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7李商隐诗两首 获奖作品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7李商隐诗两首 获奖作品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7李商隐诗两首 获奖作品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7李商隐诗两首 获奖作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语文组

鲍树柏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2.技能目标:体会李诗意境的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独特的人生遭际,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重点难点】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着力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曾经有过经世济国的理想,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落寞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名利,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退守到个人的情感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是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的诗篇,尤其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锦瑟》诗中那一句话最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怀?明确: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些情感难道追忆时才有吗?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茫然若失了。

2.什么样的“情感”让诗人茫然若失呢?明确: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与首联中的“思华年”相照应,感叹时光老去,回忆起曾经的那一段时光,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记,心生无限感慨。

3.是什么勾起作者的“思”,诗文在首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明确:是“锦瑟”。这里运用了“起兴”的表现手法。以“无端”来修饰锦瑟象征着诗人自己无端的人生。弹瑟必能勾起人们哀怨的情调,在思及“华年”,必然黯然神伤。诗人借此喻指弦多繁复的音节,多像是纷繁复杂的人生往事。

4.“此情可待成追忆”,作者“追忆”的又是什么呢?明确: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里运用的四个典故:庄生晓梦迷蝴蝶根据《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故事演化而来。指战国思想家庄周有一次梦见变成蝴蝶,醒后自思,却不知是自己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成庄周,自己都已经搞糊涂了。赏梦中之景的“我”,忽又成为梦中取悦之物,虚幻魅力。可见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茫的境界之中了。②望帝春心托杜鹃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③沧海月明珠有泪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美好的画面。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④蓝田日暖玉生烟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5.自古以来,人们对《锦瑟》所反映的主题一直众说纷纭,有爱情说、自述身世说、悼念亡妻说,还有人认为是咏物诗。同学们自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妨把自己的理解写在学案上。第二课时《马嵬》(其二)

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

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1)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明确: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2)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3)“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4)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明确: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5)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明确:对比

2.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

明确: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1)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明确: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2)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

3.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

明确: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

明确: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2)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反问。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

4.小结上面讲内容的过程,先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