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刘白羽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夜探刘白羽战士们在地底下工作了整两夜了。突击连的战士陈和头一个听到面前有流水的声音,他立刻把铁锹一丢,伸出头望了一眼说:“到了,到了,——小凌河挖到了。”现在只隔一条河,——明天,只等总攻信号一响,就揍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啊哈!……几个战士揩把汗水,伸出头去。可是这一看不要紧,战士们兴奋的情绪,马上降落到冰点以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小凌河不像女儿河那样平静,河床足有四百米宽,它不规则地到处奔流,好几道激流闪着月光,白茫茫一片,哪里深哪里浅,谁也不摸头。五里开阔地好容易通过,可是明天发起冲锋的时候,就得涉渡这条不知深浅的河流,敌人只要有十几挺机枪死封着河西,那就谁也不要想活着过到河那面去,死——谁还怕吗?问题是任务怎样完成。看大家在发愣,指导员立刻感到不对头,赶紧推开别人,走到前面去看。敌人在城墙上打起了三颗照明弹,就像三盏银灯高悬空中,把小凌河上照耀得如同白昼,炮弹落在河里,打起几尺高的水花。“怎么办?”指导员自己问自己。自己这个突击连,哪里有突不破的难关?路,靠勇敢也总冲得出一条呀,可是想一想,大兵团作战,一面打不好,就可能面面打不好。指导员瞪着眼看了十几分钟……忽然拨刺一下扭转身,战士们都举眼望他,他却抓着一个个看,末了找到了孙本基。他和孙本基附耳谈了一阵,两眼可借着月光瞧孙本基面上有没有疑难颜色,他的心跳起来了,孙本基却说:“好,指导员,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整个作战计划完成完不成的事。”指导员心放下来,点了点头,孙本基就站起来跟他往前面走。战士们跟在后面,看指导员到底怎么办。我们不要忘记,这时间是十三日午夜以后,海风吹来,据说小凌河在这种时候是冷透骨髓的,孙本基却把裤子脱下来。这时,飞机在左面投了两颗炸弹之后,又恰恰转到头上来,死盯着不走,照明弹凑热闹,赶紧打亮起来。孙本基爬出沟道,到了没一点隐蔽的露天之下去了。战士们张大眼睛,看着他爬进了小凌河。大家看指导员,指导员瞪着眼往前看,照明弹却熄了,前面什么也看不见。炸弹咝咝落下来,把水溅到沟道这边来,指导员脸上全是水,一动不动。河里面很久没一点声响,然后,模模糊糊,有个人影在摇晃,在努力蹦水,水响,人在前进,战士们欢喜得几乎喊叫起来。突然一阵冷风,敌人机枪擦着河面飞,子弹咝咝钻到水里面去,噗咚一声响之后,水上完全寂静了。时间过得太慢了呀!指导员把手搁在沟边软土上,把头搁在手上。围着他的战士们完全绝望了。他们很明白,那噗咚一声响,是自己人给敌人机枪打倒在水里,没问题,孙本基一定很勇敢,可是生命结束了,血流在河水里了。有一个战士就悄悄说:“指导员,你放心,拼也拼过去,剩下我一个人,扒也扒上城,把旗子插上去。”指导员很欢喜这个战士,可是他知道:他们都绝望了,都相信这一个计划失败了。小凌河的对岸,响了几声自动步枪,以后又没声音了。忽然指导员抬起头,张大眼睛,他敏锐地听到一种声音,原来他眼力看不见以后,就把头俯在手上静静地听,这时便失声叫起来:“水响!”别人不相信,以为他听差了。指导员一翻身跳出沟道,像一只蝎虎一样快地往前爬,他在河边迎上孙本基,孙本基水淋淋的,冷得牙齿哒哒响,指导员把棉衣脱下来给他披上,一齐来到沟道里。消息一传开去,战士们一下子从后面拥上来。孙本基坐在地下用干衣服擦身子,一面向指导员报告:“我来回来去踩了三条路,插了树枝作路标,顺着我插的路标走保险没问题,水顶深到腿肚,要不顺路标走,水能淹到腰……”实际比话更动人,孙本基在炸弹、机枪、自动步枪射击下,来回走了六趟,竟安然无事,战士们就会想:我只在冲锋时走一趟,一定更没问题了。指导员故意把声音提高,好让大家听见。“怎么,这河里也能找出三条路吗?”“是,找出三条路。”“同志们!听见没有!这不是河,这是冲锋的道路。”战士陈和站在指导员旁边,他问孙本基:“冷不冷?”孙本基说:“不冷?!屁股上冻了一个窟窿呢。”于是在这总攻前夜,在这潮湿的地底下,又听见战士们轻轻的笑声。(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夜探”为题,高度概括出小说的核心事件,即总攻前夜为全面进攻而探路。