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度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B.3:1,4:1和1:3C.1:2:1,4:1和3:1
D.3:1,3:1和1:4参考答案:A2.由于乙型肝炎病毒不能用动物细胞培养,因此无法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制造疫苗。自1979年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DNA测序完成后,得知病毒的核心蛋白和表面抗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下图是应用生物工程生产乙肝疫苗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也达到了定向改造细菌的目的B.用于生产疫苗的目的基因仅为编码核心蛋白的碱基序列C.运用基因工程育种的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D.在②过程中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参考答案:B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底物B.高温、强酸、强碱都会导致蛋白酶的肽键断裂使其失活C.酶通过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D.人体细胞代谢所需的酶,有的可从食物中获取参考答案:A4.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种特异性siRNA内一定含有氢键B.此种siRNA会使细胞分裂速度加快C.细胞周期蛋白A的合成会受此种siRNA影响D.细胞周期蛋白A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参考答案:B【考点】7C:DNA分子的复制.【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紧扣题干信息“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准确答题.【解答】解:A、这种特异性siRNA是一种双链RNA,因此含有氢键,A正确;B、此种siRNA会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使细胞分裂速度减慢,B错误;C、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由此可见,细胞周期蛋白A的合成会受此种siRNA影响,C正确;D、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而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因此细胞周期蛋白A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B.5.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可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B.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C.T细胞可以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参考答案:答案:B6.有两种植物共同生长在一个盆中,当两种植物被分开种植时,一种死掉,另一种生长要好得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
B.互利共生
C.寄生
D.种内互助参考答案:C7.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的结果,而机体能量的来源是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故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A正确。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参与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它们的分泌会增加;C正确。像甲状腺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故D正确。8.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参考答案:9.梅花鹿胚胎移植试验的主要流程:①供体超数排卵→②配种→③胚胎收集→④______→⑤胚胎移植→子代梅花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需要注射有关激素B.③过程是以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在输卵管或子宫中处于游离状态为前提C.④过程是“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可移植的胚胎应发育到囊胚或原肠胚D.⑤过程成功的关键是移植的胚胎能与子宫建立正常联系参考答案:C10.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性激素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参考答案:C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固醇类包括胆固醇和性激素,有的酶本质是RNA,有的激素不是蛋白质,所以C选项正确。11.下列对该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下丘脑,a为寒冷刺激,b、c分别代表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产生冷觉B.甲为农田害虫,a为喷施农药,b、c分别代表产生抗药基因,种群数量减少C.甲为生态系统,a为滥砍滥伐,b、c分别代表抵抗力稳定性减小,恢复力稳定性增强D.甲为同化量,a为太阳能,b、c分别代表呼吸作用热能散失,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参考答案:C12.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①红花×红花→红花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A.①和②
B.②和③C.②和④
D.①和④参考答案:B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方法有:(1)杂交:A×B后代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则出现的即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即为隐性性状(A、B为一对相对性状)。归纳一句话:亲2子1,即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如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2)自交:A和B分别自交,若能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一定为显性;不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无法确定,可为隐性纯合子也可为显性纯合子。归纳一句话:亲1子2,即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发生性状分离,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如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综上分析,本题正确答案选B。13.瑞典的研究人员发现,居住在安第斯山脉的人们拥有一个遗传变异,能快速代谢砒霜这种剧毒的化合物,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叙述正确的是(
)A.安第斯山脉特殊的环境产生了能快速分解砒霜这个变异B.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突变和基因重组C.生物只要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就能遗传给后代D.生物的变异都是由基因结构的改变引起的参考答案:BA.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环境对变异有选择作用,适应环境的变异会保留并遗传给后代,A错误;B.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正确;C.由于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如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可遗传变异,则不能通过配子遗传给后代,C错误;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中基因结构没有改变,只有基因突变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D错误;答案选B。1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变化具有周期性B.成熟植物细胞的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高尔基体膜可转变为细胞膜D.丙酮酸的分解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参考答案:D核膜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前期消失,末期重建,A正确;成熟植物细胞的液泡膜属于生物膜的一部分,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丙酮酸的分解在线粒体基质上进行,D错误。考点: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5.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含量加倍B、在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D、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体参考答案:B16.某动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N=8,其染色体DNA双链均带32P标记,将该细胞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得到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目记为相应数字,不考虑变异,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A.4、4、4、4 B.8、7、0、1 C.6、5、4、1 D.7、6、2、1参考答案:C【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以其中一个DNA分子为例分析.细胞有丝分裂一次,细胞中的DNA复制一次.