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形瓷器发展研究开题报告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瓷器历史渊源长久,学术界对其研究一直也是从未停歇。瓷器上的铭文、釉彩、龙纹都反映着一段时期的政治风气、社会潮流和美学理念。明代文人还专门就瓷器留下了许多笔记和其他著作。然而明代瓷器龙纹的美学研究似乎还有着较多的空白之处。明朝瓷器烧造众多,使用范围广泛,随着外贸的繁荣,也具有相当的世界影响力。在中国的图案发展史中,可以说几乎没有一种纹样能够与龙纹的发展历程、适用范围相媲美,其地位可见一斑。龙纹的流变不仅反映在各个时期里其造型千变万化,姿态各异姿态外,同时它也能够很好的与其他纹样相结合,表现出更为深远的寓意来。这就使得龙纹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对事物形态美的独有看法,这也是龙纹成为最具象征性的吉祥图案的内涵所在。龙是中华名族古老信仰的产物,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上地位尤为显著,在陶瓷装饰上运用颇多。新石器时期,勤劳智慧的远古先民就想象出了龙,并尊重龙,敬畏龙。到了明代,龙纹成为陶瓷装饰中的主要题材。它寓意着吉祥,象征着皇权。龙纹的背后有非常丰富的研究价值,其文化底蕴深厚。本文以明代为时间背景,对陶瓷龙纹的装饰手法、形态特征,以及构图形式以及陶瓷龙纹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对明代陶瓷龙纹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对明代陶瓷龙纹的形成原因探讨较少,本文旨在此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基本内容、方案和创新性基本内容:本文以明代为时间背景,对陶瓷龙纹的装饰手法、形态特征,以及构图形式以及陶瓷龙纹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对明代陶瓷龙纹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方案:本沦文通过对明代瓷器龙纹的整理、分类,将明陶瓷各个时期的龙纹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和比较,结合实践经验对每个时期的龙纹特创成因深人分析,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创新性:笔者在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瓷器龙纹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多次田野调查,同时深入古玩市场全面学习和上手瓷器龙纹实物。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度方案2019年10月-11月:搜集、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对相关研究作全面地了解与认识。2019年11月-12月:对论文作初步构思,构建主体框架,写出论文提纲;在对所搜集资料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拟定论文题目,填写开题报告;与老师交流沟通,修改论文提纲与开题报告。2019年12月:开题答辩之后,听取各位老师意见,对文章框架进行修改,并着手准备撰写。2020年2月:收集资料,完成一稿。2020年2月—2020年3月: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在老师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完成二稿。2020年3月—4月:在老师指导下对论文进行调整,准备毕业论文答辩。2020年5月: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以上是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再此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内旅游组团合同(2篇)
- 慈善捐赠合同样本
- 节能饮水设备购销合同
- 临时建筑分包工程合同
- 简易工程分包合同范本
- 电动车实验设备购销合同
- 资产配置协议存款指南
- 鲜奶供应合同协议书模板
- 专业合同协议合规辅导服务
- 农村集体土地上住宅房屋买卖协议
- 2024-2030年中国高纯钒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动态分析研究报告
- 医患关爱和人文关怀管理制度
- 2024年欧洲生产检重秤市场主要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 2024年江苏南京农业大学人才派遣人员招聘历年【重点基础提升】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药事管理学调研报告讨论
- 【基于OCALE的跨境电商的运营策略探析7000字(论文)】
- 大学助农直播创业计划书
- 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课件
- CHT 8023-2011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正式版)
- 审价报告模板
- 【新课标】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三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