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云南省大理市南涧县拥翠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云南省大理市南涧县拥翠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云南省大理市南涧县拥翠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云南省大理市南涧县拥翠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云南省大理市南涧县拥翠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云南省大理市南涧县拥翠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参考答案:C【详解】由材料可知,苏俄为巩固苏维埃政权、退出一战选择了妥协,签下《布列斯特和约》。此后,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苏联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所以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再次对现实妥协,推行了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采取固定粮食税的做法,从而再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综上两件事情可以看出,苏维埃政权通过妥协让步维护了革命的根本利益,故选C。由材料“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可知,苏维埃政权注重维护工农联盟,将运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农民的问题,排除AB;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D。2.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辛亥革命A.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题干材料第一强调了民族意识,第二强调了民主意识,这反映了辛亥革命使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因此D表述符合题意。A项只说了民族方面;B、C项只是说了民主方面,均不全面。3.1978年3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把“双百”方针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这一法律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B.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C.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D.建国以来的“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参考答案:C材料强调将“双百方针”写进宪法,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主要是由于文革期间双百方针遭到破坏,中国的文艺科技事业受到极大的打击,由此可见是吸取了以前的经验和教训,C符合题意;1978年3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A不正确;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的提出是在80年代,B不正确;D“全面”纠正说法不准确。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影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材料中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正是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时期,这次大危机是一战后二战前持续时间长、破坏性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危机,其影响也十分大,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出现了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质疑,对资本主义失去了信心,所以AB两项错误。D项为错误项。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的影响5.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李鸿章曾经说过,“(中日)两国交涉全论理之曲直,非恃强所能了事。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谁先理诎,此万国公例”。材料反映出李鸿章的意图是(

)A.力保北洋舰队,避免其全军覆没

B.为了争取外交上的主动,避免主动开战C.为中国军队的战略转移赢得时间

D.避免陆上作战,争取海上决胜参考答案:B6.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A7.有学者指出:“从清朝改革三阶段来看,洋务运动由于士绅保守势力过于强大而遭受失败,戊戌变法则由于激进改革精英的不当战略而失败,而清末新政是中央权威的急剧流失,由于不适当的分权化的立宪改革而失败。”从本质上看,这三个阶段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A.缺乏地方实力派的强有力支持

B.顽固势力大大超过了改革势力C.改革措施背离了时代发展潮流

D.传统君主体制的创新能力减弱参考答案:D洋务运动不“缺乏地方实力派的强有力支持”,故A项错误;与“清末新政是中央权威的急剧流失,由于不适当的分权化的立宪改革而失败”不符,不是“大大超过”,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没有“背离了时代发展潮流”,故C项错误;“清朝改革三阶段”都因种种原因失败,反映实施者清政府改革“创新能力减弱”,故D项正确。8.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的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政府推行粮食税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D.政府废除农业税参考答案:B9.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图一太庙

图二祠堂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参考答案:B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题中图片反映的政治制度为宗法制,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利用血缘关系,使“国”与“家”紧密结合。故应选B。10.秦汉时期,下列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①河套平原②珠江流域③云贵地区④天山南北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参考答案:C11.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宜侯矢簋。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西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文物的价值包括

①说明了铭文最早使用于丹徒区

②体现了西周完整的宗法结构

③佐证了西周实行过分封制

④反映了西周的青铜冶炼技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C12.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古希腊的“文明”内涵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A.小国寡民

B.城邦政治

C.民主政治

D.轮番执政参考答案:B13.第二帝国末期,拿破仑三世不仅没有兑现减轻赋税的诺言,还横征暴敛,把农民子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农民开始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和对波拿巴主义的迷恋。1870年普鲁士军队入侵,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对帝制的信念。他们的“这一转变”A.促使巴黎公社获得了法国农民的有效支持

B.帮助法国政府贏得了对普战争的最终胜利C.为共和政体在法国的确立奠定了社会基础

D.拉开了法国朝着近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序幕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材料说明拿破仑三世时农民对帝制破灭,由此为共和政体在法国的确立奠定社会基础,故答案为C。A、B均不符合史实,D项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与材料不符。14.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A

斗争的侧重点上

B

失败的根本原因上C

失败的客观原因上

D

运动的阶级基础上参考答案:A15.“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参考答案:B材料关键信息是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资本输出逐渐成为西方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签订时以商品输出为主,AC错误。《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资本输出开始逐渐成为西方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B正确。《辛丑条约》签订时资本输出已经成为西方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D错误。16.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北洋舰队是洋务派标榜“御侮”、“自强”的样板,苦心经营凡二十年,耗银3000余万两,北洋海防经费支出总额,相当于同期江南制造局以及福建船政局从创办到中法战争爆发17年总支出之和……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近于崩溃的封建国家是更不胜负担。这段材料:A.反映了清朝政府重视海防

