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同步测试-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同步测试-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同步测试-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同步测试-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同步测试-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99页,共=sectionpages99页试卷第=page88页,共=sectionpages99页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会伴有能量的变化B.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C.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D.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能量总和高于反应物能量总和的是(注:aq表示某物质的水溶液)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kJ·mol-1

B.CaO(s)+CO2(g)=CaCO3(s)

ΔH=-178.2kJ·mol-1C.H2(g)+I2(s)=HI(g)

ΔH=53kJ·mol-1D.H+(aq)+OH-(aq)=H2O(l)

ΔH=-57.2kJ·mol-13.异丁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过程体系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异丁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为吸热反应 B.此过程中只发生了非极性键的断裂C.产物②比产物①更稳定 D.1mol产物①或②中均含有7mol共价键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已知

,则含56.0gKOH的稀溶液与稀次氯酸完全反应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B.CO(g)的燃烧热是,则反应的C.已知:

;则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已知断裂1mol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36.4kJ的能量,断裂1mol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kJ的能量,生成中的1molH—O键能放出462.8kJ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断裂1mol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925.6kJ的能量B.

C.

D.

6.HCl(g)溶于大量水的过程放热,循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若将循环图中Cl元素改成Br元素,相应的C.D.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B.氢硫酸溶液显酸性的主要原因:H2S⇌2H++S2-C.某反应ΔH<0,ΔS>0,则该反应在任意条件下均可自发进行D.100℃时,纯水的PH=6,呈酸性8.相关有机物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环己烷()的能量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A.,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B.,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C.,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D.,说明苯分子比稳定9.在25℃和101kPa下,1g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则下列属于H2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A.

kJ/molB.

kJ/molC.

kJ/molD.

kJ/mol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Ⅰ.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①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采用浓度稍大的溶液,使碱稍稍过量②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③混合溶液时,应将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盖好盖板④混合溶液后,用环形金属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⑤单次实验需要记录3次温度计读数Ⅱ.燃烧热、中和热、能源⑥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⑦若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成时,中和热为⑧如果有一元弱酸或弱碱参加中和反应,其中和热所放出热量一般都高于⑨现阶段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⑩燃煤发电是从煤中的化学能开始的一系列能量转换过程,主要包括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⑪利用高纯单质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如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A.7 B.8 C.9 D.1011.下列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解读或书写正确的是A.已知

,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已知①

;②

,则C.已知甲烷燃烧热为,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D.已知中和热,则1mol硫酸和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12.环戊二烯()、环戊烯()与环戊烷()的相对能量关系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中环戊二烯最稳定B.过程③的C.物质变化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路径无关D.发生反应①或②时,环戊烷断键吸收的能量高于环戊烯断键吸收的能量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

,则B.已知:

,则HCl和反应生成1mol(l)时放出热量大于57.3kJC.已知:正丁烷(g)异丁烷(g)

ΔH<0,则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D.可以通过测定C(石墨,s)和CO(g)的燃烧热间接计算C(石墨,s)的反应热14.室温下,将1mol的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将1mol的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热效应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C. D.二、填空题15.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水解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在中燃烧

④固体溶于水

⑤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⑥碳高温条件下还原

⑦浓硫酸稀释(2)实验测得,标准状况下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时释放出的热量,试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已知反应,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甲,化学键键能如下表所示,通过计算可得___________。化学键键能/391436(4)锂催化非水相氮还原合成氨的反应机理如图乙所示,各步如下表所示:步骤IIIIII①反应机理图可知,反应中第___________(填“I”“II”或“III”)步完成后,能自发完成后续反应。②第II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16.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的与适量的反应生成,放出92.2kJ热量。_______。(2)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436230369写出1mol和1mol化合时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3)已知ag乙烯气体充分燃烧时生成1mol和液态水,放出bkJ的热量,则表示乙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已知CO(g)和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和726.5kJ/mol。请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17.Ⅰ.为了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_______(填“高”或“低”)(3)该反应的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_______释放出来。(4)该反应的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_____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Ⅱ.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较慢,有时还转化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定律来计算反应热。已知:②(5)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相同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_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_(填“强”或“弱”)。Ⅲ.已知25℃、101kPa时:①②③(6)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18.已知存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氢气燃烧H2(g)+O2(g)=H2O(g)

