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阜新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恻隐之心是纯然的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这意味着,儒家学者不会同意卢梭的认为同情心源自爱的观点。按儒家的观点,恻隐与自爱截然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或源流的关系。恻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因为恻隐之心是经由的痛苦而感知他人的痛苦,但用自爱却无法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从自己推及他人,同情他人的痛苦,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那么,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概括地讲,可以这么说,但还需要做些具体分析。完整意义上的道德包括三种现象-------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对道德心理而言,恻隐之心无疑是其原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推动着其扩展和深化;对道德行为而言,恻隐只是一种最初的动力,且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动力;对于道德知识来说,恻隐则是形成它们的最原始也最微弱的动力,必须经过理性的中介才能起作用。恻隐之心是道德最初的涓涓细流,虽不汹涌澎湃,但却源源不断。人类历史上虽不乏以所谓“原则”“主义”扼制甚至消灭恻隐之心的企图,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在一个基本的底线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恻隐之心绝对无误。“原则”“主义”可能会出错,会忘记生命的根本,而恻隐之心对待生命的基本状态却不会出错,它是人类道德乃至全部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连这一防线也守不住,如果人类连起码的恻隐之心也丧失殆尽,那就很难想象人类会成为什么样子。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作为源头,恻隐之心还有必要发展,它不能满足和停留于自身。它最主要的发展当然是和理性结合,使单纯个人主观的恻隐之心转向普遍客观的道德理性,使人治转向法治。在当今的社会,理性规则、道德义务都是必要的,但规则和义务并不是道德的全部,道德并不仅仅是规则和义务的普遍履行,我们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深厚同情。它会让规则与义务不至于硬化干枯,会提醒我们道德与生命的深刻联系。道德也会与时俱进,只要人类还有恻隐之心,我们就可以对它的变化基本放心。
(摘编自何怀宏《道德情感》,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恻隐之心让我们同情他人的苦难并做出超越功利、舍己为人的道德行为B.儒家认为恻隐与自爱不同,两者虽都关注自身感受,但它们之间并无任何联系。C.侧隐对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的推动作用呈逐渐减弱的趋势。D.恻隐是人类抵御不道德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住它就守住了人之为人的底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证明恻隐是纯粹的善,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B.阐述道德这一概念,是讨论“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这一问题的重要前提。C.恻隐之心绝对无误是基于它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而言的,否则就不一定能成立。D.文章主要按照提出论题、辨析概念、分析作用意义这一基本逻辑对恻隐之心展开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恻隐会推己及人,同情他人的痛苦,因此从人类生存的角度看,恻隐比自爱更重要。B.仅有恻隐之心是不够的,如果它不能朝向道德理性发展,其意义就会打折扣。C.如果社会的治理者只是从恻隐之心出发施政,那么这种治理方式只能算是人治。D.只有保持恻隐之心,道德规范才会具有人性的温度,道德的演化才不会违背人性。参考答案:1.C
2.A
3.A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说法绝对,从原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看恻隐之心并不一定能让人产生舍己为人的道德行为;B项,张冠李戴,这不是儒家的观点,而是作者依据儒家观点提出来的看法;D项,“恻隐是人类抵御不道德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理解错误,原文的意思是说恻隐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类情感,失去了恻隐就等于丧失了基本的人性。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A项,结合文本内容“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分析,孟子举例是为了证明人人皆有恻隐之心。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无中生有,“恻隐比自爱更重要”不当。第二段比较了恻隐与自爱,但并未指出哪一个更重要,从文中也推断不出。2.(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亲戚
曾平
那孩子和我儿子差不多大,脸色苍白,眼睛乞求地望着我,说:“医生,痛不痛?你轻轻做,行不?”做肠镜怎能不痛?连大人也常叫救命。我望了望孩子身旁的父母,说:“小朋友,做无痛的吧?”来做肠镜的孩子,都做无痛的。满怀疲惫的父亲赶忙应承说:“要得,要得,做无痛的。”话刚完,又焦急地问:“钱是不是一样?”我说:“无痛的七百多,一般的两百多。”父亲立马纠正说:“就做一般的。”母亲低下头,赶紧小声地哄着孩子:“强强乖,阿姨轻轻做,强强最勇敢,一点都不怕痛!”
