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y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第1页
zhy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第2页
zhy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第3页
zhy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第4页
zhy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和月球车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降落相机并传回图像热点新闻:“嫦娥三号”传回月球照片探究一:1、发射“嫦娥三号”是一种什么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相同吗?如果不同,有何区别?

探月活动的对象是什么?它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吗?2、“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你目前获得的对月球的认识从何而来?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31、实践的含义是什么?2、实践有哪些特点?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4、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如何?本课学习重点1.实践的含义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注意3点: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是直接现实性活动非纯主观思维活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是直接现实性活动,非纯主观思维活动考点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A.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提示】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判断下列各项是否属于实践活动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中国为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3.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4.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5.工人做工、战士打仗6.《2013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7.学生教室里听课8.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9.调整农村产业结构10.小行星撞击地球√×√√√√××××2.实践的形式1.生产实践——改造自然如:治理江河、修建交通、耕种农田2.变革社会的实践——改造社会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司法人员办案3.科学实践——探索规律如:研究人类基因组序列图最基本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农民耕种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思考:农民耕种是实践活动的哪种形式?由哪几个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3.实践活动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原因①实践基本要素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结果具有客观性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人类社会自然界运用改造生产工具客观性人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①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②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区别于人的纯主观活动思考:鸟儿筑巢活动与人类的建筑活动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了人类的实践活动有什么特点?(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曾说修建通往西藏的铁路是不可能的。有5000米的高山要爬、12公里的山谷要架桥、数百公里的冻土区无法支撑铁轨和火车。再说,谁又可能在稍动一下就要找氧气瓶的情况下铺铁轨?但这就是中国迎接的挑战。《卫报》赞誉“这条铁路正是中国的‘敢为’精神的最佳例证。”材料体现了实践的哪个特点?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第二、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物质生活资料改造社会: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2)实践具有能动性(最本质特征——)①原因:实践主体的能动性②表现:实践主体的创造性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可以创造中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可以创造中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没有。因为鲁滨逊用自己的双手在荒野中掘山洞、打围墙、圈养家畜都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学到的技巧,带有人类社会的烙印。个人的实践活动,虽然具有单个人的性质和特点,但仍然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

《鲁滨逊漂流记》中水手鲁滨逊在船只蒙难后流落到孤岛,经受长期离群索居的孤独生活。鲁滨逊用自己的双手在荒野中掘山洞、打围墙,为自己筑起一个安全坚固的“城堡”。有了住,还得有吃。从船上运下来的食品虽然不少,但确是有限的,如果不自力更生,就会坐吃山空。于是鲁滨逊又开始自己种庄稼、圈养家畜。思考:鲁滨逊独自一人生活在孤岛是否完全脱离了社会?这说明了实践活动的什么特点?1961年人类首次升入太空(前苏联)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美国)2004年勇气号登陆火星(美国)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单选)有人在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

)A.实践的客观规律性B.实践的主观能动性C.实践的客观物质性D.实践的社会历史性D小试牛刀:(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②实践具有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探究二:问题二:发射“嫦娥三号”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问题三:1.“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是全体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说明事件具有什么特点?2.中国的探月计划还只走到第二步,没有完成第三步,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问题一:1.科学家研制发射“嫦娥三号”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2.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主体、对象、手段)(实践活动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杜威认为,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没有本质区别。

费尔巴哈认为,理论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

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但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的活动。探究三:运用实践特点的知识,分析以下观点否认实践具有能动性认识到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否认了实践的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否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

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因为:与3名航天员一起遨游太空的有9包搭载物品,其中包括小麦、水稻、棉花近百种农作物的种子。这种种子培育以后,它的维生素含量,它的抗病毒,它的产量都有比较大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在太空种子刚问世时,却存在另一种说法,洛杉矶时报认为太空番茄可能会变异产毒。科学爱好者们很快就开始实验验证太空番茄是否有毒,有勇之士开始食用太空番茄后平安无事,之后更多人开始尝试,太空番茄收获了甚多赞誉,“有味”,“甜啊”,“皮厚”,“又红又圆”,不甚枚举。人们对太空种子的认识是怎么来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莫泊桑在一部小说中需要细腻地描写一个人被踢之后的感觉,但他本人从没有过这种体验,久坐在桌前,觉得实在难以下笔,于是他信步走到大街上,迎面正好遇到一个乞丐。他就迎上前去,言辞恳切地说:“喂,请踢我几脚好吗?”那乞丐被说得莫名其妙,楞住了,以为他神经失常了。莫泊桑继续赔笑,又从口袋中掏出钱来说:“你踢,我给你钱。”乞丐见钱一把抓了过去,伸脚猛踢了莫泊桑一下转身跑了。莫泊桑忍着疼,忙跑回屋子,飞快地记下这一真实的被踢的感受。后来人们读这篇小说时一致认为莫泊桑的描写真实、细腻。为何人民觉得莫泊桑的描写真实、细腻?这说明实践对认识起到什么作用?结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镜头一:走进文学认识从哪里来?获得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

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各抒己见启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本44页相关链接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说明每个人爱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可以获得间接经验)2.“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才能理解深刻,才继续深化发展认识。(需要获取直接经验)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B、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但在修建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三大困难是冻土、高原缺氧、环境保护。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攻关,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冻土工程设计新理念,最终使三大难题得以解决,为进行多年冻土施工、发展高原医学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积累了宝贵经验。。实践遇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认识的发展探究二:材料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探究三:冥王星降级为哪般?

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什么原因让人们对冥王星认识发生了变化?实践的发展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提供促进结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①新问题遇到产生新要求推动新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促进③锻炼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提高认识的发展促进认识的发展促进用观点自身检验

用客观事物自身检验用多数人的观点检验用权威人士观点检验

上述观点对吗?镜头三:走近真理结果: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第一步:解剖了近5000只黄鼠狼两只黄鼠狼吃了鸡第二步:做实验食物结果第一天第二天……第五天三只活鸡、一段带鱼只吃了带鱼鸡、鸽子、老鼠只吃了老鼠只放了鸡吃鸡充饥…………探究三: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人们把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对照,相符合,认识就正确。A.认识本身不能回答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C.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为什么把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要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须具备什么特点?客观结果主观认识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实践(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亚里士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如果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注意]认识的根本任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认识的目的:指导实践改造世界。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认识————实践产生指导认识不是目的,认识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改造客观世界,即实践。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目的、归宿动力检验标准含义基本形式特点课堂小结: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温故抽背: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方法论:

1、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2、要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