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东回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东回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东回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东回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东回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东回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14分)苦

梅马卫苦梅又叫乌梅,个小,肉少,汁酸。如果不是没有吃的,孩子们是不会去吃苦梅的。一个姑娘却偏偏取了这么个名儿,不过也难怪,山区农村生活苦嘛。苦梅一出生,就和饥饿结伴,要不是后来包产到户苦梅一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苦梅二十岁的时候,成了新媳妇儿。

“新媳妇儿,憨憨人儿,不说话儿,给糖走人儿。”儿歌嘛,小孩子嘴甜,诳糖吃。到了夜深人静,客人们离开,苦梅才发现,进新房的怎么不是先前相亲的那位男人呢?

男人一脸的木讷,呆呆地站着,半天才嗫嚅出来,以前相亲的,是他表哥;自已丑,所以找表哥代替。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何况,男人家拿了钱,给家里砌了砖房,让哥娶上了嫂子。拿妈的话说就是——长得帅,能吃么?

男人没有啥手艺,除了干地里的活,干不了其它。可是粮食价格低,除去农药、化肥、种子,赚不到啥钱。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孩子也读小学了,家里仍然一贫如洗。

苦梅对老公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辈子也致不了富。

男人却安于现状,不缺吃不缺穿,还要求啥呢?可是经不住苦梅天天纠缠,最后男人让步了,苦梅和她的表姐进城,一个去给人帮厨,一个当超市营业员。

苦梅在超市,极认真。别人忙里偷闲玩手机,她没有。别人喜欢小喇叭广播,讲奇闻怪事,苦梅不知道。苦梅就像个机器人,陀螺似地转,特别热心给人介绍商品,帮老人购物。

苦梅的勤奋和本分,换来了一个领班的岗位。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当上了领班,工资竟然是营业员的倍数,而且轻松多了。所以,苦梅工作更加认真。

苦梅出事,是在一个周末。

那天,她在商场巡视,检查工作,发现有一位叫巧芋的营业员偷吃话梅。如果偷吃几个,谁也不会发现,商品有一定的损耗率。但是规定是死的,营业员绝不能吃和拿商场的商品。一旦发现,轻则扣工资,补损失;重则开除,或送派出所。

苦梅没有当场揭露巧芋,女人家谁不爱面子呢?

把巧芋叫到办公室,给她倒上水,才说了自己看到的事。没想到,巧芋一百二十个不承认。她说:提奸捉双,拿贼拿赃。你既然看到了我偷吃话梅,为啥不当场拿住?现在,你是污蔑我!我和你没完。

苦梅没想到好心没有好报,气得粗气红脸:这次就算了,如果我再拿住了你,你走人!

苦梅只能这样说了。她知道,这些营业员,差不多全是乡下来的,拿着低薪,还要养家糊口,难呢。只要巧芋改了,这事就算了。

苦梅和表姐合住的出租屋,表姐回来一般要一点左右。那晚,苦梅值晚班,回家时快十一点了,还在夜摊上吃了碗米粉。就在苦梅开门的时候,突然蹿出一位蒙面男人,把她踹倒在地,给她几拳,几脚,嘴上说:臭婆娘,懂事点,不要管得太宽。这次放过你,要是你再多嘴,把你脸划了!苦梅虽然来自农村,有一把力气,可是相对于男人,那是蚍蜉撼树。

蒙面人走了,半天苦梅才起来,回到屋内,见腿上身上的瘀痕,忍不住哭了起来。不用想,这事肯定是巧芋干的,听说,她一人在城里,常和些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所以,巧芋特别好打扮,身上也不差钱,上班极不认真。

