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实验报告_第1页
力学实验报告_第2页
力学实验报告_第3页
力学实验报告_第4页
力学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7力学实验报告篇一: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全)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目录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压缩试验实验三复合材料拉伸实验实验四金属扭转破坏实验、剪切弹性模量测定实验五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及测试桥路变换实验实验六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实验七叠〔组〕合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实验八弯扭组合变形的主应力测定实验九偏心拉伸实验实验十偏心压缩实验实验十二金属轴件的上下周拉、扭疲劳演示实验实验十三冲击实验实验十四压杆稳定实验实验十五组合压杆的稳定性分析实验实验十六光弹性实验实验十七单转子动力学实验实验十八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实验12691216192332374145474953596265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实验时间:设备编号: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引伸仪标距l=mm实验前2低碳钢弹性模量测定E??F?l?(?l)?A=实验后屈服载荷和强度极限载荷3载荷―变形曲线(F―Δl曲线)及结果四、问题讨论〔1〕比拟低碳钢与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2〕试从不同的断口特征说明金属的两种根本破坏形式。4篇二: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长安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目录一、拉伸实验···············································································2二、压缩实验···············································································4三、拉压弹性模量E测定实验···················································6四、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G测定实验·······································8五、扭转破坏实验····································································10六、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12七、弯扭组合变形时的主应力测定实验··································15八、压杆稳定实验······································································18一、拉伸实验报告标准答案实验目的:见教材。实验仪器见教材。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例:(一)低碳钢试件强度指标:Ps=__22.1___KN屈服应力ζs=Ps/A__273.8___MPaPb=__33.2___KN强度极限ζb=Pb/A__411.3___MPa塑性指标:伸长率??L1-LL?100%?A?A1A33.24%面积收缩率???100%?68.40%低碳钢拉伸图:〔二〕铸铁试件强度指标:最大载荷Pb=__14.4___KN强度极限ζb=Pb/A=_177.7__MPa问题讨论:1、为何在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延伸率是否相同?答:拉伸实验中延伸率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同时与试件的标距长度有关.试件局部变形较大的断口局部,在不同长度的标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这样其有关性质才具可比性.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通常情况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横截面面积与长度存在某种特殊比例关系除外).2、分析比拟两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答:试件在拉伸时铸铁延伸率小表现为脆性,低碳钢延伸率大表现为塑性;低碳钢具有屈服现象,铸铁无.低碳钢断口为直径缩小的杯锥状,且有450的剪切唇,断口组织为暗灰色纤维状组织。铸铁断口为横断面,为闪光的结晶状组织。.教师签字:________日期:________二、压缩实验报告标准答案实验目的:见教材。实验原理:见教材。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例:(一)试验记录及计算结果问题讨论:1、分析铸铁试件压缩破坏的原因.答:铸铁试件压缩破坏,其断口与轴线成45°~50°夹角,在断口位置剪应力已到达其抵抗的最大极限值,抗剪先于抗压到达极限,因而发生斜面剪切破坏。篇三:理论力学实验报告《理论力学》摩擦实验实验报告〔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专业:工程力学学院: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小组成员学号:145362114532251453213145342414532291453430姓名:王云林周培钊梁浩光管箫杨周洋张鑫实验目的1.测定木与铁之间的静滑动摩擦系数。?2.测定当滑块高度较大时,在斜面上保持平衡所需的最大与最小荷载并作受力分析。3.处理实验数据,计算理论值并与测量值作误差分析。4.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摩擦本质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装置与仪器●装置本实验用MC50摩擦实验装置来完成。MC50摩擦实验装置是由滑板倾角调整机构、角度显示机构组成。通过滑块在不同材质的滑道上运动,可以测定物体的摩擦角并显示角度。可以进行在不同情况下物体滑动、翻倒的演示。1、滑道倾角的调节:滑道倾角可通过两种方式调节,即电机快速调整和手动慢速微调。2、角度的显示:通过角度传感器和显示仪表即时反映滑道倾角的变化值,角度显示精度值为0.01度。1、滑道角度显示仪2、手动微调按钮3、电动调节按钮4、电动调节角度5、角度调节电源开关6、光电门7、滑道8、手动微调9、计时器显示仪10、计时器操作键11、光电门接入端口12、计时器电源开关13、活动平台调节仪14、活动平台●仪器砝码、铁块〔680g、30×30×100mm〕、滑轮、托盘〔30g〕等。实验内容?1、通过改变斜面倾角测量木与铁间的静摩擦系数。??2、当滑块较高时,在一定的倾角下,在其自重作用,测定滑块向下滑动时的荷载及滑块向上倾倒时荷载。实验原理●静摩擦因数的推导当滑道倾角为θ时,假设物块恰好不滑下,那么此时?ΣFx=0:mgsinθ-Fs=0?ΣFy=0:N-mgcosθ=0又因为Fs=Nfs得fs=tanθ?●物块在斜坡上的受力分析θ1、倾斜角25°时向下滑动〔或倾倒〕时的理论载荷推导假设滑块质量为m,底面边长为a,高b,滑道ψ倾角,以沿滑道向下的方向为x轴方向,垂直于滑道向上的方向为y轴方向,其受力分析右图所示。由于静摩擦系数fs=tanθ(θ为摩擦角),因此当ψ>θ时,滑块可沿滑道下滑〔或倾倒〕。〔1〕假设滑块向下滑动∑Fy=0;N-mgcosψ=0∑Fx=0;mgsinψ=mgcosψfs+Ft1〔2〕假设滑块向下翻倒以滑块的左下角为矩心,由于此时支持反力和摩擦力通过矩心,可列出物块的力矩平衡方程ΣMo=0;〔a/2〕×mgcosψ+b×Ft2-〔b/2〕×mgsinψ=0Ft=max〔Ft1,Ft2〕2Ft=min〔Ft1,Ft2〕实验操作●静摩擦系数实验a、调整好滑道倾角角度以滑块放在滑道下端时不下滑时为准〔此时角度较小〕;b、旋转手动微调按钮,将滑道的倾角慢慢调大,直到滑块到达将滑未滑时止,记下此时的滑道倾角,即为滑块的摩擦角;c、重复上述步骤,记下十个数据,去掉最大值与最小值,将剩余八组数据求平均数。d、将所测得的倾角代人静摩擦系数公式,即可得到所测木与铁间静摩擦系数。●滑块斜面上滑动与翻倒实验a、翻开滑道调节机构的总电源,并按下电动调节按钮,逆时针旋转按钮,将滑道倾角调整到适当的角度〔25度〕。b、利用活动平台调节仪将活动平台调节至水平。c、将与托盘相连的线穿过活动平台的孔洞〔细线与空洞边缘不接触〕,并绕过滑轮,将线的另一端系在滑块上。d、在托盘里放一定重量的砝码,使得滑块在滑道上保持静止,然后再慢慢的增加砝码,直到滑块开始向上滑动或翻倒为止,记下此时的砝码重量。e、将砝码慢慢减少,直到滑块开始向下滑动或翻倒为止,记下此时的砝码重量。如此记下三组数据。f、将器材收置原位,关闭实验装置电源。数据记录与处理●测量静摩擦因数数据●翻倒和滑动的临界外力值物块质量680g;托盘质量30g;物块尺寸长30mm宽30mm高100mm;斜面的倾角25°;?重力加速度g=9.8m/s2;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