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_第1页
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_第2页
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_第3页
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_第4页
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第一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解放前我国传染病流行状况鼠疫

1947-1948年东北及内蒙古东部鼠疫大流行,死亡达3万人。疟疾

40年代每年至少有3,000万以上疟疾患者,病死率约为1%。麻疹

建国前,仅城市麻疹年发病数已在200万左右,死亡数每年约为10万人。肺结核

建国前,城市15岁以下青少年的结核感染率高达85%,全国死亡率高达200-300/10万,居死因首位。性病

解放前,我国有性病病人1000万人以上。第二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1949年以来我国突发性传染病流行事件1957年流感甲2(H2N2)亚型大流行,新病毒有3个基因节段属(HA,NA和PB1)是鸭流感病毒的,而其它五个基因节段是来自人甲1亚型流感病毒;

60年代乙肝流行:现在的带毒者达1.5亿人;

1968年出现H3N2亚型大流行:其毒株有两个基因节段(HA和PB1)来自禽流感,而其余六个是人甲2亚型毒株的;

1977年重现HINI亚型毒株立新至今,它的8个基因节段均类似于1950年在人群中流行HINI亚型病毒。

80年代上海甲肝大流行

1993年后中国HIV的流行呈高速增长。几年前的输血传播.

90年代下旬,O157:H7大肠杆菌江苏,山东等省的流行.1997年香港禽流感流行.2003年SARS大流行.第三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传染病基本知识

第四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传染病的定义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1、朊毒体(prion)

2、病毒(virus)

3、衣原体(chlamydia)

4、支原体(microplasma)

5、立克次体(rickettsia)

6、细菌(bacteria)

7、真菌(fungus)

8、螺旋体(spirochete)

9、寄生虫,如原虫(protozoa)、蠕虫(helminth)第五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感染的概念

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斗争。由于适应程度的不同,在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infectionspectrum)。第六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被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清除。2、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实验室检查才能发现(脊灰、乙脑、)。第七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感染过程的表现3、显性感染(overt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麻疹、天花、流感多为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潜伏期携带、恢复期携带、健康携带)。5、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其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其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第八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传染病感染谱冰山现象1+2表示临床医师的视野海平面1+2+3+4+5表示流行病学医师的视野1.医院报告病例2.医院漏报病例3.不就诊病例4.隐性感染者5.病原携带者.第九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是感染性疾病中能够在人群中传播而形成流行的疾病。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季节性地方性周期性有感染后免疫第十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第十一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只有少数传染病存在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多在潜伏期未排出病原体,如麻疹、白喉、菌痢和霍乱等。恢复期病原携带者:临床症状消失后三个月内仍有病原体排出的称为暂时病原携带者,超过三个月的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

第十二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统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又称人畜共患病。这类传染病大多数均能在家畜、家禽或野生动物中自然传播。作为传染源的动物,种类繁多。其中以鼠类等啮齿动物最为重要,其次是家畜和家养动物。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多来自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动物为主(钩体、森脑、旋毛虫)以人为主(人型结核)人畜并重(血吸虫)第十三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侵入下一位宿主之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病原体停留和转移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媒介和非生物媒介物(如水、空气、食物、苍蝇、手、日常用品等)。这种参与传播病原体的媒介物,称为传播媒介或传播因素。第十四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传播途径(续)经空气传播

经飞沫传播

是指病人喷出的飞沫直接被他人吸入而引起感染。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弱的病原体,如脑膜炎双球菌、流行性感冒病毒、百日咳杆菌等引起的疾病,常经此方式传播。

经飞沫核传播吸入带病原体的飞沫核引起感染,称为飞沫核传播。白喉、结核等耐干燥的病原体可以通过飞沫核传播。经尘埃传播病人排出较大飞沫落在地面上,干燥后随尘埃重新飞扬悬浮于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凡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和炭疽杆菌芽胞,均可以通过尘埃传播。第十五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传播途径(续)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特征传播广泛,发病率高切断传播途径的效果甚小传染源周围发生继发病例,发病率迅速升高常有冬春发病率升高发生与居住、工作环境条件有关多为儿童发病较高第十六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传播途径(续)经水传播

饮用水传播流行特征为:①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且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②如水源持续受到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发病呈地方性;③停止使用污染的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爆发或流行即可平息。疫水接触传播

经食物传播流行特征:①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②如系一次大量污染,在用餐者中可呈现爆发。③当停供污染食物后,爆发即可很快平息第十七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传播途径(续)经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机械性传播