表姐回来的时候,见苦梅这副样子,问了半天,苦梅才嘟咙出来。、

苦梅并不怕巧芋,是怕巧芋勾搭上的野男人。为了安全,苦梅辞职了,经理挽留她,她坚决回家。孩子见她回来,高兴地溜到她怀里,就不离开。老公见她回来,嘿嘿直乐。

伤不重,养了一周,就复了原。

苦梅是个闲不住的人,经过三年的打工生活,她明白一个道理:要得富,开店铺。

苦梅开了村里第一家超市,当然不能和城里的比,不过两间屋大,主卖副食和生活必用品。不用请人,自己和老公亲自干。货自己去进,晚上做台帐。

乡里人虽然计较价钱,但绝不会偷东西。一个月下来,挣的比她在城里打工还多一倍。

苦梅家渐渐富了,有了彩电,有了冰箱,还给老公买了摩托,进货也方便。至于田和地,只种谷子、蔬菜,剩的种树。

她家没有种其它树,只种苦梅。人们不太理解,苦梅也不解释。乡下人都知道,苦梅味酸、涩、平,敛肺、润肠、生津、解酒,良药呢。村里人常来讨用,苦梅一概白送,尤其那些爱喝醉酒的男人们,她们嘴上还要占便宜:苦梅,吃你呢!

