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项目教学法三_第1页
综合布线项目教学法三_第2页
综合布线项目教学法三_第3页
综合布线项目教学法三_第4页
综合布线项目教学法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情境3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3.1.1学习目标能辨识管槽的种类、型号;会使用管槽敷设工具。3.1.2学习任务每组学生按给定的施工图纸,在布线工作间敷设线槽、线管,熟练掌握管、槽的施工方法。要求从机柜到信息点,完成一个永久链路的管槽敷设,以不同布线高度、不同布线拐弯,分别组合成多种布线管槽路径实训。3.1.3背景知识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3.1.3.1配线子系统从楼层配线架到各信息插座的布线属于配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3.1.3.2缆线长度划分(1)综合布线系统水平缆线与建筑物主干缆线及建筑群主干缆线之和所构成信道的总长度,不应大于2000m.(2)建筑物或建筑群配线设备之间(FD与BD,FD与CD,BD与BD,BD与CD之间)组成的信道出现4个连接器件时,主干缆线的长度不应小于15m.(3)配线子系统各缆线长度应符合图3一1的划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4)配线子系统信道的最大长度不应大于100m.(5)工作区设备缆线、电信间配线设备的跳线和设备缆线之和,不应大于10m;当大于10m时,水平缆线长度(90m)应适当减少。(6)楼层配线设备(FD)跳线、设备缆线及工作区设备缆线各自的长度,不应大于5m.3.1.3.3配线子系统布线方案配线子系统布线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按路由(线)最短、造价最低、施工方便、布线规范等几个方面考虑,优选最佳的水平布线方案。一般可采用三种布线方式。(1)直接埋管式,如图3一2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2)先走吊顶内线槽,再走支管到信息出口,如图3-3所示。(3)地面线槽方式,如图3一4所示。3.1.3.4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的功能是通过建筑物内部的传输电缆或光缆,把各接线间和二级交接间的信号传送到设备间,直至传送到最终接口,再通往外部网络。它必须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能适应今后的发展。干线子系统包括的内容有以下几点。(1)接线间和二级交接间与设备间之间的竖向或横向电缆通道。(2)干线接线间和二级交接间之间的连接电缆通道。(3)主设备间与计算机中心间的干线电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综合布线系统中,干线子系统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形、总线型、环形、树形和网形。推荐采用星形拓扑结构,如图3一5所示。3.1.3.5干线子系统布线方案干线电缆路由的确定原则是:路径最短、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实用。

1)建筑物垂直干线的布线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电缆孔方式、管道方式、电缆竖井方式。(1)电缆孔方式,通常用一根或数根外径63一102turn的金属管预埋在楼板内,金属管高出地面25一50mm;也可直接在楼板上预留一个大小适当的长方形孔洞;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孔洞一般不小于600mmx400mm(也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如图3一6所示)(2)管道方式,包括明管或暗管敷设。(3)电缆竖井方式,如图3-7所示。在新建工程中,推荐使用电缆竖井的方式。2)建筑物中水平干线的布线(1)金属排管法,如图3一8所示。(2)金属电缆桥架法,如图3-9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3.1.4任务步骤给定施工图纸和材料,要求学生完成线槽的安装和线缆的布放。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施工注意问题对学生进行辅导。每组学生准备小20PVC塑料管、管接头、管卡若干。宽度为20mm或者40mmPVC线槽、盖板、阴角、阳角、三通若干。弯管器、电动起子、十字头螺丝刀、M6x16十字头螺钉、钢锯、线槽剪、登高梯子、编号标签。3.1.4.1线槽的安装(1)线槽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视环境而定,最大不应超过50mm。(2)线槽水平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3)垂直线槽应与地面垂直,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4)线槽节与节间接头用连接板拼接,螺钉应拧紧;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o(5)当直线段桥架超过30m或跨越建筑物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6)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其槽内的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值,盖板应紧固。(7)支吊架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3.1.4.2线缆的布放(1)线缆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合。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

