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东华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①近30年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界充满了两种看似悖反的诉求:一是呼唤中国文学与世界接轨,溶入世界文学的潮流;一是渴盼回归中华民族文学的传统,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但是在这两种声音的背后,自五四以来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根本解决。有意无意的文化自卑仍潜在支配着一些文学研究者的观察视野和判断尺度,导致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和结论得不到矫正,甚至愈演愈烈,成为一种习焉不察的成见和“常识”,影响到中国文学的当下建设与未来发展。可以说,文化自信的问题不解决,对过去和现在的中国文学的理性判断便难以形成,在此基础上更难以建设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未来。②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局。在世界舞台丧权辱国的近代历史使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充满了文化的焦虑,感时忧国的爱国情怀与保种强国的现实诉求经历了内在的紧张的绞杀与撕裂。在连续战败的历史经验的刺激下,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自信到五四时期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文化的自卑酿成了后来人们的“全盘反传统主义”。在这种极端的羞耻感和自卑感的支配下,五四学人所提出的文化解决方案自然也陷入极端和决绝。所以,时至今日,中国文学研究要形成对自身民族文学传统的正确的、理性的认识和判断,首先要做的一件工作,仍是要清除研究者本身那种内在的近乎根深蒂固的“阶下囚”心态,确立和重建一种正当的、理性的文化自信。③当然,提倡确立和重建一种正当的、理性的文化自信,不是要采取一种“事后之明”苛责于五四新文化先驱和学人。他们当年的决绝姿态和极端言论自有其自身的语境——大抵是在一种世界文化格局中意识到本民族文学的不足而产生的近乎恨铁不成钢的文化心态。可以说,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只要意识到自身的民族文化落后于世界,这一国家的知识分子便不乏有人起来唱衰自己的文学和文化传统。然而,今日对五四知识分子当年的决绝姿态和极端言论取“同情之了解”的态度,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甚至接受他们的决绝和极端所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影响。④总之,时移世易,今天的中国学人有更多的足够的理由重提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反映在文学研究中,既要以对民族文学传统的客观认识为基础,也要以对民族文学当下实践的理性认知为前提,还要基于对中华民族文化未来建设的必要信心。日本文学家吉田幸次郎曾说:“从文学作品来看,像中国这样只着眼于现实世界,而抑制对神的关心的文学,在其他文明地域确实少与伦比。中国虽然没有产生莎士比亚,但是,西方也没有产生李白和杜甫。”这种换一个角度看中国文学的方式,长时间却为我们本土的一些文学研究者所缺乏。个中的成因,研究者本身缺少文化的自信是一个重要因素。而所谓文化的自信,既不是文化的自大,也不是文化的自满,而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之自我的充分尊重和创造发明。(节选自王爱松《文化研究与文化自信》)1.对于“文化自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化自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它影响了一些文学研究者的观察视野和判断尺度。B.文化自信影响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的中国文学的理性判断,也影响未来的民族文化建设。C.文化自信在五四时期达到历史最低点,这也导致当时人们提出了“全盘反传统主义”。D.文化自信应该是正当的、理性的,不能脱离了“其自身的语境”而苛责那些文化先驱。2.下列对原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①段从近3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界存在的诉求引出文化自信的问题,并指出解决文化自信问题的重要性。B.第②段回顾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局,指出要重建文化自信要清除内在的近乎根深蒂固的“阶下囚”心态。C.第③段紧承上段,认为后人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去看待五四的先驱们,重在阐释现代人重建文化自信的方式。D.第④段和前面构成分总关系,指出文化自信反映在文学研究中的各种要求,并认为本土学者缺乏转换角度看问题的方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文学研究界一直存在的两种看似悖反的诉求其实都涉及到文化自信问题,也影响着民族的文化建设。B.在近代历史转型期的知识分子充满了文化焦虑,充满了对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判断。C.