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铅锌矿一校2022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岳阳市铅锌矿一校2022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岳阳市铅锌矿一校2022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岳阳市铅锌矿一校2022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岳阳市铅锌矿一校2022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岳阳市铅锌矿一校2022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A.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B.君主立宪,实行资产阶级改革C.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参考答案:B2.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却又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超指A.赎罪券和《圣经》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参考答案:B3.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

)①实行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人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重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④冯太后崇尚“汉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4.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参考答案:A5.汉武帝时期,政府抑制私商、发展官商,北宋政府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收入,南宋以后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且商业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商业繁荣推动了农业商品化C.统治者重视商业管控D.官营商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参考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汉代和宋代重视官商,南宋以后很少压制私人商业,并且商业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历代统治者认识到商业的重要价值,重视对商业的管控,故C项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故A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农业商品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营商业成为市场的主导,南宋以后私营行业越来越重要,故D项错误。6.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宋太宗时期,西路军副帅杨继业的故事改编的。杨继业是前方打仗的将军,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由权,但是却受到皇帝、

、主帅和监军等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沙场。文中“

”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丞相

B.知州

C.枢密使

D.通判参考答案:C7.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参考答案:B8.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参考答案:B9.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有粗布大衫,有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材料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的特征是(

)A.欧风美雨 B.西学东渐

C.中西合璧 D.洋为中用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的再认再现能力。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方面的衣、食、住、行、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些变化无不反映出中西合璧的特征,故C项为正确选项;“欧风美雨”、“西学东渐”、“洋为中用”主要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和思想领域,无法体现近代社会生活的特征,故排除A、B、D三项。10.下列关于艺术家、流派、代表作连线正确的是(

)A.雨果—现实主义—《苹果车》

B.米勒—古典主义—《老人与海》C.凡高—后印象派—《向日葵》

D.贝多芬—现代主义—《蓝色的多瑙河》参考答案:C11.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A.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

B.实行不结盟政策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参考答案:A12.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分析题干,其中“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实际指的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的司法主权,即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在中国犯法,由外国政府按其法律处理,中国无权干涉。这一特权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补充条约中规定的,所以答案为A,排除BCD。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3.商鞅把礼乐、孝悌、仁义等看做亡国之俗,将其统称为“六虱”,因“而在思想文化领域“燔诗书而明法令”,从“六虱”内容看出其所焚诗书应多为A、道家学说

B、儒家学说

C、墨家学说

D、诸子百家学说参考答案:B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时期加强思想领域的控制,焚烧诗书,统一思想,所焚烧的诗书主要是儒家经典,故选B。14.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参考答案:D15.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参考答案:D“我憎恨所有的神”说明对于神的反对,体现出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D正确;此时古希腊人没有脱离宗教的束缚,A和B错误;材料是精神生活的反映,C错误。16.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B.是否民主和强盛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普罗塔哥拉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所以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看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中意思。所以答案选A。17.下表中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A.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B.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C.甲的论点错误D.乙的论点错误参考答案:D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是代表雅典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维护雅典的奴隶制度。所以,他们的思想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所以,甲观点正确。故BC排除。智者学派忽视了道德和法律的作用;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注重对公民的美德教育。所以,二者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智者学派忽视公民的美德教育。故乙的论点错误。故A项排除,本题选D项。18.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创办太学。由此可见太学A.违背了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B.促使儒学教育民间化和制度化C.彻底改变贵族垄断官位的局面D.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参考答案:D【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太学养天下之事,是培养国家人才的学校,故答案为D。从材料可以看出,太学的设立,是为了养天下之事,体现了教育培养人才的特点,并没有违背教育发展的方向,A错误。太学的设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B错误。改变贵族垄断官位的局面,是秦朝实行的军功爵制和郡县制度,C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要求学生结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措施和特点来分析。19.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

B、保持美元稳定以利恢复经济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以增强竞争力

C、保护小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参考答案:A20.二战期间,德国占领巴黎,参观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毕加索发给每人一幅下图的复制品。一德军官问他:这是您的作品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作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毕加索热爱和平,反对侵略和暴力的情感B.作品反映法西斯德国屠杀犹太人的罪行C.作品以奔放的笔法和强烈的色彩表现感情D.图中所示作品是《格尼尔卡》,属于印象派参考答案:A21.下列古代文化现象,与商业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密切相关的是:①明清小说的繁荣

②“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

③宋朝风俗画的出现④汉赋和乐府诗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A考查古代文化发展与经济的关系。依据所学,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故①符合题意;②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符合题意;③是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和市民数量壮大的体现,符合题意;④反映的是汉代大一统时代的文化气度,故与题意不符。商业应选A。22.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参考答案:B23.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参考答案:B1787年宪法。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可以看出托克维尔认为,美国联邦宪法不适用于其他国家,故B项正确;AC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的意思与材料意思相反,故排除。24.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参考答案:D25.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由于:(

)

A.绘画技术的发展

B.绘画内容的改变

C.人文主义的影响

D.宗教束缚的削弱参考答案:C26.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参考答案:A随着秦汉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需要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因此出现“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①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平等竞争局面的终结,②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儒学的独尊地位确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③正确;自然经济的鼎盛是在唐朝,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排除④;故选A。27.2007年6月,英国工党领袖布朗接替布莱尔继任英国首相。布朗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布朗由选民间接选举,获得多数票胜出②工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议会第一大党③布朗必须担任工党领袖④必须通过英国女王的任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28.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这一现象反映出A.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B.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C.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D.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危机下的大萧条景象使民众希望用虚拟电影来慰藉心灵,故D项符合题意。A项,电影作为艺术形式一定程度反映了现实生活,但并非再现现实,排除。B项,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方面,而非文化领域,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政府对民众情绪的控制,排除。29.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参考答案:C君主专制始于秦朝,而非宗教原因,排除A;祖先崇拜在原始社会就有,那时候还没有皇权至上,排除B;题干强调“天子”统治者借助于广大民间这种注重尊卑的人伦秩序来统治子民,即天子是代天治民,故C正确;宗法制度衰落于春秋时期,早于题目中的“秦汉以后”,故排除D。30.“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说这句话的著名学者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土多德参考答案:B古希腊哲学思想。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名言,故选B。ACD项明显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参考答案: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意思,辫子代表着满清政府,辛亥革命前后对“辫子”的认识,代表着变革推动习俗的变化,C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是表象,排除。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辛亥革命后,封建陋习依然存在,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答案:C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认为: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运用中外思想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评分说明:

论证修改、补充或者否定一等(1)准确、充分运用中外思想史的有关史实。(2)对思想、政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1)观点明确,理由充分。(2)能够准确、充分运用思想史。二等(1)能够运用中外思想史的有关史实。(2)对思想、政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1)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2)能够运用中外思想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1)运用思想史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2)对思想、政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1)有观点,运用思想史的相关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2)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程朱理学的认识与理解,兼顾考查学生史学理论及素养相关内容——“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