研究;④活动过程的展开;原则:①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②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原则;③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四、谈话活动:作用:1、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2、帮助幼儿学习谈话基本规则;3、增强幼儿用交流获取信息意识;4、注意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生活;5、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特点:1、谈话活动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2、谈话活动要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3、谈话活动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4、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作用;设计与组织: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①以实物创设的情境。②用语言创设的情境。③注意创设谈话情境。④情境与话题的关系。2、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①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②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谈话。③适当增加幼儿动作的机会。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五、讲述活动1、概念:讲述活动指的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2、设计组织的思路:①感知和理解讲述的对象;②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讲述;③注意引进新的讲述经验;④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第四章游戏活动
一、游戏的特点:1、游戏是幼儿内部动机引起的活动;2、幼儿游戏是社会性的活动;3、幼儿游戏是具体性的活动;4、游戏是充满愉悦和欢乐的活动,伴随着愉快情绪;5、游戏是幼儿自由选择的活动,是幼儿主动的活动;6、游戏没有社会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7、游戏是幼儿在假想情境中反映生活,具有虚构性;二、游戏理论:国外:1、剩余精力说:由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他认为生物都有保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儿童除维持正常生活以外,还有剩余精力需要发泄。游戏是剩余精力的最好表现,剩余精力越多游戏便越多。2、生活准备说:又叫练习说,由德国的生物学家、新达尔文主义者格罗斯提出,他从生物进化论出发,认为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游戏时间的长短随动物进化的程度而异,越是高级的动物,在成年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越复杂,需要练习的时间越长,游戏的时间越长。3、游戏欲望说:荷兰生物学家拜登代克提出,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种欲望的表现。引起儿童游戏的欲望有: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的欲望、重复练习的欲望等。4、复演说:美国心理学霍尔认为,儿童游戏反映了从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游戏是祖先最早活动遗迹的再现,儿童的游戏无非是复演祖先的动作和活动,如:儿童的攀爬和打秋千的游戏是人类处于动作阶段生活的复演,团体游戏是部落时期人类生活的复演等。5、认知动力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新的复杂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也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他认为游戏是儿童接受外部世界的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使之适应自己内部认知结构的一种方法,它在儿童智力发展中起积极作用。6、社会性活动说: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为代表,认为游戏是儿童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是儿童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儿童看到周围成人的活动,便模仿这些活动,把它们迁移到游戏中去。游戏的社会性实践,是在真实的实践情况以外,在行动上再造出的某种生活现象。游戏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反映,儿童可以通过游戏掌握基本的社会关系。7、社会情绪表现说: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满足欲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游戏使儿童能逃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给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使他们发泄那些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通常是攻击性的危险冲动,以满足其追求快乐的愿望。随着自我的发展,那些不被理性所接受的追求快乐的愿望就不再以直接的象征性的游戏方式表现,而被更现实的、为社会所接受的一些活动,如俏皮话、玩笑、创造性艺术活动等取代,用这些更隐蔽的方式来满足早先通过游戏得以满足的愿望。国内:中国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如陶行知、陈鹤琴、朱智贤等在总结幼儿游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各种游戏理论的有益部分,形成了中国的游戏理论。他们认为,游戏是适合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式,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①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②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③游戏是幼儿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参与的、且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三、游戏的教育作用:1、游戏能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幼儿身体健康;2、游戏能巩固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其语言和智力;3、游戏能培养幼儿良好性格,是进行德育的有效手段;4、游戏能提高幼儿审美素质,对幼儿发展起美育作用;四、游戏活动的发展:1、感觉运动阶段——0-3岁;2、象征游戏阶段——3-6岁;3、规则游戏阶段——6岁;五、游戏的种类:1、创造性游戏;①角色游戏。②结构游戏。③表演游戏。2、有规则游戏;①智力游戏。②体育游戏。③音乐游戏。六、角色游戏:1、定义:角色游戏是儿童依靠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2、特点:①幼儿对生活的印象是游戏的源泉;玩什么主题,有多少个角色,情节如何进行,使用什么玩具等,均有儿童自行设计编定,都是依照儿童的意愿、兴趣、能力进行。②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有了想象活动参与的角色游戏,既富有假想性,又富有真实性,它是虚构性与真实性巧妙结合而产生的游戏活动。