中国某个阶段出现唱衰自己民族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现象在世界舞台上是少有的,不能对他们保持“同情”。D.今天,重建文化自信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中国文学最大的问题是只着眼于现实世界,而抑制对神的关心。参考答案:1.C2.A3.B1.试题分析:概念理解题,传统的考查形式是选择题。对于文本中的概念,我们必须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做题的基本方法是要回归原文。首先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无中生有,不可曲解原意等,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C项,全盘反传统主义”是后人们提出的,并不是当时的观点。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我们要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题目的具体要求,自己归纳,提取精要。B原文是“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局”,这里曲解文意。C这部分内容重在阐释现代人重建文化自信的态度而非“方式”。D原文是“一些文学研究者”,这里扩大了范围。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A“两种看似悖反的诉求”是“近30年来”,而不是一直存在。C原文表述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今日对五四知识分子当年的决绝恣态和极端言论取‘同情之了解’的态度”,选项说“少有”“不能对他们保持‘同情’”,违背文意。D“只着眼于现实世界,而抑制对神的关心的文学”这只是外国人的观点。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教授的底牌
(台)郑明娳不记得从何时开始,竟听到有人以“教授”之名呼我。刚开始时,非常不习惯,总是弄不清对方在叫谁。过一阵子,会愣一下,方悟了过来。而今日子久了,渐渐“耳熟能详”,谁叫我又姓郑呢,越听越耳顺的“真焦瘦”,越想越合我那又焦又瘦的形相。在讲台上“盖”了十几年,已算是资深的误人子弟者,从来不敢自觉有资格对年轻人传道授业解惑。实在说,自己老感到营养不良,腹苟原极赛滞,阮囊又常羞涩,加上先天不良.后天失调的身材,哪能不算是真正正牌的“焦瘦”呢!在纯做女儿的时代,父母承认我是只书蠢虫,也就纵容我对家事的不闻不问。有一天,当我成为自己小家庭的一家之主时,衣食住行,向夹不讲究的人,自帐也是因陋就简,有个窝蹲.已常感福分不浅,没想到招待过三次客人——当然只招待得起滚水泡茶——之后,居然连惹三次严重警告:如今不比孔子时代,居陋巷的颜回虽然博得夫子赞美,却因营养不良、居住环境污染而短命!训话的人是那么振振有辞,使我立刻反省一下自己的陋室:房子是陈旧了点、空间是逼几了点、光线是队晤了点、家具也老爷了点……殊不知这正合我这么“焦瘦”的人居住。在一切从简的原则上,我的客厅充当了书库,只见书架,不见沙发——这大约是最令朋友不满的一点。不过,访客坐在硬餐凳上总是坐不久,岂不很省事?与儿子共用的卧房兼书房又兼儿童娱乐室,地板上几乎每天都堆满了我的书及他的玩具,那自然是访客止步的禁地。由于我这个人无能,在厨房里永远变不出什么好汤好水,加上人丁单薄,便没有下厨房学展身手的念头。好在二十世纪物质文明早已提供我便宜又实用的冰箱,冰库里经常可以储藏冷冻水饺、汉堡、肉粽,一趟车便可载回半个月的熟食。既省时省事又可保持身材“长寿”。虽然很少想到白居易,可是却乐天安命,从来不曾感到大台北,居不易。不幸的事总是会偶发的。有一天,司马中原先生光临寒舍,我当然只端出一杯立刻烧水冲泡的即兴清茶,绝不合乎周岂明所提供的“自然主义的茶”,因为从客人喝茶时屡皱眉头便宜可以推知一二,粗茶硬板凳地聊了半小时,已到晚餐时间,我知道冰库里的那些玩意儿绝不能拿出来“怠”客,便提议请他老人家到外边上馆子,他居然说还得赶回家替太座烧饭。但是又聊了半小时,他并没有走的意思,儿子看完卡通,跑过来很诧异地问:“今天怎么没有准时吃饭?”我只好再提外吃之议,司马表示已跟太座说好了,不能在外久留,但仍无离绪。我只好打开冰箱,用最快的速度把残菜剩饭齐倒在一个钵子里,再飞快地把它丢进电锅中,盖上盖子,按下开关。但不幸的是,电锅摆在客厅兼餐厅的鞋柜上,我虽然用纪政般飞跃羚羊的速度从冰箱冲到电锅边,且企图用身体遮住钵子的内容,可是司马是个积三十年透视人生经验的小说家,我的围堵政策怎躲得过他的X光眼的扫描呢。他开始拿出长辈的姿态了:你这样的晚餐还是给人吃的吗?……结论是:难怪你们母子都面有菜色!我的理由是目前在外边偶有应酬,总是大鱼大肉,撑得人胀胀的,平时家居好简单些可顺便洗胃。谁知他老人家更不以为然:现代人人讲究营养均衡,美食主义,你这种三餐一大饱两餐一小饱的是哪一世纪的食法?我私下的结论是:自己跟孔子比较没有“代沟”,他老人家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说不定还嫌我冰牛奶加面包已过于奢侈呢。从此以后,我极害怕吃饭时间司马大人来临检。我固执地相信一名“教授”的专任职务是读书,兼任任务才是教书。只有不停地吸收新养料,授课才能活水不断。至于演讲、评审、编书甚至交友等工作实只能放在“休闲时间”偶作一秀。尤其对一个天资驽钝的人,像我,读书更得人一己百、人百己午的多花些力气才行。再者,我读书偏有怪癖,总要为写点什么才读得最有效率,因此趴在桌上成为我最惯常的姿势,美容院的小姐替我修指甲,便猜到我的职业是抄写员。由于正常工作时间不容剥削,因此其他工作时间只好合并解决。洗头的时候,可以把寄赠的杂志浏览一遍;搭车的时候,可以边构思上课的程序;下课十分钟,把当天的报纸翻完。边烧饭、边洗衣;边替儿子洗澡、边替他复习功课;边吃饭边进行“亲子活动时间”。我早已习惯边走边胡思乱想,因此迎面而来的熟人,也经常视若无睹,终于挨上目中无人之骂。有一次,从邮局信箱里拿出一叠信,边走边折阅,突然有个人冲着我说:喂!