生物性传播

经土壤传播

医源性传播

第十八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垂直传播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统称为水平传播,而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则称为垂直传播。

--经胎盘传播

--上行性传播

--分娩时引起传播第十九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易感人群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总人口中易感人口所占比例,取决于构成该人群的每个个体的易感状态。第二十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影响流行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地理气象生态等因素2、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条件行为、习惯等因素第二十一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针对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和二个因素管理传染源控制、去除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去除、减少、控制、规避危险因素加强、增加保护性因素第二十二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潜伏期与传染期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这一段时间。传染期是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潜伏期的意义:可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踪传染源;可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以常见潜伏期增加1—2天为准,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可按最长潜伏期或有关规定予以留验或检疫;可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可根据潜伏期评价已采取预防措施的效果;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评价疫源地的消灭。传染期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流行特征;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最重要依据。第二十三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确定传染病爆发的证据流行病学证据临床学证据病原学证据病原分离培养血清免疫学检验动物模型(尤其新发传染病)爆发是指在局部地方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大量相同病例的现象。第二十四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冬春季节要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易发麻疹、猩红热、流感、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这些病的病原体,大多寄生在病人鼻咽部,当病人说话、打喷嚏时,病菌、病毒会随着飞沫跑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空气中的病菌、病毒即可能得病。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人们在户外活动减少,如有传染源存在,则室内病原体浓度较高自然容易传染他人。另外,寒冷空气使鼻粘膜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重要原因。

第二十五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第二十六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流感根据临床表现分以下几种临床类型:典型流感:急起畏寒高热,乏力,头痛,身痛,咽部干痛,可有鼻塞、流涕、喷嚏、干咳、鼻塞,咽部可见充血,肺部可闻干罗音。发热3~4日后热退,但上呼吸道症状及乏力可持续2周左右。轻型者症状轻,病程2~3日。肺炎型流感:主要发生于老、幼体弱者,有剧咳、吐粘痰或血痰,气急发绀等症状,可伴发心力衰竭。胃肠型流感:除呼吸道症状外主要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第二十七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管理传染源:病人应就地隔离治疗1周,或至退热后2天。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曝晒。药物预防:已有流行趋势的单位,对易感者可服用金刚烷胺或甲基金刚烷胺,或用病毒唑滴鼻,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此外,亦可采用中草药预防。流感疫苗接种:常用的有裂解疫苗和灭活疫苗,在疫苗株与病毒株抗原一致的情况下,均有肯定的预防效果。第二十八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急性期患者为唯一传染源,直接经呼吸道传播。第二十九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麻疹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约2周左右。①前驱期:主要表现为中度以下发热、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结合膜充血,2~3天左右颊粘膜可见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边有毛细血管扩张,称为麻疹粘膜斑;②出疹期(病后3~4天):发热增高,从耳后发际开始出现直径为1~3mm大小的淡红色斑丘疹,逐渐蔓延至颈部、躯干,直至四肢;重者皮疹密集成暗红色,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可出现惊厥、抽搐、谵妄、猩红热样舌,重者肺部可闻湿罗音,胸片可见弥漫性肺部浸润小点。③恢复期:出疹高峰后,发热渐退,病情缓解,皮疹依出疹先后顺序隐退,留有棕褐色斑痕,1~2周消失,。病人体弱,有病,营养差,免疫力低或继发细菌感染等并发症可使麻疹病情加重。高热、谵妄、抽搐者为中毒性麻疹;伴循环衰竭者为休克性麻疹;皮疹为出血性,压之不退色者为出血性麻疹。第三十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一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麻疹预防抓好计划免疫,提高疫苗接种率是预防麻疹的主要措施。1.管理传染源:对病人隔离期一般至出疹后5天,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2.切断传播途径: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3.保护易感人群:①自动免疫: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可在流行期前1个月接种;易感者在接触病人后2天内接种麻疹疫苗,仍可预防麻疹发生;若于接触2天后接种,则预防效果下降,但可减轻症状和减少并发症。②被动免疫:肌注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接触后5天内注射者可防止发病,6~9天内注射者可减轻症状,免疫有效期3周。第三十二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祖国医学称为“痄腮”。主要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有时可发生流行。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第三十三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边缘不清,压痛明显;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受累肿痛;颧骨弓后(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进食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无脓性分泌物。除腮腺炎外,病者可出现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为腮腺炎病毒侵犯不同器官所引致。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但其部分并发症后果严重,往往危及患儿的生育功能。第三十四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流行性腮腺炎预防①在儿童集体机构或人群密集处易形成流行,因而应少去公共场所。②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保证儿童睡眠充足。③可服用中药板蓝根冲剂,连服三天。④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减毒活疫苗皮内或皮下注射,或鼻口喷雾,90%的人可产生抗体;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经论证其效果肯定。第三十五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肺结核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可扩散至全身长期潜伏,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发病。排菌肺结核病人为主要的传染源。咳嗽、喷嚏排出的含结核菌飞沫悬浮在空气中,引起吸入感染。第三十六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肺结核临床表现发热是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多数为长期低热;全身毒性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伴倦怠、乏力、夜间盗汗、食欲减退、妇女月经不调,易激怒、心悸、面颊潮红,体重减轻等。当肺部病灶急剧进展播散时,可有高热。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性或脓性。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第三十七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肺结核的几种型别Ⅰ型(原发性):症状多轻微而短暂,可有微热、咳嗽、纳差、盗汗、结节性红斑或疱疹性眼结膜炎等,部分病人可无症状。X线可见肺部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哑铃形”影像)。Ⅱ型(血行播散型):多由原发性肺结核发展而来,成人更多见的是继发性肺或肺外结核病灶溃破到血管引起。多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消瘦、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X线检查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示两肺野自肺尖到肺底,大小相等、均匀分布的小点状阴影,密度相等;慢性或亚急性型表现为两肺新老不一,分布不均、大小不等之结节阴影,多以中、上肺野为多。第三十八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肺结核的几种型别Ⅲ型(浸润型):继发型肺结核中最常见的类型。病灶常位于上肺野,有渗出、浸润和(或)不同程度的干酪样病变,可有空洞形成。包括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两种特殊类型。Ⅳ型(慢性纤维空洞型):继发型肺结核的慢性类型。纤维空洞长期存在,常伴有较广泛的支气管播散性病变及明显的胸膜增厚。肺组织破坏常较明显,伴有纤维组织明显增生而造成患处肺组织收缩和纵隔、肺门的牵拉移位,X线检查示广泛纤维性变,厚壁空洞及沿支气管播散病灶。Ⅴ型(结核性胸膜炎):肺部结核病原发综合征后期,病灶结核菌经淋巴管逆行到达胸膜,或从胸膜下X线所不能显示的肺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至脏层与壁层胸膜引起,其他如肺门淋巴结核或脊椎结核也可直接累及附近的胸膜,引起结核性胸膜炎。第三十九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肺结核的预防为了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性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建立健全各级防痨组织机构,对厂矿、服务行业、学校、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普查,以利早期发现传染源。接种卡介苗虽然不能预防感染,但能降低感染后发病率和减轻病情;对象为未受感染的人,如新生儿、儿童、青年。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家庭中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而且与患者密切接触者、35岁以下结核菌素试验新近转阳者、患有非活动性结核因病情需要正在接受长期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可用化学药物进行预防,常用异烟肼。

