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文化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测试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文化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测试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文化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测试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文化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测试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文化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永宁中学2023届高三历史复习精选专题巩固练(人民版,含解析):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主要的教育贡献是()A.探索研究教育理论B.主张“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目标C.推行城市平民教育D.提倡乡村教育2.刘大白在民国七年的一首诗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坐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其创作背景是()A.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B.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C.李大钊等宣传社会主义D.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D.主张改革君主政体4.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家要“重估一切价值”,对中国进行深层文化结构的根本改造。从文明史的角度,他们提出的历史性课题是推动()A.东西方文化的交融B.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兼容C.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D.传统文化的传播5.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B.《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C.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D.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6.五四运动后,成为新思潮主流的是()A.民主和科学的思想B.文学革命思想C.宣传维新变法D.马克思主义传播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B、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8.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能印证此观点的()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D.设议院,开国会9.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推论是()A.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10.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C.指出资产阶级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11.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分人“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这部分人“难以挣脱传统”的原因是()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维护传统思想及制度的需要C.对西方传统的难以接受D.中西文化传统的迥异12.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A.批判儒家思想B.宣扬经学C.否定孔子的权威D.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13.陈独秀昔日的政敌吴稚晖曾对他这样评价:“思想极高明,政治大失败。”吴稚晖在此认同陈独秀的是()A.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B.创立了中国共产党C.倡导了国民大革命 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14.有人认为“儒家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这一言论在历史上有可能最早出现于()A.明清之交B.洋务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15.刘大白在诗《红色的新年》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坐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注:刘大白,最早反映工农生活的诗人,该诗创作于民国七年)其创作的背景是()。A、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提出D、李大钊创立中国共产党,宣传社会主义16.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中说:“然而他们却深知道新文字对于劳苦大众有利,所以在弥漫着白色恐怖的地方,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残的。”“那时正值白色恐怖时期,地主武装到处杀人放火。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白色恐怖,指由体制方所发动的恐怖活动。对于材料中白色恐怖分析合理的是()A.那时处于1947年2月左右B.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C.指国民党政权执政期的恐怖统治D.目的是镇压五四运动青年学生17.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使其他文明不得不效仿它。”中国近代能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事件有()①太平天国运动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18.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19.材料一:善师西夷者,能制西夷;不善师西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海国图志》材料二: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材料三: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材料五: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毛泽东()请回答:(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思想主张的概称。(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3)根据材料四,说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主要内容是什么?(4)结合五则材料,简述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具体指出其代表人物及主张,语言要精练)20.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仁爱和谐、敬长知礼、奋发图强等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的国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这项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材料二:中国古代一些居室堂屋、家族祠堂或私塾学堂的墙壁正中都挂着孔子像(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设立“孔子奖”“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概述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统治者的重视?(2)材料二的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出现了哪些变化?(3)近代以来直至19世纪末,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步动摇。简要分析其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21.以下为王文泉、刘天路主编的《中国近代史(1840-1949)》的相关目录:第三章洋务运动的开展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一节清政府政治格局的调整(一)总理衙门的设立和辛酉政变(二)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第二节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和新阶级的诞生(三)近代军事工业的开办……第三节洋务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一)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兴办(二)西学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任两处各增加一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22.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深受西方思想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指出“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材料一中“那个世界的部分”的主要内涵是什么?材料二吾今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2)梁启超的上述主张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使吾人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3)当时陈独秀断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实现“伦理的觉悟”,先进的中国人做了什么努力?23.