ΔH1=-241.8kJ·mol-1②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气2H2O(l)=2H2(g)+O2(g)

ΔH2=571.6kJ·mol-1③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H2O(l)=H2O(g)

ΔH3=___kJ·mol-1(1)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反应①为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反应②中主要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3)若在反应②中使用催化剂,ΔH2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写出反应③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5)根据下表内容及你所学知识列举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原因_______。燃料名称热值(kJ/g)氢气142.9一氧化碳10.11甲烷55.64热值是指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其单位是kJ/g(气体)。19.化学反应原理对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1)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反应为:①Cs+O2g=CO2g;H=3935kJ·mol1②2COg+O2g=2CO2g;H=566kJ·mol1③TiO2s+2Cl2g=TiCl4s+O2g;H=+141kJ·mol1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_______。(2)一定条件下,Pd-Mg/SiO2催化剂可使CO2甲烷化从而变废为宝,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中间体是_______。(3)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O22Cl2+2H2O已知:ⅰ.此条件下反应A中,4molHCl被氧化,生成气态水,放出115.6kJ的热量。ⅱ.①写出该条件下,反应A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②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kJ。三、计算题20.(1)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2Fe(s)+O2(g)=2FeO(s)ΔH=-544.0kJ·mol-14Al(s)+3O2(g)=2Al2O3(s)ΔH=-3351.4kJ·mol-1则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将煤转化为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s)+H2O(g)=CO(g)+H2(g);△H1。已知:①2H2(g)+O2(g)=2H2O(g);△H2=-483.6kJ·mol-1②2C(s)+O2(g)=2CO(g);△H3=-221.0kJ·mol-1结合上述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H1=_____________。2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热量如图所示。(1)等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放出热量更多,石墨的燃烧热△H=______________。(2)12g石墨在一定量的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3)已知:断开1molN2和1molO2分子中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946kJ和497kJ;N2(g)+O2(g)=2NO(g)△H=+180kJ·mol-1,则相同条件下破坏NO分子中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_________。(4)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用CO除去N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答案第=page1919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答案第=page1818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参考答案:1.D【详解】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一定会伴有能量的变化,故A正确;B.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加入反应物的多少无关,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故B正确;C.ΔH与物质的状态和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则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故C正确;D.水蒸气变为液态水属于物理变化,只有化学反应才有反应热,则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不是反应热,故D错误;故选:D。2.C【详解】A、B、D反应均焓变小于0,为放热反应,生成物能量总和低于反应物能量总和,反应C的焓变大于0,为吸热反应,生成物能量总和高于反应物能量总和;故答案为C。3.C【详解】A.异丁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由高能到低能,为放热反应,A错误;B.HCl极性共价键断裂,发生反应,B错误;C.能量越低越稳定,产物②稳定,C正确;D.1mol产物①或②中均含有13mol共价键,D错误;故答案为:C。4.B【详解】A.次氯酸电离吸热,含56.0gKOH的稀溶液与稀次氯酸完全反应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A错误;B.CO(g)的燃烧热指1molCO(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所给热化学方程式为其逆反应,反应吸热,且为2molCO(g),故B正确;C.固态S的能量小于气态S,所以气态S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比较焓变要带正负号,反应,故C错误;D.为1mol,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D错误;选B。5.B【详解】A.生成H2O(g)中的1molH-O键能放出462.8kJ的能量,则断裂1molH2O(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热量462.8kJ×2=925.6kJ,但题干中并未说明水的状态,A错误;B.