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1页
浅析家庭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2页
浅析家庭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3页
浅析家庭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4页
浅析家庭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要小学生正处在一个生理、心理快速成长的关键阶段,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极易发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小学生的成长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诸多的研究表明,心理问题向低龄群体蔓延的势头发展显著,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是家庭,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影响来自家庭。本文从分析当前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入手,分析家庭因素对他们心灵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并针对这些错误的家庭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让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客观详细地明白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家庭因素AbstractStudentsasaspecialsocialgroup,isinthecriticalperiodofrapiddevelopmentofthephysiologicalandpsychological,pronetoavarietyofmentalhealthproblems.Inrecentyears,alargenumberofstudiesandsurveysshowthatthepsychologicalproblemsoftheyoungeragetrendisobvious,thepupilsoftheoveralllevelofmentalhealthisworrying.Thefamilyisthefirstenvironmentforchildrentogrowup,sotheeffectoffamilyfactorsonmentalhealthofpupilscannotbeignored.Thefromtheanalysisofthementalhealthofthestudentsofanalysisontheirmindsbyfamilyfactors,andtheinfluenceandharm,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solutionsfortheseerrorfactorsofthefamily.Hopethatthroughthiscanletparents,studentsandmembersofsocietysystemtounderstandtheenvironmentoffamilyeducationonPupils'psychologicalinfluenceandpromotethehealthygrowthofminors.Keywords:Primaryschoolstudents;mentalhealth;familyfactors目录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1(一)不良的学习心理 1(二)逆反心理强 1(三)嫉妒心理普遍存在 1(四)人际交往能力差 2(五)品格存在缺陷 2(六)心理承受能力差 2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3(一)家庭结构 3(二)家庭氛围 3(三)家庭教育方式 3(四)家长的榜样作用 4(五)家长本身的文化、心理素质 4三、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策略分析 5(一)树立良好的家风 5(二)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 5(三)树立良好的榜样 5(四)民主的教育方式 6(五)认真对待孩子心理健康问题 6(六)提升家长文化、心理素质 6(七)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6(八)带领孩子参加社会心理培训课程 6四、结论 7参考文献 8谢辞 9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指小学生能够对周围环境做出良好的适应,拥有旺盛的生命活力,一种稳定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能够激发其身心的潜能,还能够促进其身体的健康成长,使其身体和心理始终处于活跃、积极地状态。心理健康是小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社会整体压力不断加大,小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成员也面临着压力持续增大的问题,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重,已引起国内心理与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也层出不穷[1]。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仅对他们的学习、交友、适应社会、良好品德的形成、健康人格的养成等身心健康的发展不利,而且对学校教育、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都会产生一系列的负效应。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良的学习心理现在许多小学阶段的学生过早地出现学习疲劳、心理怠倦的状态,甚至于部分小学生“谈考色变”,不知所措、对考试感到焦虑;一些小学生在学校里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愿意克服学习困难,课后照抄他人的作业,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产生厌倦情绪;有些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经常需要老师和家长督促完成学习任务;有些学生偏科象非常严重;有很多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对学习毫无兴趣,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觉得学习非常痛苦,经常有逃学或旷课。(二)逆反心理强小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小学生心理问题较为普遍且突出的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不采纳对老师和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小学生往往比较执拗,在一段时间里听不进老师及家长的任何劝说,甚至完全否定老师和家长的合理化建议,经常强词夺理,故意捣乱,思维上僵化,行动上任性;其二,不喜欢同老师及家长沟通交流。部分存在逆反心理的小学生一方面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另一方面沉默寡言,不喜欢同长辈进行沟通交流,喜欢搞“冷战”,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长辈们很难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造成两者的心理屏障。(三)嫉妒心理普遍存在现在大多数小学生活泼和聪明,但他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但不注意别人的优点,看到其他同学比自己好,心里很不舒服,不能看到他人的优点,盲目地否定别人,提高自己,你害怕我比你厉害,我怕你比我强大,嫉妒心使小学生心理失去平衡。