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孟子性善论的认识[摘要]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性善论”为重要内容的思想体系。孟子把性善论作为道德修养思想和仁政思想的理论依据,并从“同类意识”、“心”、“性”、“天”的统一性的角度论述性善论,孟子在指出人之善端的仁义礼智“四端”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的同时,更提出要“扩充善端”、“滋养善性”的心性修养学说,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四端孟子性善论的思想渊源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提出了性与习的关系,并强调学习、习染对人性的改造作用。孔子没有详细论证人性的本质问题,但是他对“仁”学思想的解释与论证,却为孟子提出“性善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使得孟子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孟子继承了孔子“贵仁”的思想,而且还突出了“义”。孟子的性善论除了主要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其性善论理论体系主要是在孟子否定吿子的性无善恶的辩论中成型的。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也。”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尽心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他认为人的天性就像流水,东边决口就向东流,西边决口就向西流,一切是随着形势变化的;同样,“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人的天性特无法分成善和不善,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教育、修养造成的。孟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反驳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意思是,水确实不分东西方,是随着地势而变化流向的,但是难道水不分上下么?难道不是水往地处流么?一切人都有善的天性,就像一切水都往低下之处流淌。当然,孟子也解释说,如果用力拍击,谁可以高过额头;如果设法倒运,水可以流上高山。但那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是迫于形势而改变了本性。同样,人的天性原本是善的,但也可能由于后天的各种原因变为不善,但不善不是人的天性。孟子在否定吿子的同时,又进行了总结和解释,并进一步指出,人的本性都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所谓性善,至于有人行为不善甚至作恶多端,那不是他们天性不善,而是因为他们悖逆了自己的天性,走上了相反的道路。从孟子与吿子的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不但强调了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尽心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孟子性善论的论证逻辑心性学说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性善论是其重要内容。孟子把性善论作为道德修养思想和仁政思想的理论依据。杨泽波先生认为孟子以心善论性善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由特定涵义的心--良心进入,接着论说良心我固有之,由良心进到本心,再以本心的道德本体意义证明性善。”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性指人的价值本性,是社会现实的,是与自然的本性不同的特质。人性,是作为“类”的人之本性的认识。人性善是因为人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心,此心是道德观念的萌芽,孟子又称其为端。四心的萌芽是因为人意识到了人禽之别。在孟子看来,人与动物的相同之处不应该是人所特有的属性,因为“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人都有满足感官欲望的天性,但是不能将其看做人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是指先天人性中的善“端”,也就是善的萌芽,恰是人和禽兽的一点点差别。朱熹注曰:“几希,少也。”“几希”不是人和动物共同的自然生理属性,而是人作为人所具有的能思、能辩善而养之的义理仁心,这是天赋的。人对“理”、“义”的认知,是一切动物所无法比拟的。故而孟子认为应该以人禽之别来规定人性。《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孟子的性善是先天固有的,人所贵重的是自己的德性。孟子所谓性善,并非谓人生来的本能都是善的,乃是说人之为人的特性是善的。“明于庶物”,是人能以理性明察万物的自觉特性,因此,很自然的“由仁义行”,这里的“仁义”,即指“几希”的性。几希是生而即有的,所以称之为性。孟子讲“性”,是指人类之本性,即人所特有的道德性,特别强调“类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但是,人禽之别为什么必然产生四心?在孟子看来,人禽之别本来就包含了人与人之同,由此就产生了人的同类意识:“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孟子《孟子·吿子上》孟子的人性理论,实际上是以讨论人性问题为契机,构建了一个以性善为基础,以良心为核心,以精神自律为机制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围绕心、性、天三个核心概念而展开。孟子的论述逻辑是“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生来就具有成善的能力、端倪。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以德为上。孟子把人性归于“心”,实质是指人的“良心”、“本心”。“心”、“性”一直被理解为人的道德实践的动力与根源。孟子引述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心”、“性”只有“操”之,滋养、扩充,道德才能实现。按李泽厚的说法,“孟子提到的四心,实即四种感情。孟子认为,这四种感情是仁义礼智四端,因此具有伦理道德的性质。而且这种感情不是外界环境或某种力量决定的,而是先验的。所以,有人也把这种意义上的心称为具有先验道德的情感心。”李泽厚.荀易庸纪要.文史哲,1985(1)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一种道德认识,这就是“本心”、“本性”之知。“这种本性之知既是先验的存在于人心中的道德认识,又是心本身所有的先天思维能力。”“先天道德性是先天心理机能与先验道德知识的混合体。”刘宗贤.略论孟子的“心性”说与王阳明的“良知”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p290“性”以“心”为基础,有尽心才能知性。而“心”与“天”的关系是“心”与李泽厚.