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七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七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七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七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七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七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共产国际指示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先决条件,必须发展罢工运动,领导学生运动,号召士兵与民众,联合反对帝国主义与国民党。该指示应出现在()A.国民革命初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D.抗日战争反攻阶段参考答案:B2.19世纪俄国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技术落后

B.缺少工业资本C.落后的农奴制度阻碍

D.国内市场狭小参考答案:C3.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参考答案:C略4.“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重要条件。”构成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大业的物质基础条件包括A.都江堰和郑国渠水利工程的修建

B.率先进行“以牛田”、曲柄锄等耕作方式C.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D.推广用煤炭作燃料、水力鼓风的冶铁装置参考答案:A5.由于保守拒变的自缚式心理定势,构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也箝制着先进知识分子的变革探索,致使他们处于两难的选择:既要因应时代,又要因循传统;既要因应世界潮流,又要顾及中国社会。下列史实完全突破了这一特征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D6.北宋某一词人的作品曾被人评价“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这一词人是A.关汉卿B.柳永C.苏轼D.李清照参考答案: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柳永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经常出入烟花巷陌,茶馆酒楼,跟歌妓乐工们有较多的来往,同情她们的不幸,理解她们的愿望,与她们平等相待,所以他和他的词,都受到这些下层女子的欢迎,这与题干“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信息吻合,故B正确,排除D;关汉卿是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苏轼是宋朝豪放派诗人,不符合题意,排除AC。点睛:本题考查宋朝的文学成就,对材料“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的正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主要结合宋词婉约派的特点分析。7.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是A.蒸汽机B.轮船C.火车D.电视机参考答案:D8.1957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的潮流向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这在当时违背了(

)A、“百花齐放”的方针B、“百家争鸣”的方针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参考答案:B9.有经济学家曾说:“每个区域经济集团都在集团内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体化政策。同时,集团与集团、集团与国家间又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每个集团实际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一个中介、一个过渡”。材料表明A.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C.区域集团化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参考答案:C材料“每个集团实际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一个中介、一个过渡”体现了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阶段,说明区域集团化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故A错误;经济全球化的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每个集团实际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1919年和1937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造成这两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

) A.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B.国共内战导致经济发展出现困难C.外国侵略加剧打击了民族企业

D.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参考答案:C11.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纵轴为“影响力”),对此判断正确的是A.A理论在近现代西方世界一直保持最大的影响B.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开始的C.A理论在80年代复苏是因其理论自身不断完善D.20世纪70年代以后,B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示可以看出A理论出现在1776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之时,在1929年经济危机之时下滑,自1981年时又恢复其影响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理论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B理论是1936年出现,“二战”结束后达到顶点,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下滑,可见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不谋而合,B项表述有误,排除。国家干预理论是下滑,但不是退出历史舞台,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2.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A.法国大革命的胜利

B.《人权宣言》的发表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参考答案:D13.某书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是霹雳般的震荡,像一颗炸弹一样投到“神学阵地的心脏上”,教会势力和老派学者攻击它是“恶作剧”,违背了上帝的启示,是一部“魔鬼的圣经”。这本书是()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物种起源》C.《九十五条论纲》D.《共产党宣言》参考答案: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代表作,它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和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牛顿在全书最后的“总论”部分加上一大段赞美上帝的话,故A项错误;《物种起源》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故B项正确;《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针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发表的,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主张,即因信称义,并未“违背了上帝的启示”,故C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将斗争目标指向资本主义,故D项错误。14.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中的“两制”是

)A.两种管理制度

B.两种军事制度C.两种社会制度

D.两种法律制度参考答案:C15.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

D.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参考答案:B16.1986年,武汉最高建筑是新建的晴川饭店,24层,高88.6米,成为当时武汉第一座“第一高楼”。如今武汉最高的建筑是位于汉口建设大道和新华路交汇点的武汉民生银行大厦,共68层,高336米。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晴川饭店在武汉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A.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