我一边做,一边哄着孩子。孩子八岁,他紧紧地咬着嘴唇,眼泪直在脸上淌,可他不叫。我说:“孩子,如果痛,就叫吧!”“阿姨,你一定要轻轻的,强强不闹。妈妈说,只要强强不闹,阿姨就轻轻的。”他一边哭泣,一边回答我。要是我儿子,早就大喊大叫。当然,我自会让儿子做无痛的,我断不会吝啬那几百元钱。
肠腔全是暗红的血液。不停地抽吸,才保证肠腔的能见度。做完整个结肠都没有发现出血点,出血点在小肠。吸出的血九百多毫升,加上肠腔内未吸出的,一千多。这孩子,继续下去,定会要他的命。
“你儿子必须马上手术,要输血,要不……”我把孩子的父母叫到办公室,我没把话说完,他们应该懂那个后果。他们不说话,立在那里,一脸的焦急。他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眼神里没有一点内容。真没见过这样的父母,儿子的命都快没了,还拿不出主意。我没好气地提高声音,说:“你们听见没有?”孩子的母亲望着父亲。孩子的父亲在兜里摸来摸去,终于摸出一支皱巴巴的烟来,却怎么也点不燃。“这儿不能吸烟!”我一声断喝。他惶惶地放了回去。
“必须马上手术!”我说,“你们马上去收费室再交两千元!”
“我们没有钱了!”孩子的父亲说。
“你们今天带了多少钱?”
“三百!”孩子的父亲怯怯地回答。孩子的母亲赶忙作补充,说:“这三百块钱,还是凑来买猪仔的!”
“孩子的血在哗哗地往外流!”我呵斥他们。
“迟了!孩子就没命了!”作为医生,我本来不该说这些。
“我把我的血输给我儿子,行不?”孩子的父亲说,“多抽点,他是不是可以不做手术?”他的脸上有了一些光芒,他一定是听我说输血就想出了这个自作聪明的主意。孩子的母亲也为这个自作聪明的主意激动起来,伸出手,说:“抽我的!他爸要下田干活!马上要栽秧子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样的问题?国家早有规定,必须用血库的血,医院不得自行采血。父亲见他的主意被我否决,还不甘心,说:“我们买血要钱,血总是人的吧?”我点点头。父亲说:“既然这样,我把血卖给那些要血的人他们给我钱行不?”他提了一个新说法。他一把卷起衣袖,就要我抽他的血换钱。那女的也接连应承,似乎找到了救儿子的门径,赶紧卷起衣袖,也要我抽她的血。孩子的父母眼巴巴地望着我,似乎就等我一句话。国家明确规定血液不得买卖,我断然地回绝了他们,我火了,说:“你们一个人快去办急诊,一个人快回家取钱!”换了我,早已心急如焚。
“哪有钱?”孩子的父母同时说,那是两双绝望的眼睛。
“你们不能去借?”
“向谁借?哪个亲戚会有钱等着我们啊!”
“医生,求求你,你一定要救救我们的孩子啊!”孩子父亲的主意被我否定完了,他定是把我当救命的稻草了。
“医生,哪个当妈的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去死啊!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们的孩子啊!”孩子的母亲号啕大哭。
孩子的父母齐刷刷地给我跪下。孩子的父亲说:“医生,我们家还有一头猪,还有一头牛,大后天赶集,我卖了就给你拿来!求求你先让我孩子做手术行不?”孩子的父母泪水滂沱。
那天,我非常果断地带着孩子的父母去收费室,大义凛然地在孩子的记账单上签上了我的大名。会计问我:“你亲戚?”
我使劲地点着头,说:“我亲戚!”