(四)人际交往能力差目前小学生的主体基本为零零后孩子,相比于九零后,这代小孩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更受父母及祖辈的宠爱,由于家人的关心、爱和宽容会让他们被宠坏的。在无形的条件中,溺爱成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沃土。他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这让他们发展成为“站在一个人的立场”来思考,使得他们不善于分享他们的幸福,他们不会去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2]。此外,因为有些孩子的祖父母作为小学生的生活伴侣,受隔代教育的影响,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更不知道与同学怎样更好的相处。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更自我,很少为他人考虑,因小事与同学斤斤计较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他们相互之间的沟通是存在障碍的,许多小学生想找到一个可以说话朋友都觉得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从心理上就不想与他人接触交流,因为他们觉得社会缺乏爱和友好。而父母因为忙碌,往往会看不到孩子在心理上的这些微小变化,长此以往,孩子便会出现诸如心情抑郁、心理自闭的问题[3]。(五)品德存在缺陷作为零零后为主体的小学生大都在家长过分爱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很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品德存在缺陷和自我控制能力弱等方面[4]。具体表现在过度的爱慕虚荣、不懂得勤俭节约、攀比心理严重,从小便热衷于学习大人们的交际行为成为一大难题;一些学生表现出自私的心态,他们喜爱的玩具或零食从来不跟别人分享,但看到别人有趣的玩具需要强行占有,比较自我的一些小学生不听老师和父母的建议;很多小学生缺乏独立,依赖父母和老师的个性很强,缺乏应有的独立自主的精神。(六)心理承受能力差近年来,许多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不能忍受,哭、旷课、离家出走,甚至有一些服用药物或割手腕自杀。一个女孩曾经因为父母没有让她看“快乐女生”,为了同家人作所谓的“斗争”,将自己反锁在卧室内长达数个小时;甚至存在这样小学生,承受不住老师的批评教育,回家后毁坏学习工具;更有甚者,不能接受父母的任何责骂,赌气出走等等。小学生这些十分草率、极端的举动,归根结底都在于其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家庭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其所在的首要成长环境,此阶段父母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最亲密的“伙伴”,对孩子产生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启蒙性、持续性的特征,家庭环境质量的好坏、父母言行举止的得失、父母教育适当与否,都与小学生心理健康好坏有着直接且长久的关系。作为人类性格的初始制造厂,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家庭结构家庭结构也可以说是家庭的人口结构,主要依据家庭中的人口数量多寡来划分,可以分为大家庭、三口之家、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家庭结构对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庭和三口之家一般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离婚是当代儿童心理健康面临最严重和复杂的一个危机性问题。对于处在人格塑造初期的小学生来说,父母离婚给其带来的伤害,就如同亲人死亡带来的影响一般。孩子从一个原本温馨、完整的家庭来到一个冷清、残缺的家庭中,将会遇到很多情感上的困难和障碍,还会感受到学习和社会带来的无形压力。在我国,关于家庭结构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有很多,这些研究都表明,不同的家庭类型,对孩子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行为问题,发生的概率最高;生活在结构完整家庭的孩子,通常身心能够得到较好的成长,发生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的概率也远低于单亲单亲家庭。(二)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指家庭气氛和情绪。实践表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行为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有怎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造就孩子怎么样的行为。和谐的家庭氛围造就良好的儿童行为,小学生生活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通常表现出活泼开朗、诚实谦虚的个性,同时能够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对新鲜的事物有强烈的探索欲;相反的是,生活在糟糕家庭氛围中的孩子,通常表现出自私胆小,孤僻冷漠、放任懒惰的特点,对周围的世界反应迟钝,好奇心不强[5]。(三)家庭教育方式在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面,国内外很多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导致小学生表现出很难适应社会的性格特征,是诱发儿童神经症的危险因素。父母太严厉,要求太多,即使是简单的错误也经常打骂孩子,忽视、歧视冷漠,不一致的要求,缺乏理解和沟通,经常贬低,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们除了过度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外,还有一系列的基本心理需求不能满足,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担心、恐惧、抑郁等。这些消极情绪如果长期不能解决,它可能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6]。家庭环境和的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民主教育下的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非民主教育下的小学生。(四)家长的榜样作用通常人们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口头教育,然而父母对小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全方位、多角度的。除了口头教育等直接的影响之外,孩子更多的是通过模仿,间接的受到父母的影响。模仿的心理机制是未成年阶段鲜明的心理特征。前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在曾在他的一本《人格心理学》书中指出的那样,模仿的产生,取决于榜样的特点,但也和模仿者本身的心理特点存在关联[7]。一方面,榜样本身具有可接近性、生动性、权威性和情感性可以激发人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模仿的产生也依赖于模仿者体内需要寻求榜样的力量。一般来说,父母通常都具备了榜样的大多数特点,也就是说父母的很多行为成为了孩子检验和调整自我行为的标准。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班杜拉和麦克唐纳实验同样证实了这一现象,儿童社会行为成熟模式的学习受儿童可引导的榜样影响比强化方面的影响多得多。通俗的说,孩子会对成年人做的什么给予更多的关注,而不是他们说了什么。