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川省雅安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四川省雅安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四川省雅安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四川省雅安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四川省雅安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四川省雅安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世纪30年代,民族企业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因爱国运动之激昂……注重产品质量,讲究信誉,产品销售遍于南北”“军政机关之制服材料,亦纷纷采用”。这一时期,该厂发展的原因有()①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②政府支持③列强放松侵略 ④企业经营有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2.担任美国驻华代理公使的何天爵曾指出:“要追根寻源,就必须回到六十年以前中国人和外国人开始有外交接触或联系的时候。要懂得它的势头和力量,必须探索当时发起时席卷全国的排外情绪,研究它是由一个接着一个的事件所孕育,被上千次互相误解与不平的真实原因所加重。”此处分析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北伐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参考答案:C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与材料“必须回到六十年以前中国人和外国人开始有外交接触或联系的时候”不符,因为“六十年以前”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A项错误;北伐战争与五四爱国运动斗争的对象是北洋军阀,与材料“排外情绪”不符,故B、D两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盲目排外,符合材料“席卷全国的排外情绪”,故C项正确。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其中规定“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税,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该条文体现的法律精神是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保护私有财产

C.公民权力至高无上

D.国王统而不治参考答案:【知识点】B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答案解析】B

解析:从材料中“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税”可分析出,该条文体现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精神,A、C项材料未涉及,D项是通过一系列的议会改革才逐渐达到的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4.唐朝李氏属于关陇士族集团,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这些措施A.维护了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B.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C.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参考答案:C【详解】从“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豪族通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削弱门阀势力,增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维护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不是统一的中央王朝在政治管理上的任务和目标,排除A项;“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说法绝对,B项错误;这些措施意在削弱豪族,有利于社会流动,故D项错误。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后,所有年满25岁的男性都有权参加帝国议会的选举。而英国在1884年议会改革后,选民权的比重也才上升到成年男性的60%。由此可见19世纪的欧洲A.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和公开B.英国拥有更加强大的贵族寡头政治传统C.选举权的广泛程度不等于民主化的水平D.秘密选举会使处于依附地位的人受胁迫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后,所有年满25岁的男性都有权参加帝国议会的选举”和“而英国在1884年议会改革后,选民权的比重也才上升到成年男性的60%”的比较可知19世纪的德国公民看似比英国公民享有更广泛的选举权。但是根据所学可知,德意志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普鲁士的专制色彩浓厚,与英国相比,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由此可知19世纪的欧洲选举权的广泛程度不等于民主化的水平。故A项错误,C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是对材料的曲解,故D项排除。6.《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参考答案:A7.工业革命造成人类历史的重大变化,它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巨大增长,而且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动。以下选项中能体现“社会的整体变动”的是①机器制造业的发展②农业机械化的推广③经济自由主义兴起④交通运输业的革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故①正确。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农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有限,②错误。经济自由主义是指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节,各人为追求自己利益所做的选择,自然而然地会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属于工业革命的经济思想,③正确。蒸汽动力的使用,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排除ABD,所以选C。8.漫画是黑色幽默的历史。漫画把历史的内涵以嬉笑怒骂的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历史的本质一目了然。对如图所示苏联漫画(漫画中美国人用美元和大捧的手段。摧残印有“西欧国家主权、关税壁垒”的“障碍物”)解读正确的是()A.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B.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C.出于自身宣传目的,不具有史料价值D.马歇尔计划有效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参考答案:考点:马歇尔计划.分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需要掌握马歇尔计划的目的.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漫画中美国人用美元和大捧的手段.摧残印有‘西欧国家主权、关税壁垒’的‘障碍物’”和漫画的解读,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漫画中美国人用美元和大捧的手段.摧残印有‘西欧国家主权、关税壁垒’的‘障碍物’”可知,反映的是美国对西欧国家实行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帮助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实际上是想控制西欧国家,因此这幅漫画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故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不是影响,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D项材料中不能得出,应排除.故选A.9.有人预测,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经济主要增长点,瑞士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1999年世界电子贸易总额为980亿美元,此后电子贸易总额将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这直接得益于A.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B.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C.经济区域化的兴起和发展D.网络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参考答案:D电子贸易以互联网为载体,直接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答案选D项。10.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明成祖认为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

②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③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济利益

