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谣言(yáo)元勋(xūn)孕育(yùn)鲜为人知(xiān)....B.昼夜(zhòu)罗布泊(pō)开拓(tuò)至死不懈(xiè)....C.选聘(pìng)无垠(yín)邓稼先(jià)妇孺皆知(rú)....D.殷红(yīn)萦带(yíng)彷徨(pánghuáng)鞠躬尽瘁(cuì).....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混为一谈B.瘫痪尴尬C.点缀搏学笃志众目睽睽人迹罕至D.荫蔽折散祷告恍然大悟烂慢蛛丝马迹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听了这个笑话,大家忍俊不禁,哈哈大笑。B.刚刚挨了老师的批评,现在又丢了自行车,真是祸不单行。C.早晨登上高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极目远望,心安理得。D.走进世博园,看到栩栩如生的鲜花,令人流连忘返。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B.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C.随着《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将助推南分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D.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5、以下句子中不是两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1/9B.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D.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A.唤醒黎明的沉默B.叱咤时代的风云C.叱咤时代的风云D.唤醒黎明的沉默7、默写。挣脱千年的羁绊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挣脱千年的羁绊(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4)当人们爬山登临山顶时,心中会豪情顿生,自然想起杜甫的《望岳》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同桌小明这几天心情苦闷,你便用普希金的诗句去安慰和鼓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2/9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B.乃悟前狼假寐(睡觉).C.屠暴起(暴躁).D.止增笑耳(只).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俭以养德.以刀劈狼首.B.屠乃奔倚其下.屠自后断其股.C.友人惭,下车引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三、现代文阅读。(301、①故乡,是一幅秘藏的圣符,是一座精神的殿堂。②儿时的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冬天,穿着用人力车外胎做成的“皮草鞋”,鞋面用几根皮条串联,双脚常常被冻得僵硬麻木,捂上一层稻草,才会感到暖和一点。夏天,圆月在天时,我们就得起床,打稻挑谷直到中午田水发烫;下午挑粪插秧种出满田星星,“嗡嗡”的蚊子“亲吻”着肌肤,蚂要找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③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逃难似地离开了故乡,终于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转换。除了探望父母回家小住几天外,我很少回去。故乡的山水日渐模糊,故乡的星光日益陌生。④记得有一年,因病修养期间,儿时的玩伴把我接回故乡小住了一段时间;3/9澄澈。⑤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城里人,但对故乡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越来越深刻。静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也构成我的精神家园。⑥我梦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正痛感。原来,故乡的根已经深深扎入我的心田。我曾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换了发现,惟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定。⑦为此,我特地回了趟家乡。一路上我在想,故土难离是国人的传统,安土重迁更是国人的习惯。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⑧可奇怪的是,乡亲们表现得比我想象中要平静得多。不过,偶尔也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心境:老人们还幻想着修建水库的选址可以修改;年轻人却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建……⑨天近黄昏,我在村头流连。四周是那样恬静,暖风吹拂发丝,花草散发芬芳,沿着小径,慢慢地、慢慢地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就像暮霭一样越来越浓,直到月华照亮了我的泪眼。⑩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而明天,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国;而明天,乡亲们也将要搬离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有删改)1.请从内容和结构上简要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2.请结合全文赏析第⑩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面对故乡即将被淹的现实,老人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结合4/9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文章开始写“我”一次又一次地诅咒故乡,后又写“我”因为故乡建水库即将被淹而痛苦,这样的安排是否矛盾?为什么?2、跳出地球“看”地震①2018年2月2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震前兆跟踪。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5/9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⑧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⑨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张衡一号”的发射。C.帆板对日能保证太阳能帆板为“张衡一号”供应能源。D.“张衡一号”传感器灵敏度极高,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2.“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3.⑥⑦⑧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4.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5.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四、写作题(4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每个人难免有“不容易”的时候:有的“不容易”是外因带来的繁复、艰辛、曲折……有的“不容易”来自内心的难堪、纠结、胆怯……做好一份职业、兑现一句承诺、改变一种习惯不容易,道一声抱歉、解一个心结、登一次讲台,可能也不容易。有的“不容易”通过努力最终圆满,有的“不容易”竭尽所能也难如愿。或许正在经历,或许已成过往,“不容易”带来的种种感悟,值得珍藏。6/9请以“____________真不容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故事。要求:①请将标题补写完整;②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要让情节有些波澜;③要有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丰满、曲折感人。7/9参考答案:一BABDDA(1)独怆然而涕下(2)自缘身在最高层(3)化作春泥更护花(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二1.C2.D3.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4.示例: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三1.内容上:交代了自己“逃离”故乡的途径与时间,及成为城里人后对故乡日益陌生,与后文对故乡的留恋不舍形成对比。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诅咒故乡、发誓离开”的情节;引出下文“我重回故乡及心理变化”的叙写。2.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乡亲们与家乡的联系比作脐带。生动形象地情。3.老人:生于故乡、长于故乡,已经习惯了故乡的生活,对搬离之后的未感、理念)年轻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一颗改变嘉兴贫瘠落后的面貌;二可借8/9此机会,走出乡村,改变现状。(改变故乡、改变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