B.“死——谁还怕吗?”以反问的形式表现出战士们英勇无畏、舍生取义的革命豪情。C.指导员在和孙本基附耳谈了一阵后“心跳起来了”,这一细节写出了孙本基短暂的犹豫。D.“像一只蝎虎一样快地往前爬”,借指导员敏捷的动作突出其想要见到孙本基的急切。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文笔浪漫,描写了小凌河及周围环境的壮美,也写出战争的残酷,交代了突击队面临的困难,为下文写孙本基渡河的凶险作铺垫。B.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述,使情节顺畅,情境客观;同时也用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的形象。C.小说由战士挖到河流的兴奋开始,中间记叙了他们的失落、绝望欢喜等多次情绪变化,情节发展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D.小说末尾用“总攻前夜”“潮湿的地底下”为战士们的“笑声”铺设背景,有利于突出战士们的形象,一个“又”字将主题进一步深化。3.文中画线句子“大家看指导员,指导员瞪着眼往前看,照明弹却熄了,前面什么也看不见”,先后出现了三个“看”字,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不同的内涵。4.作为一位长期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创作的作家,刘白羽的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文学的激情、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启明星刘白羽墙像有一阵热浪冲到身上将我推醒,我走出屋外,天将破晓,东面一片红雾迷蒙,再往上看,暗蓝色高空中闪耀着一颗又白又亮的星。突然,这眼前一切,同我所熟谙的生活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联系,那红雾使我想到正在鏖战的战场,而那颗星却使我陷入更深沉的思索,我的心境庄严肃穆,我从这颗星想起一个人。是的,我想起一个人。那是解放战争年代,在决定战局的一场战斗之中。也是这样的时刻,夜色深沉,天将破晓。我在前线指挥部的掩蔽部里,借着摇晃的烛光,看见一个满面红光,青春洋溢的年青人。他脸上,十分惹人注目的,有两只黑白分明,明亮而又快活的眼睛。地下室里充满浓重的泥土气息,从出入口那儿,透进露水淋浇过的草的清香。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他在指挥员面前接受着即将开始的突击任务。但就在那极其严峻的时刻,他的眼瞳还像火花一样闪亮呢!后来,他们就出去了。我跟着出来,望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暗夜之中,不久,就连脚步声也听不见了。我一个人站在露天之下。记得那一夜晚也是这样燠闷,——前面相当远的地方有一点战火闪闪发光,……周围那样寂静,一丝风声都没有。我不时看看夜光表的绿荧荧的表针,表的“嗒、嗒”声应和着心的跳动。风暴,我预期的风暴时刻到来了。像天崩地裂,宇宙轰鸣。我们所有的大炮猛烈发射了。我感到我脚掌下的大地像奔驰的马背一样颠簸颤动。我从我所在的高地瞭望着,我知道,下一步,就该我们的步兵发起冲锋了。这时我脑海里边总闪动着那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他是冲锋在最前面的一个。他一定在蹚过河流吧?那河水该是非常清凉的吧?……是的,不管怎样,这是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们必须衔接紧凑,趁炮火一停,敌人还来不及反击,立刻冲上去,打开缺口。我记得那天黎明时真是闷热得不得了,气压甚低,海上的浓雾突然都郁集在这盆地里来了,望上去一片乌黑,就像一堵黑森森的城墙。我听得见掩蔽部里传来的消息,那儿有人守住通前沿的电话,他们报告:“第一个突击队上去了。”我观测着,我谛听着,可是一分钟,一分钟,又一分钟……一种焦灼之感上升着。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难道是在茫茫夜雾中迷失了方向?