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考试卷分析_第1页
模考试卷分析_第2页
模考试卷分析_第3页
模考试卷分析_第4页
模考试卷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图3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读图,完成1-3题。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A.向斜山B.背斜山C.向斜谷D.背斜谷2.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①B.②C.③D.④3.若在③处钻4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A.15mB.45mC.75mD.1O5m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A.向斜山B.背斜山C.向斜谷D.背斜谷2.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①B.②C.③D.④3.若在③处钻4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A.15mB.45mC.75mD.1O5m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A.向斜山B.背斜山C.向斜谷D.背斜谷2.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①B.②C.③D.④3.若在③处钻4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A.15mB.45mC.75mD.1O5m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A.向斜山B.背斜山C.向斜谷D.背斜谷2.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①B.②C.③D.④3.若在③处钻4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A.15mB.45mC.75mD.1O5m山地迎风面的气压比背风面高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可将几根等压线用一条锯齿形线连结起来,称之为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面或冷空气的一侧,与山脉平行,不能横穿山脉。读我国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图(图6),回答4~5题。4.山地迎风面气压比背风面气压高的原因是

A.迎风面空气堆积

B.迎风面气流下沉

C.迎风面气温高

D.迎风面降水多5.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山地迎风面的气压比背风面高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可将几根等压线用一条锯齿形线连结起来,称之为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面或冷空气的一侧,与山脉平行,不能横穿山脉。读我国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图(图6),回答4~5题。4.山地迎风面气压比背风面气压高的原因是

A.迎风面空气堆积

B.迎风面气流下沉

C.迎风面气温高

D.迎风面降水多5.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山地迎风面的气压比背风面高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可将几根等压线用一条锯齿形线连结起来,称之为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面或冷空气的一侧,与山脉平行,不能横穿山脉。读我国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图(图6),回答4~5题。4.山地迎风面气压比背风面气压高的原因是

A.迎风面空气堆积

B.迎风面气流下沉

C.迎风面气温高

D.迎风面降水多5.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工业4.0”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图4是德国制造业进步的四个阶段。读图回答6~7题。6.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7“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工业4.0”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图4是德国制造业进步的四个阶段。读图回答6~7题。6.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7“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工业4.0”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图4是德国制造业进步的四个阶段。读图回答6~7题。6.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7“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读我国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新城略图,回答8-10题8.下列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沙漠形成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所致B.根据沙丘的形态判断该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C.该区域荒漠化发展方向是从河流上游向下游扩展D.图中三条河流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9.下列关于新城位于图中A、B、C的位置与新城甲、乙两居民区的房价差异的判断组合正确的是A.A处,甲处房价低于乙处

B.B处甲处房价高于乙处C.C处,甲处房价高于乙处

D.B处甲处房价低于乙处读我国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新城略图,回答8-10题8.下列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沙漠形成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所致B.根据沙丘的形态判断该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C.该区域荒漠化发展方向是从河流上游向下游扩展D.图中三条河流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9.下列关于新城位于图中A、B、C的位置与新城甲、乙两居民区的房价差异的判断组合正确的是A.A处,甲处房价低于乙处

B.B处甲处房价高于乙处C.C处,甲处房价高于乙处

D.B处甲处房价低于乙处读我国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新城略图,回答8-10题8.下列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沙漠形成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所致B.根据沙丘的形态判断该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C.该区域荒漠化发展方向是从河流上游向下游扩展D.图中三条河流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9.下列关于新城位于图中A、B、C的位置与新城甲、乙两居民区的房价差异的判断组合正确的是A.A处,甲处房价低于乙处

B.B处甲处房价高于乙处C.C处,甲处房价高于乙处

D.B处甲处房价低于乙处10.若图中沙丘为流动沙丘,则下列正确表示沙丘垂直剖面图的是C下图为28°N某地,坡向(坡度为12°)朝南的地表随着太阳直射点移动获得太阳辐射量的统计图。完成11题。11.当太阳直射为n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A.赤道

B.16°NC.8.5°N

D.23.5°N下图为28°N某地,坡向(坡度为12°)朝南的地表随着太阳直射点移动获得太阳辐射量的统计图。完成11题。11.当太阳直射为n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A.赤道

B.16°NC.8.5°N

D.23.5°N36.(24分)(1)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联系历史悠久;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间位置,区际联系较便利;区内铁路、公路等交通条件较好;已有较好的产业结构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教育和科技力量较强;历史文化之地,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等(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其它合理的答案酌情给分)(2)甲地降水量小,流水侵蚀作用弱,以风力堆积作用为主(3分)。乙地地处河流中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地势比较平缓。(2分)(3)观点1:不正确(2分)。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2分);含沙量大,河道淤积(2分);结冰期长(2分),通航条件差。观点2:不正确(2分)。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2分);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2分),修建的水库泥沙易淤积(2分)。(若两种观点都作答,按第一个答案赋分。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37(22分)(1)地处纬度偏高的副极地低气压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并临近内海,降水较丰富;(2分)气温低,蒸发弱;(2分)平原为主的地形,湖泊众多,土壤肥沃;(2分)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保护与管理有利,生长环境优越。(2分)(答4点可得满分8分)(2)分布不均匀,集中在南部地区,主要沿海岸分布(2分)芬兰国土纬度高,气温低,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温暖;(2分)南部临海,交通便利;(2分)首都(第一大城市)在南部。(2分)(每点2分,满分8分答案相近可得分)(3)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工业污染,有利于改善环境;(2分)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及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就业;(2分)产业结构升级,产品附加值会增加,有利于经济发展;(2分)高科技发展有利于国民素质提高,有利于社会进步。(2分)(任答3点得6分)42.(10分)旅游地理(1)夏季雨水多,云雾多(景色丰富并且多变化);同时兼收避暑之利。(4分)(2)泰山知名度高;接待游客数量多;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近;“五岳”之首,历史文化价值高。(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原因:人口增加,过度开垦(2分);经济发展,开采矿山,破坏地表植被(2分);危害:易诱发滑坡、泥失流灾害发生(2分);石漠化的山区储水能力低,水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