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本册总复习(区一等奖)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本册总复习(区一等奖)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本册总复习(区一等奖)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本册总复习(区一等奖)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本册总复习(区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华侨中学2023届高一语文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周测(2023年9月)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它当然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四句诗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象,却使人深深体会诗人深厚的友情。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毛泽东《沁园春》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山水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在山水画家看来,早晨八点钟或中午十二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一位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加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感情,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不会有意境的独创性。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摘编自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1.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情感,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B.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C.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地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是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思想感情越是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是鲜明。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B.齐白石对虾的神态和精神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画出的画越是传神。C.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了标本。D.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优秀的诗人和画家都很明确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关键,因此,创作时着力夸张渲染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太追求描摹景物的真实度。B.无论写诗还是作画,要创作出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作品,不能仅靠长期观察来反映现实,还应该站到高于现实的层面。C.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没有意境,画画时力量无处使;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因此,二者不可偏废。D.齐白石画画很讲究手段,杜甫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表现方法、手段对艺术家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至关重要。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后)汉枢密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任用小人,而邠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邠东归。后李业等教隐帝诛权臣,邠与章、弘肇皆见杀。三家之客多及,而朴以故独免。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献《平边策》曰: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勿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彼人怯弱,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岷、蜀可飞书而召之。吴、蜀平,幽可望风而至。唯并必死之寇,可为后图。方今兵力精炼,器用具备,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是时,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修文德以为先。惟翰林学士陶谷、御史中丞杨昭俭与朴皆言用兵之策,朴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显德二年,诏朴校定大历,乃削去近世符天流俗不经之学,设通、经、统三法,为《钦天历》。六年,诏朴考正雅乐,朴乃依京房为律准,以九尺之弦十三,依管长短寸分设柱,依管长短寸分设柱,用七声为均,乐成而和。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庄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皆如朴言。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节选自《新五代史》,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可挠之地二千里挠:阻遏B.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隙:隔阂C.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特:仅仅D.数顾大臣问治道顾:拜访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朴“明敏多材智”的一组是(3分)①为校书郎,依(后)汉枢密使杨邠②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③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④勿大举,但以轻兵挠之⑤朴谓江淮为可先取⑥乃削去近世符天流俗不经之学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朴谋略出众。他针对不同的敌对势力提出了不同的策略;献给世宗的《平边策》,确定了用力少而收功多的以轻兵挠吴的战术。B.王朴明察时局。他觉得后汉国的兴盛不会长久,杨邠又与朝中将相关系恶劣,而隐帝任用小人李业等,便毅然离开杨邠而东归。C.王朴富有远见。他对京城的规划设计大多沿用于后世;他所献上的用兵策略都非一时之策,所预言的诸国兴灭次第都得到了证明。D.王朴多才多艺。除了懂军事,善规划,还精通阴阳律历之法,显德年间,受诏制定了《钦天历》;他还精通音律,确定了乐器的形制。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5分)(2)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5分)(二)古代诗词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鹧鸪天·兰溪舟中韩淲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8.