一个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在31P的培养基中复制一次形成2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这两个DNA都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31P.这2个DNA分子在含有31P的原料中再复制一次,形成4个DNA,这四个DNA分子中,有两个DNA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31P,还有两个DNA都含31P.【解答】解:由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在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体细胞中均含有16条染色体,16个DNA,每个DNA的2条链中均含1条标记链和一条非标记链.在第二次有丝分裂时,间期复制完成时会有16个DNA,但是这16个DNA中,有8个DNA均是含1条标记链和一条非标记链,另外8个均是非标记链;中期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一个是1条标记链和一条非标记链,另一个是只有非标记链,所以在中期会有8条染色体有标记;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DNA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开,在后期形成16条染色体,其中只有8条含有标记,这8条染色体中的DNA是含1条标记链和一条非标记链.A、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形成16条染色体,其中只有8条含有标记,若两个细胞中均为8条标记的DNA中两条移向同一极,则结果为每个子细胞中均含有4条标记的DNA分子,A正确;B、若两个细胞中有一个8条标记的DNA移向同一极,一个细胞中7条标记的DNA移向同一极,则结果为2个子细胞中分别含有8条和0条标记的DNA分子,2个子细胞中分别含有7条和1标记的DNA分子,B正确;C、若两个细胞中有一个6条标记的DNA移向同一极,一个细胞中5条标记的DNA移向同一极,则结果为2个子细胞中分别含有6条和2条标记的DNA分子,2个子细胞中分别含有5条和3标记的DNA分子,C错误;D、若两个细胞中有一个7条标记的DNA移向同一极,一个细胞中6条标记的DNA移向同一极,则结果为2个子细胞中分别含有7条和1条标记的DNA分子,2个子细胞中分别含有6条和2标记的DNA分子,D正确.故选:C.17.一种人工合成的mRNA只有两种核苷酸U和C,它们的含量是U为C的5倍.这种人工合成的mRNA有多少种可能的密码子()A.4
B.6C.8D.16参考答案:C18.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种多样性逐渐地增加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参考答案:B从表格中的信息不难看出,该地区开始有草本植物存在,随着时间推移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说明该地区进行的是次生演替。所以本题的错误答案选B。【考点定位】群落的演替19.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
B.任何区域初生演替的结果都是形成森林
C.种群密度能够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参考答案:D20.科学家用辐射的方法处理普通叶型豌豆,得到了豌豆半无叶型性状的突变体,半无叶型是受基因a控制的,呈完全隐性,该基因与子叶颜色基因都位于第一号染色体上,且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半无叶型基因a的产生是普通叶型基因A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B.因豌豆的叶型与子叶颜色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叶型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分离定律
C.对某植株进行测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说明该植株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
D.基因型为AaYy的植株自交,若后代只有2种表现型,说明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参考答案:B21.下列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探究实验设计,正确的是()选项探究主题实验试剂预期实验结果结论A某“色拉油”是否含有脂肪苏丹Ⅲ染液被检测液体出现橘黄色不含有脂肪,但可能含有固醇B某“早餐奶”是否含有蛋白质双缩脲试剂被检测液体出现砖红色含有蛋白质,但含量少于淀粉C某“奶片”是否添加淀粉碘液被检测液体出现蓝色含有淀粉,不含有蛋白质D某“无糖”无色饮料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被检测液体出现砖红色一定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考点:检测脂肪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解答:解:A、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因此实验结论为含有该“色拉油”含有脂肪,A错误;B、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C、淀粉遇碘液变蓝,某“奶片”用碘液检测后出现蓝色,说明该“奶片”含有淀粉,但不能说明该“奶片”不含蛋白质,C错误;D、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出现砖红色沉淀,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脂肪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2.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用O18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参考答案:A23.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ATP分子水解可以生成一个核糖核苷酸分子和两个磷酸分子
B.在叶绿体中,ATP的运动方向是由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到叶绿体基质
C.洋葱表皮细胞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参考答案:C24.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都有A和a的分离B.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发育而来的个体为纯合体C.F1自交时产生的配子雌雄比例是1∶1,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则一定符合3∶1的分离比参考答案:B25.下列关于人体B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细胞与浆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B.B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C.抗原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引起其增殖分化D.B细胞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寿命相同参考答案:D【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解答】解:A、B细胞与浆细胞的功能不同,故所含的酶存在差异,A正确;B、B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B正确;C、抗原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引起其增殖分化,C正确;D、浆细胞寿命短,记忆细胞寿命长,D错误.故选:D.26.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参考答案:A27.对细胞能量转换有重要意义的一组细胞器是(
)A.中心体和核糖体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液泡和类囊体参考答案:C28.下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
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
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参考答案:C29.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近来发现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在H2O2和TNF-α(一种淋巴因子)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凝乳蛋白酶,并将细胞质内的Bid蛋白分解成更小的cBi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如左图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d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负反馈调节B.cBid可能会引起细胞能量供应能力下降,加速细胞的凋亡C.溶酶体中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其他内容物释放无此功能D.线粒体释放出的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等物质,如果不被水解,可以继续完成有氧呼吸生成ATP.参考答案:B30.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观察D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三个实验中,其共同点是A.都要用到显微镜
B.都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C.提高温度都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都要使实验材料保持活性参考答案:【知识点】A3细胞中糖类、蛋白质、脂质及核酸的实验B1
细胞质和细胞器C3