荀易庸纪要.文史哲,1985(1)刘宗贤.略论孟子的“心性”说与王阳明的“良知”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p290综上所述,性善论的论证结构可以简述为:同类意识---心(最初以“端”的形式存在)---性(为善能力)---天(高尚的精神情操和道德必然)。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性善论思想大致包括两方面内容:1.性善的萌芽---四端在孟子看来,人的道德是根源于人性的,表现为人的善行,人生而具有潜在的向善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即为“端”,即为一种萌芽状态。孟子认为人皆有四端,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也。”《孟子·公孙丑上》“仁”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出发点或基础就是“亲亲之心”,即爱护子女、孝敬父母,即表现为“孺子将入于井”的“恻隐之心”,由以恻隐之心处理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处理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希望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和睦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并进一步由爱人推衍到仁民、爱物。也就是说孟子的仁爱思想包括亲亲、仁民、爱物三个层次的内容。“义”即羞恶之心。凡有所思所言所为,感觉羞耻而不思不言不为,即为“义”,反之则不义。孟子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为社会提供了一个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一种知荣辱的羞恶之心,廉耻心、羞恶心对人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羞耻心,那么他就无可救药了。羞耻之心,可以净化道德,还可以催人奋进。一个人如果不以不如别人为耻,那么他永远也不会赶上别人,只有在羞耻心的驱使下人们才会奋勇争先,由此而孜孜不倦,自强不息。此外,孟子还将义用于与君主的关系。义最重要的就是事君,从而为忠君提供了铺垫。“礼”即恭敬之心。孟子认为,礼是一种制度,一种标准,对于这种标准和制度首先应该坚持,但同时又不能拘泥于礼制,要灵活变通。孟子强调,委任要有恭敬之心,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要以礼存心、以礼敬人。在处理各种关系时,孟子不仅自己以礼待人,也渴望别人以礼待己。“智”即是非之心,是一种道德判断能力,并不是聪明才智。对于不同的事应该做出不同的裁决或权衡。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人都有是非之心,表明人人都有判断是非、羞恶的本能。2.性善的完备---四端的扩充仁义礼智虽然只是开端,但它的性质无疑是善的。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恶,有很多原因,如放失良心,环境的影响等等。总之,不是本身材质的不好。“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恶没有独立的来源,恶的行为和现象都不能说明人的本性是恶的。恶是良心本心的流失,是善的不明、不彰、不显,是善的缺乏和遮蔽。为此,孟子十分重视后天的性善的完备。关于后天的性善的完备,孟子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第一,主观上的努力。孟子十分重视后天性善的完备过程中人的主体能动作用。在孟子看来,仁义等到的萌芽是内在于人心的,因而保持内在人心的道德萌芽不致散失是性善完备的首要。为此,孟子给出了几点建议:尚志与持志,即树信心,设目标;反求诸己,即反躬自省,勇于改过;寡欲养心,即不为物欲所累,要培养浩然之气。第二,后天的教化。孟子认为,虽然人人都有为善的可能性,但是要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除了需要主体自身的努力外,后天的教化也是很重要的。为此,孟子对教师的道德素质和施教方法都颇为重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第一要有以先觉后的精神,即忠于教育事业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敬业精神;第二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即要培养人的清醒头脑;第三要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另外,孟子对施教方法也有一些独特的见解,例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都是孟子所提倡的教学方法。第三,环境的影响。孟子认为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成长成才是及其重要的,这个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在家庭环境方面,孟子强调家庭中的父兄必须善于教养好子弟,尤其是对于那些品德不好的人,决不能放弃,听之任之,而必须去教育感化他,使之走上正道。在社会环境方面,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民俗风情对道德、性善的完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综上所述,孟子的性善论以天赋“四端”立论,而“四端”也就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开端、萌芽,是人成为圣人的可能,后天的外部环境对人性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因而十分重视后天对性善完备的作用。参考文献1.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尽心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2.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3.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发商车库买卖合同模板
- 合同审计的主要方法
- 租赁合同可否自动续期
- 退货协议书模板简版
- 2024版健身房管理与经营合同
- 卖设备后2024年度施工合同
- 幼儿园劳务合同范本标准版可打印
- 鱼塘经营权转让协议书完整版
- 二零二四年文化艺术品展览与交流合同
- 南京市2024年度二手房购买合同(标准版)
- 工程造价师招聘模板范本
- 保证书(女方出轨)
- 第十四章精神科护理相关的伦理和法律
- 洗车机操作保养规程
- 电杆套筒基础施工方案
- 自我评价主要学术贡献、创新成果及其科学价值或社会经济意义
- chinese chess中国象棋介绍
- MSA执行标准与实施过程
- 计算机视觉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篮球三步上篮》说课PPT
- 图说工厂品质管理(实战升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