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城东职业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城东职业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城东职业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城东职业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城东职业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城东职业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该特征可概括为A.主权在民

B.人人平等

C.自由主义

D.分权制衡参考答案:A2.1943年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参考答案:B3.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入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①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③促进了西、葡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西、葡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4.在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有皇帝家仆的性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时期取消丞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变化过程体现的古代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是A.公天下意识不断加强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家天下”意识不断强化D.皇帝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下降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有皇帝家仆的性质……明清时期取消丞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过程体现的古代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是“家天下”意识不断强化,故C正确。家族式统治,不能反映公天下意识,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故B排除。材料也不能说明皇帝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下降,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趋势5.宋代的蚕桑生产区域遍布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但据《宋会要·食货》记载,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已达266万多匹,占全国的2/3。这说明长江流域A.丝织品市场需求量较大

B.民众丝纺织积极性较高C.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

D.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参考答案:C由“每年上贡的丝绸”“占全国的2/3”可知长江流域丝绸生产在全国所占的地位,说明其丝织技艺水平较高,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已明确“上贡的丝绸”,可见丝绸并不用于市场交换,无法说明A项;自然也无法去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出长江流域与全国的比较,并不能说明长江流域内各地间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6.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的1974年、1980年、1983年贴出的三幅春联:1974年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的春联是: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1983年的春联是: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的辛勤劳动

B.农业经济的发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参考答案:D7.历史学家费孝通说:“小农制是中国农业技术不能改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小农场上,不但现在利用动力的机器用不进,连耕牛都不能充分利用。技术不能改良,农民们要凭赤手赤足在田里劳作,农业里拖住了大量人口,农民的生活程度也终是在饥饿线上挣扎。”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B.古代铁犁牛耕并未真正普及C.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趋势参考答案: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小农经济C

解析:“小农制是中国农业技术不能改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小农场上,不但现在利用动力的机器用不上,连耕牛都不能充分利用”,可见作者认为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制约了弄农业技术的改良。A、C、D项都无从体现。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8.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一般符合三个条件,即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相当的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A.戊戌变法模式: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参考答案:B9.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参考答案:C10.丘吉尔于l948年提出“三环外交”政策。所谓“三环”就是英联邦关系、英美关系、英国与西欧关系,这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关系是英国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政策旨在A.恢复英国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B.构建牢固的英美同盟对抗苏联C.加强合作推进欧洲一体化发展D.维护英国原有的海外殖民体系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三环外交”政策是二战初期英国的外交战略,企图通过英国在与英联邦、美国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故A项正确;“三环外交”是以英国为核心,恢复英国在二战前的国际地位,不是为了对抗苏联,故B项错误;“三环外交”在欧洲问题上不是与西欧加强合作,是想发挥英国在欧洲的大国作用,故C项错误;维护英国原有的海外殖民体系与“三环外交”的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1.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

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参考答案:C12.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

D.推崇法家思想参考答案:B13.唐代除开国之君李渊外有19位皇帝,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2人,由大臣拥立的5人,由宦官拥立的9人,特殊事变继位的3人。这种情况说明唐代A.统治阶级贪婪腐朽

B.君相政争异常激烈

C.阶级矛盾错综复杂

D.宗法制度受到冲击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的发展。根据材料中“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2人,由大臣拥立的5人,由宦官拥立的9人,特殊事变继位的3人”可知传统嫡长子继承制遭到了重大破坏,宗法制度受到严重冲击,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统治阶级的贪婪腐朽,故A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是帝位继承情况,并未涉及君相政争和阶级矛盾的尖锐,故B、C两项错误,故选D项。14.据统计,从1904—1908年,每年根据《公司律》正式登记注册的企业公司数量都在50到60家,到1912年,运作的本国企业已有20749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规模,只有750家企业雇工超过100人。这表明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民族企业发展有较大局限性C.清政府严格限制企业的规模D.民族企业发展迎来短暂春天参考答案:B【详解】题干中说到1904-1908年间注册的我国近代公司“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规模企业”,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规模,因而发展会受到局限,故B项正确;A项是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的状况,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清政府的政策,故C项排除;D项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状况,排除。【点睛】这一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看清时间“1904-1908年”,同时要明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这一特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5.理学家们吸收、利用传统的文明成果和外来的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使道德信条式的传统儒学理论体系变成了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这说明理学A.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B.成功地化危机为转机C.总结了前代哲学成果D.增强了文化的开放性参考答案:A【详解】由材料可知,理学家吸收了外来的文明成果,并且融合到了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形成了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故选A项。材料描述的是新儒学的形成,并没有论述理学的作用,故排除B、D两项;总结前代哲学成果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16.秦始皇时代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皇帝任命