是的,我们是亲戚,我的父母也是农民。11.小说用“亲戚”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12.根据文章回答。⑴父母对儿子的关爱在这篇小说中有那些具体体现?(3分)
⑵
分析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3分)13.小说在塑造“我”这一形象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6分)14.请你探讨这篇小说主题的多样性,并简要分析(8分)参考答案:11.小说用“亲戚”做标题能突出小说主题;有助于刻画任务形象;反映人间真情;表现“我”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医务工作者对农民兄弟的深切同情。12⑴参考答案:用凑来买猪仔的300元钱为孩子治病,争着为孩子输血,争着卖血换钱,跪下求医生帮忙。(会让儿子做无痛的,不会“吝啬”)⑵参考答案:肖像描写:如“他的脸上有了一些光芒”,“那是两双绝望的眼睛”通过眼神变化,细致地写出了父亲内心经历了一个“茫然——希望——无助”的复杂过程。或细节描写:如“孩子的父亲在兜里摸来摸去,终于摸出一支皱巴巴的烟来,却怎么也点不燃”,写出了父亲在孩子生死存亡关头焦躁不安、不知所措的心理。13使用对比手法,把“我”和病者的父母对比,把“我”儿子和病者对比。“我”自己前后对他们态度的对比,表现了“我”对他们的怜悯和同情;使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刻画了“我”对农民兄弟深切同情,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医务工作者的形象。14.1反映了广大的勤劳善良农民兄弟生活贫困,朝不保夕的重大的农村问题;2医疗费用昂贵,让人不敢生病,医疗改革迫在眉睫,3赞扬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唤醒人们的职业良知,4歌颂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关爱,提醒人们要关爱他人。分析简略,不必拘泥几点。这一小说主题是多解的,考生能多角度的进行思考,能简略分析就可以了,
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杜维明:中国文化的课堂有多大陈祖芬美国学生从小接受个人主义教育,强调人的独立。如今他们有兴趣聆听杜维明不那样思考问题,说人是一个个同心圆。中国传统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就这样设定。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不是孤立的,是一个个互为影响的同心圆。杜维明运送的中国儒家文化,吸引了许多最有独立思想、最不受束缚的哈佛学生!偌大一个哈佛,杜维明讲的中国文化的课堂最大。几百双蓝眼睛的追光跟着杜维明移动,身子是不动的。几百个人就是几百座雕像。直到听他说“可以提问了”,台下那几百人的群雕才好像经仙人指点,全都活了过来。前边的金发女生举起手,她披的外衣滑落下来,瘦削的身材穿着一件黑色背心。她高高举起裸露的洁白手臂,好像要把手伸进东方文化的神秘云雾里。杜维明的助教拿来麦克风走到举手学生前,我感觉那助教拿的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接力棒。课结束时,全场掌声哗哗,好像中国鞭炮,在西方世界震响。一次,他在教堂演讲儒学和基督教的对话问题。台下的牧师问身边的人:杜维明有没有加入教会?杜先生要给我们布道,效果一定好极了。英文世界里,传道士意味着代表上帝布道,意味着使命感。很多西方学者也称赞杜维明是儒学的传道士。杜维明在大讲堂里上课,常有些女学生占前排座位,超越儒家伦理地观察这位儒学权威的形貌衣着。她们会说出杜维明有怎样的几条领带,在什么场合系哪一条领带。她们很惋惜地觉得老师太不顾及自己了。老师的裤子上有一个小洞。当然,这个洞只有这些非儒家的女学生能看到。杜维明自己是不知道的。我想,这个洞就是著名一洞了。一次杜维明先生主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资金一时没到。杜维明和他的助手只好拿出信用卡先支付会议费用。助手用自己的卡取出3万美元。再用杜维明给她的卡取,卡上没钱了。在杜维明的生活中,一定有不少的“洞”。他五年没在家过圣诞节了。因为圣诞长假,是他最可以飞行演讲的时间。唯去年圣诞他在哈佛病了。要不,圣诞他又要一路演讲过去——台湾、香港、新加坡、北京。在哈佛,在英语世界,杜维明首创用汉语作为讨论语言——哈佛儒学研讨会。我想,这决不仅仅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人类——在21世纪的世界,中国文化对人类可能有的贡献。杜维明的儒学研究,总和社会变迁、世界进步有关。中国文化和现代性碰撞激发的活力,使他注意传统资源和现代化的相关性,使他的儒学研究总具有开辟创新的能力,而他对中国文化精神血脉的坚守与弘扬,又使他多了几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这种士大夫精神失传,学子回到书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杜维明要来大陆从事儒学活动了。那时大陆刚刚开放,一些大学对他要讲儒学还不大敢应承。他说:有些事情你不做没有人做。如今儒学和西方各种学术思潮的对话越来越活跃了。如果有好事者把杜维明乘坐飞机的航线一道道记录下来,大体可看出儒学在今日世界上传布发展的轨迹。杜维明的学问是动态的学问,是知行合一的学问。他的儒学能面对当代世界,与各种思潮建立沟通,接受现代性新模式的挑战,激活了许多黑眼睛蓝眼睛黄头发白头发。一天晚上七点钟,来到杜维明家里探讨儒学问题。和一屋子饱学之士在一起,我第一次觉得,中文比英文难懂。他们在讨论什么呢?学术和学术生命的活性——中华民族的再生——两岸三地的互动——东西方价值取向重叠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错过十年,我们就变成西方文明的消费国——儒家伦理和在世界范围的普世价值——中国经济的强大和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可能发出的声音——儒学重在身体力行的——知识群体的独立和尊严——中学西学的微妙混合——儒家的带有宗教性的情怀——公众知识分子的角色——美国国会请杜维明讲《论语》——世界给你发言的机会,你发什么言?