第四十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猩红热猩红热是一种主要由B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菌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其他感染病人也可视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第四十一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猩红热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7天,一般为2~3天,临床上分轻型、普通型、中型、脓毒型、外科型。普通型起病急,高热、咽痛、头痛、周身不适。发病12~48小时可出现典型皮疹,即在全身弥漫性潮红的基础上,散布粟粒大小点状丘疹,压之褪色,皮肤瘙痒,皮疹常先由耳后、颈部开始,直至全身。皮疹在48小时达最高峰,2-3日后按出疹顺序先后消退,个别可持续1月。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表面及腺窝有黄白色渗出物,易拭去。软腭粘膜充血水肿,可见小米粒状丘疹和出血点,即粘膜内疹。病初时舌被覆白苔,乳头红肿突出白苔外,称“草莓舌”;2~3天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舌乳头仍凸起,称“杨梅舌”;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形成所谓“口周苍白圈”。第四十二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猩红热预防①管理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直至咽拭子培养阴性为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拭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②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③保护易感者: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它有必要的集体,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磺胺嘧啶等。第四十三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第四十四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水痘临床表现及诊断潜伏期10~24日,一般为13~17天。前驱期:成人于皮疹出现前1~2日可先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时出现,而无前驱期症状。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小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水泡;皮疹发展快是本病特征之一,从斑疹→丘疹→水泡→开始结痂,短者仅6~8小时。水疱稍呈椭圆形,2~5mm大小,水泡基部有一圈红晕,当水疱开始干时红晕亦消退,皮疹往往很痒。水痘初呈清澈水珠状,以后稍混浊,疱疹壁较薄,易破。水痘皮损表浅,按之无坚实感,数日后从水疱中心开始干结,最后成痂,经1~2周脱落。无继发感染者痂脱后不留疤痕。因皮疹分批出现,故在病程中可见各类皮疹同时存在。口腔、咽部或外阴等粘膜也常见皮疹,有时眼结膜、喉部亦有同样皮疹。第四十五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水痘预防本病的预防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隔离期自发病起至痂干为止。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水痘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应用有较好预防效果,接种对象为12月龄以上的健康个体、高危及其健康密切接触者。第四十六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尤其带菌者和该菌引起的不显性上呼吸道炎症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第四十七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流脑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1~7日,一般2~3日,临床上按病情及表现分为四型:①普通型:占病例的90%。急性起病,有寒战、高热、头痛、身痛和呕吐,烦躁不安和表情呆滞等毒血症表现。70%的病例皮肤粘膜出现暗红或紫红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瘀点、瘀斑。1~2日后出现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及脑膜刺激症(即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布氏征阳性)。严重者出现谵妄、昏迷。②爆发型:多见于儿童,病情凶猛,分为爆发休克型和爆发脑炎型。体克型除普通型症状外,其突出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精神极度萎摩,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皮肤出现花纹,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爆发脑炎型,其突出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不安,频繁呕吐,抽搐,迅速昏迷,最终发生脑疝,呼吸衰竭。同时具有休克型和脑炎型症状者为混合型,病死率极高。③轻型:仅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点,涂片染色可发现病原菌,多见于儿童。④慢性败血症型:很少见,多为成人,迁延数月之久,以发热、皮疹、关节病变为特征,少数有肝大,多次血培养至瘀点涂片可找到病原菌。第四十八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流脑预防本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直至症状消失;保持居室通风好,消毒衣物。对带菌者给予药物治疗。流行期外出带口罩,减少集会,加强人群集中区的预防工作。目前国内采用磺胺药作大规模预防,国外采用利福平或二甲胺四环素,或两药合用。为控制流行,我国广泛运用A群脑膜炎双球菌荚膜多糖菌苗进行人群预防接种,效果显著。