一定时期的教育与该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曹松叶先生《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统计,宋代书院共有203个,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74.7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宋代一些著名学者,如朱熹、陆九渊等都热衷于书院讲学,影响巨大。——任继愈主编《中国文化小百科·中国古代学校》材料二近代中国某学校的课程表(1876年)时间课程内容备注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1、由洋文而及诸学共须八年。馆中肆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2、至于汉文儒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七年……八年……——《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材料三1881和1882年,法国总理兼教育部长费里提出两项教育法案。第一项法案……规定母亲学校(幼儿园)和公立小学一律免收学费。第三项法案……规定对6—13岁的所有儿童实施强迫的、义务的初等教育,……对不送孩子入学的父母处以罚款、监禁等处分。——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请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宋代书院教育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学校最有可能是近代中国哪一政治派别创办的并说明理由。请举出该政治派别所创立的学校一例。(3)依据材料兰和所学知识,请列举出促成法国两项教育法案出台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重要事件。(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保障6岁以上少年儿童接受初等教育而颁布的法案和实行的重大举措。24.材料一: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也,非为一姓也。——黄宗羲《原君》材料二:卢梭提出了“公意”和“众意”两个概念,“公意”是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意见,他说“治理社会就应该完全根据这种共同的利益”,这才符合“国家创制的目的。”——《西方民主史》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的共同特点。(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位思想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能产生共同思想的原因。材料三:阅读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表格材料人物编号人物人物速写人物编号人物人物速写①广东新会人,发表《变法通议》号召变法⑤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硝烟”②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⑥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③著有《海国图志》一书⑦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④《新青年》的创办者⑧创建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创建安庆军械所(3)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并概括这四个派别的名称及其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是一道程度式选择题,试题中的各选项都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贡献,但B、C、D三项内容包括在A项之中了。2.D【解析】注意民国七年是1918年,刘大白使用的是浅显易懂的白话文。3.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对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比较。回忆、再现所学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项“主张改革君主政体”,属于戊戌变法的主张,从而不属于二者的共同点,辛亥革命是要推翻君主政体,而非仅停留在“改革”层次。其余ABC三项的表述均是二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干要求。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历史上重大改革·中国近代戊戌变法(“百日维新”)4.C【解析】试题分析: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家猛烈批判儒家思想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力图通过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改造中国,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因此选C。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5.D【解析】试题分析:抓住“相对客观”的限定,逐项分析。A项盲目自大,认为中国的文明优于西方文明,排除;B项全面肯定西方文明,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片面性,排除;C项认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是截然相反而不相容的,故排除;D项主张取西方文明之长,弥补中国文明之不足,说法相对客观,符合题意。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6.D【解析】略7.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这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经济原因也是根本原因。故选C。ABD均不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因此不是根本原因。考点:新文化运动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原因。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的情况下,在思想领域里继承辛亥革命精神,进行反封建文化,解放人们的思想。1915年开始,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继续。8.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材料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以及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可知是洋务运动,A项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未涉及经济改革;C、D项已涉及到了种子和种植方法,与材料不符;故选A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9.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这主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其它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A。1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文字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可以看出,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并未广泛融入中国大地,缺乏坚实的农村基础,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宣传西方思想的局限性,故答案选C,A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表述错误。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原因1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难以挣脱传统”的原因只能是因为他们的目的是维护传统思想及制度的需要,当然也就不能挣脱传统了,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难以挣脱传统1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是借考证“新”学之伪来动摇封建的思想正统,以宣传变法维新的思想,故,D.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C。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3.A【解析】吴稚晖不赞同共产主义运动,在思想上积极反共,因此他不可能认同B、D两项。C项与陈独秀无关。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积极宣传民主与科学,作为资产阶级学者的吴稚晖表示认同,称之“思想极高明”。故A项符合题意。14.D【解析】略15.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民国七年应该是1918年,从大量使用“的”可知作者语言特点是白话文,描写劳工大众,这是受到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影响。所以选A。B为1927年,C为1924年,D为1921年,故排除BCD。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1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白色恐怖:指反动统治者大规模逮捕﹑屠杀革命人民﹐破坏革命组织﹐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恐怖行为。自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以“清党”为由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直至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由中国国民党执政的时间,被中国共产党以及现今中国主流媒体称为白色恐怖时期。期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巩固自身地位,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其他主张民主的人士进行政治迫害。故选C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7.B【解析】试题分析:题目的观点说明了先进的工业文明的辐射能力,“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使其他文明不得不效仿它。”