我想起哈佛校徽上的拉丁文:真理。这场壁炉前的讨论一直到午夜。我想起杜维明的话:“哈佛已经成为在英语世界中经常用普通话谈论‘国学’(中国学问)的道场。”壁炉里的火,杜维明加了又加。思想的火,生生不息。一个夜晚对一个世纪来讲,自然短暂;在杜维明家壁炉前发出的声音,有如世纪般地深沉。1928年以来,杜维明是哈佛东亚系第一个华人系主任。不久前,北京大学成立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2010年1月4日《文汇报》报道,美国留学中国的人数10年増长6倍,2008年世界各国到中国留学的人数达20万……(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语言平实生动,文字富有表现力,通过记叙杜维明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国儒家文化的典型事迹,真实具体的再现了传主的光辉形象,塑造了杜维明中国文化传播者的形象,读来令人振奋。B.杜维明运送的中国儒家文化,吸引了许多最有独立思想、最不受束缚的哈佛学生。说明了“偌大一个哈佛,杜维明讲的中国文化的课堂最大”,证明中国儒家文化在哈佛最权威。C.杜维明在大讲堂里上课,常有些女学生占前排座位,超越儒家伦理地观察这位儒学权威的形貌衣着。这一方面表明了杜维明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写出这些学生学习不够专注。D.中国儒学文化,杜维明传播初期在大陆遭冷遇;而在倡导独立自由的西方世界,却很快得到传播,产生广泛影响。很重要的原因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E.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具体形象的表现了杜维明的卓越精神。(2)杜维明生活中的“洞”具体指什么?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精神?(3)请赏析理解下面的句子。①几百个人就是几百座雕像。直到听他说“可以提问了”,台下那几百人的群雕才好像经仙人指点,全都活了过来。②一个夜晚对一个世纪来讲,自然短暂;在杜维明家壁炉前发出的声音,有如世纪般地深(4)有人说杜维明是儒学的传道士,有人说他是传统的士大夫,有人说他是现代公众知识分子。你怎么看?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1)(A)(D)分析:B项“证明中国儒家文化在哈佛最权威”理解有误;C项“写出这些学生学习不够专注”理解有误:写女生观察杜维明的形貌衣着,主要表现杜维明和他传播的中国儒学具有极强的吸引力;E项中没有“对偶”的修辞。(2)参考:①杜维明裤子上有一个小洞——他专注于传播中国文化而无暇顾及生活中的小节。②杜维明的信用卡上没钱了——他一心专注于传播中国文化而不注重物质和金钱。③他五年没在家过圣诞节了——他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而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④这些许许多多的“洞”,形象的表现了他为传播中国儒家文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做出了巨大的奉献。(3)①把“几百个哈佛学生”比喻为“群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哈佛学子们倾听杜维明宣讲中国儒家文化时那凝神静止、近乎入定的专注神态,显示了杜维明宣讲中国儒家文化对哈佛学生的巨大吸引力。②这句话运用对比和比喻,以夜晚的短暂反衬世纪的漫长,把在杜维明家壁炉前关于中国儒学的深刻讨论比喻成“深沉的世纪”形象深刻地表现了关于中国儒学的探讨的意义长远、深远。(4)参考答案:观点一:杜维明是儒学的传道士。
①杜维明富有强烈的使命感,利用一切时机向世界传播中国儒家文化。②他在哈佛首创用汉语作为讨论语言——哈佛儒学研讨会,使哈佛成为在英语世界中经常用普通话谈论中国学问的道场。③他的儒学研究和社会变迁、世界进步有关,总具有开辟创新的能力。④组织学者在自己家里探讨儒家伦理和在世界范围的普世价值、儒学身体力行的特点、儒家的宗教性情怀。⑤担任哈佛第一个华人系主任,身体力行向世界传播儒家文化。观点二:杜维明是中国传统士大夫。
①他对中国文化精神血脉的坚守与弘扬,使他多了几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认为“有些事情你不做没有人做”,具有勇于担当的精神。②在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精神失传的情况下,敢为天下先。③在西方世界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④担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担当起弘扬中国文化的重任。
观点三:杜维明是现代公众知识分子。
①他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理。
②他的学问是动态的学问,是知行合一的学问。