B.正确指出了北洋舰队灭亡主因C.揭露清朝政府统治腐朽的根源

D.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必然结局参考答案:A略17.“文革”期间,一大批有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恶劣环境下努力工作,使我国科技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成果包括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D18.1943年,中、美、英三国举行开罗会议,发布《开罗宣言》,宣言要求日本归还中国的领土。代表中国与会的是A.国民政府

B.中华苏维埃政府C.北洋政府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参考答案:A考察开罗会议。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的开罗召开了开罗会议,协调三国对日作战。当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是蒋介石国民政府。故应选A。19.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参考答案:C20.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原始农业

B.个体农耕

C.千耦其耘

D.自然经济参考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原始农业属于生产部门,与方框中所要填写的农业经营方式不一致,故A项错误;男耕女织即个体农耕是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推广后才出现的,故B项错误;早期农业生产出现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陋,不得不集体劳作,千耦其耘就是奴隶集体耕种方式,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21.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很多思想家借助神权来表达自己的人权。下列各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B.王夫之的“天地之化日新”C.朱熹的“理先于气”D.王守仁的“灵明就是本心”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董仲舒“天人感应”可知,如果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限制君主的权力过度膨胀,由此可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体现了古代思想家借助神权来表达自己的人权,故A项正确。B项体现的是王夫之的唯物思想,C项是朱熹的理学,D项是王守仁的心学,BCD三项都与题干无关,排除。22.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要建立

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这一认识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B.美国与苏联争霸优势丧失

c.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D.中国面f|缶苏联的重大威胁参考答案:D23.美国学者波内克斯说:古欧洲有好几个里程碑式的变革,智者学派恰好产生于这些变革中期的希腊文化背景之中。这些变革包括伯里克利民主改革,这次改革把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统治的规则转变为多数人统治的规则,雅典由此从一个小城邦变为一个海洋帝国。材料表明A.雅典成为地跨欧亚非大帝国B.思想变革得益于政治民主化C.智者学派的产生植根于经济D.伯里克利改革完善民主政治参考答案:B由材料“智者学派恰好产生于这些变革中期的希腊文化背景之中”可知材料意在表达古代欧洲的思想运动受政治运动的影响,B符合题意;A与史实不符,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经济,C不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伯利克利改革对民主政治的影响,D不正确。24.某西方学者说:“1945年的和平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A.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B.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规范化C.德日意变成稳定和平的民主国家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参考答案:B25.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豪情满怀迎跃进②女民兵与样板戏③第一部宪法颁布④欢庆香港回归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参考答案:C①“豪情满怀迎跃进”,大跃进发生于1958年;②“样板戏”出现于文革时期,即1966~1976年;③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954年;④香港回归发生于1997年,据时间排序,选择C项符合题意。26.二战后,资本家积极鼓励职工购买和持有本企业的股票,进一步打破了资本家垄断企业股份的局面。美国实施职工持股的企业,1974年为300多家,职工人数十余万人;1995年已达12000多家,职工120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10%。这一现象A.增强了资本的社会化趋势

