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中考文学文化常识归纳复习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学文化常识归纳复习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学文化常识归纳复习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学文化常识归纳复习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学文化常识归纳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学文化常识归纳复习一、重要文体与文学常识1.古代重要文体文体简介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文辞精练,有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如刘禹锡的《陋室铭》。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从内容上看,该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马说》《爱莲说》。序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表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表”中的范例。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等。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其次是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包括如《桃花源记》这样的诗前序文)。根据文章所记写的对象来分,约有三类:台阁名胜记,杂物书画记,山水游记。除以上篇目,我们学到的还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2.古代经典著作著作简介《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东汉时期被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孔子整理《诗》《书》,删修《春秋》,注解《周易》,创私人讲学之风。《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使用赋、比、兴的手法。《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左传》《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曹刿论战》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分国编次(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的次序)。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各诸侯国、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我们还学过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的《唐雎不辱使命》。《列子》《列子》是中国道家典籍之一,旧题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今本《列子》八篇由晋人张湛编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以不生不化为根本。初中阶段所学的《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一书深刻反映了夏末周初与春秋战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保存了神话传说、音乐史、杂技史等众多珍贵的先秦史料,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之一。《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共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庄子》《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分别出自《庄子·逍遥游》《庄子·秋水》。3.古代著名作家时代作者简介代表作品春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被列为“四书”之一。左丘明鲁国史官。《左传》,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战国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称“亚圣”。《孟子》,共7篇,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是“四书”之一。西汉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史记》,共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乐府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也负责民间诗歌和乐曲的采集。后来也用以称魏晋到唐代可以配乐的诗歌和后人效仿乐府古题的作品。《陌上桑》《长歌行》《孔雀东南飞》等。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东汉曹操字孟德,“三曹”之首,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为“一个创造文章的祖师”。《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都属乐府歌辞。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政治家、军事家,中国民间智慧的化身。《出师表》《诫子书》等。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其五)等。唐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另外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之一。在“四杰”中成就最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诗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过故人庄》《春晓》等。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同为盛唐诗歌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等。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属浪漫主义豪放派诗人。《行路难》(其一)、《望天门山》《渡荆门送别》等。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春望》《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其诗被称为“诗史”。岑参唐代边塞诗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师说》《马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刘禹锡字梦得,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陋室铭》《乌衣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有“诗魔”和“诗王”之称。《长恨歌》《琵琶行》《钱塘湖春行》等。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捕蛇者说》《三戒》《小石潭记》等。杜牧字牧之,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清明》《泊秦淮》《秋夕》等。李贺字长吉,有“诗鬼”之称。《雁门太守行》等。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xī)生,晚唐著名诗人,其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花间词派”的开创者。《望江南》《商山早行》等。王湾唐代诗人。《次北固山下》等。五代十国李煜南唐国君,字重光,诗词文均有一定的造诣,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宋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等。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等。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秋声赋》《卖油翁》等。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伟大的词人,开创了豪放词派。《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登飞来峰》等。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封温国公,谥号文正。《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女词人,在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等。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我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余首)。《游山西村》《示儿》等。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人称“词中之龙”,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过零丁洋》等。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爱莲说》等。元关汉卿“元曲四大家”(其他三位是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之一,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窦娥冤》等。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天净沙·秋思》等。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山坡羊·潼关怀古》等。明宋濂号潜溪,“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送东阳马生序》等。施耐庵元末明初人。《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其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揭露了“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罗贯中元末明初人,名本,别号湖海散人。《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范进中举》选自此书)。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己亥杂诗》等。4.现当代著名作家作者简介代表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等。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春》《背影》《欧游杂记》等。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作品的三大主题是“母爱”“童心”“自然”。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当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苏州园林》,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等。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小说《子夜》《春蚕》,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文学家。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火把》《向太阳》等。