③他与学者们探讨各种学术问题。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7题。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丞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初,千秋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群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劝上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上报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人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后岁余,武帝疾,立皇子钩弋夫人男为太子,拜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千秋,并受遗诏,辅道少主。武帝崩,昭帝初即位,未任听政,政事一决大将军光。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每公卿朝会,光谓千秋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千秋曰:“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终不肯有所言。光以此重之。每有吉祥嘉应,数褒赏丞相。讫昭帝世,国家少事,百姓稍益充实。千秋为相十二年,薨,谥曰定侯。(节选自《汉书?车千秋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见上连年治太子狱
狱:案件B.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
流:殃及、祸及C.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
德:道德、道义D.特以一言寤意
特:只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车千秋“敦厚有智”的一组是(3分)(
)①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
②公独明其不然③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
④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⑤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
⑥劝上施恩惠,缓刑罚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车千秋位居丞相,顾全大局。武帝驾崩,他与霍光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幼主,朝政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他对此始终没有发表异议,因此很受霍光敬重。B.车千秋为人敦厚,敢于直言。他在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郎官期间,恰遇卫太子受江充谗害而败亡,事情过了很久,仍没有放弃上呈奏书为太子申诉冤情。C.车千秋处事智谋,居位尽责。看到武帝对太子一案无法释怀,就独自借祝寿机会宽解皇上;还经常赞颂皇上的美德,劝皇上广施恩惠,减缓刑罚,怡养精神。D.车千秋“特以一言寤意”而取相封侯。皇上看了车千秋的上书,认为是高庙的神灵让他来开导自己,于是立即封车千秋为大鸿胪,不久又任命他为丞相。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2)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参考答案:4、C德:动词,施恩德5、B②是皇上对他的称赞;④⑤都是对他的评价。6、C不是“独自”,也非“经常”,他是和别人一起借给武帝祝寿的机会宽慰赞颂皇上的。7、(1)我已经好几个月一天只吃一顿饭了,还听什么音乐呢?经常在心里为那些(死去的)士大夫哀痛,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不再责怪了。(“痛”“既”“咎”各1分;宾语前置1分,句意1分)(2)当初和您一起接受先帝遗诏,现在我处理内政,您处理外事,应该有办法来教导、督促我,使我不要辜负了天下人民(的重托)(“始”“有以”“负”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车千秋,本来姓田,他的祖先齐国的田氏各族迁居长陵县。车千秋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的郎官。碰上卫太子受江充谗害而败亡,过了很久,车千秋上呈事关重大的紧急情况的奏书,为太子辩冤,说:“儿子不正当使用父亲的军队,按罪应判受鞭刑;皇上的儿子因过失而误杀了人,该判什么罪呢?我曾经在梦中看见一位白发老人,告诉我该怎样定罪。”这时,武帝已经清楚地知道太子发兵是出于惶恐,并没有反叛的意图,看了车千秋的上书,就深有感触而醒悟过来,于是召见了车千秋。对他说:“父子之间的事情,别人是很难说话的,只有您明白其实不是这样。这是高庙的神灵让您来开导我,您就应当成为我的辅佐。”立即下令封车千秋为大鸿胪。过了几个月,就接替刘屈氂担任了丞相,封为富民侯。车千秋没有别的才能经术学问,也没有什么功绩和资历,只不过凭一句话使武帝醒悟到太子死得冤枉,旬月之间就做丞相封侯,世上未曾有过。车千秋为人敦厚,富有智谋,在丞相的位子很称职,超过他前后的几位。当初,车千秋刚开始主持丞相工作,看到武帝连年追究太子冤死一案,被杀和受罚的人非常多,群臣百姓都提心吊胆,车千秋想使皇上宽心,安慰广大吏民。于是就和御史、中二千石一起给武帝祝寿,赞颂皇上的美德,劝皇上广施恩惠,减缓刑罚,欣赏音乐,怡养精神,为了天下人民而自寻欢乐。武帝答复说:“我不施恩德,开始于左丞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暗中谋逆作乱,后来巫蛊之祸殃及士大夫。我已经好几个月一天只吃一顿饭了,还听什么音乐呢?经常在心里为那些死去的士大夫哀痛,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不再责怪了。虽然这样,巫蛊之祸刚发生时,诏令丞相、御史督责郡守寻找收捕,廷尉审理,但也没听到九卿、廷尉查问出来什么。从前,江充先审讯甘泉宫的人,又转到未央宫皇后住的椒房殿,以及后来公孙敬声之辈、李禹之流阴谋勾引匈奴,有关官员也没有发现什么罪证,让丞相亲自挖掘兰台查验巫蛊,清楚地知道有巫蛊存在。直到现在还有巫师施行巫蛊妖术不止,邪贼侵身,远近都有巫师暗施巫蛊,我感到很惭愧,还有什么值得祝贺的呢?敬谢你们的好意,我不端你们献的祝寿酒!请告知丞相、二千石官各回各的官舍。