雾愈来愈浓愈厚,连炮火燃起的火光都消失在浓雾之中了。怎么办?!炮兵不敢再发射,不知我们的人运动到哪里了;派人去查明,可时间又怎么允许呢?我心情紧张极了。我从高地俯瞰下去,整个战场就像茫茫一片漆黑的大海。云雾和闷热笼罩着这个世界,简直逼得人透不出气。突然,我看见有蚕豆粒那么小一粒火光,真是太小了,甚至一转眼珠就看不见了。可是它那样大胆地在那儿闪烁。不错,就是那么一点点火光,它给人带来希望,就像谁从黑暗中举起一盏指路的明灯。事情果然是这样,迷失在迂回辽阔的河流之上的人们,谁也没说什么,就都朝那火光奔去。然后,整个战场上的人,都朝那火光奔去。那真是人心振奋的一刻,我仿佛听到雪崩一般的轰响,我受了它的吸引,也立刻向前奔跑,——人们像怒潮从突破口上冲进敌阵。我一面前进一面寻思:“是谁在那黑茫茫夜雾下,寻找到炮火轰开的缺口?是谁冒着暴露在敌人火力下的危险举起一个火把?”我踏过夜路,按着枪声密集的方向,去寻找鏖战中的前哨部队。当我在河流中湿透了衣裤,才第一次感到一丝黎明的凉意,这时我遇到迎面下来的第一批伤员。他们有的在担架上,有的被人扶持着,但他们都在闹哄哄地谈论着。我就站在激流里,听到他们的谈话:在那大雾弥天的一刻,熊熊燃烧的大火突然熄灭了,突击队摸索着,找不到前进的道路。真是危急的时刻啊!人们都伏在河滩上不动了。……这时,一个同志,他镇定地辨别了方向,他一个人迅速向前爬去,他找到了突破口。为了给整个攻击部队送个信号,他就着地下一点火烬,将自己衣衫烧着。为了让后面的人看得清楚,他就不能不在那雨点一样密集的枪弹中高高挺立起来,就是这样,他整个站立在红光之中。当然,在战争中,这不需要几分钟,而只要几秒钟就行了。这火光,就是那像蚕豆粒样大小的火光,在整个战役中起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决定作用。伤员们从我身旁杂乱地谈着,荡得水花哗啦啦泼溅,就走过去了。我心里想:“那个同志怎么样呢?”但回头望望,只听见一片潺潺的流水声,早已看不清那些谈论者的形影了。但从刚才的谈话中还清晰地听到他们讲到那同志的名字。而那个名字是和我记忆中那一双黑白分明、明亮而又快乐的眼睛联系在一起的。是他,就是他!然而使我惊奇的是他们说连一块碎弹片也没打在他身上。这时间,那一双眼睛生命力更加洋溢地闪动在我的面前。前方烟火弥漫,枪声鼎沸,我连忙蹚过河。临上岸,抬起头,就像今天早晨这样,我看见天刚破晓,望上去一片红雾弥漫,再向上看,暗蓝色高空中闪耀着一颗又白又亮的星……今天黎明,这样宁静,我从清新的空气中闻到由于露水浇湿而特别浓郁的树脂香。我深深思索着,我发现了:这又白又亮的星不就是那双眼睛吗?……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天就完全放明了。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了一位青年战士,在解放战争年代,为指引我方炮手发射,毅然将自己的衣服点燃而壮烈牺牲的故事。B.文章由清晨红雾引发多年前战场上的回忆始,以红雾中闻嗅浓郁的树脂香引发思索终,首尾扣合,结构严谨。C.文章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以及关于眼睛的几处细节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单纯而又无畏的战士形象。D.文章语言富有感染力,叙述故事娓娓道来,文中多次提到“启明星”,赋予了“启明星”这一意象以多重意蕴。6.文中的划线处,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战场上的沉寂、黑暗与闷热?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7.文章题目“启明星”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同志刘白羽天是晴了。漳河暴涨的洪水,却并未因此落下去。波浪在阳光下一闪,便哗的一声抛掷过去了。特别是在山谷里,洪水发出吓人的“轰隆——轰隆”的声响。半夜,我的隔壁,有着关于这水吼的对话。起先,是一个浓鼻音的老人在说:“……你听!蛟在叫……”“哪里有什么蛟,这不过是水在打绞,打旋,就响起来了!”可是不拘怎样,那岩脚下吼叫的怪声响,还是引起我无限的忧郁。因为我给暴涨的洪水钉在这荒村里,已经三天了。恰在这时,我瞅见天上一颗星,像一只火枚插到烟灰里般,一下又给阴云遮蔽起来了。