B.形成资本家、工人共管企业的局面C.完善和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D.使职工持股的企业成为现代企业主流参考答案:A27.1896年,梁启超上书张之洞“以六经诸子为经,而以西人公理公法之书辅之,以求治天下之道;以历朝掌故为纬,而以希腊罗马古史辅之,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以按切当今时事为用,而以各国近政近事辅之,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他的上书中蕴含着①用夏变夷②中体西用③古为今用④洋为中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用夏变夷”在材料中没有显示,“以六经诸子为经,而以西人公理公法之书辅之”体现了“中体西用”,“以历朝掌故为纬”“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体现了“古为今用”,“以希腊罗马古史辅之”“以各国近政近事辅之”体现了“洋为中用”,故D正确,排除A、B、C。28.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这表明()A.明朝白银货币化始自于民间B.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明朝出现了银贵钱贱的现象D.白银取得法律上的合法地位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分析材料以及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银钱兼使……只许用钱”。明代中期以来,社会经济和商品货币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其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自然特性,在天顺年间以后逐渐成为主导流通货币,至隆庆初国家以法律形式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材料“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表明,在白银货币化已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明朝政府不得不承认客观事实,故选D项。这项政令是由政府颁布的,“始自于民间”错误,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的问题,故排除B项;银贵钱贱的现象是由于近代鸦片走私导致的,故排除C项。29.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参考答案: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材料关键词“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并结合所学可知: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此人主张政府应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19世纪90年代中日甲午战争后,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30.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攻占首都的战争指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列强组建八国联军侵华,并攻占清王朝的首都北京,故本题应选D项;A、C两项均未攻占北京,与题目中的信息“首都被敌人攻占”不符,故排除;B项发生于1856—1860年,早于题目中的时间“20世纪”,故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4分)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分)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参考答案:(1)参照西方法律编纂(2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4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分)。(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4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4分)(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材料一“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可知《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是:参照西方法律编纂;对于第二小问“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考生抓住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即可得出答案;第三小问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主要结合题干中的时间可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材料三中的几个时间节点即可得出答案;对于第二小问考生则需要考生归纳概括史料得出;对于第三小问中考生则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归纳:如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32.近二百年的“牛奶史”,展示了在现代语境下一种普通的食物如何被推上神坛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在炎热的季节几个小时就足以令牛奶变质,因此几百年中,被称为“白肉”牛奶和奶酪是穷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有钱人对其敬而远之,经常食用乳制品甚至被认为是贫困的标志。19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目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的需求,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的繁荣。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的消费更加旺盛;19世纪末期,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间接地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世纪,冰箱的普及使得奶类的保存更便利。一战的爆发使得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因为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问题;各国的农业产区纷纷响应号召,大量生产乳品罐头;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日益增长。加之这一时期也正是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出现的时候,三者的结合,将牛奶塑造成了一种“完美食物”。1906年,美国通过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1943年又通过立法,专门拨款开展学生餐和学生饮用奶计划。1954年,时任法国国民议会主席的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宣布:每个小学生每天将可以享受一杯加糖牛奶,好让他们“读书更用功,身体更结实、强壮、充满活力”。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要求每所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午餐中,必须包括牛奶。1961年国际牛奶联合会(即I.D.F)将每年5月第三周的周二定为“国际牛奶日”。——摘编自《牛奶历史上的两次革命》(1)根据材料指出牛奶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牛奶流行的主要科技成果,说明牛奶在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参考答案:(1)变化:从高风险食品、贫困的标志变成了完美的食物。原因:牛奶自身的营养价值;科技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战争的刺激;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的出现;政府的提倡与重视。(2)主要科技成果:火车、汽车的出现,便于运输;冰箱的普及,便利保存;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改善:增强体质、改善生活、提高和健全福利制度。(1)变化:结合材料叙述的内容可以得出牛奶从高风险产品/贫困的标志/穷人的食物到了需求量很大,提高营养改善伙食的食物。原因:这种转变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有科技的进步,工业革命的影响。此外还有战争的影响以及母乳的减少。加之牛奶本身的特点以及政府的提倡更加推动这一变化。(2)主要科技成果:结合材料的叙述可以概括出巴氏消毒法、冰箱的普及、火车和汽车的出现、电力的发明与应用等等。改善:首先从营养成分上可以增强体质,改善生活品质。其次就是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改善福利制度。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清明上河图》中看,汴京城十字街口的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表明招牌广告已成为当时商家最基本的广告形式。在古代招牌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湖南沅陵出土的元代油漆颜料包上印有“潭洲,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朱,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的字样和“父业子传”的印号。顺治元年,苏松府就牙商沈青臣“勾同别商,射利假冒布商三阳号”发布晓谕:“觊觎字号,串同客贾,复行假冒”者,“许即指名报官府,以凭立拿究解抚院,立法施行,决不轻贷”。——摘自《中国近代商标标识设计流变与演绎》《浅谈中国古代品牌广告传播》等材料二、下是三幅商标图片,左中右依次为:石龙火柴社火花;东亚公司“抵羊(洋)”牌商标;华强火柴厂“77”牌火花。1890年上海燮昌火柴公司的“渭水”牌商标,是我国最早的经政府批准的“注册商标”。资料显示,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为1﹕30的比例。从1928年到1938年,这种情况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全国历年注册的33806件商标中,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达14668件,占总数的43%。1938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增大到1﹕4。在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商标中,有一些成长为知名的、可与外来品牌相抗衡的民族商标。——摘自《中国近代知名民族商标标志的构图类型与文化特点研究》材料三、建国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签字: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据新华网资料整编(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哪些信息(6分)?(2)依据材料二,三幅商标图案的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们怎样的民族情感?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1﹕30”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怎样的发展状况?从“1﹕30”到“1﹕4”,促进民族工业成长的因素有哪些?(8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相关背景知识,解读20世纪50年代以来同仁堂历史的发展变迁。(6分)参考答案:【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宋代经济发展特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