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课件 1绪论_第1页
古文字学课件 1绪论_第2页
古文字学课件 1绪论_第3页
古文字学课件 1绪论_第4页
古文字学课件 1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文字学导论何景ejc@绪论第一节:古文字与古文字学文字:关于文字的概念,语言文字学者分广义和狭义两派,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大致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称为文字。这里我们采用狭义派的观点,因为在传统的汉语文献里,历来是用“文字”这个词称呼记录语言的符号的。符号与文字古文字:学术研究上所说的“古文字”其上限应上溯到文字的萌芽,其下限则到秦统一文字止。因此,“古文字”即先秦文字。古文字学:古文字学就是以古文字及其载体为研究对象,探索汉字产生、阐明古汉字发展与演变、研究并解读地下出土古文字资料,借以揭示古代历史文化奥秘的学科。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经过上万年前的图画、花纹发展,公元前4000年(6000年前)左右产生成体系的象形文字。它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但这种文字最初仅仅是一种图画文字,后来才发展成象形文字——由表意、表音和部首三种符号组成。表意符号是用图画来表示一些事物的概念或定义。但是表意符号都不能表示字的发音,因此古埃及人又发明了表音符号。表音符号也是一些图形,它共有24个子音,在这一基础上,又构成了大批的双子音和三子音。如口为单子音,发“Y”的音,燕子为双子音,发“Wr”音,甲虫为三子音,发“hpr”音等,但这些发音都表示不止一种意思,为了有所区分,古代埃及人又发明了部首符号。这种部首符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区分不同范畴的符号,类似于汉字中的部首偏旁。绝大多数的埃及文字都有部首符号。这种文字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主要使用者是僧侣和书吏。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古代埃及历史的不同阶段,埃及的象形文字随着社会生活的需要出现过多次变化。中王国时期出现过祭司体,后期埃及时出现过民书体,在罗马统治期间又出现了科普特文字(用改造过希借字母书写的埃及文字)。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古代埃及文字没能发展成字母文字。但是,古代埃及文字却对腓尼基字母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纪元前1500~1000年左右,地中海东岸崛起的腓尼基人与埃及人进行交易,这时饱学的腓尼基僧侣们把简单的象形文字改写成有秩序的字母,帮助其商贸往来。由于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繁难,随着古埃及的灭亡,这种文字逐渐变成死文字,完全被人们遗忘。正是由于罗塞达石碑的发现和商博良对埃及象形文字解读的成功,才使古埃及历史全部展现在我们面前。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约3000年的历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统,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一块3000年前小孩子的脚印。主人留下这个年龄还太小的孩子的脚印并刻字,以示主人占有仆人的物证。“头”字的演变楔形文字的破译1835年,英国一名25岁的陆军中尉罗林森,来到波斯一个名为“众神的居住地”的破落小镇,他对这里郊外巨大的奇怪岩刻发生了兴趣。岩刻所在处比小镇高520米,而且从岩刻脚下到铭文顶处是104米高的、人工铲平的陡立光滑的表面,读者无法靠近铭文临摹。在这幅浮雕上,伟大的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脚踩反叛者,在两位全副武装的波斯贵族陪伴下倚弓而立,傲视面前九个从头到脚被拴着绳索的“反王”(即各地起来反抗他统治的国王)。浮雕人物边上和底下的文字则分别用3种楔形文字刻写着国王的丰功伟绩。好在这位罗林森中尉不但学习过波斯语、印地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还是一名运动健将,打猎、骑马和田径运动样样精通。他决定进行一次冒生命危险的大赌注:先是设法爬到了岩刻的最底部临摹铭文,然后又在边缘架起了梯子。最后,他干脆从崖顶放下一条绳子,捆好自己,悬空摹绘岩壁上的符号。有时,他也雇佣一个本地的男孩帮忙。男孩小心地爬过光滑岩刻平面达到铭文区的上面,然后把随身带的木楔锤入岩缝,绑上吊绳悬在空中,按下面的罗林森喊出的指示,用墨汁和纸逐字逐行地把符号拓印出来。罗林森凭借着精通多门语言和多种文字的坚实基础及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长达16年后,他不仅完成了这篇3种语言书写的铭文的全译文,还成功破译出约150个楔形文字符号的读音,500个单词和数十个专有名词,最终与其他学者共同将两河流域最古老的苏美尔人创立的楔形文字释读成功。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为了证明楔形文字的释读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还曾经进行了一次背对背的小小考试:他们把一篇无人研究过的楔形铭文分寄给罗林森和其他3位学者,请求他们独立翻译它。当4位学者的译文被开封检验时,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此时,人们真正相信,在湮没2000年之后,楔形文字之谜终于彻底揭开。古汉字第二节古文字学简史一、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献给汉安帝)。《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许慎