下次不要在马路上边走边看东西哦!原来我已走上大马路了。并非市虎特别礼让“教授”,面是因为我焦瘦的体形,小得让他们撞不到。回到家,恰好把该处理的信件留下来,把该丢的资料垃圾桶。由于性子急,训练出相当的快动作,常想自己可能有资格参加马拉松赛,因为走在路上时我几乎在练跑。上课是教书匠最苦也最乐的时候。是甘是苦,要看上的是什么科目。例如学校派我上“四书”,对于不谙义理的我,要在一学期内讲授《大学》——《大学》正文一共有一千五百字,以我惯常快节奏的讲课速度,并用上高中国文的方式,两个钟头便可以把一学期的课程上完。不论如何提醒自己说话慢点,上课时迟到一点,下课早退一点——一个学期还是遥遥乎其远哉!在讲台上真是如站针毡!当然,对于擅长义理的人而言,讲“四书”乃是莫大的享受。我上现代文学或古典小说,总感到自己比较“物尽其用”些。偶然发现还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时,灵感也会左右逢源、纷至沓来。尤其文学课程是一种再创作的工作,当兴会淋漓时,焦瘦的我,有时不免膨胀自己的智商,还以为具有两把刷子哩。也因为偶能意兴踹飞,又时常能笑自己可笑之处,上课自然有莫大的快乐,也就忘了是否误人子弟啦。我的形式生活可能太呆板,物质生活可能贫瘠,但是我都不曾因此而感到任何“委屈”。我的快乐建筑在一篇简陋的稿子赶完的那一刹那,一堂平凡的课却使我自得的时候。我焦瘦的底牌确然欠缺光华,但是,哪些个人不珍视他自己的敝帚呢!
15.简要赏析文章第一自然段。(4分)16.文中亮出教授的“底牌”有哪些些?请简要概括。(5分)17.分析文章具体叙写司马中原先生来访的作用。(6分)18.试探究文中透视出作者人生情怀?(6分)参考答案:15.参考答案:开篇点题,首句标其目,揭示文章内容;起笔自然,行文真率朴实,巧用谐音仿词,充满幽默感;引下下文,为全文定下真实开朗轻松看待人世、自谦自省、自我嘲侃的行文格调。评分细则:4分,每个要点2分,任答对两个要点即可。大意对即可。16.参考答案:形相“焦瘦”,愧为人师;因陋就简,家居陋室;理家无能,不善烹调;分秒必争,嗜读如命;喜爱上课,有苦有乐。评分细则:5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对即可。17.参考答案:在行文构思上起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作用;更加真实地呈现自己不讲究衣食住行,不善理家的底牌;同时突出了作为自知分子的率真、知性的品性。评分细则:6分,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大意对即可。18.参考答案:文中作者一反流行的世俗,掏心亮肺地自掀“底牌”,即自己的诸多不足,表现出行事光明、胸怀磊落、正直无畏的作风和品性;“我的快乐建筑在一篇简陋的稿子赶完的那一刹那,一堂平凡的课却使我自得的时候。”更表达出人生的快乐是在事业追求之中的人生价值观。评分细则:6分,两个要点每个3分。每个要点,观点1分,分析2分。大意对即可。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深山来客(有删改)朱山坡有一年夏天,洪水过后,镇上的人看到一个陌生的中年人背着一个耷拉着头的女人走进电影院。中年人是撑船从上游的支流鹿江来的。一条简陋的乌篷船,窄小得只能挤得下两个人。蛋河很少行船了,因为湾多水急,十分危险,曾经翻过好几次船,淹死过人,尤其是洪水过后,河道更加凶险莫测。鹿江很长,很窄,满是水草,几乎不为人知,它的尽头是鹿山。蛋镇没几个人去过鹿山,不仅仅是因为偏僻,还险峻,不通公路,是深山野岭,仿佛是世外之地。过去是瑶民住的地方,他们很少出山,现在已经人迹罕至。中年人自称从鹿山来,都把蛋镇人吓了一跳,那得经历多少艰险啊!鹿山人背上的女人是他的妻子。她五官长得真好看,是一个美人的模样,很年轻,但身体不好,脸色苍白,嘴唇没有一点血色。主要是腿不好,走不了路,浑身没有力气似的。她得的是严重贫血症,根治不了,而且会越来越严重,慢慢地,最后死掉。“她哪里也不愿意去。她只喜欢看电影。只要看上一场电影,她就觉得病好了一大半。”鹿山人说。鹿山人把妻子背进电影院,安置好,便出来,决不偷窥一眼银幕。从电影院里出来后,鹿山人的妻子原来苍白的脸竟然变得有些绯红,耷拉着的头也抬了起来,尤其是那双暗淡无光的眼睛变得像野草叶尖上闪亮的露珠。其至,她要尝试着双脚踮地走路。这天晌午,鹿山人背着妻子又来到了蛋镇电影院,却在海报墙上看到一张白纸黑字的告示:台风将至,今天不放电影。妻子难掩失望,立马瘫软在鹿山人的背上,用力扯他的耳朵,责怪他来晚了,要是昨天或前天来就不会错过电影。鹿山人不断地解释安慰。他的两只耳朵红彤彤的,都被扯裂了吧。街道上的人为应付即将到来的台风正疲于奔命,顾不上他们,只是匆匆跟他们打一声招呼就算了。鹿山人背着妻子要走,却被妻子阻止了。“我要看电影!”妻子像孩子撒娇似的说。鹿山人说:“台风要来了,今天电影院不放电影,我们赶紧回家吧。”妻子说:“可是,我们比台风先到呀。”鹿山人说:“台风过后,我们再来。”妻子说:“你害怕台风呀?你害怕回不了家呀?”鹿山人沉默了。谁不害怕台风呀?台风来了,摧枯拉朽,地动山摇。还有暴雨、山洪,猛烈得惊心动魄。妻子从鹿山人的背上挣扎下来,扶着墙挪步到电影院正门,伸手摸了摸“蛋镇电影院”的牌子,突然变得莫名的哀伤,竟掩面低泣。鹿山人吃惊地问:“好好的你为什么哭?”妻子说:“我心里的悲苦,像台风,像鹿江,像山洪暴发。”鹿山人知道妻子内心的悲苦,但她还是第一次说出来。平时,她从不埋怨,也从不哀叹,心里最难受、最绝望的时候,也只是对鹿山人说:“我想看一场电影。”于是,鹿山人连夜准备,第二天一早便出发。这一次,本应该是昨天或前天出发的,但因为要收割最后的一亩庄稼推迟了。鹿山人也黯然神伤,向妻子保证说:“台风过后我们还来看电影,一个月看两场。”妻子说:“我不等了,等不及了……我等不到台风过后了。”风似乎越来越紧了,天空中的云朵也变得慌乱起来。鹿山人不知道怎么说服妻子,只是俯下身子,试图让她爬到他的背上,然后回家。可是,她固执地拒绝了。鹿山人尝试性地去背她,被她推开了。鹿山人站起来,要抱她。她躲闪开了,双手抚着电影院的牌子,突然号啕大哭。那哭声就是山洪暴发,悲痛欲绝。后来镇上的人回忆说,这辈子从没有听到过如此撕心裂肺的哭声,像孟姜女哭长城,电影院都快被她哭塌了。