苦梅的脸上,全是笑。嘴上说:吃我?酸死人!(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长得帅,能吃么?”是苦梅的母亲在苦梅婚前对她的告诫,这说明她母亲早就知道苦梅的丈夫长得丑,但她为了儿子,只能委屈女儿。B.男人诚实,只会干地里的活,没有其它手艺,又安于现状,这一形象与妻子苦梅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C.巧芋不守本分,在城里经常和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她在超市偷吃话梅被苦梅提醒后,指使野男人去殴打苦梅.警告苦梅少管闲事。D.本文使用第三人称展开文章的叙述,故事娓娓道来,对情节的描述客观真实,好像读者就是故事发生发展的见证人,更易引起共鸣。E.文章结尾,苦梅说“吃我?酸死人!”使用夸张的手法,意在强调自己种的乌梅未到成熟季节,果实的酸度比较高,又酸又涩,非常难吃。(2)作为领班的苦梅,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简要分析。(4分)(3)小说题目是“苦梅”,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它的妙处。(6分)参考答案:(1)C、D各2分。(2)①工作细心负责任:在巡视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巧芋偷吃话梅。②处理问题讲策略:没有当面揭穿巧芋,而是把她带到办公室处理事件。③心地善良有同情心:面对巧芋的不认账,考虑到她养家糊口的艰难,没有追究。(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2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3)①它一语双关。既指乌梅,又指名叫“苦梅”的姑娘,两者相得益彰。②隐喻人物个性。苦梅味酸、涩、平,可隐喻主人公人生的不幸,而其敛肺、润肠、生津、解酒,可隐喻主人公善良的品格。③暗示小说主题.人即使命运不好,也不能失去善良和真诚,而要努力去改变现状。④能引人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以“苦梅”为题,能让人产生了解内容的欲望:何为苦梅?苦梅与人物与主题有何关系?(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6分。意思对即可。)(1)试题分析:A项的“母亲早就知道苦梅的丈夫长得丑”于文无据。B项的“与妻子苦梅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不准确。其一,二人形象并不完全相反;其二,小说情节没有明显地体现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E项苦梅的话,其实只是她对醉酒男人调笑之语的巧妙堵截。考点:(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过阅读文本,把握表现人物形象的文字。如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心理等各种描写去分析,借助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还要理解文本,能够归纳人物的形象特点。苦梅到超市工作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巡查时发现巧芋偷吃话梅,“她没有当场揭露巧芋,”而是把她带到办公室处理,但巧芋死不认账,她也没有追究。由此可见苦梅是一个工作细心,处理问题讲策略而且有同情心的人。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试题分析:小说的题目,运用很巧妙。分析时从外在表现形式,从小说主题,人物的形象等角度去看。“苦梅”,一语双关,既是一种树,又是小说的主人公。苦梅的人物形象也和苦梅的特点有相似之处。从小说的主题上看,苦梅命运不好,但凭借她的善良和努力,最终有了一个好的结局。苦梅虽苦,但其敛肺、润肠、生津、解酒,终能被人接受,“苦梅”和文章要表达的主题一致。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论书法表现形式与诗文意境如简易地给书法艺术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说书法是写字的艺术。如从美学或者艺术哲学的高度来论的话,“书法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及其构成运动为形式,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因为书法是以汉字为素材进行创作的,故不写字不能称其为“书法”。再者书法是以线条运动为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书法必须是讲究技巧的,由技成能,胡乱涂抹无以称“法”。这两点体现着书法艺术的本体规定性。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即是书法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意境创造能力。书法的艺术表现是通过写字来实现的,写字又必然有其文字的内容,因此,文字内容在书法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书法文字内容的精神内质和意境,应与书家的个性气质相适应,才能够创造出优秀的书法作品。书法艺术再创造绝非易事,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通会,化度进去。我们常说,艺术品首先感动作者自己,然后才能够感动他人,而使自己被感动的这种感染力,应当来自你所写文字内容。这里,选择什么样的文字内容来作为你书法创造的素材,是很重要的。读懂文字内容,被其文字意境所打动,引起精神上、情感上的共振,从而激发起书家的创作激情,提笔作书便成为主动的、积极的行为,思想情绪、精神状态高度兴奋,此时,才情流注笔端,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精神之作。这就是说,在书法对诗文的艺术再创造过程中,文字内容的意境与书法艺术表现的意境必须合一。二是裁取率由,我塑我境。当然,对文学底本的审美,本就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别。读者对原作的思路情绪的体认,先天就存在着差异。要旨在于以我为主,把对文学作品的意境体认,裁剪为我们的意境,用我们的笔墨,营造书法意境。意境的再造,要依附物质、技巧条件,才能物化现实。只有将字体、书体、用笔、用墨、谋篇布局诸因素配置得当,才能出现形式各异的笔墨意境。况且,意境有着类型意义。比如,写婉约派词文如采用颜楷,浓重墨,怕摧残纤巧。写李白诗,若用欧楷缮写,形同谪仙被缚。总之,书法只有开展,衍化了诗文的意境,才能实现它自身。因为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书法自身,而是表现人自身,表现与诗文相接近而有关联的另一番意义,也即为意境。选取何种文学底本,当然悉听尊便。但是剧作家不是对什么文学底本都愿意编的。画家也不可能将什么诗词都入画。对文学作品进行书法再创造,无非是借陶家酒浇胸中块垒,乘米家船品江上霁月。性情如此,自家意境才有可能开发出来。总之,书法创作的表现形式必须与诗文意境相共美,才能创作出书法佳作。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具有创造意境的能力,能表现一定的性灵境界,可以反映出书写者的审美理想。B.书法简言之就是写字的艺术,它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汉字为素材,二是以线条运动为表现形式。C.书法创作中文字内容占有重要的位置,选择与书家的个性气质相适应的文字内容,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D.书法创作强调意境的再造,要依附物质、技巧条件,如果不能将字体、书体、用笔、用墨、谋篇布局诸因素配置得当,就谈不上表现形式各异的笔墨意境。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认识往往见仁见智,但是不同的书法创作者在对同一文学底本的理解上必须达成一致,从而实现文字内容的意境和书法艺术的意境的统一。B.书法创作需要激情,当创作者被文字意境打动,思想情绪、精神状态高度兴奋,他们往

往能书写出意想不到的佳作,而这样的作品才可能感动他人。C.意境不独是诗文的专利,书法也有其意境。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书法自身,而是表现人自身,表现意境,这种意境是与诗文相接近而有关联的另一番意义。D.书法创作者对文学底本的选择取决于个人的审美需要,借文字内容来表达书法家自身的性情。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艺术并非纯形式观赏艺术,它须读其文,以品味其文学内容之意境;观其艺,以欣赏其书法形式美之意境。B.书家在创作时,应该具备两个条件:能走进诗文,与文字意境形成共鸣,激发创作热情;个性化地理解诗文和营造个性化的书法意境。C.书法创作要完全忠实于诗文意境,书法创作的自由度不大,只能在字体、书体、用笔、用墨、谋篇布局等方面加以发挥了。D.与诗歌具有婉约、豪放等不同风格类似,书法也有其不同的风格特点,而只有书法风格与诗文内容相互协调匹配,才会产生和谐的效果。参考答案:1.A

