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备课正误会诊_第1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备课正误会诊_第2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备课正误会诊_第3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备课正误会诊_第4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备课正误会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备课学习正误会诊(纲要上册)

第1课

1.黄河、长江、辽河等多流域并存分布古人类文化遗存,反映中华大地文明起源分布广泛、多元一体的特点。()

2.制陶、农业、家畜饲养和磨制石器的出现构成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四要素,成为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

3.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的出现奠定了文明的基础,晚期,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社会分工发展,文明产生。()

4.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成熟、城的出现、礼制初步形成等是早期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

5.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

6.夏、商、西周时期逐步形成了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等为主的政治制度,以土地国有的均田制为主的经济制度。()

7.宗法制有利于周文化的扩展,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

8.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

第2课

1.春秋争霸战争是奴隶主同奴隶主之间为争夺领地展开的战争,属于奴隶社会性质;战国兼并战争是新兴地主阶级为达到统一而发动的战争,仍属于奴隶社会性质。()

2.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兼并战争频繁,统一趋势加强。()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各民族的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

4.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各国的变法成为潮流。()

5.管仲改革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6.孔子的“仁者爱人”并不是没有阶级差别的爱,而是爱有差等,主张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爱要有差别。()

7.面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孔子和老子就社会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8.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社会现实问题,彼此论战辩驳。()

9.“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意为数量多,派别多,“争鸣”意味着各家学说都是为了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

10.“百家争鸣”局面奠定了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精神文明的基础,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3课、第4课

1.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战乱使得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2.秦朝从皇帝制度、中外朝制到郡县制的推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秦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边疆与民族等方面加强治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与发展。()

4.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5.人民因为负担沉重、法律严酷反对秦朝的统治,知识分子因为“焚书坑儒”反对秦朝的统治,六国旧贵族企图恢复旧有的权势反对秦朝的统治。()

6.汉承秦制的实质是西汉统治者进一步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体现。()

7.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和东汉的“光武中兴”都对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汉书》是东汉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9.《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东汉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10.两汉大一统局面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后世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两汉时期,文化、科技成就斐然。()

第5课、第6课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武将专权、地方割据和民族政权并立,国家陷入分裂。()

2.门阀士族由东汉豪强地主发展而来,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3.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各民族间相互交往,出现了民族交融局面,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4.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也加速了当地经济发展。()

5.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为宋元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6.隋朝于589年统一南北,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

7.唐前朝出现盛世局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8.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强敌环伺,唐朝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况。()

9.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960年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短暂分裂时期。()

第7课

1.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初行时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

3.三省的长官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既加强又节制皇权,也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

4.两税法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第8课

1.隋唐时期社会动荡,战乱连绵,南北方政权更替频繁,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2.“三教合归儒”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以及儒家思想的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3.石窟艺术是卓越的艺术珍品,它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风尚,展示了一段完整的历史画卷。()

4.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体现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

5.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突出,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6.国家强盛,经济发达,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唐政府重视文化事业,推行开明、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不利于文化发展。()

第9课、第10课

1.宋朝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是古代文明的成型时期,通过分权与收权加强专制集权,科举制不断完善,文官体制得到发展。()

2.崇文抑武方针促进了科举制的完善与文官体制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

3.宋代时期民族政权并存,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民族的交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王安石变法为解除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5.两宋时期的宋辽和议、宋夏和议、宋金和议,对两宋政府来说都是接受屈辱条件以求得苟安,也给宋朝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6.辽夏金元,长期与两宋形成对峙,积极学习中原汉人的经济方式、制度与文化。这一时期的华夏文化不断向四周扩散,促进了民族交融。()

7.宋朝在中央与地方分别实行中书省与行省制度,民族关系的进一步交融与稳定,促使元朝成为一个版图辽阔、民族众多、边疆稳定的大一统国家。()

第11课、第12课

1.两宋时期作物熟制的变化、粮食产量的增加、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进一步推动了手工业发达和商业繁荣。()

2.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城乡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再就业或者到其他地区再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获得显著发展,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元代重新整修大运河,开拓海运。()

4.宋元时期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民族交融推动,交通发达等促进了国内外商业繁荣。()

5.宋元时期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下,门第观念减弱,人身自由增加,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放松,平民社会到来。()

6.辽宋夏金元时期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三大发明成熟并外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7.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巩固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8.宋元时期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9.少数民族同汉族文化的进一步交融,他们的文化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

10.辽宋夏金元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特点是承袭秦汉,有所发展。()

第13课、第14课

1.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国家疆域的基础。()

2.明朝废除丞相,加强了专制皇权,使明朝皇帝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于一身,体现了明朝政治体制的独特性。()

3.中国古代宦官专权及外戚干政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专制皇权的存在,一旦皇帝不能控制权力,就容易大权旁落,被宦官和外戚掌权。()