B.世代相袭C.考试选拔

D.地方推荐参考答案:A17.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B.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C.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

D.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在春秋战国时已瓦解,故A项错误;门阀政治萌芽于东汉末年,兴盛于魏晋南北朝,其经济基础就是世族经济,故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一直实行,故C项错误;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故D项错误。18.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参考答案:C19.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农村社员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B.农村分配不公现象严重C.生产关系调整影响了农业发展D.工农业生产比重不协调参考答案:C【详解】1953—1956年我国开展的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对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农业生产总值增长指数的下降趋势,不能说明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农村分配不公,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农业生产状况,不能得出工农业生产比重不协调的结论,排除D项。【点睛】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自1875年至1895年,建昌铜铁机器厂的规模、设备、资金和人员有较大扩展,但是业务对象始终是外商的船厂及航运公司,生产工艺一直停留在修理和加工零部件,“实际上仅是外商船厂的辅助工场”。这反映出中国近代企业A.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B.具有资金少、规模小的特点C.产品营销具有外向型特点D.对外资企业具有严重依赖参考答案:D21.下图为伪满洲国界碑,它是研究日本侵华历史的伪满洲国界碑①第一手资料②第二手资料③文献资料④实物资料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D22.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文中现象,其主要原因是()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参考答案:B23.大自鸣钟设置于工部局,“报时报刻,远近咸闻”。这种情景最先出现于A.南京B.天津C.上海D.重庆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侧重考查基础历史知识,大自鸣钟最早出现在上海工部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选项C;选项ABD均不正确。24.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了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度。郡县制的建立适应了大一统封建王朝加强对地方控制的需要,所以A不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制都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所以C、D不符合题意;郡国并行制下既有服从中央政府的郡县,又有地方封国,有悖于中国传统的“一”的秩序,故选B。

25.德国《前进报》1900年6月19日社论中指出:毫无疑问,中国人民运动的爆发,是几年前宣布对中国的铁拳政策引起的。社论所指的“铁拳政策”指的是: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英法武力威胁“修约”C.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D.八国联军悍然侵华参考答案:C26.下列关于古代商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B.汉代商人已成为古代社会最活跃的人群之一C.唐代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已十分兴盛D.明代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也开始发展迅速参考答案:D古代中国商业。本题为否定选择。选项D中“开始”不符合历史史实。27.明朝中后期,瓷器的生产多采用“官搭民烧”的办法;在制瓷中心景德镇有“形器走天下”之说。这充分说明了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景德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参考答案:A28.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方面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大烟囱工业”,如钢铁、采矿、纺织等,被称为“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化和小型化新兴工业,如电子、核能、宇航、激光等,被称为“朝阳工业”,获得迅猛发展。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A.国家加大干预经济力度B.政府推行“混合经济”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D.“新经济”的全面展开参考答案:C材料反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产业升级,主要在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B;“新经济”即知识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排除D。29.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