④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C

11.下图为珍藏于故宫的清代《雍正行乐图》,图中的雍正穿洋装戴假发,却手持钢叉,深入虎穴,真是勇猛无双。这一作品A.反映出清初社会生活风尚的重大转变B.体现了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C.具有鲜明的西方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D.表明清政府长期实行海禁政策的终结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的“雍正穿洋装戴假发,却手持钢叉,深入虎穴”来看,这一作品一方面表明雍正帝的勇猛无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雍正帝的表现,没有涉及社会生活风尚的变化,排除A项;从作品风格上来看,不能体现西方现实主义特点,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清朝贸易政策的变化,排除D项。12.右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匮乏B.明清时期手工业技术落后C.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D.民营手工业受到官营手工业的压制参考答案:C13.毛泽东在1928年11月25日撰写的《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的“军事斗争”部分,就专门提到了“边界红军的来源以敌军俘虏为多,设无此项补充,则兵员大成问题”,由此可知A.井冈山根据地日益巩固B.当地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不高C.国民党的军队不堪一击D.当地土地革命已全面开展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1928年11月25日”“来源以敌军俘虏为多”“兵员大成问题”中可以看出,当时井冈山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还没有全面开展,导致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不高,从而出现了“红军的来源以敌军俘虏为多”,故B项正确,AD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故C项排除。14.“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C.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D.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由“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可知AC错误。材料重点强调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而不是强调太平天国运动本身,故B错误.材料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激发了清政府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故本题选D。15.《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宋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有超前的经商理念

D.商人地位的提高参考答案:D16.下表是1890~1933年中国GDP结构即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的百分比(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

1890年1913年1933年种植业、渔业、林业68.567.064.0手工业7.77.77.4现代制造业0.10.62.5采矿业0.20.30.8电力0.00.00.5现代运输和商业5.14.64.0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国:①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②现代产业有所发展③重工业整体发展缓慢④官僚资本始终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A经济结构的变动。该题考查从图表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1890-1933年,种植业、渔业、林业和手工业占据国民经济约百分之七十的比重,反映了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现代制造业、采矿业、电力所占比重很小,说明重工业发展缓慢;现代运输和商业占据一定的比重反映了现代产业有所发展,①②③正确;④项材料没有体现。17.从1492年至1750年左右,一场规模空前的地理大发现、大探险和大殖民运动在全球展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历史进程的起点。下列关于“起点”的相关理解与史实相符的是A.传播基督教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是地理大发现的原动力B.地理学知识的进步和蒸汽轮船的改进为大探险创造了有利条件C.这场运动为欧洲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基础D.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是率先进行殖民探险的国家参考答案:C18.下述主张出自于《资政新篇》的是()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B.“兴医院以济疾苦……仰体天父、天兄圣心者,题缘而成其举。”C.“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参考答案:B考点:本题旨在考查《资政新篇》“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体现的是《天朝田亩制度》思想,故A项错误;“兴医院以济疾苦”属于近代西方文教,属于《资政新篇》内容,故B项正确;“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属于早期维新思想,故C项错误;“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是梁启超思想,故D项错误。19.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加强C.地方实权的扩大D.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参考答案:A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地方行政区划的划分上,分级越多,越容易加强中央集权,因为地方行政机构被越分越小,所以能起到分化事权的作用,故选A。20.中国古代的工商业发达,领先世界。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工商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中国古人已经会织造丝绸

B.唐朝时期,中国出现最早的银行-——票号C.西周晚期,中国古人会制造铁器

D.原始社会晚期,中国古人已经会冶铜参考答案:B21.台湾学者柏杨比喻得好,清朝就像一个被晚期癌症击败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优点的时候,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柏杨的比喻A.肯定了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优势

B.指责了当时资本家引进机器的做法C.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深刻根源

D.批评了当时的“中体西用”观念参考答案:D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①“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平民百姓的称呼,西汉有“布衣将相”之说,当时“布”的主要材料是棉

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的建立

③水排主要应用于农业灌溉

④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严格禁止对外贸易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23.“布衣”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A丝

B麻

C棉

D毛参考答案:B24.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参考答案:D文化大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的时间信息及口号的特征,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的口号均涉及当时民主政治与法制,并注意题干限制词“本质问题”,结合题干关键信息“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因此,反映的本质问题就是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故,正确答案选D;ABD三项都是表面现象,不符合题干要求“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故排除ABD。25.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参考答案:A略26.如果我们上网搜索图2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遵义会议旧址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A.国民革命B.红军长征C.战略大决战

D.渡江战役参考答案:B27.“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作者旨在说明A.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B.希腊文明的包容性 C.东方文明的先进性 D.希腊文明的民族性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了希腊文明。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作者认为希腊文明是在借鉴吸收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在说明希腊文明的包容性,而非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希腊文明的民族性,故排除A、D;作者观点强调的主旨是在希腊文明上,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B。28.“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A.电报