B.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C.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D.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参考答案:C17.路透社评论某时期的莫斯科政府:“经济领域适度运用价值规律,对现有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科研领域平均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这一时期是A.新经济政策时期B.赫鲁晓夫时期C.勃列日涅夫时期D.戈尔巴乔夫时期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中的“经济领域适度运用价值规律,对现有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可知这是在经济政策中融入了价值规律,对以前的经济政策有所改革;从“科研领域平均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可知这时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的表现之一,所以这一时期是对斯大林模式有所改革,但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了改革,重点在工业上,尤其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对斯大林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C正确。A项是列宁的政策,排除。B项时期改革重点在农业,排除。D项时期改革重点在经济和政治上,没有涉及军事,排除。18.中共“二大”提出:“共产党员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命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作出这一决策的客观依据是(

)A.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B.中共的最高纲领C.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阶级性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的教训参考答案:A19.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格局的表述,错误的是A.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B.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C.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参考答案:A20.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考查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修撰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增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答案为C项。官修史书受政治因素影响大,不能保证记载的真实性和对历史评价的公正性,排除A、B两项;解释历史受主观因素影响大,D项结论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考点定位】史学素养·史书编著·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名师点睛】写入书本的历史是对过去真实历史进程的记录和解释,不可避免地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撰写者本人能力、学识和观念立场的影响。官方积极介入修撰史书,是想通过这一途径宣扬官方意志和价值观念,让史书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官修史书的行为是为维护君主专制服务的,因此官修史书修撰具有政治色彩。21.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他认为该学说A.迎合了君主专制的需要B.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C.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D.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参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依据材料“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可知这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为了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为了限制君权,不是迎合君主专制的需要;B选项错误,材料的内容表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为了限制君权,不是为了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该学说遭到封建士大夫的批判;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2.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1907年寄生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权”,其功“显赫可观”……故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即可放弃武力,不会造成社会的破坏。学者们对法国大革命的不同评价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评价 B.评价历史事件应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C.历史事件的评价应置于特定的时空 D.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取决于对后世的影响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可知,康有为否定法国大革命,寄生肯定法国大革命;两者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不一样,主要是因为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评价,A项正确。比较方法也是历史评价的一种方法,但与材料强调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评价不符,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历史评价的标准,而是强调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评价不符,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取决于对后世的影响,而是强调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评价不符,D项错误。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弄懂康有为和寄生对待法国大革命的态度,二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对待法国大革命不同态度的原因。23.“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参考答案:B题中所述“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正是因此妇女才开始获得或掌管财产。故选B。【考点定位】必修一:罗马法。24.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这样的社会里,五花八门,不管人和人有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得到同等对待,社会显然处于无政府状态。”柏拉图意在表明A.雅典民主追求人人平等 B.雅典民主存在明显缺陷C.雅典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D.雅典民主导致了社会动荡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问题。由材料中柏拉图所说的雅典“不管人和人有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得到同等对待,社会显然处于无政府状态”,可见雅典民主政治过分突出公民的个人地位和平等,导致社会处于忽视法律、秩序的无政府状态,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的缺陷,故选B。A、C项所述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25.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参考答案:B26.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这说明A.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B.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C.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D.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陆游的诗内容可知诗人熟悉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将它们引入文学创作之中,可以说明文学创作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B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与“野人无历日”相违;C项不符合题意,陆游这首诗是反映农人的生产和生活,而非贵族化;D项在题文中没有表述。27.明清时期,儒学受到猛烈冲击。有人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个人是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李贽参考答案:D据材料“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李贽的思想主张,故D项正确;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没有类似思想,故A项错误;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也不符合材料,故B项错误;王夫之也没有材料反映的相似思想,故C项错误。故选D。28.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类别1860~1899年1902~1904年数量比重数量比重哲学、社会科学123种22%327种61%自然科学162种29%112种21%应用科学225种41%56种11%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参考答案:A29.王玉明教授,1950年生,江西九江人,1967年高中毕业,作为知识青年到北大荒插队落户,1977年参加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考上厦门大学,1981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A.《义务教育法》保障其高中顺利毕业B.恢复高考招生制度成为其人生转折点C.“教育大革命”为其成才提供了机遇D.中美关系正常化促成其成为教授参考答案:B30.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A.领导辛亥革命B.领导义和团运动C.倡导戊戌变法D.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据材料“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维新党”指资产阶级革命党,领导辛亥革命。故A正确。义和团运动属于农民运动,故B排除。倡导戊戌变法,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故C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在甲午战争之前,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背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河南省邓州市地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上,境内有18个少数民族。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第三个帝王——仲康,把他的儿子封到邓地,始有邓国,为姒姓。商代,武丁又封季父到邓国。周代邓国为曼姓侯国。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国灭了邓国,邓地便成了楚地。因这一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便在这里置城邑,取名“穰”。楚怀王十七年(公元312年),韩国袭楚,夺取穰邑,穰便又属韩国。秦昭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秦国又打败韩国,攻下穰城,穰地又成了秦的属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初置南阳郡,穰、山都、涅阳属之。西汉时区境仍属南阳郡,辖今邓州市境内的穰、山都、涅阳、安众、乐城、朝阳等6县。