“老年人说……是凤凰下了蛋,打一次雷,下降三尺,降到山根,变成蛟,它一翻身,就发了洪水,要不,哪来这么大水呢。你听听这声音,水,一时半会退不下去。”“不,这是迷信。这完全是迷信,……”下面,这响亮的喉咙也没说出涨水的来由。我却信任了那浓鼻音的人。水,一时半会退不下去。因为我确定他是年纪大的人,--定是这河岸上的老住户,他的经验--定可靠。第二天天刚亮,一阵鸟声刚噪过去,窗户纸上灰色的黎明晃了一下眼。我跑到隔壁去,一推门,还早眠在面板上的苍蝇嗡的--声冲到我脸上,像落了阵把雨点。进去叫醒炕上的人,却只一个。他是那样愕然的,他的眼光是那样警惕的……这眼光制止着我前进的脚步。这眼睛在我脸、身各处打了几个盘旋,然后刀子样疼痛地戳在我脸上,如像--种压力,让我的眼光只好被迫退下来。忽然,他用明朗而干燥的声音无意地扫了我一下:“你来干什么?”“我想找那个老大爷,问一问今天水可落得下去,可过得河。”他一口回绝我,但也有点迟疑,而说出来的终是肯定的语气:“白想!”然后挥挥手,露出他心意的烦躁。我的眼里到底露着怎样恳切的眼光啊!这使他很轻蔑地唾了口沫水,伸手去搔脚,我才发觉那只脚由厚厚白布包扎起来。我看他已经感觉到我的注意。他有点惶惑。我急速地问他:“怎么,踩在犁刃上了?”看,他多么暧昧地点了点头,又赶紧机警地扯开去:“……这半天不响了。……”突然门外一阵气喘声,谁破门而入。是那浓鼻音的瘦小的老人,急急挥着手说:“躲一躲吧!从夏店来了鬼子兵,还有二十里!”我站开一点,插手到口袋里去摸手枪。后有追兵,前有万恶洪水,这怎么办?经过一阵急促地摆布,老人示意只有我能帮助他搀扶他那病脚的儿子。对老人家这种信任,我真是衷心感谢,便伸手去搀扶那青年人。他却怀疑似的退缩一下说:“你不要跟着我们白跑路吧。”我真想捶他一拳,但我正需要这农民来掩护我自己,只好耐心扶他走,……哪样一溜一溜的,……路上绊脚的石子咕噜咕噜响着,我觉得这年轻农民真是讨厌,他总要摆脱我似的,仿佛他知道现在我需要他们掩护,他便故意和我作难了。有时,他把全身重量都倾注在那老人身上,让老人像掮一口袋沉重的粮食一样吃力,他自己还得重重地跳着那只独脚。不知他为什么对我那样坏,那样怀疑,这是一个农民和一个抗日军人的关系吗!我心里渐渐地也怀疑起来,我想他也许是对于我不利的坏分子吧。这警觉的触角的确触痛了我,这样,我几次去触摸我那光滑滑的手枪柄,准备他万一危害我,我就使用枪膛里的第一颗子弹,——不过当远处沉闷的雷一样的炮声响一下,我从那青年的眼珠上便看出-种异常的表情,——他仇恨、震怒,而不是普通农民的慌惧。我又觉得这是很熟悉的一种眼色。这时我们三个随着犬牙般嵯峨的白垩岩降下一条深谷,到一个路口,往里去是深深的灌木林,前面是漳河漂浮满白泡沫的河面。我们三个歇息在一块石头上。那老人担心地望着横搁在他膝头的伤脚,叹息地摸着什么,一面闪着泪水婆娑的小眼说:“这样三天两头躲来躲去,你的脚几时好呢?”一面把一个小白纸包递给年轻人。谁知道这护士一样的殷勤反而引起这伤者的暴怒,冷冷地把药合在两手心上,警惕地看了我一眼。我摘下帽子,揩了把汗,预备离开他们。我问:“你们知道X支队往哪个方向去了?”他揩着汗,任何反应都没有。那老人答复我:“五天前渡河的。”一阵风搜索似的掀着我的头发,突然,我藏在帽檐里的一只布片哗的一旋,落在年轻人那只好脚的跟前。我急忙伸出一只手去捡,一只手去抓枪,一仰头,仿佛望见山崖上垂着的一朵野花,他从早晨时时刻刻对我很凶狠的样子,倏地,给那甜蜜蜜的微笑遮着了。这样,他和蔼地把那只大手抓着我:“你是同志……”你是同志……”这时我羞涩地把枪抽回,将那写着“八路”的臂章舒展的铺在石头上,两手不自然地匀着它。我们两人互相看着,笑了出来。老人说:“好!你们都是一家人……”原来我赶大队伍不上,换了便衣躲避到这荒村里来,最怕有坏分子去报告,因为背后敌军正在追踪我们,便将臂章摘下来藏起了。“我也是X支队的。”那响亮的声音如同吹响的银笛。“你?……我一下蹦起来,仿佛一个正欲坠下深阱,却给上头一只手拉着了。我在这瞬间一下获得了最需要的最崇高的热情。“是啊!你不信!我是七连的通讯兵。夏店火线上挂了花,那天,大队伍过河,把我托给这个老大爷!”我一扭身,激动得眼窝酸了一下,把脖颈伸到老人面前:“他不是你的儿子?……”老人伸手抓了几下胡须摇摇头,莫名其妙地指着搁在膝上的脚说:“上药吧!”“哈——我来!”那个同志自己一面弯过身来解着白布带。忽然,我对他的反感一点没有了,还想为他做点什么才好,他却一面咬着牙忍耐疼痛,好笑似的说:“……我先前对你这陌生人总有点怀疑,我怕你跟来……万一你发现我,你会怀疑的,是吧,那我和这老大爷……”“我也是这样推测你。”