“帆迎山色来还去”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5分)9.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的形象。(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1)《诗经·氓》中表现女子静下心思考过后,痛斥男子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限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明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以古贤为榜样来勉励自己。(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表现箫声的悲凉与幽怨使得龙与寡妇动容。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朱清时,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当了一名炉前工。当时分来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空聊天、发牢骚。朱清时说:“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查》,稿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来,在国内流传;写了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1974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理的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康靖文拿出很长的一篇专业外文文章让他翻译。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朱清时。1979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光谱研究。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他也听不懂。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别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空白。“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人,把他的介绍一一记下来,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分,很快就能掌握。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回国,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一。1998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担任中科大校长的10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常矛盾: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的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等高校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大学的核心问题。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上课学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混住在一起,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照专业来管理,要把学生管理得严格一点。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如果教育体系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朱清时说。这些在1917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20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2023年3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海选校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上任不久,他就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匡正中国教育积弊。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2023年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验一个模糊的承认。(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在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特立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B.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C.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D.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得教育部的批准,但在2023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E.“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2)从文章前半部分来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请简要分析。(6分)(3)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4)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分)第Ⅱ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两会”期间,就百姓关注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热点问题,记者们辛勤釆访,及时报道,心劳日拙,受到广泛好评。B.十年来,电子商务技术壁垒已逐渐冰消瓦解,网络消费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在不断提升,由此带来了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C.中国画家经过心与物、人与自然交合的建构,运用黑白两色进行创作,能将莫名其妙的生命律动通过绘画形态呈现出来。D.有人认为以前的一些教育方法较不合理,例如体罚,必须加以导正。但曾教授不苟同,他认为体罚应视情况而定,不能混为一谈。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B.今年以来,全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一线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C.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到场的不少爱心企业、慈善组织和热心人士大多希望在活动经费方面支持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D.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14.依次填入以下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儒、道、易、玄、佛、禅、理等诸家思想,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中国的审美文化史有可能以上述思想史为纵贯线而得到架构。