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市赛获奖_第1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市赛获奖_第2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市赛获奖_第3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市赛获奖_第4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市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3H7ClB.CH2Cl2C.C2H6O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一氯丙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甲烷属于正四面体结构,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故B正确;C、该分子式既可以表示乙醇又可以表示二甲醚,故C错误;D、该分子是既可以表示苯,又可以表示不饱和度为4的不饱和烃,故D错误。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机构,同分异构体问题2.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则X、Y为和Cl和S和F和F【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由于Ne是10电子微粒,而X和Y的化合价分别是+2价和-1价或+4价和-2价,因此符合条件的X、Y为Mg和F,答案选D。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种类的判断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明确N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然后依据X和Y的化合价逐一分析和判断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3.X、Y、Z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11—17之间。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最高正价:Z>Y>XB.酸性:H3ZO4>H2YO4>HXO4C.稳定性:HX<HY<HZD.非金属性:Z>Y>X【答案】C【解析】4.“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该消毒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份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这种物质是()【答案】B【解析】考查化学与生活。答案选B。5.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Fe+2HCl=FeCl2十H2↑B.HCl十NaOH=NaCl十H2OC.C十H2OCO十H2D.CaO十H2O=Ca(OH)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的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选C。考点:考查对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判断6.微量元素硒(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含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已知硒与氧、硫同主族,与溴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比硫强B.氢化物比HBr稳定C.原子序数为34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硒与氧、硫同主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非金属性比硫弱,A错误;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所以氢化物不如HBr稳定,B错误;C、原子序数为34,C正确;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酸性,D错误。答案选C。考点:元素周期律7.下列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SO2的摩尔质量是64gB.1molSO2中含氧原子数约为×1023C.常温常压下,1molSO2的体积为22.4LD.常温常压下,64g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摩尔质量应该带单位“mol/L”;B项1molSO2中含氧原子2mol,约为2××1023;C项1mol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考点:物质的量。8.下列各物质,能由单质间发生化合反应得到,但不能由单质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的是()A.MgCl2B.FeCl2C.AlCl3【答案】D【解析】MgCl2、AlCl3既能由单质间发生化合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单质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单质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单质铁在Cl2中燃烧则生成FeCl3,铜在Cl2中燃烧生成CuCl2,铜与盐酸不反应。9.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X与Z同主族,Y和氢元素同主族,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C.Y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D.W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x为碳;X与Z同主族,Z为硅;Y和氢元素同主族,为钠;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为氯。A.元素X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C60分子,前者是原子晶体,后者是分子晶体,错误;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Na>Si>Cl>C,错误;C.Y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过氧化钠,Na2O2中阴O22-、阳离子Na+的个数比为1:2,正确。D.W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和四氯化硅,前者是离子键,后者是共价键,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不相同,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根据元素的位置,周期性变化规律进行判断。10.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S2‾、Cl‾、K+、Ca2+半径逐渐减小D.Cl与Cl得电子能力相同【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A、同种族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减弱,错误;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He与Na+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错误;C、离子半径与电子层数、原子的核电荷数有关,电子层数越多、核电荷数越少离子半径越大,S2‾、Cl‾、K+、Ca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核电荷数少的半径大,正确;D、Cl与Cl的最外层都是7个电子,都有3个电子层,所以得电子能力相同,正确,答案选CD。考点:考查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1.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I陈述IIASO2和氯气都能使品红褪色两者都有漂白性B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盐酸和氨水能溶解Al(OH)3C镁能与氮气发生反应镁是活泼金属,有较强的还原性D氯化氢气体不导电,盐酸导电两者都属于电解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氯气能使品红褪色体现了氯气的强氧化性,不是漂白性,A项错误;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液强酸和强碱,不溶于氨水,B项错误;镁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氮气反应,C项错误;盐酸是混合物,电解质是针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D项错误;选C。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12.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A.Na2CO3NaClNaOHB.NaOHNaClNa2CO3C.NaClNaOHNa2CO3D.NaClNa2CO3NaO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先加入碳酸钠,三种离子都沉淀,错误,不选A;B、先加入氢氧化钠,镁离子和银离子都沉淀,错误,不选B;C、加入氯化钠,沉淀银离子,在加入氢氧化钠,沉淀镁离子,后加入碳酸钠,沉淀钡离子,符合要求,正确,选C;D、加入氯化钠,沉淀银离子,加入碳酸钠,沉淀镁离子和钡离子,错误,不选D。考点:离子反应13.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A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在短周期中D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C与E质子数之比为1︰2,B与C形成的化合物在大气中排放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较C的强B.C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水反应能产生C2单质C.