路过的人们都停下手里的活,围过来劝慰她。“台风马上要到了,电影院没人上班了,连学生都放假回家了。”“只是少看一场电影嘛,又不是世界末日。只要电影院还在,就还会有电影看。”“台风过后,你可以连看三天电影。住我家里,管吃管穿,要住多久都行。”……可是,谁也无法劝止她的哭。不是一个孩子在哭,而是一个内心悲苦的人在宣泄。鹿山人和大伙都束手无策。这样哭下去,对本来就病弱的她会雪上加霜。这个时候,电影院院长老吴从电影院走出来:“这是哪个龟孙子贴的告示?”一把撕下自己亲手贴上的告示,对鹿山人的妻子说,“今天照常放映!”鹿山人妻子的哭声戛然而止,用哀求的眼神将信将疑地盯着老吴。老吴让鹿山人背起妻子跟着他走进电影院。不一会,电影院里便传出片头曲的声音。鹿山人从电影院里走出来兴奋地告诉大伙,真的放电影了!你们也进去看呀。电影院的大门敞开着,没有售票员,守门的卢大耳也不见踪影,但大伙只是侧耳倾听,没有谁趁机混进去。他们都明白,这场电影是老吴专门给鹿山人的妻子放映的。在蛋镇电影院历史上,这是头一次免费给一个人放电影。可是,没有谁说阴阳怪气的话。鹿山人在电影院外头蹲着,独自烧着烟叶。他们走过来,心照不宣地摸摸他的头,然后默默走开。不断有女人过来叮嘱他:“电影散场了,你带她到我家吃碗热鸡汤再走。”她们不厌其烦地给他指路,哪条街哪条巷。鹿山人一概答应,反复致谢。女人们发现,鹿山人满脸疲惫,更瘦了,明显苍老了许多,不禁叹息:“他怎么还背得动自己的女人啊!”这次,鹿山人始终没有离开电影院一步,一直到电影院结束,传来片尾曲的歌声,才进去把妻子背出来。鹿山人的妻子脸上的绯红色更加明显,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亢奋。她在他的背上仍兴致勃勃,热泪盈眶。那是电影带来的泪水。鹿山人觉得今天的电影很好,妻子看开心了,心里感觉特别幸福。老吴对鹿山人说,台风过后,欢迎你们再来看电影。鹿山人对老吴千恩万谢。他的妻子眼含泪水,频频点头向老吴表达谢意。老吴像一个老父亲,抬手轻轻地替她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头发。“你今天特别漂亮!”老吴慈爱地赞美了她。台风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它们攻打着电影院的窗户。上次台风攻陷放映室,砸毁了一台放映机。老吴不敢掉以轻心,转身跑回电影院。鹿山人以为妻子同意跟他回家了,可是,她说要去照相馆,“老吴说我今天特别漂亮。”“时候不早了……”鹿山人说。妻子说:“反正每次都要点火把回家的。”“台风来了!”鹿山人伸出一只手去捕捉风,感受到了异样,焦急而不安地说。妻子说:“死都不怕,我还怕台风吗?”鹿山人只好改弦易辙,去往国营照相馆。这是蛋镇人最后一次见到鹿山人和他的妻子。这次台风过后,多少次台风过后,再也没有看到他们的踪影。老吴有点想念鹿山人。他断言,鹿山人永远不会再带他妻子来蛋镇看电影了。可是,当别人问“为什么”时,他只是摇头,叹息,不愿意向大伙解释。蛋镇人有种种猜测,但就是没有人愿意说出那句话:鹿山人的妻子或许已经离开了人世。……有一天,国营照相馆在玻璃橱窗展出了一幅32英寸的大型彩色照片,装了金色的边框。照片里的女人穿着橘红色的旗袍端坐在黑色的椅子上,秀发及肩,脸色绯红,面带微笑,双目炯炯有神。国营照相馆的人说,鹿山人说好台风过后来取照片的,但两年多过去了,仍不见有人来取。16.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小说中这对夫妻生活极度贫困,一个月只能看一场电影。而正是这场电影,使得他们的爱情有了亮色,生命充满了意义。B.台风、山洪暴发等词语在文中多次出现,渲染了气氛,有力地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也能够折射出主要人物的特殊心理。C.小说以“深山来客”为题,既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同时也交待了小说主要人物的身份,以及故事发生的地点。D.小说语言典雅、别致、细腻、绵密;鹿山人的妻子身患绝症,全文笼罩在绝望的氛围中,展现了人生百态、丰富的内心及美好人性,悲剧气息浓郁。E.人生苦短,活着却是漫长的煎熬,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一场电影的作用,看电影作为线索,串联起鹿山人夫妻与蛋镇人之间的故事,使情节更紧凑。17.这篇小说首段叙写蛋河、鹿江、鹿山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18.(1)鉴赏小说中的划线句子。(2)小说讲述了鹿山人夫妻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作者塑造的鹿山人妻子的形象,外貌美好,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19.这是一篇回归真善的小说,一篇直指人心人性的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揭示了哪些美好的人性。参考答案:16.CD
17.蛋河弯多水急,洪水过后凶险莫测;鹿江长、窄不为人知;鹿山偏僻,险峻,人迹罕至。深山来客来到蛋镇经历艰险。为后文写台风即将过境,深山来客回程艰险埋下伏笔;为表现男人对女人的爱埋下伏笔。
18.(1)神态描写(细节、肖像),重症贫血患者绯红的脸色;比喻,暗淡的眼睛变得闪亮。动作描写,女人抬起头;夸张,尝试走路。表现了电影使女人人生有了亮色,生命充满意义。(2)鹿山人的妻子重病,追求美好生活,完美的外貌,使女主人公内外兼美。从而使本文悲剧气氛更加浓郁,表现了人性的美好。