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2H2(g)+O2(g)=2H2O(g)△H=436.4kJ/mol×2+498kJ/mol-2×2×462.8kJ/mol=-480.4kJ/mol,B正确;C.已知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放热,则2H2(g)+O2(g)=2H2O(l)△H<-480.4kJ/mol,由此可知2H2O(l)=2H2(g)+O2(g)△H>+480.4kJ/mol,C错误;D.2H2O(l)=2H2(g)+O2(g)△H>+480.4kJ/mol,则H2(g)+O2(g)=H2O(l)△H<-240.2kJ/mol,D错误;答案选B。6.C【分析】结合转化过程,HCl(g)转化为H(g)、Cl(g)吸收能量,H(g)→H+(g)、Cl(g)→Cl-(g)放出热量,H+(g)→H+(aq)、Cl-(g)→Cl-(aq)放出热量,据此分析。【详解】A.总反应放热,根据转化过程氢离子、氯离子溶于水的过程放出热量,,,A正确;B.Cl的非金属性大于Br,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B正确;C.根据转化过程=,C错误;D.H原子非金属性小于Cl原子,,故,D正确;故选C。7.C【详解】A.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温度的化合物放出的热量,H2O气态不稳定,A错误;B.H2S为弱电解质,分步电离,,,B错误;C.,当,任意条件下均小于0,可自发进行,C正确;D.100℃,,,pH=6,溶液显中性,D错误;故答案为:C。8.A【详解】A.依据焓变数据可知,2ΔH1≈ΔH2,只能说明双键之间的能量差,无法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故A错误;B.依据焓变数据可知,ΔH2<ΔH3,能量越低越稳定,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故B正确;C.依据焓变数据可知,3ΔH1<ΔH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故C正确;D.依据焓变数据可知,ΔH4-ΔH3>0,能量越低越稳定,说明苯分子比稳定,故D正确;故选A。9.D【详解】在25℃和101kPa下,1g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则1molH2(即2g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Q=142.9kJ×2=285.8kJ。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H2燃烧产生的稳定氧化物是液态H2O,故表示H2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kJ/mol,故合理选项是D。10.C【详解】①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采用浓度稍大的溶液,使碱稍稍过量,正确;②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可以有效保证热量不散失,正确;③混合溶液时,应将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盖好盖板,防止热量损失,正确;④混合溶液后,用环形金属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操作正确;⑤中和热实验需要记录反应前酸、碱温度和反应后溶液温度,故单次实验需要记录3次温度计读数,正确;⑥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正确;⑦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并不是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成时就可以,浓溶液的反应不符合要求,错误;⑧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吸热,如果有一元弱酸或弱碱参加中和反应,其中和热所放出热量一般都低于,错误;⑨现阶段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正确;⑩燃煤发电是从煤中的化学能开始的一系列能量转换过程,主要包括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正确;⑪利用高纯单质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如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正确;故选C。11.A【详解】A.已知,说明石墨的能量较低,金刚石的能量高,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正确;B.气态硫比固态硫能量大,故燃烧时要放出更多的热量,所以的数值大,燃烧放热,焓变都是负值,数值越大,负数反而越小,所以,B错误;C.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应该生成液态水,C错误;D.1mol硫酸和足量稀溶液反应生成,不是中和热,D错误;故选A。12.C【详解】A.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由图可知,能量最低,所以最稳定,选项A错误;B.过程③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盖斯定律得,,选项B错误;C.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物质变化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路径无关,选项C正确;D.①是环戊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一个碳碳双键和氢气,吸收的能量为101kJ/mol,②是环戊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一个碳碳双键和氢气,吸收的能量为110kJ/mol,当物质的量相同时,环戊烷断键吸收的能量高于环戊烯断键吸收的能量,但题干中未明确环戊烷和环戊烯的物质的量,选项D错误;答案选C。13.B【详解】A.同一物质,气态时能量高于液态,所以第二个反应放热更多,由于焓变小于0,所以ΔH1>ΔH2,A正确;B.一水合氨为弱碱,反应过程中会不断电离,电离吸热,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B错误;C.焓变小于0,为放热反应,所以正丁烷的能量高于异丁烷,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C正确;D.表示石墨、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石墨,s)+O2(g)=CO2(g)ΔH1、②CO(g)+O2(g)=CO2(g)ΔH2,①-②即可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14.D【分析】将1mol的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则①;将1mol的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则②;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详解】A.、,=->0,所以,故A错误;B.、,=-,,故B错误;C.=-,则,故C错误;D.=-,所以,故D正确;选D。15.(1)②③(2)