3、指导方法;游戏前:精神:①丰富知识经验;②鼓励自主的设计;物质:①提供游戏时间;②提供场地与玩具;游戏中:①善于帮助幼儿学会扮演角色;②善于观察幼儿表现进行适时教育;③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游戏后:①愉快地结束游戏;②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③通过评价游戏教育幼儿;七、表演游戏:1、概念:表演游戏是幼儿幼儿按照童话或者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化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2、特点:第一、是为幼儿自娱而进行的——与文艺表演的不同;第二、是以文艺作品为依据的幼儿自创表演——与文艺表演的不同;第三、是幼儿根据作品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与角色游戏的不同;3、指导方法:游戏前:精神:①选择适合作品;②帮助幼儿熟悉文艺作品;物质:①提供物质材料;②吸引幼儿参加准备工作;游戏中:①鼓励幼儿自然生动地表演;②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地教育;③教师以角色身份参加游戏;游戏后:①愉快地结束游戏;②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惯;③通过评价游戏来教育幼儿;八、结构游戏:1、概念: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2、特点:第一、多种多样的结构材料是游戏的基础;结构游戏不能脱离用于构造的各种材料,在结构游戏中,幼儿利用各种材料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进行构造,增进对事物认识。第二、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与造型是游戏的支柱;动手操作使幼儿的活动要求得到满足,给幼儿带来预约感。3、结构游戏的指导:(1)玩沙游戏的指导:游戏前:精神:制定规则;物质:提供工具及辅助材料;游戏中:①提醒幼儿遵守游戏的规则;②观察幼儿表现并适时教育;③教师以角色身份参加游戏;游戏后:①愉快地结束游戏;②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③通过评价游戏教育幼儿;(2)玩水游戏的指导:游戏前:精神:制定规则;物质:提供工具及辅助材料;游戏中:①提醒幼儿遵守游戏的规则;②观察幼儿表现并适时教育;③教师以角色身份参加游戏;游戏后:①愉快地结束游戏;②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③通过评价游戏教育幼儿;(3)玩雪游戏的指导:游戏前:精神:制定规则;物质:提供工具及辅助材料;游戏中:①提醒幼儿遵守游戏的规则;②观察幼儿表现并适时教育;③教师以角色身份参加游戏;游戏后:①愉快地结束游戏趣;②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③通过评价游戏教育幼儿;4、操作活动:①编织:利用纸、毛线等编出三角形、圆形等基本造型。②手工制作:利用纸板制作满天星;利用纸板制作钟表;利用吸管制作帆船;利用纸杯制作课程表;利用纸杯制作天气表;③摆木棍:利用木棍摆出三角形、五角星、蝴蝶等造型。④搭积木:利用积木搭成宫殿。九、智力游戏:1、概念: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而设计,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称之为智力游戏。2、特点:①有明确的任务;②有一定的规则;③有一定的结果;④有固定的玩法;3、指导方法:游戏前:①精神准备:为各班幼儿选编适合的智力游戏;②物质准备:为幼儿准备游戏需要的玩具教具;游戏中:①教会幼儿正确地玩智力游戏;②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智力游戏;游戏后:①愉快地结束游戏;②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③通过评价游戏教育幼儿;十、游戏活动组织与评价的标准:活动组织:1、充分利用时间来组织游戏;
2、组织从事多种形式的游戏;
3、灵活机动地指导幼儿游戏;评价标准:1、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摆脱被动随从的状态,发挥创造性;
2、幼儿认真游戏,能克服困难,遵守规则,有不依赖他人独立游戏的能力;
3、对同伴友爱谦让,合作帮助,不妨碍他人;
4、游戏内容健康,有益于身心发展;十一、玩具:1、概念:简单说,用于“玩”的器具,就叫玩具。著名教育家、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卖的供儿童玩的东西,凡是儿童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2、选择标准:①玩具有教育性;②符合幼儿心理;③符合卫生与安全要求;④坚固耐用,操作轻便;3、玩具种类:①成型玩具;②主题玩具;③表演玩具;④结构玩具;⑤技术玩具;⑥娱乐玩具;⑦智力游戏玩具;⑧体育游戏玩具;⑨音乐游戏玩具;⑩未成型玩具;第五章学前儿童体育教育一、概述:意义:1、人发展物质基础;2、生长发育的关键期;3、使身体健康发展;4、促进身体生长发育;任务:1、培养幼儿体育活动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2、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3、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注意事项:1、适宜适量;2、避免硬地跳跃;3、避免不恰当臂力练习;二、基本动作概述:1、任务:①教会基本动作和粗浅知识;②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素质;③培养果敢精神;2、内容:行走;跑步;跳跃;平衡;投掷;钻爬;攀登;三、体操:1、分类:①徒手体操;②轻器械操;2、意义:①幼儿基本体操对塑造幼儿身体形态有积极作用;②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的智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③幼儿基本体操对心理的锻炼有十分明显的效果;3、原则:①明确目的任务;②要讲究科学性;③要讲究艺术性;④体现体操特点;⑤要体现创新性;4、徒手体操基本动作:颈部动作:屈;转;绕环;上肢动作:举;振;屈身;绕环;躯干动作:屈;转;绕环;下肢动作:蹲;踢;弓部;跳跃;5、选编幼儿操:①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②合理安排顺序和负荷;③突出儿童特点;④考虑场地气候;6、规律:①人体动作的形成规律;②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第一、工作阶段;第二、相对恢复阶段;第三、超量恢复阶段;第四、复原阶段;③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第一、上升阶段;第二、稳定阶段;第三、下降阶段;④影响生理负荷的因素:强度;密度;时间;数量;质量;项目特点;四、体育教学法:1、方法:①语言法;②示范法;③练习法;2、组织形式:①早操;②体育课;③户外活动;3、对教师要求:①教学内容合理;②运动量合理安排;③教学方法得当;④调动幼儿积极性;⑤讲解简练,示范规范;第六章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设计与指导
一、意义:①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兴趣;②科学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存在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空间,教师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心电感应牌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室外型遥控云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复合材料钢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园艺基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有机三角牌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高精复合硅钙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2.6-二氯-4-硝基苯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桌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羊毛衫洗涤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工作坊流程管理实战手册
- 2025年电工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3年冬季山东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政治试题真题(含答案)
- 文艺复兴经典名著选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2016)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2023年三级公共营养师《理论+技能》考试题库(浓缩500多题)
- 农村商业银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业务处理规定
- 数学与应用数学-关于不定方程在初等数学中的教学研究论文
- 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完整版)
-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模板)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