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 《城市化》导学案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 《城市化》导学案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 《城市化》导学案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 《城市化》导学案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 《城市化》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化》导学案第1课时城市化与城市化进程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1.本课时首先要结合教材了解城市化的含义;通过读教材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知道城市化的标志。2.结合教材图“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从拉力和推力两个方面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理解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全面理解城市化的意义。3.结合教材图、图、图和“案例4”,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时空差异以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通过对“S”形曲线的分析,掌握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特点;结合教材“案例4”,分析英国城市化的进程,并重点分析逆城市化的特点和成因,正确区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1.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3.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本课时内容比较有条理,可充分利用各种图片以及教学资料,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让学生阅读图表、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通过教材第31页相关内容,分析城市化的内涵;对于教材图,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哪些城市等级提高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的结果。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结合教材图,引导学生从拉力和推力两个角度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说出城市化的意义,并正确分析城市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世界城市化进程,本部分整体思路:先进行教材图和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起步早晚、发展速度和水平高低方面的差异,并注意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在对教材图进行教学时,对于世界城市化进程,可通过列表的方法,分三个阶段分析城市化的特点;对于教材“案例4”,可让学生结合文字和图,了解英国城市化进程,知道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三者的特点和差异,并引导学生分析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城市化及其进程1.城市化的概念人口向①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②、乡村变为③的过程。

2.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④”形曲线。

3.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1)初期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较⑤、发展较⑥。

(2)中期加速阶段:⑦和⑧向城市集中,城市化速度⑨,后出现⑩现象。

(3)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速度却,出现现象。

4.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1)发达国家:起步,水平,速度,进入后期成熟阶段。

(2)发展中国家:起步、水平、速度,处于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答案】①城镇②扩大③城镇④S⑤低⑥慢⑦人口⑧产业⑨加快⑩郊区城市化趋缓甚至停滞逆城市化早高趋缓甚至停滞晚低快1.城市化的表现有哪些方面?【提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2.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较慢,为什么城市化水平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提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处于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虽然城市化速度较快,但城市化水平却较低。探究一什么是城市化[互动探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市场的开放,上海市外来人口急剧增长:1984年为75万,1988年为125万,1993年迅速增加到281万。目前,上海的外来人口总量大约为500万~600万。这使得上海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据分析,上海流入人口的主流是到上海市找工作或务工经商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即经济型流入人口,约占流入人口总数的80%。材料二上海市用地变化示意图材料三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依据全国2749个村庄调查提供的资料,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村庄道路状况差,饮水困难,公共文化薄弱,文化设施普遍较差,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农村自然灾害多发,社会保障堪忧,医疗资源严重缺乏,教学质量问题严重。显然,中国目前的城乡差距除了就业机会、收入差距外,还有居住和生活条件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城市化的内涵。(2)城市化的标志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城市化的动力(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4)有人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发展水平。”你认为有道理吗?【答案】(1)①人口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聚。②地域城市化: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2)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3)农村的推力:农村就业面窄,收入低;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短缺,社会保障程度低;交通条件差;农村环境质量差;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城市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等。(4)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它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城市的发展。由此可见,该说法是正确的。【点拨】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判断城市现象或衡量城市化水平都应体现在量上,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比重都可以量化。因此在判断城市化、比较城市化水平高低应关注这几个指标。[归纳总结]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三个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2.城市化的动力探究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互动探究]读教材图、图、图和“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教材图“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年)”,完成下表。国家类型起步时间水平高低1950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差异目前速度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2)结合教材图,完成下表。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3)二战前后,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什么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那是否就表明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吗?【答案】(1)见[归纳总结]1。(2)见[归纳总结]1。(3)逆城市化。这是由于大城市中心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而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交通的迅速发展;小城镇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4)不一定。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算发达,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即“虚假城市化”,如巴西、墨西哥等。另外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即“滞后城市化”,如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等。【点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时空差异,所以城市化水平高低也相应呈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归纳总结]1.城市化进程的时空差异(1)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及表格所示。(2)地区差异国家类型所处阶段快速发展时间目前速度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原因发达国家后期早慢高大相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发展中国家中期晚快低小不相适应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2.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异同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相同点都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不同点成因城市发展、规模扩大中心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居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结果城市人口增多、规模扩大市中心区衰落所处阶段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发展到后期成熟阶段分布国家目前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读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1~2题。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2.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阶段Ⅰ该地城市由市区向郊区拓展,属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第2题,由图可知,阶段Ⅱ出现城区人口向乡村与小城镇迁移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市中心区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答案】3.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现象,已经成为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过程。世界城市化进程一般分为初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和后期成熟阶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任选两个国家,说出其所处城市化的不同阶段。(2)比较非洲五国城市化特点的异同。【答案】(1)乌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