(3)946(4)

I

【解析】(1)①水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③所有的燃烧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在中燃烧也为芳儿反应;④固体溶于水不是化学变化;⑤液态水变成水蒸气不是化学变化;⑥碳高温条件下还原为吸热反应;⑦浓硫酸稀释不是化学变化;故选②③;(2)标准状况下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相同条件下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akJ,热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热等于反应物总键能减去生成物总键能,故:,解得x=946;(4)时反应可自发进行,故反应中第I步反应完成后,能自发完成后续反应;从图中可以看出,第II步中Li3N和H+反应生成Li+和NH3,故离子方程式为:。16.(1)+32△H=-92.2kJ/mol(2)H2(g)+Br2(g)=2HBr(g)△H=-72kJ/mol(3)C2H4(g)+3O2(g)=2CO2(g)+2H2O(l)△H=-2bkJ/mol(4)CH3OH(l)+O2(g)=CO(g)+2H2O(l)△H=-443.5kJ/mol【解析】(1)1mol的与适量的反应生成,放出92.2kJ热量,故热化学方程式为+32△H=-92.2kJ/mol。(2)1molH2和1molBr2化合时的反应热△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436kJ/mol+230kJ/mol-2×369kJ/mol=-72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H2(g)+Br2(g)=2HBr(g)△H=-72kJ/mol。(3)生成1molCO2和液态水,放出bkJ的热量,则1mol乙烯完全燃烧生成2molCO2和液态水,放出2bkJ的热量,可知表示乙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4(g)+3O2(g)=2CO2(g)+2H2O(l)△H=-2bkJ/mol。(4)已知CO(g)和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和726.5kJ/mol,则CO(g)+O2(g)=CO2(g)△H=—283.0kJ/mol,CH3OH(l)+O2(g)=CO2(g)+2H2O(l)△H=-726.5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用②-①得反应CH3OH(l)+O2(g)=CO(g)+2H2O(l),该反应的反应热△H=-726.5kJ/mol-(-283.0kJ/mol)=-443.5kJ/mol。17.(1)放热(2)高(3)热能(4)低(5)

P4(白磷,s)=4P(红磷,s)ΔH=−29.2kJ•mol−1

红磷

弱(6)4FeCO3(s)+O2(g)=2Fe2O3(s)+4CO2(g)ΔH=-260kJ/mol【解析】(1)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说明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瓶内的压强增大;(2)放热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高;(3)温度升高,说明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4)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该反应放热,说明反应物的总键能低于生成物的总键能;(5)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①−4×②,即P4(白磷,s)=4P(红磷,s)ΔH=(−2983.2kJ•mol−1)−4×(−738.5kJ•mol−1)=−29.2kJ•mol−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说明白磷的能量高于红磷,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所以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弱。(6)已知25℃,101kPa时:①4Fe(s)+3O2(g)=2Fe2O3(s)ΔH=-1648kJ/mol,②C(s)+O2(g)=CO2(g)ΔH=-393kJ/mol,③2Fe(s)+2C(s)+3O2(g)=2FeCO3(s)ΔH=-1480kJ/mol,则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4-③×2,整理可得热化学方程式4FeCO3(s)+O2(g)=2Fe2O3(s)+4CO2(g)ΔH=-260kJ/mol。(1)放热(2)