正是说明了东西方文明之间,或者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的碰撞和交流。①②③④均是文明碰撞与交流的体现。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人救国的探索18.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时间“20世纪初”,故C项应排除;根据材料“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可排除A项“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思想家主张通过变革,使国家适应时代潮流,而不被淘汰;依据材料“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可排除B项“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这位思想家极力批判封建儒学思想;结合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可知D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认识19.(1)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三民主义(5分)(2)共同点: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或答走资本主义道路)(5分)不同点:维.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革.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5分)(3)旗帜:民主与科学(2分)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分)(4)①鸦片战争以后,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②康梁维新派和孙山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③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倡导民主和科学,学习西方先进文化④中国人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5分)【解析】略20.(1)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亚洲各国,泽被世界。(4分) 观点: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礼,主张贵贱有序,以礼仪规范人们的言行;德,主张以德治民,注重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4分) 不受重视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进行改革,其观点不适合统治者的需要,必然遭到冷落。(2分)(2)西汉。(2分)变化: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3)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4分。)(4)本着传承文明、更新文化的宗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解析】略21.(12分)示例一:第一节增加《洋务派的形成及其与顽固派的斗争》(2分)理由:伴随着清政府的内忧外患,一部分开明地主阶级日益认识到要学习西方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逐渐形成了地主阶级洋务派。他们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展开,同时增强了汉族地主的实力,影响着晚清的政治格局。而面对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顽固派与其展开辩论与斗争,一方面表现出中国社会传统势力的强大,另一方面也在促进封建士大夫的思想解放。(4分)示例二:第二节增加《近代民用企业的出现》(2分)理由:洋务派在创办军用企业的过程中,遇到经费、原料、运输等困难,同时洋务派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意识到西方经济实力的强大以及抵御西方经济侵略的重要性,因此开始着手创办民用企业。这些具有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民用企业对于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引进近代生产技术和方式等方面有积极作用。(4分)示例三:第二节增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2分)理由:19世纪60、70年代,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受到洋务企业的诱导和外商利润的刺激,中国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变着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同时产生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开始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思想,要求社会变革,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影响近代中国的发展。(4分)示例四:第三节增加《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2分)理由: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以及西学的广泛传播,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早期维新思想随之兴起: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学。虽然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理论,但他们已经突破封建思想、洋务思想的藩篱,反映了中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方向,为后来的康梁维新思想和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先导作用。(4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又是一个新的题型,做这样的试题关键在于一定要对这一段历史的发展线索了如指掌,不过材料中的“洋务运动的开展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个第三章的标题已经给出了具体的答题方向,一方面是可以回答和“洋务运动”相关的问题,二是可以回答为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相关的问题,这样本题的难度也就不大了,因为在学习的时候考生们应该明确:“节“的内容隶属于“章”的内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派的形成及其与顽固派的斗争;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和近代民用企业的出现、维新思想的出现22.(1)背景: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清政府的内外危机;师夷长技思想的启迪。内涵: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及近代工商科技。(4分)(2)影响: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思想启蒙。(4分)(3)依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尊孔复古逆流。(3分)努力:发动新文化运动(宣扬科学、民主思想)。(2分)【解析】试题分析:(1)“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产生的背景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政治上,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经济上,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思想上受到魏源“师夷长技”思想的启迪。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结合教材可知,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的内涵是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及近代工商科技。(2)“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材料论证了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只有改良现行的腐朽官官僚体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培养变法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制度的弊端,维护清朝的政治统治。梁启超从理论上深入阐述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及其保种、保国、保教的作用,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思想启蒙。(3)本题考察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最初使吾人觉悟者为学术”,实际上是指西方科技,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不能单纯引进西方技术,“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说明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不成功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未能拯救中国。随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和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遭到人们的反对,因此陈独秀断言,“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结合所学可知,为实现“伦理的觉悟”,先进的中国人发动新文化运动(宣扬科学、民主思想)。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中体西用”;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梁启超;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背景;23.(1)特点: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长江流域)。(2分)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