19.小说讲述了鹿山人夫妻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赞美了心灵的纯净与人性的美好。从深山来客夫妇身上能看到相濡以沫和不离不弃,看到人间的温情;蛋镇人善良热心、轻财重义、勇于担当,具有淳朴的传统美德;看电影反映了时代的贫困与无奈,更凸显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渴求,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C.“以及故事发生的地点”分析错误,故事发生的地点在蛋镇,从题目中并没有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D.“小说语言典雅、别致”分析错误,小说语言朴实、自然、细腻、绵密。故选CD。【17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概括主旨,把握艺术特色;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最后做出判断。错误的设置,有的是手法错误,有的是表达效果的错误,有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错误,一定要静下心来,判断时要仔细认真。小说首段叙写蛋河、鹿江、鹿山,都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充满神秘色彩。蛋河湾多水急,洪水过后凶险莫测;鹿江长、窄不为人知;鹿山偏僻,险峻,人迹罕至。从结构上分析,这段描写为后文写台风即将过境,深山来客回程艰险埋下伏笔;从内容上分析,这段描写可以突出深山来客来到蛋镇所经历的艰险,表现男人对女人的深沉而博大的爱。【18题详解】(1)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原来苍白的脸竟然变得有些绯红”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节、肖像)的手法,写出了重症贫血患者绯红的脸色。“那双暗淡无光的眼睛变得像野草叶尖上闪亮的露珠”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暗淡的眼睛变得闪亮。“耷拉着的头也抬了起来”“她要尝试着双脚踮地走路”运用动作描写,尝试走路。表现了电影使女人人生有了亮色,生命充满意义。(2)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小说讲述了鹿山人夫妻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作者塑造的鹿山人妻子的形象,多处写到鹿山人妻子的美丽。如“她五官长得真好看,是一个美人的模样,很年轻”“你今天特别漂亮!”“秀发及肩,脸色绯红”。鹿山人的妻子重病,她追求美好生活,完美的外貌,使女主人公内外兼美。如此美好的女子却生了如此重病,形成认识上的反差,从而使本文悲剧气氛更加浓郁,表现了人性的美好。【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社会内涵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有关情节的探究性题,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是否真实,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联系小说具体内容,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小说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理由与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小说讲述了鹿山人夫妻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赞美了心灵的纯净与人性的美好。①从深山来客夫妇身上能看到鹿山人对重病妻子百般呵护,相濡以沫和不离不弃,看到人间的温情。②小说塑造了以老吴为代表的蛋镇人的群像,他们善良热心、轻财重义、勇于担当。③看电影反映了时代的贫困与无奈,更凸显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渴求。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少任侠自喜。明季为诸生。顺治初,檄署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归。郊行,遇二卒掠女子,故与好语,夺其刀杀之,还女子其家。举康熙二年八旗乡试第一,授广东香山知县。前政负课数万,系狱,启圣牒大府,悉为代偿。寻以擅开海禁,被劾夺官。
十三年,耿精忠反,兵入浙江境,陷温州傍近及台、处诸属县。圣祖命康亲王杰书统师进讨,启圣与子仪募健儿数百诣军,以策干王。檄署诸暨知县,剿平紫琅山土寇。十四年,以王荐,超擢温处道佥事。
吴三桂将韩大任骁勇善战,世称小淮阴者也。启圣说之降,简其部卒,得死士三千人,以为亲军。十六年,从康亲王复邵武、兴化,尽取漳、泉地。锦遁归厦门。总督郎廷佐奏启圣与子仪屡著战功,赡军购马,具甲胄弓矢,糜白金五万,皆出私财,诏嘉奖。
十七年,诏擢启圣福建总督,条上机宜,“请调福宁镇兵助攻泉州,调衢州、赣州、潮州三镇兵助攻漳州,复设漳浦、同安二总兵,增督标兵五千。下议政王大臣议,衢、赣、潮三路皆重地,未便征发,既增督标兵,毋庸复广通省兵额,余皆从其议。七月,偕海澄公黄芳度自永福进克平和、漳平。叙功,进正一品。十九年,启圣及总兵赵得寿、黄大来等分兵七路并进,破十九寨,进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十八年,国轩与淑、佑等踞郭塘、欧溪头,欲断江东桥以犯长泰。启圣偕赉塔、捷及巡抚吴兴祚等邀击,大败之,先后招降所置吏四百余、兵一万四千有奇。国轩等复率万余人谋夺榴山寨,启圣偕赉塔及副都统石调声击败之,至太平桥、潮沟,斩千余级。十九年,会赉塔等攻海澄。时提督万正色先克海坛,启圣及总兵赵得寿、黄大来等分兵七路并进,破十九寨;别遣将渡海,拔金门、厦门,降锦将朱天贵等,锦退保澎湖,尽复所陷郡县:进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二十二年六月,琅进攻台湾,取澎湖。启圣驻厦门督馈运,以大舟载金、缯、货、米至军,大赉降卒,遣之归,台民果携贰。复设间使克塽与国轩互相猜,众莫为用。琅遂定台湾,克塽、国轩等皆降。语具琅传。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明年,部议以启圣修缮船舶、军械,浮冒帑金四万七千有奇,应追缴,上念其劳,免之。