4.郑和下西洋是出于宣扬国威的目的,对发展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巨大贡献。()

5.秦代长城不仅抵御了北方民族的入侵,同时也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分界线。()

6.清朝设立军机处,厉行文字狱,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加强对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7.“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由盛转衰,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8.改土归流是明清时废除自元代以来世袭之土官,而代之以流官统治,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和经济文化发展有积极意义。()

9.盛世一般是指国家由乱到治,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政权稳定和社会繁荣。标志包括政治开明、经济发展、民生复苏、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方面。()

第15课

1.自明朝中叶起,封建经济一度呈现繁盛局面,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领域均出现了新因素。()

2.明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等空前繁荣,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形态已经朝着开放型转变。()

3.明清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升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必然联系,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雇佣关系的出现使中国出现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4.明清时期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导致传统观念变化,很多人弃农从商。()

5.明清传统儒家思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受到了冲击,开始转型;人们的传统价值理念也悄然变化;文艺作品出现世俗化倾向。()

6.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使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倾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倡自由、反对专制的思想出现,小说戏曲反映了社会的世俗化倾向。()

7.明清时期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西学东渐之风对明清科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16课、第17课

1.鸦片战争前,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西方列强在全球范围内侵略扩张,而中国社会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危机四伏。()

2.英国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急需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腐朽落后为英国发动战争提供了可乘之机。()

3.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

4.“半封建”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半殖民地”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5.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6.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由,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7.19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方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侵略的放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进行资本输出和瓜分的地区相互勾结和争夺。()

第18课

1.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先后进行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中国各阶层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如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曾国藩等领导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推动戊戌变法等,这些探索都推动中国逐渐走向近代化,也为后来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3.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的新思想,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4.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运动的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

5.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则主张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

6.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洋务运动是谋求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7.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引起清政府的诸多变化;洋务运动虽未达到目标,但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

8.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维新运动,而义和团则竖起了“扶清灭洋”的旗帜,但这些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均以失败告终。()

第19课

1.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统治危机的加深,清政府开展了新一轮的自救运动——“新政”,但进一步暴露出其腐朽反动本质,加速了革命的到来和自身的灭亡。()

2.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终于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内容看,体现了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人身自由及分权与制衡等原则。()

4.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5.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6.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力量强大,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因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第20课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年)。()

2.袁世凯对内搞独裁专制,复辟帝制,实行黑暗统治;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混战,政治上分崩离析,国家不统一,民不聊生。()

3.面对袁世凯及其继任者的黑暗统治和倒行逆施,以及日本的侵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和爱国人士,进行了一系列维护共和和国家主权的斗争。()

4.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成果,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5.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斗争中,一些地方的革命党人都曾宣告“独立”,其“独立”的含义是反对专制独裁的中央政府。()

6.中华民国建立后,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民主共和理念传播,这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

7.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春天”的出现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8.民国时期“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不仅体现了移风易俗,还带有革命色彩。()

9.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旗号,开展思想启蒙运动。()

10.新文化运动后期仍然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可以说是对辛亥革命的补充。()

第21课

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即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3.五四运动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只能说取得了初步胜利,而不是取得了彻底胜利,其彻底性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4.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先进政党,它能够制定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正确的策略方针。()

5.中国共产党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联系,使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特别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

6.五四运动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政治、组织、思想上的独立性。()

8.国民革命是指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其高潮是北伐战争。()

9.国民大革命完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22课

1.国民政府确立并加强了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同时,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较大发展。()

2.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秋收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的革命道路。()

4.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红军长征战略转移的含义:一是革命中心的转移,由北方转移到南方;二是革命任务的转移,由反蒋转向抗日。()

6.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23课、第24课

1.日本侵华期间,除了制造南京大屠杀,犯下滔天罪行外,还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犯有不可饶恕的罪行。()

2.“八年抗战”更能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强调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中的地位,中国人民反抗法西斯,开始的最早,结束的最晚。()

3.华北事变促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中国共产党调整斗争策略的根本依据,也是国内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根源。()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抗日政治力量。()

5.在局部抗战阶段,全国人民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全面抗战爆发后,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

6.全民族抗战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

7.全面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多次大会战,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8.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十四年抗战的伟大胜利。()

9.民族工业内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工业结构和布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10.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

第25课

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悍然挑起全面内战。()

2.重庆谈判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在人民面前表现出了和平的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影响,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掀起了抗议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爱国民主运动,后逐步发展成为第二条战线。()

4.1948年的土地改革并不是建立了土地公有制,仍然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经历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取得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

6.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表明国民政府的覆灭,但不能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也不能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结束。()

第26课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5.在政治领域,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起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6.在经济领域,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并对私有制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7.“一化三改”和三大政治制度建立,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一五”计划完成,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第27课

1.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新中国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共八大提出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2.1958年,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更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于1958年提出,其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