(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说文解字产生的学术背景一、当时的学术动态今文学派:在西汉时期,通行的典籍是以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书写的。以这些典籍为依据并表示其学术的、政治的主张的学者,称为“今文学派”。它们以董仲舒的《公羊》学为代表。他们认为孔子的六经皆有微言大义,他们的任务就在于阐发这些微言大义,主张通经以致用。古文学派:汉武帝时,在孔子的旧宅发现了一批用古文字书写的典籍,有《尚书》、《周礼》、《论语》、《孝经》等等,称为《壁中古文》,亦称为“古文经”。这种文字,实际上就是战国时期的文字。由于这些古文字一般人不认识,这就需要对它进行考释,需要进行研究整理。后来经过刘向、刘歆父子的研究整理,始为人们所重视,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古文学派”。古文学派在学术上是以文字、声韵、训诂三学为基础的,古文学派的兴起,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就为《说文解字》的成书提供了条件。二、前期字书的基础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略早于《说文解字》的字书,只有《尔雅》。《尔雅》只有文字意义的解释,而没有涉及文字的形体结构和音读问题。《史籀篇》、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汉初,闾里书师合《仓颉》、《爱历》、《博学》3篇,断60字以为一章,凡55章,统称《仓颉篇》。

《凡将篇》、《急就篇》、《元尚篇》、《训纂篇》。其中只有《急就篇》由于历代书法家的临写,作为书法而流传至今。《说文》的文字学价值《说文》是一部研究古文字的经典,研究古文字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汉字由篆体变成隶体,再变为楷书,已失去原来的形状。我们看惯了楷书字,要辨认篆体系统的古文字,必须解决一个字体转换的问题。《说文》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说文》是一部把篆体系统文字编辑起来的字典。有了《说文》就可以系统地了解楷体字与篆体字的对应关系,掌握篆体字的结构原理,进而对古文字进行研究。二、魏晋至宋初1.三体石经:《三体石经》建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三体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汲冢竹书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一作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或二年,

汲郡人偷盗魏襄王的陵墓,得到竹书数十车,全是科斗文书写,称“汲冢古文”。经过整理,有《竹书纪年》12篇,因为原本写在竹简上而得名,叙述夏、商、西周、春秋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与传统记载不同,可校正《史记》所载战国史事之失。原简早已不传。古本《竹书纪年》至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佚失。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840年)学者有辑校本,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3.《汗简》与《古文四声韵》《汗简》四卷,宋郭忠恕撰。《古文四声韵》五卷,宋夏竦编。这两部书都是研究战国文字的重要资料。汉代刘向《别录》:“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

4.石鼓文与诅楚文石鼓文:唐初在天兴县(今陕西省凤翔县)发现了十个石碣,每碣上都刻着一篇六七十字的四言诗。这些石碣每个有约一米多高,形似高脚馒头。因为它们有些象鼓,一般就称之为石鼓。经过很多学者的研究,石鼓文已经证明是先秦时代的秦国文字。关于其年代,研究者通过与秦公簋和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秦公大墓残石磬的字体的仔细比较,认为其时代最可能属于春秋晚期早段。(徐宝贵《石鼓文整理研究》,中华书局,2008)诅楚文:这是秦王诅咒楚王的告神之文。当时每告一神即刻一石,文字基本相同。北宋时发现了告巫咸,告大沈厥湫和告亚驼三石,原石和拓本后来都已亡佚,现在只能看到摹刻本。其年代大约在前312至310年。(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三、宋代金石学的兴起,宋代学者在研究金文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北宋的杨元明、欧阳修、吕大临、赵明诚和南宋的薛尚功等人。宋人编了不少古铜器和铭文的著录书,流传至今的有吕大临《考古图》(1092)、宋徽宗敕撰的《博古图录》、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1114)、王俅《啸堂集古录》及赵明诚《金石录》。四、元明时期略五、清代金石学的兴盛清代受乾嘉学派影响,金石学进入鼎盛。乾隆年间曾据清宫所藏古物,御纂《西清古鉴》等书,推动了金石研究的复兴。其后有《考工创物小记》、《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捃古录金文》、《斋集古录》、《缀遗斋彝器款识考识》、《寰宇访碑录》、《金石萃编》、《古泉汇》、《金石索》等书,均为有成就的金石学著作。这一时期研究范围扩大,对铜镜、兵符、砖瓦、封泥等开始有专门研究,鉴别和考释水平也显著提高。清末民初,金石学研究范围又包括新发现的甲骨和简牍,并扩及明器和各种杂器。罗振玉和王国维是此时的集大成的学者。马衡著《中国金石学概要》,对金石学作了较全面的总结。《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是一部著录清代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收商周至唐代铜器1529件(包括铜镜),而以商周彝器为多。清梁诗正等奉敕纂修,乾隆十四年(1749年)始纂,乾隆二十年(1755年)完书。清乾隆二十年武英殿刻本。阮元吴式芬:捃古录金文共3卷9册。著录1334件商周铜器的铭文。按器的种类编排,每类又以铭文多少为序。在所录铭文后面附有释文,间有作者考证或采录诸家之说。吴式芬:精通训诂音韵,擅长考订经文。于咸丰六年(1856)去世,当时《捃古录金文》一书尚未完成。后由其子请人校刻,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行。吴式芬还著有金石文字目录《捃古录》20卷,以及与陈介祺合著《封泥考略》等。甲骨文的发现王懿荣(1845—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泛涉书史,尚经世之务,嗜金石,因见药店所售“龙骨”上的刻纹,发现甲骨文,为收藏殷墟甲骨的第一人。三为国子监祭酒。庚子八国联军入京时,投井死。六、民国到现在1.明国前期罗振玉和王国维的学术活动2.1928年殷墟的发掘3.近代著名的古文字学者的学术成果1.罗振玉罗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字式如、叔蕴、叔言,号雪堂,永丰乡人,晚号贞松老人、松翁。祖籍为浙江省上虞县永丰乡,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县。