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咬文嚼字》公开课_第1页
必修五《咬文嚼字》公开课_第2页
必修五《咬文嚼字》公开课_第3页
必修五《咬文嚼字》公开课_第4页
必修五《咬文嚼字》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生活中的错别字(组图)二、错别字笑话(案例)③报上说重金属污染过的牡蛎,可「治」癌…

师评:一字之差,养蚵人家翻身矣!我是不是该赶快去养牡蛎?会赚到翻哦…(致癌)

④昨晚我和同学到快餐店吃晚餐,我们点了两个汉堡、「鸡块一粪」…

师评:好吃吗?鸡粪?(鸡块一份)

⑤我认为自己是个品学兼「忧」的好学生…

师评:你是该忧了——不及格。(优)

某学生常写错别字,老是把“歇”写成“喝”,他有一篇日记这样写到:那天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后来我们实在有点累了,就背着班长偷偷的喝了喝……歇后语:小老鼠看书(打一成语)咬文嚼字三、猜一字谜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B.形容卖弄才学。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咬文嚼字释义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咬文嚼字

作者贬词褒用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解题文体介绍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随笔: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皆用此名,“五四”以来,十分流行,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短小活泼为特色。解放以后,它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很相似,常常把文学表现手法与政论结合起来,有很强的战斗性和感染力,是一种文艺性的短篇政论文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作者介绍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笔名孟实、孟石,先后就读于6所大学。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朱光潜(1897—1986)清代桐城派:方苞、刘大櫆、姚鼐地灵人杰安徽桐城桐城派散文家(清代)方苞刘大櫆姚鼐文章特点: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学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倒涎

茗烟锱铢必较没镞

剥啄岑寂清沁蕴

藉俗

灞桥付梓王嫱尺牍识记生词xiánmíngzīzhūzúbōcénqìnyùnjièlànbàzĭqiángdú流弊:尺牍:锱铢必较:推陈翻新: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书信。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提炼作者观点,找出中心论点。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三段)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四段)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第八段)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分析思路: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1-5)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6-7)结语: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8)郭沫若改字(句式改变)王若虚改句(字数增减)贾岛推敲(意境改变)善用联想意反对“套板”效应第二课时讨论: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说明了哪些“道理”?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5、“套板反应”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这”字句与“是”字句的比较:“这”字句:是坚决的判断,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表现强烈的情感,但一般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不适宜。“是”字句:1、表示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意义,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出现。

2、可以含有假定语气,带有“你不是”的讥刺意味。(你是个好小子)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不妥举郭沫若的例子,为了说明什么?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王若虚改句意味有何不同?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史记》原句

李广射虎的例子表明什么道理?说明: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一般认为:一、“敲”字将环境衬托得更为幽静,幽然之境顿出,孤寂之心情也不言而喻。把诗人的心境表现得更为透明。二、诗题是“题李凝幽居”,所叙之事是访友,这个“门”应是李凝幽居之门,而不是僧(贾岛)自家之门。作者认为:一、“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也就是说,“僧推月下门”,“推”的应是自家之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二、“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不免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寂静,平添了搅扰。“推敲”说明的道理: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感情。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说明:联想不同,意蕴不同联想训练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难用。

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误用“套板反应”弊端: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美人:“柳腰桃面” 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离别:“柳岸灞桥”印书:“付梓”“杀青”避免套板推陈出新1.那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2.东家之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写美貌1.这个姑娘有着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好像会说话。2.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刘鹗《老残游记》)

避免套板推陈出新写眼睛句式不同意味不同字数不同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思想感情善用联想避免套板结构全解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本文标题是“咬文嚼字”。按照通常意义来讲,咬文嚼字含有贬义,说的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即过于斟酌字句,或说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精神实质的现象。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表里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道理。主题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初定为“又到江南岸”,后改为“入”字,再改为“满”字,最后用“绿”字。春风又到()江南岸绿——“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红杏枝头春意浓()闹——着一“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使我们联想到杏花盛开的枝头,蜂飞蝶舞的生动景象,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古典诗歌中的炼字练习:

相传,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

“轻风

细柳”和“淡月

梅花”后,要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意境。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读书“不要固执于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三: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独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3、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