(2)布放的线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3)在布放前,线缆两端应粘贴有标签,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以及信息点的标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正确。(4)信号电线、电源线、双绞线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线缆应分离布放。(5)布放线缆应有冗余。在二级交接间、设备间双绞线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一0.6m。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6)布放线缆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线缆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大于1.5m。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7)线缆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果采用机械牵引,应根据线缆布放环境、牵引的长度、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3.1.5质量评价标准考核项目、要求及评分要求,如表3一1所示。3.1.6拓展与提高3.1.6.1端接方式(1)点对点端接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端接方法,干线子系统中每根电缆由设备直接延伸到指定的楼层电信间内。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2)分支递减端接是用一根大对数干线电缆支持同楼层若干个电信间或若干楼层电信间内通信容量的端接方法,通常先经过某处大对数电缆配线架(箱)后,再分出若干根小电缆,分别延伸端接到电信间内的配线设备上。

(3)缆线的类型包括大对数屏蔽与非屏蔽电缆}2s对、50对、100对),4对双绞线屏蔽与非屏蔽电缆(se类、6类、7类)及光缆(2一24芯)等。尤其是6类与屏蔽缆线内部构成的方式较复杂,其缆线的直径与硬度有较大差异,在管线的设计时应引起足够重视。为了保证缆线传输性能及成束缆线在线槽中或弯角处布放,不会产生溢出的现象,线槽利用率宜在30%~50%的范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3.1.6.2管道缆线的布线根数的计算方式常规通用线槽(管)内布线的最大条数,可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和选择。(1)槽(管)大小选择的计算及槽(管)可放线缆的条数计算方法。①线缆截面积计算:综合布线线缆按照线芯数量分为4对、25对、50对等多种规格,按照用途分为屏蔽和非屏蔽等多种规格。但最常用的是4对双绞线,不同厂家生产的线缆外径不同,一般按照直径6mml计算〔一般5类4对24AWG非屏蔽双绞线内线直径为0.036m(0.914mm),外护套直径为0.20m(5.08mm)」。

s=d2x3.14/4=62x3.14/4=28.26(mm2)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式中5—双绞线的面积;d—双绞线的直径。②线管截面积计算:线管规格一般用线管外径表示,线管内布线容积截面积应该按照线管的直径直接计算。以管径25mmPVC管为例,管壁厚1mm,管内直径23mm,其截面积计算如下。S=d2x3.14/4=232x3.14/4=415.265mm2式中S—线管的截面积;d—线管的内直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③线槽截面积计算:线槽规格一般用线槽的外部长度和宽度表示,线槽内布线容积截面积计算,按照线槽的内部长和宽计算。以40x20线槽为例,线槽壁厚1mm,线槽内部长38mm,宽18mm,其截面积计算如下。5=LxW=38x18=684(mm)式中S—线槽的截面积;L—线槽内部长度;i}—线槽内部宽度。(2)容纳双绞线最多数量计算:布线标准规定,一般线槽(管)内允许穿线为最大面积的70%;同时,考虑线缆之间的间隙和拐弯等因素,弯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一50%。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因此,容纳双绞线根数计算公式如下。

N=槽(管)截面积x70%x(40%一50%)/线缆截面积式中N—容纳双绞线的最多数量。例130x16线槽容纳双绞线最多数量计算如下。

N=线槽截面积x70%x50%/线缆截面积

=(28x14)x70%x50%/(6}x3.14/4)=392x70%x50%/28.26=10根说明:上述计算的是使用30x16PVC线槽铺设网线时,槽内容纳网线的数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1管槽的敷设技术例2.小40PVC线管容纳双绞线最多数量计算如下:N=线管截面积x70%x40%/线缆截面积