因此,作为家中的榜样人物,父母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成长。(五)家长本身的文化、心理素质父母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父母文化素质高,会使用他们自己的知识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欲望去影响和教育孩子,培养他们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国内心理专家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文化水平同孩子的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两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即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越高;相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则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越低[8]。孩子受到的最大的影响是父母行为和与其高度相关的精神状态,父母的心理障碍几乎都会传染给孩子,心理不健康的父母从理论上很难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三、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策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家庭和学校影响作用结果,还同社会上许多因素有关,所以要从根本上为其心理健康创造良好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应该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融为一体的、整套的健康教育模式,针对小学生群体的特点,采取特殊的心理教育措施,摆脱被动的治疗方式,采取主动预防的方法,帮助其提高心理素质,建立完善的人格。从家庭这个角度而言,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树立良好的家风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能够培养培养孩子小学阶段文明健康的生活情操,积极向上的生活兴趣,是良好家庭环境的一部分,在无形中教育孩子,影响孩子。在一个气氛优良的家庭,每个家庭成员有着良好的伦理道德风尚,善良友好、尊老爱幼、礼貌谦让等传统美德代代相传[9]。家长作为家庭的核心,能够引导孩子识别是非,拒绝不文明的事物,为孩子创造出祥和、健康的成长环境。(二)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关系有两个方面的和谐:一是指家庭内部各家庭成员的和谐,家庭氛围安定和睦,各家庭成员之间融洽相处、民主平等、愉快欢乐。这样的家庭环境可以将幸福、温暖带给孩子,使孩子有强烈的安全感,变得阳光,养成尊敬、理解、信任、关怀、自信、乐观等良好的性格特征;二是指家庭外部,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和谐,即邻里之间互相扶持,融洽相处,这有助于孩子养成心地善良、开朗大方的个性,能够使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友好的与他人相处,学会处理交际中存在的矛盾,在集体中健康成长。(三)树立良好的榜样上述的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观察和模仿,因此家长要对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发挥榜样的作用。孩子的意志品质和个性特征受到父母行为方式的直接影响,所以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要尽可能的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完善自我品格。(四)民主的教育方式充分尊重孩子,实施民主宽容教育。我国家长,长久以来一直缺乏对孩子思想的充分尊重,不把孩子当“人”来对待,似乎孩子就是一具必须听话的机器人,家长讲的每一句话就是命令,必须执行,严重阻碍了孩子独立思想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成年人深入思考,这也不是合格的家长应有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家长应当把孩子看成独立、平等、发展的个体,尊重孩子的合理想法和说话的权利,引导孩子向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健全人格的方向发展。(五)认真对待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对待孩子心理健康的问题,不是及时严厉的指责,冷酷的说教,而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宽容的对待孩子的问题,少训斥,多鼓励,才是正确对待孩子问题的方式。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认为是笨小孩儿,但他的母亲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一直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把他“夸出”了他的成功。可见,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父母的鼓励和信任不仅不可或缺,还相当必要。孩子身上总有闪光点,总有异于常人的地方,我们对于孩子的个性要充分宽容,用激励使孩子处于积极的状态,在自信的道路上让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长。(六)提升家长文化、心理素质社会在快速的发展,新的事物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对代教育在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家长及老师等施教者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面临新的情况,家长应当不断的学习,接受新鲜的知识,改变落后陈旧思想,从学识到心理进行更新换代,从而更好地教育、培养子女,只有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才能发现并帮助孩子的解决心理问题。(七)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主动配合学校,实施家校联动。要培育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学校和家庭都承担着重大责任。在家长重视和配合学校工作的基础上,学校教育才能发挥的最充分;同样地,学校在充分了解学生成长情况,家庭情况,能够对孩子提供更细致的关怀,才能是学校教育更到位、更有效。因此,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进行沟通,才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整体而客观的评判,并给出合理的指导。(八)带领孩子参加社会心理培训课程在休息日带着孩子参加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让孩子和心理教师交流心声,倾诉烦恼,接受心理指导,帮助小学生无忧无虑的快乐学习成长。这就要求社会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经常性的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对家长和孩子们进行辅导,全面提升家长和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四、结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家庭和学校影响作用结果,还同社会上许多因素有关,但其中,对孩子小学阶段心理影响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