我在伸手替他往布上敷药。一阵芳香的气息从泥土里吹过来,一簇簇星似的黄花在那儿绽嘴微笑。他舒适地倒在老人的怀里。老人眯了眼睛望着酱油色的水浪悠悠地说:“你们知道吗?……我的儿子,也在队伍里,说当号兵,你们知道吗?……”一九四一年(有删改)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漳河山洪声响的描写以及青年和老人有关水吼的对话的内容,表明了近期要渡过漳河比较困难,这也是“我”忧郁的主要原因。B.老人家对“我”充满信任,但是那位脚负伤的青年则处处回绝“我”,是因为青年人“怕”“我”对他产生怀疑,不希望“我”和他们一起走。C.荒僻的山村面临日军侵袭,八路军被日军紧紧追赶,伤员还得依靠老乡保护等等,都说明了当时中国尚处在抗日战争难艰困苦的阶段。D.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烘托了温馨的气氛,不仅暗示军民鱼水之间的深情,更预示“我”一定能找到部队,表现出抗战必胜的信念。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瞅见天上一颗星,像一只火枚插到烟灰里般,一下又给阴云遮蔽起来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B.文章以“我”的视角具体描摹了三个人物的言语、行为以及笑貌,又用少量笔墨交代人物过去的经历,使主要人物具有了“圆形人物”的特征。C.作者注重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如对“我”的直接心理描写、内心独白,以及用其他人的行为来暗示等,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D.小说以“我”听到漳河山洪声响开篇,以漳河边“芳香的气息”“微笑的黄花”来作结,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表达了作者较为深刻的思想感情。10.本文最大的特征就是构思巧妙,请结合内容作简要说明。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第二个太阳(节选)刘白羽解放大军一到武汉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武汉从慌乱与惊恐中苏醒过来,它睁大两眼,展开双臂,迎接亲人。顷刻之间,路面上已经拥挤得水泄不通了,万人夹道,男女老少,振臂欢呼。大街两旁的楼窗上也万头攒动,招手鼓掌。楼上垂下一挂挂鞭炮,刹时间,爆竹声震天惊地响起来。人们的热情比长江的浪涛还要汹涌,歌声喊声,像海浪般回环激荡。夜晚,秦震一个人悄没声地走下楼梯,走出大门。他要做一件重要的事,不过他要亲自去做,不愿意让旁人知道。天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变阴了,从江汉一路拐向洞庭街,这块地方离长江很近,可以听见江涛怒潮澎湃。雾正从江上升起,黄色的雾,像大团大团云烟,给风吹得向市街上飞扬弥漫,一转眼工夫,大雾如同棉絮塞满天地之间,阴凄凄的。路灯只留下一圈淡淡黄影,江涛声似乎也变得低沉、喑哑了。秦震觉得脸上粘腻腻的,像挂上了蜘蛛网,又像是从大江上吹来的不知是雨还是水星。当他从法国梧桐下走过,才发现,雾是那样大,在梧桐叶上凝聚起来变成雨,一滴滴地落在地面上,把整个地面弄得一片湿滑。他沿马路走下去。战士就一个挨一个蜷曲在人行道上睡觉。他一阵心疼,一阵喜悦。他们没一个人去敲人家的门窗,他们没一个人躲在人家的门洞里——这就是我们的队伍呀!他们保护了广厦千万间,却露宿街头。他仔细察看:战士们连背包也没打开,就枕在头下,合衣抱枪而睡。他们睡得那样香甜舒适,有的打鼾,有的嚅动嘴巴,有的脸上牵出一丝笑意;可是,他们头发都太长了,身上穿的还是东北战场上发的老棉衣,经过烟熏火燎、风吹日晒,没有一个人的衣服再是完整的了;他再看他们的脚,有的胶皮鞋底都磨光了,露出血淋淋的脚底……他不觉之间一阵心酸,兀自站了下来。而后他低着头慢慢走。他们,都有父母,都有兄弟姊妹,家里不管是富裕还是贫寒,总有块暖乎炕头呀!可是他们走,走,走到这里来,睡到冰凉的地上。他盘算着补给的数字,运输的时间,……他下定决心:“无论怎样艰难也要给战士换装,这是第一件大事,否则就对不起大家!”