2.A

3.D【1题详解】试题分析: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由原文“书法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及其构成运动为形式,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可知,选项忽略了书法概念中“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内涵。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一般为改变文章的表述。本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方面考查,答题时阅读各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其中A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C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六段,仔细分析比对,就会发现B项与原文不一致,据此可确定答案为B。【2题详解】试题分析:A项,“但是不同的书法创作者在对同一文学底本的理解上必须达成一致”不当。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原文为“当然,对文学底本的审美,本就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别……要旨在于以我为主……”意思是说对文学底本可以有个性的理解,不必强求一致。【3题详解】试题分析:C项,“书法创作要完全忠实于诗文意境”不当。由原文“书法只有开展,衍化了诗文的意境,才能实现它自身”“书法创作的表现形式必须与诗文意境相共美,才能创作出书法佳作”可知,书法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可以有个性化的解读。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汉字危机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化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过去用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字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所有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在信息时代,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局限问题。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了新的含义。从每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方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是否要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比如你打一个“爨”(cuan),用简拼敲四下就出来了,你不用去写31画,它比你打一个“装”(zhuang)还少两下,笔画已经不是键盘输入时代最让人疼痛的问题了。那么,汉字是否还要继续简化就不是问题了。汉字在任何时代都有极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刻在龟甲上,还是刻在竹简上,还是写在帛上,或者写在纸上,乃至今天用计算机编码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汉字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而眼前,我们汉字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如何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交流和传播。汉字在外国人看来是最难学的文字,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1.下列关于“提笔忘字”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电脑书写的普及,很多人依赖电脑输入汉字,疏于用笔写字。B.键盘输入时代,大量候选的字码,虽然便于选择,但同时也容易让人忘记字形。C.与音素文字相比,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其自身存在的局限问题也是原因之一。D.提笔忘字跟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使用英语的国家很少存在提笔忘字现象,因为他们打字的过程就是熟悉字母、单词的过程。B.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其中一些词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但大多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忘记,能留下来的少之又少。C.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使用汉字,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D.如何让汉字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传播,如何让西方人更便捷学习汉字,是汉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认为“提笔忘字”是指忘记字形如何写,但事实上忘记字音怎么读也应该属于“提笔忘字”的现象。B.网络流行的新词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文化含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语的美感。C.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在键盘时代,作者不赞成继续简化汉字或恢复繁体字。D.汉字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在作者看来,汉字危机的说法危言耸听。参考答案:1.D

2.C

3.D【1题详解】试题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题干问的是提笔忘字的原因,而D项是具体表现,答非所问。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原文指的是“80%中的大多数人”,C项扩大了范围。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作者在文中有强烈的危机感,而D项说作者没有危机感,颠倒文意。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课内外古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11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8.下列两组划线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3分)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9.下列划线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圣人之所以为圣

C.小学而大遗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0.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11.翻译下列句子。(2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参考答案:8.C

9.D

10.B

11.老师,是用来(为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人。11.(3分)C(过:探访。)