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余光中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诗人、散文家、评论家。《乡愁》等。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秋天的怀念》,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贾平凹陕西商洛人,当代著名作家。曾获茅盾文学奖和施耐庵文学奖。《废都》《白夜》《秦腔》等。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逝水》,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5.外国著名作家作者国籍简介代表作品契诃夫俄国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万卡》等。莫泊桑法国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欧·亨利(美国)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巨匠)”。《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生活的世界》《走出黑暗》等。雨果法国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短篇小说《船长》等。高尔基苏联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海燕》《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马克·吐温美国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小说《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位大师》等。普希金俄国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青铜骑士”。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等。二、常见文化常识(一)常见称谓称呼1.人名称谓姓名最初由“姓+氏+名”构成,其中“姓定血统,氏别地位”。后逐渐演变为“姓+名”。此外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还有字、号等,有“称己用名,称人以字”的说法。(1)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有意义相关性。如: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杜牧字牧之,辛弃疾字幼安,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2)号:常见有以下几种:①别号:即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以居住地或室名为自己取的别称。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苏轼号东坡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等。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等表明鄙视功名利禄的志趣。也有人以号明志,如:周敦颐号濂溪先生,诸葛亮号卧龙,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陶渊明号五柳先生。②尊号:即死后门人、后人对其的称呼。如: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称诸葛亮为“诸葛武侯”。③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发的荣称。如:欧阳修谥号“文忠”,范仲淹谥号“文正”,岳飞谥号“武穆”。(3)古人其他称呼方式:①称籍贯:以出生地命名。如《马说》的作者韩愈,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②称官名:以官名来命名。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称姓杜的朋友为“杜少府”。③称官地:以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称王昌龄为“龙标”,《三国演义》中用“豫州”指代当过豫州牧的刘备。2.常见称呼(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2)公:对男子的尊称。如陈康肃公。(3)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如《湖心亭看雪》中的“莫说相公痴”。(4)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如《孙权劝学》中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5)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如《孙权劝学》中的“卿今当涂掌事”。朋友、夫妻间也以“卿”为爱称。(6)臣:古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如《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7)宗师:对一省总管教育的学官的尊称。如《范进中举》中胡屠夫说:“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8)甫: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如《核舟记》中的“虞山王毅叔远甫”。3.敬辞类(1)令:用于对方的亲属。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2)尊:用于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尊上、尊亲(对方父母)、尊公、尊府、尊君(对方父亲)。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在否?”(3)贤: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4)高:用于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高足。(5)赐: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答复、光顾等。赐教、赐复。(6)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惠顾、惠存、惠赠。(7)奉: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送、奉还、奉劝、奉陪。(8)垂:用于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为。垂爱、垂问、垂询、垂念。(9)公、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如《湖心亭看雪》中“莫说相公痴”。(10)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如《孙权劝学》中“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1)特定对象:①对帝王:万岁、圣上、陛下、大王、天子、圣驾。②对将军:麾下。(12)其他:贵姓、贵庚、久仰、劳驾、赏光、赏脸、大作、大驾。4.谦辞类(1)家: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君与家君期日中”。家父、家严、家母、家慈。(2)舍: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中比自己年纪小的亲属。舍弟、舍妹、舍侄。(3)小:用于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小弟、小女、小儿、小店。(4)生: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谦称自己。晚生、小生。(5)鄙、愚:用于自称。鄙人、鄙见、愚兄、愚见。(6)拙:用于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拙作、拙著、拙见。(7)敝:用于称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敝人、敝姓。(8)特定人物对象:①帝王自称:孤、寡、朕。②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对自己的谦称)、晚学、不才、在下、不肖。④老人自称:老朽、老夫。⑤女子自谦:妾。5.年龄称谓(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二至三岁的儿童。(3)垂髫:垂下来的头发,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如《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4)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泛指童年。(5)豆蔻:女子十三四岁。(6)及笄:女子十五岁。(7)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8)而立:指三十岁。出自《论语》中的“三十而立”。(9)不惑:指四十岁。出自《论语》中的“四十而不惑”。(10)知天命:指五十岁。出自《论语》中的“五十而知天命”。(11)花甲、耳顺:六十岁。“耳顺”出自《论语》中的“六十而耳顺”。(12)古稀:指七十岁。(13)耄耋:指八九十岁,泛指高寿,老年。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今虽耄老,未有所成”。(14)期颐:指一百岁。(二)教材常见别称、代称1.菡萏:荷花的别称,在《荷叶·母亲》中指红莲含苞未放。2.鸿雁:书信。如《次北固山下》中的“归雁洛阳边”。3.星汉、星河:银河。如《观沧海》中的“星汉灿烂,若出其中”。4.杨花:柳絮。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5.匹夫:平民百姓。如《论语》中的“匹夫不可夺志也”。6.征人、征夫: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如《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一夜征人尽望乡”。7.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如《木兰诗》中“当户理红妆”。8.烽火、烽烟: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泛指战事。如《春望》中“烽火连三月”。9.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如《木兰诗》中“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0.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如《陋室铭》中的“往来无白丁”。11.鸿儒:博学的人。如《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12.金经:佛经。如《陋室铭》中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3.岱宗:泰山。如《望岳》中的“岱宗夫如何”。14.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如《泊秦淮》中的“隔江犹唱后庭花”。15.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如《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16.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如《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17.孤烟: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被风吹散。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18.暖树:向阳的树。如《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19.玉龙: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如《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0.黄发:老人,旧说是长寿的特征。如《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21.