均由A、C、D、E四种元素形成的两种盐不能相互反应D.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最低价氢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A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在短周期中D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则D是钠元素。C与E质子数之比为1︰2,B与C形成的化合物在大气中排放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因此B是氮元素,C是氧元素,则E应该是硫元素,所以A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9-5-6-1-6=1,则A是氢元素。A、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氧元素,因此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较C的弱,A不正确;B、C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能产生氧气,B正确;C、均由A、C、D、E四种元素形成的两种盐能相互反应,例如亚硫酸氢钠与硫酸氢钠可以反应,C不正确;D、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最低价氢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硝酸铵,为离子化合物,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4.下列变化不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A.NH3+H2OAUTOTEXT<=>NH4++OH-B.HCO3-+H2OAUTOTEXT<=>H2CO3+OH-C.Cu2++2H2OAUTOTEXT<=>2Cu(OH)2+2H+D.2Fe3++3H2O+3CO32-=2Fe(OH)3↓+3CO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NH3+H2OAUTOTEXT<=>NH4++OH-.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不属于盐的水解,其它的都是盐的水解反应,因此选项是A。考点:考查15.将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某容积恒定的真空容器中,发生反应:H2NCOONH4(s)2NH3(g)+CO2(g)。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平衡状态部分数据见右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平衡浓度/(molL-1)c(NH3)c(CO2)T1T2A.若T2>T1,则该反应的ΔH<0B.向容器中充入N2,H2NCOONH4质量增加C.NH3体积分数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D.T1、T2时,H2NCOONH4转化的物质的量:Δn(T2)=2Δn(T1)【答案】【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T1时CO2的浓度是L。而在T2时,CO2的浓度是L,这说明若T2>T1,即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H大于0,A不正确;氮气不参与反应,充入氮气平衡不移动,B不正确;由于氨气和CO2的体积之比总是2︰1的,所以氨气的体积分数始终是不变的,C不正确;T2时CO2的浓度是T1时CO2的2倍,所以T2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是T1时的2倍,D正确,答案选D。16.常温下KMnO4氧化浓HCl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1)(2)又已知,结合以上反应原理,则MnO2、KMnO4、Cl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3)若有63.2g高锰酸钾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mol,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答案】(1)(2)KMnO4MnO2Cl2(3)2【解析】试题分析:(1)双线桥法标出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为;(2)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此反应制取Cl2不需要条件,而在反应中要加热,且MnO2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所以有氧化性KMnO4>MnO2>Cl2(3)高锰酸钾的量、氯气的量以及消耗的盐酸之间的关系为:2KMnO4~5Cl2~16HCl,被氧化的盐酸和参加反应的盐酸的量之比为:10:16=5:8,63.2g(即)KMnO4完全反应时,产生的Cl2为,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mol=22.4L,消耗的HCl为,被氧化的HCl为.考点: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概念和电子转移知识17.(131分)某利,盐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2+、Fe3+、SO42-、NH4+、Ba2+、CO32-离子中的某几种。(1)甲同学做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人浓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揭色,并有刺激性气体生成;②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人少量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写出①中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做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硫氰酸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H2O2发现溶液变红色。继续滴加H2O2,红色逐渐褪去且有气泡产生。为弄清其中缘由,他查阅资料知:①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_____,每生成1molCO2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②根据乙同学的实验现象,请判断还原性强弱为:Fe2+__________SCN-(填<、=或>);③根据资料,乙同学提出的猜想是:H2O2将SCN-氧化使红色逐渐褪去。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Fe2+、SO42-、NH4+;4Fe(OH)2+O2+2H2O=4Fe(OH)3(2)①N、S;11NA②>③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证明乙同学推断正确【解析】试题分析:(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揭色,并有刺激性气体生成,这说明一定含有亚铁离子和铵根离子。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还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Fe2+、SO42-、NH4+;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2)①根据方程式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6价,N元素的化合价从-3升高到0价,因此被氧化的元素是N和S。N和S分别失去3个和8个电子,则每生成1molCO2转移的电子数为11NA。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硫氰酸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H2O2发现溶液变红色,这说明双氧水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从而变为红色,因此还原性强弱顺序为Fe2+>SCN-。③如果H2O2将SCN-氧化使红色逐渐褪去,则溶液中将不再存在KSCN,因此可以向褪色后的溶液继续滴加KSCN溶液即可验证。具体操作为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证明乙同学推断正确。考点:考查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以及实验方案设计等18.6分)制备Cl2需用8mol•L-1的盐酸100mL,现用12mol•L-1的盐酸来配制。①需要12mol•L-1的盐酸的体积为mL(精确到mL)②为完成配制,除玻璃棒,小烧杯外,还需要选择的仪器为。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100mL容量瓶D.50mL容量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③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填写标号)。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后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cm~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和标线相平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答案】①(2分);②A、C、F(2分);③B、C(2分)。【解析】试题分析:物质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1·V1=C2·V2,所以V1=(C2·V2)÷C1=(8mol/L×100mL)÷12mol/L=;②为完成配制,除玻璃棒,小烧杯外,还需要选择的仪器有量取的液体的100ml的量筒,100mL容量瓶,及最后定容时的仪器胶头滴管。因此选项是A、C、F;③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只有不漏液的容量瓶才可以用来配制溶液,正确;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能用待配溶液润洗,错误;C.