但,他的眉毛皱了一下,眼光凌厉地一转:我们面前还有很遥远、很艰难、很困苦的路,前面还有多少人,水深火热,嗷嗷待哺……是的,我们还要忍辱负重呀!一个战士梦中翻了个身,把棉衣撩在旁边。秦震小心地把棉衣给他压好,棉衣湿得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他怔征站了一小会。是的,这不只是一个将军在士兵面前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一个将军在士兵面前的觉醒。这时,他看见一个黑人影向他这边移动过来,哦,是一个战士,披着棉大衣,抱着冲锋枪,在值班放哨。秦震朝他走去,那人也朝他走来,仔细端详了一阵,敬礼,报告:“六连一排二班班长牟春光。”“你认识我是谁?”“老司令!夏季攻势进公主岭,你甩着一根马鞭子,瞪着两颗大眼睛,骑马飞跑,我挡了你的路,你大喝一声:‘闪开!’你带着一群马队,就一阵风一样朝街里跑去。”秦震笑了笑,一个指挥员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在战士脑子里留下这么个印象。“老战友,这么说我得向你道个歉了。”“咳,都是执行任务嘛!”牟春光这几句话唤起老熟人的亲切感,两人伸出手握住。秦震终于吐露出他沉重的心情:“你们太苦了!”牟春光明白秦司令员指的是什么,他开怀一笑说:“这有什么?就拿我说吧,当了十几年劳工,在兴安岭老黑林子里伐木,在鹤岗煤矿里挖炭,吃橡子面,披麻袋片。人嘛,就怕前思后想。将今比昔,兴旺多啦!再说,那时给人当牛做马,受苦,窝囊!现在是给穷人统一天下,遭点罪,痛快!”牟春光的话在秦震心里激起一阵阵波澜,战士的心就是这样豁亮,浓雾遮不住,冷雨浇不灭,江风吹不透。他暗暗觉得有点羞愧,为什么他刚才只想战士们的苦难,而没想到战士心里都揣着一颗太阳?是的,这不只是一个将军在士兵面前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一个将军在士兵面前的觉醒!牟春光压低声音说:“首长,我有个要求!”“你说吧!”“解放全国的战斗正在节骨眼上,你可别忘记我们六连,咱可是出了名的尖刀连!”秦震扑哧笑出声来:“老班长,别老说‘我们六连’。我该向你报个到,我就是这个连队里出身的战士。”“你?”“一九二七年。”是的,二十二前,大革命失败,阴云密布,多少人血洒武汉街头。自己就是在这里接上组织,从汉江上坐船逃出武汉,赶往南昌……江风拂面,吹散了浓雾,也卷走了耻辱、沉疴、巨痛。历史好像是从这儿开始,又回到这儿歇一下脚,好迈上新的途程。【注】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从解放战争中的武汉战争起笔,以战争进程为经线,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渡江江南下的广阔背景下,描写了秦震等解放军官兵的革命历程,用小说人物的个人生命体验与情感,折射中国技革命的伟大与神圣。1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段用生动形象的笔触描写了解放军进入武汉后,人民夹道欢迎、振臂欢呼的动人场面,让读者心情也随之昂扬振奋。B.解放大军到达武汉时描写天气的阴凄沉闷,真实地还原了历史,也预示着战争的艰难,反衬出解放军战士的伟大。C.小说写秦震在经历了白天的热闹后夜晚独自出门,只交代他要去“做一件重要的事”,增强文章的神秘性,引起读者的好奇心。D.解放军战士们秉持军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队伍组织纪律严明,而秦震为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物资保障而内心感到愧疚。1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牟春光“开怀一笑”回应秦司令员的话。短句居多,语言简洁明快,充满诗意,表现了他快人快语、耿直豪爽的性格特点。B.小说借秦震的视角,由外在行动到内在精神,由群体形象到个体典型,逐层深入地展现了战士们刚毅不屈和坚定乐观的高尚品质。C.小说结尾写泰震回忆起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经历,在悲慨之余更燃起了革命的希望,增强了作品的艺术真实性和历史纵深感。D.