)A.趋利避害

B.精耕细作C.量力而行

D.扬长避短参考答案:B30.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C.提高人民群众艺术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世界文明的去向(13分)我至今仍记得我的老校长说过的话:“生活当中的事情并不永远是平坦顺畅的,有时我们眼看着就要登上顶峰,可是情况似乎很快急转直下,又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我们要牢记一个重要事实:文明本身的去向永远是向上的。如果从数个世纪的高峰和低谷之间划出的中线看,这条线一直都是呈上升趋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总统就职演说(1945年1月20日)问题:叙述从之前两个世纪“的高峰和低谷间划出的中线看”,世界文明的“去向”是如何“永远向上的”?参考答案:史实要点:实践范围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到20世纪中叶;内容既要包括世界文明的高峰(文明的成就),也要包括低谷(文明进程中的曲折);总结“高峰”与“低谷”的关系以及总体发展趋势。高峰(5分):18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意味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推进了城市化(1分)。工业革命推动的现代化进程在西欧、北美、中东欧和东亚逐次扩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1分)。18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1分)。19世纪中后期,随着各国工业革命的广泛深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德意志完成了统一、俄国和日本进行了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文明进入电气时代(1分)。(分值为1分的四项回答出三项给3分;分值为2分的如只写两个国家给1分,写出三个国家给2分)但文明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4分),19世纪中期,欧美诸国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及推进工业革命中,也通过殖民主义的方式构建现代世界体系(1分)。19世纪末,垄断资本的形成推进真正意义的全球扩张,形成瓜分世界狂潮,确立全球殖民体系(1分)。随着列强势力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引发列强之间的矛盾,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文明遭受重创(1分)。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掩盖的种种矛盾爆发,最终引发二战,人类文明再遭毁灭(1分)。(写出以上任意4点给4分)人类在面对发展中的问题时,总能进行调整和改善,推动文明继续其上升段的趋势。经济危机后的罗斯福新政、二战中建立的反法西斯联盟等都能证明这一点。可见,文明的去向总体上是向上的。(只有第一句结论者给1分,列举史实说明给2分)

文本组织分:2分。要求有组织性、逻辑性、关联性。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服装史上的大转变时期。这时由于大量少数民族入居中原,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装束,一般群众的服装受到胡服的强烈影响,将胡服的褊窄紧身和圆领、开衩等特点都吸收了过来,最后形成了唐代的“缺胯袍”“四癸衫”等袍服。但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又醉心于“汉化”,十分羡慕汉代帝王峨冠博带的“威仪”……于是,宽袍大袖的衣裳冠冕之类遂在“法服”(礼服)中保存了下来。到了唐代,上自皇帝,下至厮役,在日常生活中都穿圆领袍,裹幞头,穿长靿靴,是为“常服”。旧式的冠服,皇帝和官僚们也只在大祭祀和大朝会的时候穿一穿。材料二

唐朝诗歌繁盛,不少唐诗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元稹《法曲》诗云:“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花蕊夫人在《宫词》中描述说:“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有些唐诗还对当时妇女的服饰进行了描述,如“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绮罗丝缕见肌肤”等。(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述魏晋至唐朝我国服装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这一变化趋势形成的原因(4分)(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分)(3)综合上述分析,你从中能获得什么重要认识?(1分)参考答案:答案:(1)变化趋势:汉服胡化和胡服汉化交叉进行,并融合成人们的日常服装。(1分)原因:少数民族服装对汉族人的深刻影响;少数民族统治者醉心于“汉化”,大力倡导;各族人民与统治者的开放心态。(3分)

(2)特点:模仿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成为时尚,妇女服饰大胆开放。(2分)原因:承接了魏晋以来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形成了相对开放的社会风气(2分)

(3)认识:文明在相互交融中发展(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在交融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分)33.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明]谢肇制《五杂俎》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3分)(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4分)(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3分)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0分)(1)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3)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简表阶段演变萌芽于战国①理论: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建立于秦朝①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于西汉①实行刺史制度②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善于隋唐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创立和完善科举制加强于北宋①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建立禁军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政、军、财权;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新发展于元朝①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②实行行省制度空前强化于明清①明朝废丞相,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②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③八股取士衰败于晚清①国门洞开,政治、经济主权逐步沦丧②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成份出现材料二

雍正七年,为方便及时处理西北地区与准部的作战军务,始设军需房。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预政务的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