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执土豪杖杀之
杖:用木杖B.前政负课数万,系狱
系:关押C.简其部卒
简:精简D.具甲胄弓矢
具:筹集备办5.以下六句话能够表现姚启圣政治军事才干的一组是(
)(3分)①故与好语,夺其刀杀之②说之降,简其部卒,得死士三千人③以王荐,超擢温处道佥事。④偕海澄公黄芳度自永福进克平和、漳平⑤复设间使克塽与国轩互相猜,众莫为用⑥浮冒帑金四万七千有奇,应追缴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姚启圣早年有豪侠之气,敢作敢为。他曾杖杀土豪,解救被劫掠的女子,任香山知县时,为前任知县偿还了拖欠的赋税。B.姚启圣一生终于朝廷,公而忘私。耿精忠谋反的时候,他购买马草,筹集铠甲弓箭,花费了五万两白银,都是私人财产,受到朝廷褒奖。C.姚启圣积极为朝廷建言献策。康熙十七年,朝廷下诏提拨启圣为福建总督,他分条上奏了依据形势应该处理的政务,大部分建议被朝廷采纳。D.姚启圣具有文韬武略,屡建战功。他曾说降了韩大任,后又协同黄芳度攻下和平、张平,还帮助施琅平定了台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启圣与子仪募健儿数百诣军,以策干王。(5分)(2)启圣驻厦门督馈运,以大舟载金、缯、货、米至军,大赉降卒,遣之归,台民果携贰。(5分)参考答案:
略
5.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侍中刘晔为帝所亲重。帝将伐蜀,朝臣内外皆曰不可。晔入与帝议则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曰不可。晔有胆智,言之皆有形。中领军杨暨,帝之亲臣,又重晔,执不可伐之议最坚,每从内出,辄过晔,晔讲不可之意。后暨与帝论伐蜀事,暨切谏,帝曰:“卿书生,焉知兵事!”暨谢曰:刘晔,先帝谋臣,常曰蜀不可伐。”帝曰:“晔与吾言蜀可伐。”暨曰:“晔可召质也。”诏召晔至,帝言诚不足采,侍中问晔,终不言。②后独见,晔责帝曰:“伐国,大谋也,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夫兵诡道也,军事未发,不厌其密。陛下显然露之,臣恐敌国已闻之矣。”于是帝谢之。晔见出,责暨曰:“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暨亦谢之。③或谓帝曰:“晔不尽忠,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陛下试与晔言,皆反意而问之,若皆与所问反者是晔常与圣意合也。每问皆同者,晔之情必无所复逃矣。”帝如言以验之,果得其情,从此疏焉。晔遂发狂,出为大鸿胪,以忧死。④《傅子》曰:巧许不如拙诚,信矣!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独任才智,不敦诚悫,内失君心,外困于俗,卒以自危,岂不惜哉!﹣﹣《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二)(有删改)(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意思。①不厌其密_____②信矣_____(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①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_____A.有益
B.渐渐
C.更加
D.增加②子诚直臣_____A.只是
B.正义
C.正直
D.爽快(3)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A.晔入/与帝议则日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日不可。B.晔入与帝议则日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曰不可。C.晔入与帝议则日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日不可。D.晔入与帝议则日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日不可。(4)第③段画线句“果得其情”中“情”指是_____。(5)将第④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6)依据全文,简析刘晔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1)①“厌”通“餍”,满足;②确实。(2)①D②C(3)B(4)“情”是指刘晔并不真正忠心,而是顺势迎合皇帝意向的心态(情况)。(5)凭刘晔的聪明智慧和权术计谋,如果能坚守道德和仁义的立场,以忠信为行为准则,即令是古代的德才朝著的人,又有谁能比得上他!(6)巧诈不诚,独任才智,一意逢迎,不行德义,不讲忠信。【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本题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①“厌”可联想“何厌之有”中“厌”的解释,解释为通“餍”,满足。②“信”可联想“信可乐也”中“信”的解释,解释为“确实”。(2)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本题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①“益”所涉及的语境是“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大意是经常担心睡迷糊了泄露机密,增加我的罪过。