《尚书》上说:‘不要偏执,不要袒护,圣王之道,坦荡无阻。’不要因为这件事再上奏了。”一年多以后,武帝病重,立钩弋夫人生的皇子为太子,命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丞相车千秋,一起接受遗诏,辅助教导幼主。汉武帝驾崩。昭帝刚即位时,不能处理政事,朝政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车千秋位居丞相,忠谨敦厚而有德。每逢公卿大臣朝会,霍光就对车千秋说:“当初和您一起接受先帝遗诏,现在我处理内政,您处理外事,应该有办法来教导、督促我,使我不要辜负了天下人民(的重托)。”车千秋说:“请将军多留心,就是天下极大的幸事了。”始终不肯对霍光专权发表异议。霍光因此很敬重车千秋。每次遇上吉祥嘉应出现,都褒奖赏赐丞相车千秋。直到昭帝去世,国家少事,百姓逐渐富裕充实。车千秋做了十二年丞相,死后,谥号称为定侯。5.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千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政化大行。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
失:过错B.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募:招募C.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
祠:祭祀D.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
挠:阻碍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是(
)(3分)①禁人丧葬不得侈长
②诣阙乞还者数千人
③百姓耆老为祷请
④其为民爱若此
⑤使中黄门慰问
⑥后闻其言而追悲之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宋均早年任郎官司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他宽厚的风格。B.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屏除贪欲,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要不应当因此这肆扰百姓。C.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员又有政绩,因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D.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5分)[来源:
.Com](2)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5分)参考答案:10.选D
[解析]D项“挠”应解释为“弯曲,屈服”,可根据上下文意判断。他在皇帝面前不畏惧,不屈服,才被皇帝欣赏。译为“阻碍”,于上下文不通。今有成语“不屈不挠”,其中的“挠”即为“屈服”之意。11.选C
[解析]①是宋均上任之前,上蔡的禁止令,与宋均恩德无关。⑤⑥是皇帝对宋均的慰问、追思,与“感动民众”无关。12.选D
[解析]D项“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理解错误,把“苛察之人”的两面性理解为“烦苛的人”“狡诈刻毒的人”两种人。原文“苛察之人”的两面性为:廉洁守法、狡诈刻毒。13.(1)如今成为民害,罪过在于残忍的役吏,而不辞劳苦地张网捕捉,不是顾怜的根本办法。(2)忠臣坚持道义,不应有二心。如果惧怕威势丧失公正,我即使是死,也不会改变志向。[译文]宋均字叔庠,是南阳阳安众人。凭借父亲的职务担任郎官司,当时年仅十五,喜爱读经书,常利用休息日向博士学习,精通《诗》《礼》二经,善于辩论,提出疑难问题。到二十岁,调动补任辰阳长。当地风俗很少有求学的人而大都相信巫鬼,宋均给他们设置学校,禁止过多地祭祀鬼神,百姓这才安定下来。调任上蔡令,当时禁止百姓丧葬不得奢侈,宋均说:“送终超越礼制,过错是轻微的。现在有不仁义的百姓,还没有遵循教化,就以超过礼制立刻惩罚他们,这不是政令首先考虑的。”最终不肯旅行。调任九江太守,九江郡多有猛虎横行,屡次为百姓的祸患,常常招募人设置槛阱捕杀,但还是有许多人遭受伤害。宋均说:“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自有依托的地方。况且江淮一带有猛兽,好像北方有鸡猪一样,如今成为民害,罪过在于残忍的役吏,而不辞劳苦地张网捕捉,不是顾怜的根本办法。应力求屏除奸吏贪官司,一心考虑举荐忠诚善良的人,全部撤除槛阱,免除削减督促人捕杀猛兽的制度。”这以后,传言说老虎一起向东渡东江而去。中元元年,有很多蝗虫,它们飞到九江郡界,就向东向西飞散离开,因此宋均的名场远近称赞。浚遒县有唐、后两座,百姓一起祭祀它们,众巫师于是挑选百姓家的女儿为山神娶妻,年年改换,百姓不敢与做过山神妻子的人家结亲,前后县令没有一个人敢禁止。宋均于是下命令说:“从今以后,给山神娶妻都要娶巫师家的女儿,不要肆扰百姓。”于是这种情况就断绝了。永平元年,调任东海相,在东海郡任职五年,因犯法被免官司。东海郡的官吏百姓思念宋均的恩德教化,给他作赞歌,数千人到朝廷请求让他回来。显宗认为他有才能,永平七年,征召授予他尚书令。每次辩论争议,大多符合皇上的心意。宋均曾经删裁可疑的事情,皇帝认为其中有奸诈的阴谋,大怒。各个书很惊恐,都叩头谢罪。宋均回过头严厉地说:“忠臣坚持道义,不应有二心。如果惧怕威势丧失公正,我即便是死,也不会改变志向。”皇帝称赞他的不屈服,提升宋均为校尉一职。几个月后,出应试做河内太守,施行好的政治和教化。宋均曾经卧病,百姓中年老有声望的人为他祈祷请求,早上、晚上询问宋均的日常生活,他是如此地被百姓喜爱。因为疾病上书请求免官司,皇帝派遣中黄门慰问他,于是留京养病。司徒一职窑,皇帝根据他的才能让他担任宰相,宋均含泪推辞。宋均性情宽厚仁和,不喜欢苛刻的法律条文,常常认为用烦繁苛来显示精明的人,自身或许廉洁守法,但这些人乖张、狡黠刻薄,毒害百姓,百姓受害流离失所都是由他们造成的。早年任尚书令时即常常想以此向上陈千,只是限于当时的形势,因而未敢上奏。皇帝后来听到这样的话追怀悲伤。建元初年,在家中病逝。6.文言文阅读及默写(3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6-12题。晁错者,颖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通“隙”)。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颖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公:汉时君称臣,父称子,平辈互称,皆可称“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天下无治《尚书》者