=(36.6`x3.14/4)x70%x40%/(6`x3.14/4)=1051.56x70%x40%/28.26=10.4根说明:上述计算的是使用小40PVC线管铺设网线时,槽内容纳网线的数量。上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3.2.1学习目标(1)链接双绞线与配线架,了解干线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和配线架的作用。(2)会连接配线架与机柜。(3)查阅,阅读UPS系统的选购、连接、使用和保养知识。3.2.2学习任务1)会正确安装机柜。2)会合理规范分组固定配线。3)会合理规范正确安装配线架。3.2.3背景知识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3.2.3.1电信间电信间主要为楼层安装配线设备(机柜、机架、机箱等安装方式)和楼层计算机网络设备(HUB或SW)的场地,并可考虑在该场地设置缆线竖井、等电位接地体、电源插座、UPS配电箱等设施。在场地面积满足的情况下,也可设置建筑物,诸如安防、消防、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无线信号覆盖等系统的布缆线槽和功能模块的安装。如果综合布线系统与弱电系统设备合设于同一场地,从建筑的角度出发,称为弱电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一般情况下,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采用19“标准机柜安装。机柜尺寸通常为600mm(宽)x900mm(深)x2000mm(高),共有42U的安装空间。机柜内可安装光纤连接盘、RJ45(24口)配线模块、多线对卡接模块(100对)、配线架、计算机HUB/Sl}%设备等。如果按建筑物每层电话和数据信息点各为200个,考虑配置上述设备,大约需要有2个19"(42(1)的机柜空间,以此测算电信间面积至少应为5m`(2.5tox2.0to。对于涉及布线系统设置内、外网或专用网时,19“机柜应分别设置,并在保持一定间距的情况下预测电信间的面积。电信间温度、湿度按配线设备要求提出,如在机柜中安装计算机网络设备(HUB/SW)时的环境应满足设备提出的要求,温度、湿度的保证措施由空调专业负责解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以上所述的安装工艺要求,均以总配线设备所需的环境要求为主,适当考虑安装少量计算机网络等设备制定的规则;如果与程控电话交换机、计算机网络等主机和配套设备合装在一起,则安装工艺要求应执行相关规范的规定。3.2.3.2设备间设备间是大楼的电话交换机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建筑物配线设备(BD)安装的地点,也是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对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而言,设备间主要安装总配线设备。当信息通信设施与配线设备分别设置时,考虑到设备电缆有长度限制的要求,安装总配线架的设备间与安装电话交换机及计算机主机的设备间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设备间位置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网络构成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每幢建筑物内应至少设置1个设备间;如果电话交换机与计算机网络设备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场地,根据安全需要,可设置2个或2个以上设备间,以满足不同业务的设备安装需要。如果一个设备间以10m`计,大约能安装5个19“的机柜。在机柜中安装电话大对数电缆多对卡接式模块、数据主干缆线配线设备模块,大约能支持总量为6000个信息点所需(其中电话和数据信息点各占50%)的建筑物配线设备安装空间。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与外部配线网连接时,应遵循相应的接口标准要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设备间供电应采用三相五线制/单相三线制,频率50Hz,电压380V/220V。一般应考虑备用电源,采用不间断电源系统(UP时供电。学员可自主学习。3.2.3.3进线间一个建筑物宜设置1个进线间,一般位于地下层,外线宜从两个不同的路由引入进线间,有利于与外部管道沟通。