①由于中国古代思想学说浑整、互洽的特点,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流变往往不是受到一家一派思想的影响②但对于当时的审美文化总是起着深层次的调控和统合作用③而是与各家各派都有关系,形成非常复杂的源流关系④它们产生和形成的时间有早有晚⑤而后者也总是如影随形地与之同流转、共起伏⑥譬如,起初往往出现“一源多分流”的景象,到后来则常常形成“众源汇一流”的格局A.⑤③①⑥④②B.⑤③④⑥②①C.④②⑤①③⑥D.④⑥②①⑤③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6分)2023年春节,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调查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让人感慨良多。今天我们还知道“家风”是什么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儒家文化讲究“诗礼传家”,讲究“忠孝仁义礼智信廉”。对于传统士大夫知识阶层来说,“修身齐家平天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不仅统治阶层和士大夫家庭提倡“邻德里仁”和“笔耕砚拓”的“诗礼家风”,纵使寻常百姓也持守这样的治家信条。中国历代不乏家风门第的典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在百种以上。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务行节俭的名篇。在家风已然变得陌生的今天,央视此次借助关注度极高的《新闻联播》重提家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公众的反馈来看,人们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这一传统文化,认识到我们离开自己的传统已经太久了。16.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邀请函尊敬的家长:时光如梭,转眼间您的孩子已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您的孩子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帮助。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做心理疏导,鄙校决定于本月20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xx中学高三年级组2015年5月15日①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习近平在一次演讲中说:“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国家发展如此,我们的生活也要认这个理。什么是“最好”?价格贵但不合脚的鞋子并“不好”,价格不贵但合脚的鞋子却是“最好”。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海南华侨中学2023届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语文周测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理解有误。).(“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有误。)(“不太追求描摹景物的真实”分析有误。)二、(一)文言文阅读(挠,在此是攻取之意。)(①王朴依附于杨邠并不能表明“明敏多智”;③是世宗所为。)(理解不当。不是“后汉兴盛不会长久”,是后汉刚建立不久。)7.(1)世宗平素就了解王朴的为人,等见到王朴的议论高明,更加感到惊奇(更加认为他奇特),召引他来商议天下大事,没有不合意的(没有不合他的意的)。(关键词:“雅、知、及、引、合”各1分,大意1分。)(2)王朴性格刚强果断,又被世宗信任,凡是(大凡)他所做的,当时没有敢反对(责难)的人,然而人们也不能超过他。

(得分点:“见、难、莫、加”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王朴,字文伯,是东平县人。年轻时考中进士,做了校书郎,依附后汉国的枢密使杨邠。杨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隔阂,王朴见后汉国建立不久,隐帝任用小人,杨邠又与将相关系恶劣,王朴预感到杨邠必然要作乱,就离开杨邠向东回归故乡。后来李业等人教唆隐帝诛杀权臣,杨邠与王章、史弘肇都被杀掉,三家的宾客也多因连累被杀,而王朴因为早已离开独自幸免。世宗即帝位,调任王朴为比部郎中,王朴献《平边策》写到:攻取的战略,应该从容易取胜的地方开始。如今只有吴国容易夺取,它东边到海,南边到江,可以攻占的地方足有二千里。不用大举进攻,只用少数军队进攻他们即可。对方胆小软弱,知道我军攻入其地,必然派出大军来应战,多次大规模发兵就会使百姓贫困、国库枯竭。如此,用的兵力少而收获大。攻占了吴,那么岷、蜀就可以写封信去招降。吴蜀平定后,幽州就会望风而降。只有并州是决心死守之敌,可以最后攻取。现在我们军队精干,粮械充足,群臣知法,将士效忠,等到丰收之后,可以平定边地。这时,世宗刚即位,决心出征讨伐,情绪高涨有统一天下的志向。多次拜访大臣求问治理天下的道理,那时的文士都不主张世宗急于用武,认为平定战乱,应把采取措施加强礼乐教化放在最先。只有翰林学士陶谷、御史中丞杨昭俭与王朴都讲用兵之策,王朴认为江淮是可以先攻取的。世宗平素就了解王朴的为人,等见到王朴的议论高明,更加感到惊奇,召他来商议天下大事,没有不合意的。王朴为人聪明敏锐,多才多智,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甚至对阴阳律历之法也都很精通。显德二年,下诏让王朴校订历法,他就把近年来预示上天符命的平庸没有依据的内容都去掉,设立通、经、统三法,制定《钦天历》。显德六年,世宗又下诏让王朴考订雅乐,王朴就依照汉代京房所定标准制造了测定声调高低、使发音准确无误的乐器。用九尺的弦十三根,依据管的长短分寸来设置琴柱,用七声作音阶,奏出的音乐非常和谐。王朴性格刚强果断,又被世宗信任,凡是他所做的,当时没有敢反对的人,然而人们也没有比他更强的地方。世宗进兵淮南,王朴留守京城,扩建新城,修建道路,规模壮阔雄伟,现在京城的规制,大多是他规划的。他上书讲的用兵策略,并不只是一时之策。至于谈到对各国先后消灭的次序讲到的“淮南可以最先攻取,并州是必定死守的敌寇,最后灭亡”,都像王朴所预言的。显德六年春,世宗派王朴巡视汴口,发生疾病,倒在座上,抬回来就死了,享年五十四岁。(二)古代诗词阅读8.反衬,通过人在舟中所见的景色变化来衬托船在疾驶;(2分)化静为动,山色为静态,而这里写山色来去,描写人在江上看到山色变换的优美景色,(2分)也表现出人的轻快愉悦的心情。9.塑造了虽已年迈但悠然自得、淡然洒脱、沉醉山水的词人形象。(3分)词人满头华发,但心情愉快地欣赏山水美景、鸥鹭翩翩飞舞,表现出词人寄情山水、沉醉自然的情怀。“寻浊酒,试吟篇”“钱塘梦”等,表达出词人那悠然自得、淡然洒脱的心境。(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1)答A得3分,答D得2分,答B得1分,答C和E不给分。(B项表述不准确,应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C项理解错误。“实施书院式管理制度”只是一种设想,没有实现。E项中的“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说法绝对化,不符合文意。)(2)①随时做好准备,祖国需要人才,自己能有所作为。这从他平时坚持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上可以看出。②能够抓住机遇。这从他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急需物理人才时朱清时前去自荐可以看出。③对科学研究孜孜以求,全身心投入,有一种拼搏的力量。这从他初到美国从事相关研究时的表现可以看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①为保证教学质量,中科大实行不扩招政策。②在治校期间,提出“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传统,拟在学校实施“书院式”改革。③在任南科大校长任上,未经教育部批准,自主招生。④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提出放弃行政级别。(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4)观点一: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