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道课件的知识_第1页
孔子之道课件的知识_第2页
孔子之道课件的知识_第3页
孔子之道课件的知识_第4页
孔子之道课件的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孔子的身世(一)、先祖微子启1、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於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史记.宋微子世家》

​(一)、先祖微子启2、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史记.宋微子世家》

​(一)、先祖微子启3、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启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

——《史记.宋微子世家》

​(一)、先祖微子启4、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为桮,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於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史记.宋微子世家》

​(一)、先祖微子启5、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史记.宋微子世家》

​(一)、先祖微子启“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论语.微子》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论语.公冶长》“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

​(二)、七世祖正考父“三命兹益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左传.昭公七年》

​(三)、六世祖孔父嘉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曰:“先君舍與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靈,得保首領以沒,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對曰:“群臣願奉馮也。”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為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讓,是廢先君之舉也,豈曰能賢?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乎?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使公子馮出居於鄭。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殤公即位。君子曰:“宋宣公可謂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饗之,命以義夫。”

——《左传.隐公三年》​(三)、六世祖孔父嘉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

——《左传.桓公二年》​(三)、六世祖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

——《孔子家语.本姓解》圣师之所以为孔氏,实由孔父嘉始。孔父,字;嘉,名也;后世以字为氏。

——《文庙祀典考》卷七​(四)、父亲叔梁纥有力如虎者。

——《左传.襄公十年》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编年》

​(四)、父亲叔梁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

——《孔子家语.本姓解》征在既往,庙见,以夫之年大,惧。

——《孔子家语.本姓解》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二、孔子的生平(一)、出生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叔梁纥与颜征在再次去尼山祈祷。于“坤灵洞”产下孔子。神化:“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凤生虎养鹰打扇”。​二、孔子的生平(二)、儿童时代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史记.孔子世家》圣母豫市礼器,以供嬉戏。

——《孔子世家考》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二、孔子的生平(三)、青年时代鲁昭公七年(前535年),母亲颜征在去世。

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论语.子罕》首先是做一些粗活来维持生计,后来做了管理仓库、计算物事的委吏,以及管理牲畜饲养的乘田。​(三)、青年时代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后裔亓官氏为妻。次年生子。鲁昭公闻讯派人送来一条鲤鱼,表示庆贺。孔子非常兴奋,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鲁昭公的举动,使孔子产生了强公室、抑私家、参与贵族政治的决心和信心。

​(三)、青年时代婚后至三十岁的年龄里,孔子更加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比较广泛地阅读了鲁国所藏的大量典籍。注意从其他途径学习古代礼仪、典章等文史知识。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左传.昭公十七年》

​(三)、青年时代十分注意进行实地考察,其足迹遍及当时的鲁、卫、杞、宋等国。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证明)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论语.八佾》​(三)、青年时代下了很大的苦功学习演奏乐曲,对于音乐的修养,达到了十分高深的地步。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史记·孔子世家》​(三)、青年时代学习过歌吟,很会唱歌。“武功”很高强,射箭、驾车的本领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礼记.射义》子闻之,谓门人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子罕》

​二、孔子的生平(四)、周游列国孔子35岁时,投奔齐国高昭子为其家臣。高昭子名张,唁鲁昭公,称为主君,阿景公意,辅孺子荼,卒为陈氏所逐;其不屑如是。

——崔述《洙泗考信录》卷一​(四)、齐国之旅仲尼游齐,见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仲尼对曰:“臣闻晏子事三君而得顺焉,是有三心,所以不见也。”仲尼出,景公以其言告晏子,晏子对曰:“不然!婴为三心,三君为一心故,三君皆欲其国之安,是以婴得顺也。婴闻之,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犹非也。孔丘必据处此一心矣。”

——《晏子春秋》​(四)、齐国之旅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悦,将以尼谿之田封孔子。——《史记》​(四)、齐国之旅仲尼之齐,见景公,景公说之,欲封之以尔稽,以告晏子。晏子对曰:“不可。彼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好乐缓于民,不可使亲治;立命而建事,不可守职;厚葬破民贫国,久丧道哀费日,不可使子民;行之难者在内,而传者无其外,故异于服,勉于容,不可以道众而驯百姓。自大贤之灭,周室之卑也,威仪加多,而民行滋薄;声乐繁充,而世德滋衰。​(四)、齐国之旅今孔丘盛声乐以侈世,饰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以仪世,劳思不可以补民,兼寿不能殚其教,当年不能究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愚其民。其道也,不可以示世;其教也,不可以导民。今欲封之,以移齐国之俗,非所以导众存民也?。”公曰:“善。”于是厚其礼而留其封,敬见不问其道,仲尼乃行。

——《晏子春秋》​(五)、返回鲁国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论语.阳货》​(五)、返回鲁国公山弗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未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事其为东周乎?”

——《论语.阳货》

​(五)、返回鲁国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逾境而徙,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必蚤正以待之也。

——《荀子.儒效》孔子始用于鲁……用三年,男子行乎途右,女子行乎途左,财物之遗者,民莫之举,大智之用,固难逾也。

——《吕氏春秋.先识览》

​(五)、返回鲁国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五)、返回鲁国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齐人来归郓、欢、龟阴之田。

——《左传》​三、孔子的思想孔子一生最为崇拜的人是周公,念念不忘的是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和王道德治。当时孔子所能做到的,就是继承周公的某一个方面而加以发扬光大,即对周朝的典章礼乐进行继承和维新,并加以宣扬,而其最理想的途径便是办学。​(一)、教学的主要内容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子谓伯鱼:‘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论语.阳货》

​(一)、教学的主要内容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一)、教学的主要内容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论语阳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季氏》

​(二)、仁的修养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三)、仁的行为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三)、仁的行为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四)、仁的态度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五)、仁的语言司马牛问仁。子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