第四十九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包括亚临床型或隐性感染者。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另外包括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垂直传播。本病一般多见于5~9岁的儿童,成人亦可发病。第五十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风疹临床表现潜伏期:14-21日。前驱期:较短暂,约1~2天,症状较轻微。低热或中度发热,有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喷嚏、流涕、咽痛、结合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偶伴呕吐、腹泻、鼻衄、齿龈肿胀等。部分病人软腭及咽部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颊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内布满躯干和四肢,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类似麻疹;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皮疹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亦有人称为“三日麻疹”。面部有疹为风疹之特征,少数病人出疹呈出血性。发疹期淋巴结肿大达高峰,可持续3-4周才消退,肝、脾轻度肿大,舌质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先天性风疹:可表现为多样。严重可致流产、死胎;先天畸形如心血管畸形,白内障、小头畸形、智力障碍,骨发育不良等多见;或于出生后表现为肝炎综合征、间质性肺炎、脑炎等。第五十一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风疹预防本病症状较轻,预后良好,一般不需特别预防;但先天性风疹危害大,可造成死胎、早产或多种先天畸形,因此预防工作重点在于先天性风疹。

第五十二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夏秋预防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中仍是重要问题。目前虽然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很快,但由于农业人口仍占主要比例、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饮食方式和一些风俗习惯不科学,由肠道病原体引起的爆发流行时常发生。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和乙类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伤寒、痢疾等。

第五十三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伤寒、副伤寒伤寒以及副伤寒是一类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急性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夏秋季最多。可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或蟑螂等媒介传递病原菌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能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伤寒潜伏期为1-3周,一般10-14日;副伤寒潜伏期较短,为2-15日,一般8-10日。伤寒与副伤寒临床症状体征相似,相对来说副伤寒稍轻,病死率较低。第五十四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伤寒临床表现起病较缓,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多为稽留热,少数呈不规则型,持续约10-14天,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和无痰性咳嗽等,随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但少有寒战,出汗不多。随后出现伤寒典型表现,全身症状主要为高热,;消化系统症状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有腹泻,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神经系统症状随病情加重而加重,出现精神恍惚、呆滞、反应迟钝,严重的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这些神经系统症状多随体温下降而逐渐恢复;循环系统症状常表现为相对缓脉,有时出现重脉;其它重要体征为肝脾肿大,质地较软,可有压痛,出现黄疸或肝功能有明显异常者提示有中毒性肝炎;在病程一周后,部分患者皮肤可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玫瑰疹),主要分布于胸、腹,也可出现在背部和四肢,多在2-4天内消失。第五十五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副伤寒临床表现副伤寒甲、乙型潜伏期一般8-10天,起病时有腹痛、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2-3天后症状减轻,继而出现发热等伤寒临床表现。发热多呈弛张型,每日波动较大,热程较短,毒血症状较轻,但肠道症状较明显。皮疹出现较早、较多、较大、颜色较深。肠道病变较少而表浅,出血与穿孔少见。第五十六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伤寒、副伤寒预防①控制传染源:及早隔离、治疗患者。隔离期应至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天为止;亦可进行粪便培养,每5-7天一次,连续2次为阴性者方可解除隔离。②切断传播途径:为预防本病的关键性措施。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卫生宣教,搞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消灭苍蝇。③保护易感者:通过接种伤寒Vi菌苗,可有效预防易感人群感染伤寒。

