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讲网络文化与
网络亚文化读后反思1.以娱乐化恶搞的形式讨论严肃的公共议题,会产生怎样的效果?2.为什么大家选择以恶搞的形式表达观点?恶搞为什么会出现在网络的时代?3.如果不以娱乐化恶搞的形式,人们还可以怎样体现对公共议题的公共关怀?效果如何?4.娱乐化恶搞是否需要设置底线?提纲导语:从恶搞文化说起网络文化的界定与网络亚文化的提出有关文化的理论网络亚文化的表现形式网络亚文化的走向一、导语:“恶搞”文化“恶搞”文化又称为“kuso”文化。“kuso”是从日本流传来的一个词,作名词时是“屎”的意思;作动词时则是“恶搞”的意思,也就是往死里整的意思;作形容词或副词时是“某事物或某行为非常搞笑”的意思。这个词也可以被当做感叹词,放于句首或句尾,用来辅助说话者的经典言语。网络“恶搞”的基本表现及类型一是名剧被“恶搞”。
始作俑者:《无极》的恶搞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二是名人被“恶搞”。
例:一个时代的象征——雷锋,被“恶搞”了“雷锋的20条死因”。如雷锋是因为帮太多人累死的、雷锋是由于驾驶技术不好而死的等等。
三是名著被“恶搞”。
例:被“恶搞”的《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王母娘娘的养女结了婚,而猪八戒也变得勤奋刻苦,甚讨女孩子喜欢。四是名曲被“恶搞”。
例:《吉祥三宝》被“恶搞”为“馒头版”、“记者版”、“小偷版”、“玉米版”等。五是名物被“恶搞”。例:福娃被“恶搞”成超级女生、蜡笔小新等版本。网络“恶搞”成风的原因探析1.消费社会中娱乐化的必然趋势。生产为中心——消费为中心2.青少年的特点追求自由、彰显个性、猎奇和追赶潮流3.网络传媒方式的变革。即时自媒体、大众麦克风4.市场经济:多元价值观,娱乐化本身具有市场价值网络“恶搞”的主要利弊1.利:草根表达公民权利、维护社会正义、进行权力抗争的有效形式——不仅使得行动效用增强,而且将危险降到最低2.弊对革命传统教育和优秀文化的颠覆;对青少年价值观、荣辱观的确立造成冲击;
对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削弱。二、网络文化的界定广义与狭义,选狭义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网络社会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青出于蓝而别于蓝
——网络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的区别理解“比特(bit)”和“原子”的差别
既是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别,也是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差别——一场由科技革命而引发的文化革命!没有颜色、尺寸和重量,能以光速传播,复制再生能力强,使用价值高,能超越自然物理时空限制。为什么以往科技革命没有引发一种新文化模式的产生?
科技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应用电力的发明应用原子能、信息技术的发明应用
文化革命结绳记事、刻石为号纸张和印刷术信息数字化原因:文化载体的创新——是否创造和生产出新的文化载体?第三次文化革命的特性:(1)不是以有形实体的形式存在,而是无形的数据编码存在;(2)不在现实生活空间进行,而是在电脑网络空间进行;(3)不是对现实生活做静态的描述,而是动态的再现或仿真。网络文化的特征分类标准:从技术的维度来看,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和时效性特征(BT文化、流行语文化、团文化、创意文化等)从文化的维度来看,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多元性、自由性特征(恶搞文化、多元文化、“理想国”文化)从主体性的维度看,网络文化具有个性化、大众化、平民化和集群化特征。(晒文化、自恋文化、客文化、群文化)网络亚文化除了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网络文化场域中,基本都是以亚文化的形式存在。网络亚文化是指在网络时代生成、发展的并借助互联网络和网络技术传播和再生产的亚文化形态。它既包含了互联网上新生的精神和物质的亚文化形态,也包括语言符号、规范以及组织群体的亚文化形态。它的基础是开放,核心在于分享,价值在于精炼浓缩。三、有关文化的理论大众文化理论英国传统精英主义文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伯明翰学派的大众理论亚文化理论芝加哥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1.英国传统精英主义文化理论
19世纪中叶,“大众文化”一词出现,相对于“高雅文化”而提出的。背景:西方的工业文明蓬勃发展,社会文化领域逐渐世俗化、商业化,传统而严肃的精英文化日渐式微。代表人物:英国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主义》观点:“将成为人类知识和真理传播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少数人,而不是缺乏教育的大多数人,从完整字面意义上讲,知识和真理不会完全由人类的绝大多数人掌握。”2.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代表人物: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观点:大众文化就是一种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它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是一种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问题:大众文化的标准化以及所呈现的批量生产、无限复制的特征正在使得真正的文化和高雅的艺术退居边缘地位,变得虚幻起来。3.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代表人物:雷蒙德·威廉姆斯和斯图亚特·霍尔观点:大众文化是由下而上产生的文化,大众不仅是被动的接受主体,它对文化还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文化应该是对社会种种描述的总和,那些所谓的经典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意义并不是文化的全部,它们同日常生活一样,只是社会进程的一部分。所有的阶级和社会阶层都可能创造性地参与和分享文化。4.芝加哥学派的亚文化研究芝加哥学派研究的重点是美国,特别是芝加哥城的社会问题,涉及移民和种族问题、异常行为和犯罪问题及职业亚文化等。代表人物:科恩(Cohen)《失足的男孩》他提出两个重要的分析概念:中产阶级价值尺度,地位挫折与反应方式。