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如《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22.丝竹:代指音乐。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如《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23.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如《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24.庙堂:朝廷。如《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5.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泛指月亮。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千里共婵娟”。26.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如《范进中举》中“世先生同在桑梓”。27.文庙:孔庙的别称。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所以又称孔庙为文宣王庙。28.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如李商隐的《无题》中“青鸟殷勤为探看”。29.蛾眉: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也可借指女子。如《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苦将侬强派作蛾眉”。30.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布衣之怒”,《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31.兜鍪(móu):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借指士兵。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年少万兜鍪”。32.干戈: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如《过零丁洋》中“干戈寥落四周星”。33.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如《过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34.南冠:俘虏的代称。如《别云间》中的“今日又南冠”。35.社稷:代指国家。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三)古代统计单位1.古代计量单位(1)转: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如《木兰诗》中的“策勋十二转”。(2)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如《登飞来峰》中的“飞来山上千寻塔”。(3)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如《愚公移山》中的“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4)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如《马说》中的“一食或尽粟一石”。(5)钟:古代的一种量器,也被当作一种计量单位。如《鱼我所欲也》中的“万钟于我何加焉”。(6)黍:古代一百粒黍排列起来的长度为一尺,因此一个黍粒的长度为一分。如《核舟记》中的“高可二黍许”。2.古代计时单位(1)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如《湖心亭看雪》中的“是日更定矣”。(2)时辰: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是根据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的。(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四)古代地理称谓1.地理常识(1)山水阴阳: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衡阳、汉阳、洛阳、江阴、华阴都符合这一原则。如《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岸。(2)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上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3)楚山:荆山。在湖北省西部。(4)三秦:古代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秦王朝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城阙辅三秦”。(5)巴山楚水:指四川和两湖(湖南、湖北)一带。(6)河南、河北:古代分别指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的地区。2.常见山川、关隘名(1)江河:古代指长江黄河。如《使至塞上》中的“长河落日圆”。(2)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3)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4)岱:指泰山。如《望岳》中的“岱宗夫如何”。(5)潇湘: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如《岳阳楼记》中“南极潇湘”。(五)科举制度与官职称谓1.科举、教育制度(1)科举制度: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度创自隋朝,明清时期逐渐走向僵化,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制度。(2)进学:明清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道考,又称“童生试”),考取的列名府县学籍,叫进学,也就成了秀才。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进学回家”。(3)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人称“举人”。第一名称解(jiè)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考中第七名成为亚元。(4)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由各省举人参加,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5)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大殿上对贡士亲自策问。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6)三甲:殿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2.官职升降(1)降职常用词语:谪、左迁、左降、贬、放等。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守”指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中“迁客”指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迁”指贬谪、降职。《贾生》中“宣室求贤访逐臣”中“逐臣”指被贬谪的大臣。(2)升迁常用词语:晋、进、封、擢(zhuó)、拔、迁、陟。如《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3)罢官常用词语:黜、罢、免。(4)授予选拔官员常用词语:荐、拜、举、征、辟。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调官常用词语:“去”,去职,被调离。如《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忧馋畏讥”。(六)传统节日及习俗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岁之首,古时又称元日、元正、元旦等,今人在采用公历纪元后称春节。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贴春联、挂年画、拜年贺喜、放鞭炮、吃饺子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传。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元夜。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3.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禁烟火、吃寒食。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4.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习俗有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五月节。一般认为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赛龙舟、驱“五毒”等。6.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故称为“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又名团圆节。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节。习俗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沿袭至今。9.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民间有吃腊八粥、泡腊八蒜的风俗。10.除夕: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吃年夜饭、守岁的习俗。11.春社: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主要习俗有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如《游山西村》中“箫鼓追随春社近”。(七)二十四节气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以反映季节、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1.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四时之始,开始进入春天。2.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为水,化而为雨,空气湿润。3.惊蛰:古人称冬眠为“蛰”,此时,天气转暖,春雷始响,万物复苏。4.春分:昼夜等长,“分”有“半”的意思。冷热均衡,一年中最好的时节。5.清明:气候变暖,雨水增多,万物生长自此,是春耕春种时节,皆清洁明净,故谓清明。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6.谷雨:寒潮基本结束,气温回升,有利于谷物生长。7.立夏:夏季开始,温度升高,雷雨增多。8.小满:夏熟作物已小熟,但未成熟,天未大热,乐享小满。9.芒种: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10.夏至:炎热将至,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到繁茂的极点。11.小暑:天气炎热,但未到最热时节,“暑”即炎热。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节。13.立秋:开始进入秋天,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14.处暑:暑气到此而止,“处”有“止息”的意思。15.白露:露凝而白,气始寒,天气转凉。16.秋分:秋季中间,昼夜等长。17.寒露:露水更凉,气温下降。18.霜降:万物因肃寒覆霜皆丧,天气渐冷。19.立冬:水始凝冰,地始冻,冬季开端。20.小雪:部分地区开始降雪。21.大雪:天气更冷,降雪更大。22.冬至:此时昼最短,夜最长,冬藏之气至此而极。23.小寒:始入一年里最寒冷的时节。24.大寒:寒气之逆极,一年最冷时。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八)古代生活用品1.金柝(tuò):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如《木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