第五十七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夏秋季最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引起。痢疾杆菌从粪便排出,通过手、生活接触、苍蝇、食物和水,经口感染。第五十八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菌痢潜伏期最短数小时,最长可达一周,平均1~3天。起病较急,最初是发热、体温可高达38摄氏度以上,全身不适、乏力、腹痛、恶心、呕吐,继而出现腹泻,腹泻的次数一日几次至几十次不等,里急后重,严重者大便中有脓血。根据病程和病情可分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慢性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第五十九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细菌性痢疾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传播方式是一致的,因此预防措施也类似菌痢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①进行改厕,不使用敞开式便池,厕所远离生活用水水源。②清洁和保护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必须提供有效的氯化消毒,保证末梢水的余氯达到标准。防止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河水、池塘水、湖水等受到污染。家庭内的水缸应定期清洁与消毒。③严格卫生食品操作,生熟食分开。不提倡卫生条件难以保证的聚餐。病人和带菌者不能操作食品。④消灭苍蝇与蟑螂。⑤病人、恢复期患者、带菌者以及护理病人者注意个人卫生,强调饭前便后洗手。隔离治疗病人。第六十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多见于夏秋季。家畜家禽为主要传染源,蚊类是主要传播媒介,人类普遍易感,成人多数呈隐性感染,发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第六十一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潜伏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病程分4个阶段:①初期: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②极期: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③恢复期: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病人仍可留在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④后遗症:虽经积极治疗,但发病半年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者,称为后遗症。后遗症以失语、瘫痪和精神失常为最常见。大多可以恢复。第六十二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主要的传染源是家畜,应用疫苗免疫幼猪,可控制人群中乙脑流行。防蚊和灭蚊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重要环节。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使用的是地鼠肾组织培养制成的灭活疫苗,保护率可达60%~90%。疫苗接种须在流行前一个月完成。第六十三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其病原不同,但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从流行病学和临床来看,5型肝炎基本上可分为2类:一类包括甲型和戊型,其共同特点是经粪至口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爆发流行,不转变为慢性;一类包括乙型、丙型和丁型,其共同点是主要经血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可转变为慢性。学校中常见甲型与乙型肝炎。第六十四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甲型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呈全世界范围分布,我国为高发区,其发病为各型肝炎的首位。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传播;人感染HAV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预后良好。第六十五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甲型肝炎临床表现潜伏期15-45日(平均30日)。临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亚临床型和重型等。整个病程2-4月。多数患者有发热畏寒,体温在38~39℃之间。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感或轻度腹泻。热退后黄疸出现,可见巩膜、皮肤不同程度黄染,肝区痛,肝脏肿大,有压痛和叩痛,部分患者有脾肿大。肝功能明显异常。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好转,肝脾回缩到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瘀胆型甲肝消化道症状较轻,可有腹胀、皮肤瘙痒、一过性大便颜色变浅,尿色深呈浓茶色。暴发型甲肝,可有出血倾向,出现腹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表现,直至出现深度昏迷、抽搐。患者多因脑水肿、脑疝、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衰竭等死亡。

第六十六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甲型肝炎预防

早期发现患者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自发病日算起共3周。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管理。对共用餐具、饮水器具均应消毒,实行分餐制。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保护易感人群:①主动免疫: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包括甲肝减毒活疫苗(此类型疫苗仅中国采用)、甲肝灭活疫苗(此类型为世界各国普及使用品种)。②对有与甲型肝炎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可以甲肝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或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或人胎盘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注射。第六十七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乙型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围产期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乙肝易感者就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这三项指标都为阴性者,是没有感染过乙肝

第六十八页,共七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乙型肝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样化,潜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