略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好读书,能《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琳、吕晏,并从光武,因共荐异,得召见。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光武曰:“善。”异归谓苗萌日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光武南还宛,更始诸将攻父城者前后十馀辈,异坚守不下。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异因荐邑子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光武皆以为椽史,以至洛阳。及王耶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光武引车入道傍空舍,异抱薪,邓禹热火,光武对灶燎衣。异复进麦饭兔肩。因复度欺河至信都,使异别收河间兵。还,拜偏将军。从破王郎,封应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青山胡率万馀人降异。异又击卢芳将贾览、匈奴奠鞑日逐王,破之。上郡、安定皆降,异复领安定太守事。九年春,祭遵卒,诏异守征虏将军,并将其营。及隗嚣死,其将王元、周宗等复立嚣子纯,犹总兵据冀,公孙述遣将赵匡等救之,帝复令异行天水太守事。攻匡等且一年,皆斩之。诸将共攻冀,不能拔,欲且还休兵。异固持不动,常为众军锋。明年夏,与诸将攻落门,未拔,病发,薨于军,谥曰节侯。(节选自《后汉书》)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异归/谓苗萌日/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入也/可以归身/B.异归/谓苗萌日/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入也/可以归身/C.异归/谓苗萌日/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入也/可以归身/D.异归/谓苗萌日/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拜,指授予官职。与之意思相近的还有除、授等词语。B.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C.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D.谥,专指古代高官大臣死后,朝廷依其身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冯异被汉军抓住后,由兄长和同乡一起向刘秀推荐他,而他也借机在刘秀面前表明自己归附的决心。B.冯异给刘秀献豆粥,抱柴火,送麦饭和兔腿,都是因为他原本是王莽的部下,害怕刘秀不信任他,而做出的讨好之举。C.诸位将领在军中评论功劳的时候,冯异总是不参与,这表现出他为人谦逊、淡泊名利的性格特征。D.诸位将领一起攻打冀县时,久攻不下,都想暂时退兵休整,只有冯异坚持作战,并总是身先士卒。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2)诸将共攻冀,不能拔,欲且还休兵。参考答案:10.C

11.D

12.B

13.(1)刘秀攻占颖川,攻打父城县没有打下,在巾车乡屯扎军队。(2)众将领一起攻打冀县,没能攻下,想暂且回去休整部队。【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暴横”为形容词,不能单独成意,去掉A项与D项,后者“举止非庸人也”判断失误,“举止”行为不能是“人”,去掉B项。句意:冯异回去后,对苗萌说:“当今众将领都是由武士兴起,大多暴虐专横,只有刘将军所到之处不抢掠。我看他的言谈举止,并非庸俗之人,可以归附他。”故选C。【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专指”不正确,也指皇帝死后的称号。“谥”,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例如齐宣王的“宣”,楚庄王的“庄”;诸葛亮谥“忠武”,岳飞谥“武穆”。故选D。【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结合文本内容“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光武引车入道傍空舍,异抱薪,邓禹热火,光武对灶燎衣”分析可知,无中生有,“不被信任”“讨好之举”没有依据,他的举动应该是“以效功德”。故选B。点睛: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所导致的结果或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或者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者某种现象的本质,或者某种观点等。【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略地”,攻占土地;“下”,打下;“屯兵巾车乡”(状语后置);“屯”,屯扎。(2)“共”,一起;“拔”,攻下;“且”,暂且;“休兵”,休整部队。6.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2~23题。甲: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乙: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以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翟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22.下列各句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游必就士游:游玩B.白沙在涅

涅:黑泥C.其渐之滫

滫:脏水、臭水D.是以与善人居

是以:因此23.对下列加点词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兰槐之根是为芷②入芝兰之室③不扶而直④久而自芳A.①②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同,③④同参考答案:22、A(“游”应为“交游”之义。)23、D(①②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③④中的“而”都为连词,表修饰,可译为“就”。)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网络反腐是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热点,特别是一批大案要案的查处,大大提振了民间反腐倡廉的信心,激发了民众网络反腐的热情。B.如果治疗及时,脑积水治疗效果会很好,一旦延误治疗,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C.近几年,随着“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以及高清视频截图的出现,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多方面挤压。D.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有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从小事做起,比如了解群众需求,尽量方便群众。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B项,语序不当,应将“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改为“不仅会导致孩子脑瘫,甚至可能危及生命”。C项,成分残缺,缺少和“随着”呼应的中心词,应在“全媒体时代”后面加上“的来临”。D项,“切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合逻辑,应将“切忌”删除。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