主要解释了犯罪青少年亚文化。科恩认为,犯罪青少年往往生长于社会底层,低下的地位使得他们很难获得社会所认可的成功,因而加入帮派团伙,形成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价值观念,是一种集体认同形式。5.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研究:关键词:风格——抵抗——收编代表人物: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仪式抵抗: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ResistanceThroughRitual:YouthSubcultureinPost-warBritain)迪克·赫伯迪格(DickHebdige)的《亚文化:风格的意义》(Subculture:TheMeaning
ofStyle)风格:青少年制造出各种盛行一时的独特的风格和符号系统:音乐、文学、舞蹈、行动和暗语等,通过风格来协商他们的阶级存在。抵抗:青少年亚文化形成特别的风格,其目的就是为了“抵抗社会”,这种抵抗有可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潮流。收编:青年亚文化会在支配文化和利益集团的干预下以“收编”结尾,其途径有两种:一是商业化的收编,一是意识形态的收编。四、网络亚文化的表现形式网络语言呈现亚文化形态辩论:网络语言是否污染了我们的语言/v_show/id_XMzQ2NjcwMjIw.html网络行为呈现的亚文化形态
如:恶搞、晒、自拍……
1.网络语言的亚文化形态网络语言亚文化对此的争议:支持派:作为新生的语言变种,有着很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它是今后语言发展的趋势,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反对派: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语言垃圾,可能会对传统语言产生巨大的冲击,是对汉语纯洁性的一种污染。网络亚文化的实质场域的后现代化——恶搞文化对于权威的解构、自拍文化对自我多元的个性追求等话语的狂欢化——巴赫金“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主的生活”,娱乐化和狂欢化的语言和情绪表达族群利益的多元化五、亚文化的走向(一)修复与重构: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二)交融与冲击: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关系(三)泛化与约束:与传者责任的关系(一)修复与重构: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文化传承关乎一个社会如何以某种方式将成员共有的价值观、知识体系、谋生技能和生活方式一代代传递下去的重大问题。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把文化传承模式分为后喻文化(PostfigurativeCulture)、互喻文化(ConfigurativeCulture)、前喻文化(PrefigurativeCulture)三种类型年轻的网络一代由此获得了对前辈进行文化反哺的话语权。他们不仅垄断了时尚发布、多媒体操作和网络技术的话语权,还在消费意向、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社会态度等层面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改变着长辈,从而对社会主流文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二)交融与冲击: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关系
网络亚文化的各种表现形态已经超越了网络空间的界限走到“线下”,进入了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面对网络亚文化如此强势的文化反哺,有的学者对此表示担忧:对网络亚文化的认同必将引发个人与主流价值和道德观念的冲突,冲击传统主流社会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边缘化的网络亚文化群体会借助网络传播而形成的强大的反哺力量在现实或者想象的反抗和抵抗中强化反社会的诉求,向传统社会道德规范发起挑战。(三)泛化与约束:与传者责任的关系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亚文化现象总是充满质疑和争议。原因有二:其一,网络空间传者自由与责任的不对等;其二,网络负文化、网络反文化的大量存在。对策:法律约束和自我约束《侵权责任法》第36条明确了网络侵权的责任承担以及网络用户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归责原则。规范开放性的网络空间,促使网络自由与责任对等化的重要保障。SNS时代真实的“人与人”的社会网络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维修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镀锌钢踏板采购合同范本
- 签了三方协议不用签合同
- 网络主播与公会合同范本
- 礼品定做合同协议书模板
- 精装房公寓出售合同范本
- 聘请临时足球教练协议书
- 空压机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灯光学徒合同协议书模板
- 甲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 GB/T 22080-2025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 2025工会基础知识题库与参考答案
- 2025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趋势研究报告
- 出货检验规范
- 物业工程管理部培训课件
- 京东效绩管理制度
- 低压抢修管理制度
- 体育产业综合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针灸推拿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真题含答案
- 关注社会责任的年度活动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