B.电子邮件

C.邮寄信件

D.电话参考答案:A考察近代以来通讯业的发展。材料说的是电报。“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说的是速度快;“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说的是文字有打印而成,非手写;“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说的是字数少,不能完整表达意思。故选A.电话不用文字;电子邮件没有字数限制;邮寄信件手写。故B、C、D都不对。故应选A。29.“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参考答案:考点:2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需要掌握精耕细作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结合精耕细作的特点对“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结合所学可知,小农经济是在小土地私有制基础上运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追求产量的最大化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满足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即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30.自1955年发行第一套全国粮票始,至1993年票证的全面退出,整整39年,小小方寸“票证”见证了多少真实的人间表情;而改革开放30年给老百姓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从此摆脱和告别了票证所代表的物质匮乏时代。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国(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废弃反映了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号第一款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第二款中国政府允诺,凡山东省内并其沿海一带土地及各岛屿,无论何项名目,概不让与或租与别国。……第五号第一款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第三款……因此须将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日中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署,须聘用多数日本人,以资一面筹划改良中国警察机关。——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的条约内容节选(1)材料一是近代哪一条约?概括其主要内容,并指出该条约的实质及背景。(6分)材料二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内容节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上中日争端如何解决?对中国有何影响。(4分)(3)综上,说明这一时期美日在亚太势力实现平衡的过程。这一平衡最终又如何被打破?(4分)参考答案: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日本提出灭亡中国《二十一条》(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华盛顿体系的构建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条约,根据材料一的出处“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的条约内容节选”即可知道该条约为《二十一条》;第二小问内容,分别概括各款条约内容即,如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等等;第三小问实质,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条约的实质是把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第四小问背景,根据所学知识,背景为一战期间日本企图独霸中国。(2)第一小问解决,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期间,日本被迫把夺取中国山东的主权归还中国,并放弃二十一条部分条款;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影响为《九国公约》表面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实际上,美国以“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第一小问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由于欧美忙于欧战无暇顾及远东,日本借机独霸中国。一战后,英美日协调在亚太地区利益,通过华盛顿会议,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霸,达成暂时的平衡;第二小问打破,根据所学知识,这种平衡的打破是在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时期。参考答案:(1)条约:《二十一条》(1分)内容: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等等。(2分)实质:把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2分)背景:一战期间,日本企图独霸中国(1分)(2)解决:华盛顿会议期间,日本被迫把夺取中国山东的主权归还中国,并放弃二十一条部分条款。(2分)影响:《九国公约》表面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实际上,美国以“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分)(3)说明:一战期间,由于欧美忙于欧战无暇顾及远东,日本借机独霸中国。一战后,英美日协调在亚太地区利益,通过华盛顿会议,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霸,达成暂时的平衡。(2分)打破: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并将战争扩展至东南亚地区,打破了华盛顿体系所带来的平衡。(2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我国,目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摘自《文汇报》材料二:1921年,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不久,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他还劝说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这个坚决反共的老头子在俄国修建了一个汽车工厂。尽管他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却对这笔生意颇为满意。

——据《哈默传》材料三: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Recover、Relief、Reform。

——据《伟大的博弈》问题:(共11分)(1)结合材料一概括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不能抄写原文)(2分)(2)材料二中阿曼德·哈默作为美国人为什么能在当时苏俄办企业?结合材料理解老福特为什么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却对这笔生意颇为满意?(4分)(3)为什么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富兰克林·罗斯福所推行的新政“三R”又指什么?(4分)(4)综合上述三段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1分)参考答案:答案:(1)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产业结构的优化等。(2分)(2)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人在苏俄开办企业。(2分)

因为苏维埃政府按照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保证了外国商人有利可图,有钱可赚。(2分)(3)1929年爆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等。(2分)

“三R”:指恢复工农业生产;以工代赈解决失业;国家干预企业盲目竞争等措施(4)政策正确与否看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否代表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政权的稳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等。(1分)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请回答问题:(1)据材料一、二,归纳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6分)(2)据所学知识,概述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两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历程。(6分)(3)从两国上述情况,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参考答案:(1)同:体现“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法律至上”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异: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6分)(2)法国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的曲折斗争历程。中国经历了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的斗争历程。(6分)

(3)历史启示: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具有深刻性和曲折性。(2分)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14~1835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增加了62倍,同期印度输往英国的棉布减少了四分之三。1840年,英国下议院特别委员会询问英国商人麦尔维尔“英国工业是不是已经取代了印度的手工业”时,后者说:“是的,在很大程度上。”“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基本上是从1814年起。”“英国工业排挤了印度工业是不是说印度现在的供应主要是依靠英国厂家的商品?”“我认为是这样……我毫不怀疑,他们的重大灾难主要是由于英国工业打乱了印度的工业。”——摘编自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开始在印度兴办较大规模的工厂,印度人很快跟进,棉纺织业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部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印度纺织厂增加到264个,绝大部分属于印资。印度工厂生产的棉布和进口棉布在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的比重,1901~1902年度分别为11.9%、62.7%,1911~1912年度分别为23.3%、54%。但是,这一时期印度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印度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