这里“益”据推测可解释为“增加”。故选D。②“直”所涉及的句子是“子诚直臣”,大意是说你确实是个()的大臣,这里可揣测为“正直”。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晔入与帝议则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曰不可”,这段话中“入与帝议则日可伐”与“出与朝臣言则曰不可”句式对称,根据理解原句中的“出”领起句应该单独成句,是“出朝”的意思,故应在“伐”后断句,排除ACD。故选B。这段话翻译为:刘晔入宫与魏明帝谈论此事则说“可以举兵”。而出宫与朝臣谈及此事,却说“不可出兵”。(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果得其情”大意是果然发现刘晔在迎合取巧,这里的“情”应是指前面“陛下试与晔言,皆反意而问之,若皆与所问反者是晔常与圣意合也。每问皆同者,晔之情必无所复逃矣”。也就是用办法去考验刘晔,发现其并非真正的忠心,他揣测皇上的意图而一味的奉承迎合。(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应注意以下词语:“明智”,聪明智慧;“权计”,权术计谋;“居”,坚守;“上贤”,指德才朝著的人;“加”,比得上。(6)本题考查对文中主人公道德品质、人物形象的探究能力。考生应找出主人公所经历的事迹,认真理解的基础上探究其品质,另外也需要注意文中直接出现的展现其品质的句子。据原文“晔入与帝议则日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曰不可”可知,他入宫与魏明帝谈论此事则说“可以举兵”。而出宫与朝臣谈及此事,却说“不可出兵”,由此可见其巧诈不诚;据原文“帝如言以验之,果得其情,从此疏焉”可知,明帝考验刘晔,果然发现刘晔在迎合取巧,由此可见他一味逢迎皇帝;据原文第四段“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独任才智,不敦诚悫,内失君心,外困于俗”可知,他不行德义,缺乏忠信,独任才智。【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曹魏帝国高级咨询官(侍中)刘晔,十分受到皇帝曹叡的亲近尊重。曹叡打算攻击蜀汉帝国,政府官员一致反对。刘晔晋见曹叡时,却表示赞成。但是出宫后跟文武百官讨论时,则跟大家的立场一致,表示反对。刘晔有胆量,有见识,言之有物,无论正面反面,都有理论的跟事实的根据。中央禁军总监(中领军)杨暨,也是曹叡亲信,对刘晔也十分亲近尊重,坚决反对出军。杨暨每次去皇宫晋见皇帝出来,一定拜访刘晔,刘晔就向他分析不可出军的原因。后来,杨暨跟曹叡讨论此事,恳切劝阻,曹叡说:“你是一介书生,怎么懂得军事?”杨暨说:”我的话固然没有分量,可是刘晔是先帝(曹操及曹丕)时的智囊,他也认为不可出军。”曹叡说:“怪了!刘晔在我面前,却是认为可以出军。”杨暨说:“我可以跟他当面对质。”于是,曹叡召见刘晔,询问刘晔的意见,刘晔闭口不答。
后来,刘晔单独晋见,抱怨曹叡说:“攻击一个国家,是一个重大事件。我能够参与这个重要的密谋,连睡觉时,都恐怕说梦话把他说出来,泄露军机,增加我的罪过!怎么可在人前提及?军事行动,诡秘莫测。大军未动之前,越秘密越好,而陛下公开谈论,恐怕敌人已经听到。”曹叡向他道歉。
刘晔出宫,责备杨暨说:“渔夫钓到一条大鱼,就尽量放线,尾追在它之后,必须等它筋疲力尽,可以制伏的时候,才收回钓线,所以每次都有收获。君王的威严,岂止是一条大鱼?你诚然是一个正直的臣僚,然而处理事情的方法,却很拙劣,应该仔细思量。”杨暨也向他道歉。
然而,终于有人拆穿刘晔底牌,向曹叡报告说:“刘晔并不是真正的忠心,他只是观察陛下的意向,顺势迎合而已。陛下不信的话,不妨试他一试,把陛下所反对的事情,当做赞成的事情,告诉刘晔,问他的意见。他如果反对,是他的见解果然跟陛下的见解,常常相合。如果每项他都赞同,他就露出原形。”曹叡用这个方法验证,果然发现刘晔实情,从此跟他疏远。刘晔也察觉到自己的失策,懊恨之余,精神开始恍惚,遂被逐出中枢,出任藩属事务部长(大鸿胪。高级咨询官,常在皇帝左右,属于智囊阶层,有强大的影响力。部长不过主持一部事务,难以再跟皇帝接近)。不久,刘晔忧虑而死。
傅玄曰:灵巧诈伪,不如拙笨诚恳,是千古真理。以刘晔的聪明智慧,反应灵敏而又中肯,如果坚守道德和仁义的立场,以忠信为本;即令是古代的大贤,又有谁能比得上他!但是刘晔只信任自己的才能,不够敦厚、不肯诚实;以致内失君王信赖,外失朋友情谊,终于自己造成自己的危局,岂不可惜!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尹师鲁墓志铭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丁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
多:赞美
B.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直:通“执”:掌管C.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
贷:宽恕D.舁至南阳求医
舁:抬着9.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
②不欲与廉颇争列B.①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①疾革,隐几而坐,