植物的水分代谢与植物的矿质营养【答案解析】A解析:三个实验都要用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相应的结构或现象,A正确;观察叶绿体时不需要染色,因为叶绿体本身有颜色(绿色),便于观察,B错误;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和观察D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与提高温度无直接关系,适当升温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效果会更好,C错误;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要保持细胞活性,观察D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不需要保持细胞活性,D错误。31.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下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和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oo、bbOOB.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Oo,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C.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D.让F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8参考答案:C32.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B.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C.脂肪的鉴定中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滴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液D.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故A错;西瓜汁含有颜色,不能用来作为观察还原性糖的材料,有颜色干扰,故B错;在脂肪的鉴定中,多于的染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不是盐酸,故C错;蛋清中含有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教材中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33.以下分离方法正确的是ks5uA.无氮培养基可以用于分离根瘤菌和硝化细菌B.单细胞蛋白可以采用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分离提纯C.用不含精氨酸的培养液可分离出能合成精氨酸的突变菌株D.用2mol/L的NaCl溶液将DNA提取分离出来参考答案:C34.右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核苷酸B.若②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是磷脂C.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4种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元参考答案:D35.生命活动调节往往是通过一些信号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来完成的,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ks5u A.在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均是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B.如果化学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则不能完成兴奋的传递C.不同的抗原刺激相同的B淋巴细胞会产生不同的效应B细胞D.肝细胞表面只有一种与其他激素相互作用的受体参考答案:D36.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植物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易找到,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若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放大倍数是40,被观察的细胞面积放大400倍C.换用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参考答案:D【详解】A.在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清晰物像,并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A错误;B.若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放大倍数是40,被观察的细胞的长度或宽度被放大400倍,B错误;C.换上高倍物镜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C错误;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定位】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点睛】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与安放:(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3.低倍镜观察的步骤:(1)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止(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防止两者相撞);(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4.再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1)低倍镜观察(先对光,后调焦)后移动玻片,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3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5.复原放回37.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参考答案:B38.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大豆田中的单子叶杂草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参考答案:C39.九价宫颈癌(HPV)疫苗可预防HPV引起宫颈癌,中国内地首针预防宫颈癌的九价HPV疫苗于2018年5月30日在海南博鳌超级医院接种,该疫苗将分三次接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九价HPV疫苗为抗原B.初次接种九价HPV疫苗,会刺激一种B细胞分泌多种抗体C.当机体再次感染HPV时,记忆B细胞细胞周期会明显缩短D.该疫苗分三次接种的目的是让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参考答案:B【分析】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作为抗原可以引起进行体液免疫,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当抗原再次刺激时,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进而分泌大量的抗体。【详解】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九价HPV疫苗为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A正确;一种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B错误;当机体再次感染HPV时,记忆B细胞的细胞周期会明显缩短,C正确;该疫苗分三次接种的目的是让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D正确。40.下列哪项是细胞产物A.血小板和木纤维 B.导管和胃蛋白酶C.花粉和抗体 D.胃蛋白酶和抗体参考答案:D【分析】导管位于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是一种能够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详解】血小板属于血细胞中的一种。木纤维是死的植物细胞。二者均不属于细胞产物,A错误;胃蛋白酶是细胞合成的一种分泌蛋白,属于细胞产物。导管是死的细胞,不属于细胞产物,B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一种分泌蛋白,属于细胞产物。花粉内含精子,是活细胞,不属于细胞产物,C错误;由B、C选项的分析可知,胃蛋白酶和抗体均属于细胞产物,D正确。故选D。【点睛】易错点:解答本题需注意木纤维属于死的植物细胞。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10分)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下面是为了鉴定细菌质粒上有无某些常见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实验:取三个已进行灭菌的培养皿,标记1、2、3号,在酒精灯旁分别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25届高二上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25届数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天津市和平区2025届高一上数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襄阳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重庆三十二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株洲市重点中学2025届数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新平县三中2025届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江西省鹰潭一中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河北省邢台一中、邢台二中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年体育单招数学真题及答案
- 《品牌视觉设计》课程标准(包含课程思政元素)
- 奢侈品管理概论第7章中国奢侈品市场概论
- 篮球赛参赛安全应急预案
- 厨房设备操作与维护
- 七年级(上)道法-重点知识点归纳
-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基础知识总结
- 国网四措一案
- 碳青霉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WST826-2023)考核试题及答案
- 《伐檀》名师课堂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