太阳

化学(3)不变(4)H2O(l)﹦H2O(g)

ΔH3﹦44kJ·mol-1(5)①热值高②无污染③可再生④原料丰富(填任意3个都可以)【解析】(1)已知反应①氢气燃烧H2(g)+O2(g)=H2O(g)ΔH1=-241.8kJ·mol-1<0,故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反应①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2)已知反应②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气2H2O(l)=2H2(g)+O2(g)ΔH2=571.6kJ·mol-1,则反应②中主要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太阳;化学;(3)催化剂只有改变反应历程,而改变反应速率,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热只有反应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过程无关,故若在反应②中使用催化剂,ΔH2不变,故答案为:不变;(4)已知反应①氢气燃烧H2(g)+O2(g)=H2O(g)ΔH1=-241.8kJ·mol-1,反应②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气2H2O(l)=2H2(g)+O2(g)ΔH2=571.6kJ·mol-1,则①+②得到反应③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H2O(l)=H2O(g),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3=ΔH1+ΔH2=(-241.8kJ·mol-1)+(571.6kJ·mol-1)=+44kJ·mol-1,故答案为:H2O(l)=H2O(g)

ΔH3=+44kJ·mol-1;(5)根据下表内容可知,氢气的热值高,燃烧产物为H2O无污染,经过催化分解H2O又获得H2,故可再生自然界中含有大量的H元素,则原料丰富,这些优势使得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故答案为:①热值高②无污染③可再生④原料丰富等。19.(1)80kJ·mol1(2)

CO2+4H2CH4+2H2O

MgOCH2(3)

4HCl(g)+O2(g)2Cl2(g)+2H2O(g)

ΔH=-115.6kJ·mol-1

31.9【详解】(1)由盖斯定律可知TiO2s+2Cl2g+2Cs=TiCl4s+2COg可由③+2×①-②得到,H=H3+2H1-H2=+141kJ·mol1+2×(3935kJ·mol1)-(566kJ·mol1)=80kJ·mol1,故答案为:80kJ·mol1;(2)由反应机理图可知,反应物为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为甲烷和水,Pd-Mg/SiO2作催化剂,反应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中间体为MgOCH2,故答案为:CO2+4H2CH4+2H2O;MgOCH2;(3)①反应A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4HCl(g)+O2(g)2Cl2(g)+2H2O(g)

ΔH=-115.6kJ·mol-1,故答案为:4HCl(g)+O2(g)2Cl2(g)+2H2O(g)

ΔH=-115.6kJ·mol-1;②根据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可得:ΔH=4H-Cl+O=O-2Cl-Cl-4H-O=4H-Cl+(498kJ·mol1)-2×(243kJ·mol1)-4H-O=-115.6kJ·mol-1,H-Cl-H-O=31.9kJ,故答案为:31.9;20.

N2(g)+3H2(g)=2NH3(g)ΔH=-92kJ/mol

2Al(s)+3FeO(s)=Al2O3(s)+3Fe(s)ΔH=-859.7kJ·mol-1【详解】(1)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N2(g)+3H2(g)=2NH3(g)的ΔH=3×436kJ/mol+946kJ/mol-2×3×391kJ/mol=-92kJ/mo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92kJ/mol;(2)已知:①2Fe(s)+O2(g)=2FeO(s)ΔH=-544.0kJ·mol-1,②4Al(s)+3O2(g)=2Al2O3(s)ΔH=-3351.4kJ·mol-1,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3)÷2,即可得到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l(s)+3FeO(s)=Al2O3(s)+3Fe(s)ΔH=-859.7kJ·mol-1。21.+131.3kJ/mol【分析】根据盖斯定律解答。【详解】由已知:①2H2(g)+O2(g)=2H2O(g);△H2=-483.6kJ•mol-1;②2C(s)+O2(g)=2CO(g);△H3=-221.0k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