②图穷而匕首见D.①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10、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11、师鲁见称于世的原因有哪些?请归纳概括作者的观点。(5分)参考答案:10.(1)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1分)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1分)不随便停止也不轻易听从别人的意见,(1分)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1分)(2)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1分)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1分)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卒”、“穷”各1分))11.①才华横溢,博古通今②事无难易,勇于敢为③于人讲忠义④为政有恵爱⑤军事才华卓异(一点1分)文言文翻译:
师鲁,河南人,姓尹,名洙。可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世上了解尹师鲁的人,有的推崇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佩服他看问题有见解,有的赞美他的才干。至于说到他的忠义之节,无论处在逆境还是顺境,面临灾祸还是喜庆,都无愧于古时君子之风,然而天下称颂师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
尹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在《春秋》上有专长。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
尹师鲁年少时考中进士,担任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调任山南东道掌书记、担任伊阳县知县。王文康公荐举他的才能,皇帝召见面试后,担任馆阁校勘,又调任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仲淹)公被贬到饶州,谏官、御史不肯替范公说话。尹师鲁上书,说范仲淹是自己的师友,希望能够一同被贬。尹师鲁被贬监管郢州酒税,又调往唐州。这时,他的父亲去世了,等守孝期满,尹师鲁又担任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西夏赵元昊造反,陕西一带兴兵作战,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起用尹师鲁担任经略判官。以后众将在好水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做秦州知州,尹师鲁调往濠州任通判。过了很久,韩公上奏朝廷,尹师鲁又到秦州做通判。又调任泾州知州、渭州知州,兼任泾原路经略部署的官职。到潞州任知州,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
尹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唯独喜欢谈论兵事,写了《叙燕》、《息戍》二篇文章流行于世。他主张的军事备战的主张,述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关键,全是当时利害所在。又想训练土著士兵(地方武装)来代替戍守的士卒,来减少边境的费用,以此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都来不及施行。等到赵元昊臣服,西部边兵解除戒备,师鲁离开现职,他的言论主张也得罪了一些权臣。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称赞尹师鲁的人,对于他的才能,也未必全部了解。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名著供课外阅读。范围:《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家》《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高老头》《堂吉诃德》。你选择哪部名著?请写出三点推荐理由,每点不少于10个字。(6分)参考答案:每点2分,要求理由合理,表述清楚,无知识性错误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内心里拥有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_________,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孩读书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双边技术研发合作合同书
- 幽冥怪谈合集悬疑世界系列图书
- 矿山安全管理制度与风险控制
- 2024年度大米购销双方权利义务合同
- 医疗行业术前协作制度研究
- 拥军募捐活动发言稿
- 郑州大学《行书临摹》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疫情期间养老院食品管理应急方案
- 健康科技产品推广方案
- 宿舍入住退宿申请表
-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
-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评估规范
- 公安数据保密协议
- 【语言学习】趣味识字:“问”字的前世今生
- 《工程结构有限元》课程讲义
- 印刷工程导论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 护理质量检查表一
- 淮南煤矿复垦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 药品质量检查原始记录
- 多举措落实“双减”有效促进“五育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