——《邓州志》(注:方志提供大量社会历史史料,是历史研究不可缺少的参考书。)材料二

某班研究学习小组搜集的史料及由此得出的结论组别材料结论英国组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经成为一个民主国家。

——《全球通史》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德国组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建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1)根据材料一,指出夏商周时期至秦汉时期,邓州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及你的判断依据。(8分)(2)材料二中哪一组学生得出结论依据的是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2分)(3)英国组结论的依据是否充分?说明你的理由。(8分)参考答案:(1)演变:从分封制转变为郡县制。(4分)依据:《邓州志》记录了邓州夏商周时期曾称“邓国”、秦汉时期属“南阳郡”。(4分)(2)原始史料:德国组的依据是原始史料。(2分)(3)不充分。(2分)理由:①英国组并没有掌握18~19世纪的材料;②其材料均为史学著作,含有作者个人好恶,不能完全反映历史真实;③从结论看,材料选取不恰当、不充分,不能有力说明结论。(6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近代中国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大致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过程,每一次觉醒都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并由最开始的民族意识萌发逐级深化,这成为了近代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不竭动力,为中华民族实现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败到抗战全面胜利的浴火重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郭金鑫《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依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示例1论题:鸦片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萌发。阐释:古代中国只有“天下”概念而没有世界概念。在“天下”慨念体系中,其他因家非藩属即蛮夷,中国处于无可取代的中心地位,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播从根本上动摇了这种“自我中心”观念,国人开始被迫“向外看”并逐步意识到了“世界”的存在和民族危亡的境地。列强通过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领土,索取赔款,攫取利益。这刺激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之路,促使了民族危机意识的产生。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民族意识仅限于部分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社会精英,大部分普通国民对此并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示例2论题: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阐释: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遭受了空前的民族灾难。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甲午战争之前,只有少数先进分子开始有所觉察。甲午战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使中国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亡国灭种的危机感。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进行变法,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革命运动,以期改革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亡。示例3论题:五四运动时期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阐释: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民进一步认识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篷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期间中民族竞识空前觉醒。示例4沦题: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空前高涨。阐释: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绝境之中,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实现第二次合作,同事得到国内其他爱国党派的全力支持。国共两党合作满足了全国人民共御外辱的心理要求,是国人民族意识觉醒背景下的必然结果。强敌的入侵促使中华民族真正凝聚成为一个战斗的整体,国人的民族意识于此时展现出巨大且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认真解读材料,围绕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提炼出一个观点。首先,结合材料明确“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内涵。然后,结合其中一次民族觉醒自拟论题。最后,结合论题对应的阶段背景及典型事例来分析。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有官员对王阳明说:“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王阳明回答说:“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簿书讼狱之闲,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有学生就程、朱《大学》注与王学的差异向王阳明提问,他回答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材料二“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李贽)说:“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他还说:“大抵圣言切实有用,不是空头,若如说者,则安用圣言为耶”——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张践《实心实学与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的基本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思想的积极意义。(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王阳明和李贽思想的相同之处。参考答案:(1)反对脱离现实空谈学术,主张学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冶学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能迷信权威。(2)李贽提出童心说,反对把孔子言论作为评价事物的唯一标准,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体现了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带有民主色彩。(3)相同点:都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都反对封建权威;都主张经世致用。【详解】本题考查王阳明和李贽的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王阳明的基本观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李贽思想的积极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李贽思想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体现了时代要求、带有民主色彩等方面来回答。(3)王阳明和李贽思想的相同之处,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反映的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反对封建权威、主张经世致用等方面来回答。34.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人为乎?——《焚书·答耿中丞》材料二

国学大师钱玄同主张“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剿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