治:研究Ks5uB.以其辩得幸太子
辩:有口才C.错常数请间言事
间:房间D.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
制:控制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B.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C.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D.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B.①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C.①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②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D.①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属于反对晁错变革措施的一组是(
)(3分)①书数十上,孝文不听
②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③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④吾不忍见祸及吾身⑤公言善,吾亦恨之
⑥变古乱常,不死则亡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晁错为人严峻刻薄,不近人情,但是他能言善辩,才能出众,足智多谋,深得孝文帝、太子及景帝的赏识和宠幸。B.晁错极力主张借诸侯的罪过来削减他们的土地,收取他们四边的郡城;他认为只有这样做天子才会受到诸侯们尊敬,国家才会安稳。C.晁错的改革遭到了诸侯们的反对,晁错的父亲急忙从颖川赶来劝说,晁错不为所动,父亲饮药自尽。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景帝最终下令让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斩首。D.晁错死后,邓公作为抗击吴楚叛军的将领,向景帝谈及了他对诛杀晁错的看法,他认为处死晁错正中了造反诸侯们的奸计。景帝听后觉得邓公说得有道理,十分后悔枉杀了晁错。
1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12、将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句3分)①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②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参考答案:6、C(间,xián,通“闲”,空闲时间)Ks5u7、D(A、博士:古之学官名,今之学位名。B、便宜:古义是方便、适宜。今义是价钱低廉。C、人口:文中是两个词,人,别人;口,口头。今义是人数)8、B(两个“之”,都作结构助词“的”。A①而,但是,表转折;②而,表修饰,可译为“地”。C①以……为,凭……担当;②以……为,拿……作为。D①所,处所;②所,与“以”构成固定结构)9、D(①②并非举措,⑤句中的“恨”是“遗恨、悔恨”)10、A(太子就是景帝,不能说“太子及景帝”)11、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4分,每断错两处扣1分)12、①正当这个时候,太子称许晁错的计策,但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3分,“善”“诸”各1分,句意1分)②常言说,“变更古法,混乱常理,不是死就是亡”,莫非说的就是晁错这一类人吧!(3分,“乱常”1分,“岂”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孝文帝的时候,天下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说济南郡的伏胜原是秦朝的博士,研究过《尚书》,年龄已九十多岁,因为年老不能征召,就诏令派人去向他学习。太常派遣晁错到伏胜那里学习《尚书》。学了回来,就上书陈述有利于国家的事,以《尚书》论证。皇帝下诏先后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因他善于论辩,得到太子宠幸,太子家号称他是“智囊”。在孝文帝时多次上书,论述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改定的地方。上了几十次书,孝文帝虽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但称赞他的才能,提升他做中大夫。当时,太子称许晁错的计策,而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继位后,任命晁错为内史。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每每都听,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的法令。晁错升任为御史大夫,请求根据诸侯王的罪过,削弱他们的封地,收回他门的枝郡。