小说在描绘艰难紧张的军事场景的同时,也涂抹着旖旎多姿的人情伦理、信念情操等精神形态的图画,构成更加逼近战争生活真实的整体风貌。13.文中关于“风”和“雾”的自然环境描写出现了两次,但内容和作用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14.刘白羽历来注重对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对人生况味的感觉领悟。请仔细品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两次“觉醒”的不同含义,并谈谈这样写的作用。参考答案:1.C
“犹豫”错,“心跳起来”是说指导员很紧张,这里看不出孙本基的犹豫。
2.A
“文笔浪漫”“壮美”错。开篇描写小凌河文笔朴素,环境也不壮美。
3.①第一个“看”,是迷茫而困惑的,因为战士们对于指导员安排孙本基做什么并不知情。②第二个“看”,是“瞪着眼往前看”,表现的是指导员对孙本基生命的担忧,怕他遭遇危险。③第三个“看”,表面上是因“照明弹”熄灭而什么都看不见,但看不见的实际是不可预测的未来,表达出指导员对孙本基的担忧和能否渡河完成任务的忧虑。
4.①小说虽选取了一个战争期间的小故事,但却通过敌人的轰炸、照明弹、机枪扫射等,将战争的残酷呈现出来,同时展现出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②小说中塑造出一批鲜活的人物,有掌握大局的指导员,有勇敢无畏的孙本基,还有一群不怕牺牲积极乐观的战士。他们身上都充满了革命豪情,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5.A
“毅然将自己的衣服点燃而壮烈牺牲”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只说“我心里想:‘那个同志怎么样呢?’但回头望望,只听见一片潺潺的流水声,早已看不清那些谈论者的形影了。……使我惊奇的是他们说连一块碎弹片也没打在他身上”可见,文中并没有说这个战士牺牲。
6.①渲染氛围。以战场上的沉寂、黑暗与闷热,渲染出激烈与紧张的战争氛围。②烘托心情。对这种沉寂、黑暗与闷热的有力渲染,充分地凸显出人们内心的焦灼,流露出人们对胜利的无比渴望。③引起下文。对沉寂与黑暗进行大力渲染,为后文蓄势,自然而然地引出后文人们突然看到火光时的狂喜心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盾安集团多元化经营引发的债务危机化解与风险防范案例分析》
- 2024版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协议
- 《《年轻的探险家》(第1-9章)翻译报告》
- 土地收购合同范本
- 政府引资合同范本
- “灭火器充装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城市热岛效应缓解专项保温施工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办公用品废旧处理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农业废弃物处理设备采购合同
- 计量检测合同范本
- 交通企业数据资源资产化操作指引-55正式版-WN8
- DB11T 1481-2024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 2024延迟退休政策详解
-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 尿素中含氮量的测定
- 电力专业数据传输(EPDT)通信系统 总体技术规范 标准编制说明
- 苏州2024年江苏苏州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及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NB-T47023-2012长颈对焊法兰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可直接打印
- 劳务合同不续期通知函
- 校园周边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