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学业分层测评19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学业分层测评19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学业分层测评19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学业分层测评19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学业分层测评19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十九)(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有关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自然带与自然带之间都有明显的界线②每个自然带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③自然带的分布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④垂直分布的自然带,纬度越高,自然带类型越多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解析】自然带与自然带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但每个自然带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垂直分布的自然带,其类型的多少取决于山体的相对高度和纬度。【答案】B(2023·重庆市学业水平考试)读“某区域图”,回答2~3题。2.导致P、S两地形成不同气候类型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洋流 D.地形3.E、F、P三地呈现出不同的自然带景观,其地域分异规律是()【导学号:23010239】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垂直地域分异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异【解析】第2题,图示区域为南美大陆南部地区,图中P、S两地的纬度相似,均距海不远,但由于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则西部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东部则形成了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第3题,图中E、F、P三地的自然景观的变化,显示了南北方向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4.(2023·陕西学业水平考试)小强与驴友在攀登太白山途中,看到植被从山麓到山顶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质构造 B.水热组合C.土壤条件 D.水文状况【解析】植被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说明水热状况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答案】B(2023·江苏盐城学业水平模拟)读北海位置图,完成5~6题。5.图中岛屿上的自然带主要是()A.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6.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导学号:23010240】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解析】图示区域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该区域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及分布与沿岸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密切相关。【答案】(2023·福建学业水平改编)下图是某大陆东部沿海地区简图,回答7~8题。7.在水平自然带分布中,落叶阔叶林对应的气候类型应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8.植被由山麓常绿阔叶林到山顶针叶林的变化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解析】第7题,落叶阔叶林对应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此图显示的是大陆东岸地区。第8题,山区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的变化显示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答案】9.(2023·云南学业水平考试)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山峰位于北纬42度,东经128度附近,该山所在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2)该山从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来讲,应属于________分异规律,其基带的植被类型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3)造成从A到E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这种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水平方向上__________的分异相似。【导学号:23010241】【解析】图中显示了海拔高度及年降水量的垂直变化,说明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特点。图中显示该山山麓地带的年降水约为600~800毫米,应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山麓自然带应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从A到E自然带分异,主要是水热随海拔高度的变化造成的,这种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答案】(1)温带季风(2)垂直温带落叶阔叶林(3)热量水分从赤道向两极[能力提升]10.目前我国广阔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原始森林早已被人工林所替代,这些人工林的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解析】从自然带的分布看,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答案】B(2023·山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图为我国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甲乙11.乙山地垂直带谱中,①自然带最有可能是()A.落叶阔叶林带 B.草原带C.荒漠带 D.雨林带12.造成甲、乙两山地自然带基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导学号:23010242】A.海拔 B.水分C.热量 D.土壤【解析】第11题,由图中看出乙山地的垂直自然带中,①位于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之间,结合图甲,应发育的是落叶阔叶林。第12题,甲、乙两山地的基带分别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反映出来的是热量条件的变化。【答案】11.A13.(2023·沈阳二中高一检测)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2)A自然带所在地的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形成基础是____________差异。b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4)B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A地位于亚热带地区大陆西岸,对应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受季风影响,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题,A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第(3)题,a方向上自然带南北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的基础是南北方向上热量的差异;b方向上自然带东西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4)题,B地位于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