奏上之后,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谁也不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晁错所改定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喧哗疾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得知此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该如此。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自身”。后来过了十几天,吴、楚七国全都造反了,名义上是说要诛杀晁错。等到窦婴、袁盎进谏游说,皇上命令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斩首。Ks5u晁错已经死了,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叛乱平息了没有?”邓公说:“吴地谋反几十年了,(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借诛讨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的是诸侯强大了无法控制,所以请求削弱他们的势力,借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的利益啊。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了!”太史公说:晁错做太子家令的时候,屡次进言奏事不被采用;后来掌握大权,进行不少变革。诸侯发动叛乱的时候,不赶紧挽救国家的危局,却企图报个人的私仇,反而送了性命。俗话说:“改变古法,扰乱常理,不是断命也要垮台。”也许是说的晁错这种人吧!
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面是夏邑县高级中学的校徽,请写出该校徽文字部分之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120个字左右。(5分)
参考答案:(因为是黑白印刷,不考虑颜色要素;能答出三个方面,意思对即可)①外围的圆环以绿色为背景,象征学校犹如绿色的天地,充满生机与希望。②里面的圆是蓝色,画面由海鸥和船构成,既象征学校这艘大船从1960年建校以来一直乘风破浪,也象征着学生正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③内圆底部的图案也可看作是打开的书册,象征着学校就是知识的天地。④画面中心的船帆图案是字母X,内环是字母G,形象地点出“夏高”校名。8.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流畅。(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5分)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文化部承办的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北京拉开帷幕。参考答案:①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北京拉开帷幕,②它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③它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政府、文化部承办,④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9.看下面这幅《依法了之》漫画,按要求做题。
(1)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简洁的文字揭示漫画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答案示例:
(1)这幅题为《依法了之》的漫画,画面上,一个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提着一只从标有“制假售假”字样的螃蟹身上折断一只蟹钳,得意洋洋地走了,而那只被罚款的螃蟹心存侥幸,心里想着“元气未伤,咱照样横行”。
(2)该漫画形象地讽刺了某些治标不治本的处罚行为。(或它提示人们:对违法乱纪者,必须严厉打击,做到斩草除根。)(言之有理即可)
略10.下面是《人民日报》的一则评论,请从中提取出四个关键词。(5分)驱车上路,总能看到一些人的私家车贴着个性车贴,诸如:“车匪路霸”“有本事从我头上过”“谁敢超我,我让你变形”……乍看之下,这些个性车贴让人感觉“毛骨悚然”。个性车贴,其目的在于让自己的车与众不同,体现车主追新求异的心理,但是个性玩“过火”,就可能伤害公共文明。有的张狂嚣张,其实是藐视道路交通法规;有的恶意挑逗,容易激起车主的不良情绪,引发交通矛盾;有的噱头过足,会分散其他车主的注意力,增加事故风险。尽管给私家车贴车贴纯属个人行为,别人无权干涉,但也应该谨守公共文明的边界。相对于欧美悠久的汽车文明,我们的“车轮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公司客服招聘协议
- 农业科技园区停车场建设合同
- 泌尿外科护理毕业设计
- 垃圾处理工程承包合同
- 软件技术授权使用协议
- 涂料施工安全协议
- 服装店保洁人员招聘协议
- 电子工厂易燃易爆品处理
- 农村公路升级施工协议
- 企业监事规范管理指南
- 作业岗位风险评估报告
- 幼儿园公开课:小班社会《小熊你好》课件
- 《电解与库仑分析法》课件
- 某三甲医院后勤保障管理制度汇编2023版
- 2024年护士工作总结与展望
- 群文阅读多文本阅读《寓言故事中的对比》课件-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英语电子教案
- Unit+5+Understanding+ideas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晾晒棚施工方案
- 预防校园欺凌法治知识竞答题库及答案
-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