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后,转移到小烧杯中,用水稀释,待溶液恢复至室温时,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中,再把烧杯内壁及玻璃棒洗涤2~3次,每次的洗涤液都转移到容量瓶中,旋摇,再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cm~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和标线相平,错误;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正确。故错误的选项是B、C。考点:考查溶液的稀释、仪器的使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操作正误判断的知识。19.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实验探究】(1)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CO2↑+2SO2↑+2H2O,其中浓H2S04所起的作用是(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若有0.2mol碳的完全反应,则消耗H2S04的质量是g,标况下产生S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L。(2)A装置中品红溶液颜色(填“褪色”或“不褪色”),证明含有气体。(3)实验过程中,装置C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讨论】(4)有同学对B装置能否除尽SO2气体有疑义。你认为应该在B、C装置之间连接右图中装置,以确认SO2是否除尽。【联系实际】(5)煤和石油的燃烧过程中都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二氧化硫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是_________,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是_______。(每空格只填一个选项)A.酸雨B.破坏臭氧层C.温室效应【答案】(14分)(1)氧化剂(1分)39.2(2分)8.96(2分)(2)褪色(1分)SO2(或二氧化硫)(2分)(3)石灰水变浑浊(2分)(4)a(2分)(5)AC(每空1分,共2分)【解析】试题分析:(1)浓H2SO4中硫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0.2mol碳的完全反应,则消耗H2S04的质量是0.4mol×98g/mol=39.2g;标况下产生SO2的体积为0.4mol×22.4L/mol=8.96

L,答案:氧化剂(1分)39.2(2分)8.96(2分)(2)A装置中品红溶液颜色褪色,说明有SO2中生成。答案:褪色(1分),SO2(或二氧化硫)(2分)(3)B将SO2除去后,装置C将观察到的现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答案:石灰水变浑浊(2分)(4)应该在B、C装置之间连接a装置,用来证明SO2已经除尽,答案:a(2分)(5)SO2主要是形成酸雨,CO2主要是形成温室效应,答案:AC(每空1分,共2分)考点:碳、浓硫酸的性质实验20.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某同学用该原理在实验室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1)若分液漏斗中氨水的浓度为·L-1,配制该浓度的氨水100mL,用到的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烧杯、量筒、玻璃棒、。(2)。(3)乙装置的作用是;写出受热时丙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当戊中观察到现象,则说明已制得硝酸。某同学按上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后进行实验,没有观察到此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如何改进装置。(5)改进后待反应结束,将丁装置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为测定试管丁内硝酸溶液的浓度,从中取1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前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有少量气泡,请选择排出气泡的正确操作是。【答案】(1)胶头滴管(2)过氧化钠或Na2O2(3)干燥氧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4NH3+5O24NO+6H2O(4)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过量的氨气致使戊中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在丙和丁之间连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5)试管丁内水面慢慢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变化,试管内气体颜色由红棕色逐渐变淡至无色;b【解析】试题分析:(1)量取浓氨水要用量筒,稀释浓氨水要用烧杯、玻璃棒,配制溶液要用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能同时产生氨气和氧气,说明固体X溶于氨水即放热又产生氧气,则该固体为过氧化钠;(3)乙装置为干燥管,作用是干燥氧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丙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4)因为硝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当戊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已制得硝酸;没有观察到现象说明溶液不呈酸性,则生成的硝酸与过量的氨气发生了反应;在丙和丁之间连接盛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或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多余的氨气确保戊溶液呈酸性;(5)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所以将丁装置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丁内水面慢慢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变化,试管内气体颜色由红棕色逐渐变淡至无色;用•L﹣1的NaOH溶液滴定选择碱式滴定管,图2中a、c都为酸式滴定管,滴定前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有少量气泡,排出气泡的正确操作是b。考点:考查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和装置以及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同时考查了浓硫酸、氨气等物质的性质应用以及滴定管的选择21.(5分)67.2g含杂质的Na2CO3、NaHCO3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6.72L气体。将另一份充分灼烧,干燥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7.4g。杂质不与酸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求:(1)原混合物中含有NaHCO3的物质的量。(2)Na2CO3、NaHCO3的质量比是。【答案】(1);(2)53:84。【解析】试题分析:设一份中m(NaHCO3)=xg,则m(Na2CO3)=2-x=,根据碳元素守恒:x/84+-x)/106=,2NaHCO3=Na2CO3+CO2↑+H2O△m262x/842-31x/84=2-解得x=16.8g,合n(NaHCO3)=,原混合物中n(NaHCO3)=,则m(Na2CO3)=-×84=336g,故两者质量比53:84。考点:考查化学计算及碳酸氢钠的性质。22.(12分)某物质E可做香料,其结构简式为,以苯为原料工业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E的官能团是(写名称),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2)B的结构简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只写顺式结构)。①具有顺反结构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③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答案】(共12分)(1)醛基取代(2)或(3)(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流程图中各物质转化关系,反应①为苯与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异丙苯,异丙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侧链上取代反应生成一氯代物B,则B为或,反应③为B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反应④为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D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则D为,C为。(1)根据E的结构简式可知,E的官能团是醛基,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②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2)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可能是或,(3)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是,(4)E()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以下条件:①具有顺反结构,碳碳双键中碳原子连接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含有酚羟基;③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