进线间与建筑物红外线范围内的入孔或手孔采用管道或通道的方式互连。进线间一般提供给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使用,通常设于地下一层。进线间主要作为室外电缆和光缆引入楼内的成端与分支及光缆的盘长空间位置。对于光缆至大楼(FTTB)至用户(FTTH)、至桌面(FTTO)的应用及容量日益增多,进线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由于许多的商用建筑物地下一层环境条件已大大改善,也可以安装配线架设备及通信设施。在不具备设置单独进线间或入楼电缆和光缆数量及入口设施容量较小时,建筑物也可以在入口处采用挖地沟或使用较小的空间完成缆线的成端与盘长,入口设施则可安装在设备间,但宜单独设置场地,以便功能分区。进线间因涉及因素较多,难以统一提出具体所需面积,可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并参照通信行业和国家的现行标准要求进行设计。(1)进线间应设置管道入口。(2)进线间应满足缆线的敷设路由、成端位置及数量、光缆的盘长空间和缆线的弯曲半径、充气维护设备、配线设备安装所需要的场地空间和面积。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3)进线间的大小,应按进线间的进线管道最终容量及入口设施的最终容量设计。同时,应考虑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安装入口设施等设备的面积。(4)进线间宜靠近外墙和在地下设置,以便于缆线引入。进线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进线间应防止渗水,宜设有抽排水装置。②进线间应与布线系统垂直竖井沟通。③进线间应采用相应防火级别的防火门,门向外开,宽度不小于1000mm。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④进线间应设置有害气体防护措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5次容积计算。(5)与进线间无关的管道不宜通过。(6)进线}可入口管道口所有布放缆线和空闲的管孔应采取防火材料封堵,做好防水处理。(7)进线间如安装配线设备和信息通信设施时,应符合设备安装设计的要求。3.2.3.4管理子系统的设备管理子系统常用的设备包括以下几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1)机柜。机柜或机架不仅用于综合布线的交接场,还用来安装一些通信工具和设备。根据其存放内容的不同,机柜也会分有很多不同的灵活配置,复杂的机柜甚至带有循环制冷系统。图3一10为19英寸机柜。(2)集线器或110连接块。(3)19英寸配线架和理线器。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柜或墙上,如图3一11所示。通过安装附件,配线架可以全线满足UTP,STP、同轴电缆、光纤、音视频的需要。在网络工程中,常用的配线架有双绞线配线架和光纤配线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合理使用理线工具可以使布线更为整齐、漂亮,如图3一12所示为理线器。理线器的作用是为电缆提供平行进入RJ45模块的通路,使电缆在压入模块前不再多次直角转弯,减少了电缆自身的信号辐射损耗;同时,也减少了对周围电缆的辐射干扰。由于理线器使水平双绞线有规律地、平行地进入模块,因此,在今后线路扩充时,将不会因改变了一根电缆而引起大量电缆的更动,使整体可靠性得到保证,即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充性。(4)集线器的整压电源线。(5)理线槽,如图3一13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3.2.4任务步骤3.2.4.1典型的110连接场安装典型的110连接场安装,如图3一14所示,具体描述如下。(1)将配线模块用金属螺钉安装到设备间或配线间合适的墙面上,拧紧螺钉。注意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垂直面上。(2)切断线缆,并剥除线缆上的一段外护套或外皮。切断线缆时要留有足够长的线缆。如果采用的线缆多于25对,要小心地把线缆分组,将每一组25对束的末端用带子捆扎起来(约5cm),并用线缆带将其固定在配线板的后面。(3)将固定配线模块顶部的螺钉去掉,将底部螺钉放松,把一个个捆好的25对束组穿过线槽,然后用螺钉固定,如图3一15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

(4)在其他的配线模块上,重复同样的过程。

(5)使用工具将线对压入配线模块并将伸出的导线头切断。用锥形钩清除切下的碎线头,将连接块加到配线模块的索引条上,如图3一16所示。

(6)将标签保持器(带有标签)插到配线模块中,以标识此区域,如图3一17所示

(7)将88A托架安装到配线模块顶部和底部的“支撑腿”上,用来保持交叉连接线,如图3一18所示。3.2.4.2制作110A交叉连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1)将F交叉连接线插入到包含指定线对的110连接块槽中,用手指轻轻地将交叉连接线压下,如图3一19所示。

(2)使用D冲压工具将交叉连接线对压入连接器,并切去无用的导线头,如图3-20所示。

(3)将交叉线拾起并使它穿过一个扇槽,用手指伸入线圈中,以建立交叉连接线的松弛部分,如图3-21所示。(4)然后,将末端接的一端引到要端接处的扇形槽中;同样,用手指在另一端建立交叉连接线的松弛环;然后,将交叉连接线的此端置于指定的“对”位置的连接块上,再用手指将交叉连接线压入连接块,以便保持住交叉连接线。形成的交叉连接图,如图3一22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3.2.4.3制作110P交叉连接(1)选择一定长度的跳线。(2)将跳线压到配线模块配线板的连接块上,以产生交叉连接。(3)解开交叉连接线。①使用尖嘴钳,小心地夹住交叉连接线,并用力拉直到把它拉出为止。②如果拉出的交叉连接线不再端接到其他位置上,则将它们拿开。3.2.4.4机柜、机架安装要求(1)机柜、机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机柜、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偏差度不应大于3mm。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②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不应有脱落及划痕,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③机柜、机架、配线设备箱体、电缆桥架及线槽等设备的安装应牢固,如有抗震要求,应按抗震设计进行加固。(2)各类配线部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各部件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②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3.2.5质量评价标准任务考核项目、要求及评分标准,如表3-2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3.2.6拓展与提高3.2.6.1机柜规格和使用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建筑物中网络信息点的多少,来确定机柜的规格。表3-3为常用的网络机柜规格。有时,在规划机柜内安装设备后,必须考虑到增加信息点和设备的散热等因素,还要预留1一2U的空间,以便将来有更大的扩展,容易将设备扩充进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2机柜安装、线缆的敷设与端接技术为便于机柜散热与维护,机柜后面应至少留800mm、前面至少留1500mm的空间。对各种6U和14U等小机柜,必须能够从多个方向进出线。为便于维护与扩展,必须在机柜内配线架和交换机端口有相应冗余。3.2.6.2工程经验为便于维护和检测,配线架施工完成后,以表格对应方式,根据座位、部门单元等信息,记录布线的路线,做好标记。上一页返回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3.3.1学习目标懂得管理的概念;懂得管理的标记方法;了解干线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和配线架的作用。会交连与互联的连接方法。3.3.2学习任务(1)能够编制设备间,端口等管理标记方案。(2)能够绘制设备间,配线架端口对应表。3.3.3背景知识下一页返回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3.3.3.1管理(Admmistration管理的作用是提供与其他子系统连接的手段,使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及其所连接的设备、器件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通过对管理子系统交接的调整,可以安排或重新安装系统线路的路由,使传输线路能延伸到建筑物内部的各工作区。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手段。管理是连接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设备,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其主要设备有机柜、双绞线配线架、光纤跳线架和一些必要的网络设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管理由交连、互联和输入/输出(I/0)组成。管理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1)管理交接方案一般有两种管理方案可供选择,即单点管理和双点管理。单点管理位于设备间里面的交换机附近,通过线路直接连至用户间或连至服务接线间里面的第二个硬件接线交连区。如果没有服务间,第二个交连可安放在用户房间的墙壁上。图3-23和图3-24分别是单点管理的单交连和双交连两种方式。双点管理除了在设备间有一个管理点外,在服务间里或用户房间的墙壁上,还有第二个可管理的交连,如图3一25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在配线架上连接线缆,常用的连接结构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互连接方式,另一种是交叉连接方式,分别如图3-26和图3-27所示。

2)综合布线交连系统标记综合布线系统中标记是管理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记系统能提供:建筑物名称(如果是建筑群)、位置、区号和起始点。

(1)标记制作。综合布线系统使用了三种标记:电缆标记、场标记和插入标记。其中,插入标记最常用。插入标记所用的底色及其含义如下。①蓝色:对工作区的信息插座(I/o)实现连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②白色:实现干线和建筑群电缆的连接。端接于白场的电缆布置在设备间与楼层配线间及二级交接间之间,或建筑群各建筑物之间。③灰色:配线间与二级交接间之间的连接电缆或二级交接之间的连接电缆。④绿色:来自电信局的输入中继线。⑤紫色:来自PBX或数据交换机之类的公用系统设备的连线,如图3-28所示。⑥黄色:来自控制台或调制解调器之类的辅助设备的连线。(2)设备间干线/建筑群电缆(白场)的插入标记,如图3-29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3)干线接线间的干线电缆(白场)插入标记,如图3一30所示。(4)二级交接间的干线/建筑群电缆(白场)标记,如图3一31所示。(5)总机中继线场(绿场)标记,如图3一犯所示。(6)辅助场(黄场)标记。图3一33是按3对线模块化系数排列的引线的黄色插入标记。(7)连接电缆场(灰场)标记。图3-34是直通地点干线电缆的灰场插入标记和连接电缆的标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

(8)PDS电缆标记。PDS电缆标记可以直接贴在连接器上和表面上,其大小与形状根据其用途的不同而异。PDS电缆标记用于识别终端块与信息插座。(9)信息插座标记,如图3一35所示。术语:

标识—为每个部件取的一个唯一的名称、线缆、通信插口、端接点、通道、空间、接地和地线。标记—将标识贴到部件上,所有标记应为打印方式生成。记录—每个部件有一个信息记录位置、介质、类别、防火等级,接线方式。报告—成组的记录以及相关信息。色标—使系统对维护人员更直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图纸和图形—使系统更直观。3.3.4任务步骤上面介绍的综合布线标记方案只是一般要求,应根据具体应用系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由用户的系统管理人员或施工管理人员提供标记方案的制订原则。所有标记方案均应规定各种参数和识别步骤,以便查清交连场的各种线路和设备端接点。为了有效进行线路管理,标记方案必须作为技术文件存档。根据所给定的某企业综合楼的综合布线设计图纸,制定下列标记方案。(1)制定网络中心到综合楼光缆标记方案。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2)综合楼设备间到各房间端口电缆的标记方案。注意:语言点与数据点的区别;数据点内网与外网的区别。(3)制定各房间端口信息插座标记方案。(4)制定综合楼设备间标记方案;绘制综合楼设备间配线架端口对应表。要求标记方案简单易记,便于维护。3.3.5质量评价标准任务考核项目、要求及评分标准如表3-4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3.3.6拓展与提高3.3.6.1四级布线规模1)1级一单通信室仅有单通信室的简单系统,如图3-36所示,通常为一层楼,也可能为集中式布线拓扑仅有水平,没有主干;通常少于100用户,极少超过250用户。2)2级一单建筑多通信室一般复杂度的系统;典型的是位于单个建筑内,有多层、多个通信间,有水平和主干布线,多个接地部件;从几个用户到几千个用户,如图3-37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3)3级一多建筑园区有多个建筑的复杂系统,典型的是园区环境有水平和主干布线,室外布线,要标识多个通信间和建筑,多个进线设施,复杂的接地和防火系统;通常是几千个用户以上。4)4级一多地域多园区位于多个遥远地域、非常复杂的系统,如图3一38所示。通常为全国范围或全球服务,有复杂的管理要求。3.3.6.2水平链路:标识格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

1)用单个名称来标识水平链路中的所有元素配线架端口—墙装或架装线缆两端工作区面板插口,MUTOA和集中点—注意如果有简洁和实用结合、以配线架为中心。

2)标识格式水平链路标识格式如图3一39所示,具体说明如下。floor#:数字的楼层编号TRalpha#:通信间字母编号panelalpha#:端接区域字母编号port#:配线架端口编号3.3.6.3主干线缆标识格式主干线缆标识格式如图3-40所示,具体说明如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3标签制作、跳线配置和管理Bldg.alpha#:楼宇字母编号floor#:楼层数字编号T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