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颇有贡献,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他一生著作达189种,校刊书籍642种。2.王国维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海宁人。王国维是我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解体,王国维携全家随罗振玉东渡日本,侨居四年有余。在罗振玉的帮助下,有机会静下心来做学问,研究方向转向经史、小学。他与罗振玉一家相邻居,平时互相切磋,往返论学,协助罗氏整理大云书库藏书,得以尽窥其所藏彝器及其他石器物拓本,并与日本学者广泛交流。1923年春,当时溥仪要选海内硕学之士,王国维经升允推荐,到北京充任逊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1924年冬天,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结束了“南书房行走”的工作,遂有崇仰他学问的胡适、顾颉刚等人推荐他担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王国维推而不就院长职,仅任教职。讲授《古史新证》及《说文》、《尚书》等课程,从事《水经注》校勘及蒙古史、元史研究,以其精深的学识、笃实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朴素的生活影响了清华学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同时他自身的学术也更加精进,学术成果丰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论殷周、释甲骨、释钟鼎,处处卓绝,语语精到,皆出自己心得、发明和独创,对古代历史古代地理等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博得海内外学人的推崇和尊敬。1925年2月,清华委任吴宓筹办研究院,并拟聘王国维为导师。1925年9月14日,国学研究院普通演讲正式开始,王国维讲《古史新证》。1925年10月15日,加授《尚书》课程。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一说吴宓)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塾弟子遍充中国史学界。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学术背景:古史辨派的兴起古史辨派,又称古史辩派、疑古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古史辨》,共七巨册,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汇集。经十年拓展,五四运动以后,顾颉刚等史学家为探索古史做了不少工作,从1926年至1941年,《古史辨》共出版七册,包罗了三百五十篇文章,三百二十五万余字。代表人物顾颉刚(1893.5.8-1980.12.25),汉族,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字德潜,号疑古,汉族,浙江吴兴(现浙江湖州市)人。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曾主张废除汉字。自称“疑古玄同”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受到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自1923年顾颉刚发表《与钱玄同论古史书》,到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问世,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以后,《古史辨》又持续出到七册,当时有不少知名学者参与了这项活动,在学术界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古史辨派在其研究中,推翻了传统所谓的“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其中,顾颉刚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他着重地考察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源头,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虽然“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据此,他提出要打破“民族出于一统“地域向来一统”、“古史为黄金世界”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古史辨派”的古史辨伪工作,对于推翻旧的臆造的古史体系,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推进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建立了巨大的功绩。《古史辨》第1册于1926年出版以后,胡适评论说:“这是中国史学界一部革命的书,又是一部讨论史学方法的书。此书可以解放人的思想,可以指示做学问的途径,可以提倡那‘深澈猛烈的真实’的精神。”(注:胡适:《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古史辨》第2册,第334页。)郭沫若于1929年评价顾氏的“层累说”“的确是个卓识”,“他的识见委实是有先见之明”。(《禹的问题》。)1957年,徐旭生评价说,“古史辨派”的治学方法虽存在有问题,但是取得的成绩很大。“最大的功绩就是把古史中最高的权威,《尚书》中的《尧典》、《皋陶谟》、《禹贡》三篇的写定归还在春秋和战国的时候。……由于疑古学派(广义的)历史工作人及考古工作人双方的努力,才能把传说时代和狭义历史时代分开。”(注: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第22页。)自从顾颉刚发起古史大讨论以后,再也没有人糊里糊涂地将“盘古氏,开天地”的传说作出真实的历史讲起,启发人们审慎地将传说材料进行抉择,结合考古发现,仔细地考辨其中的“史影”,从而逐步地“重建”科学的古史体系,这是中国史学近代化的一项重要成果。由于臆造的旧史体系,是与一千多年来束缚人们头脑的封建“道统”相一致的,因此,古史辨伪工作就具有扫荡长期毒害人们思想、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的意义,与“五四”运动反封建的伟大潮流相一致。尹达先生对此有中肯的评论,他说,顾先生“继承了今文学派的传统,吸收了实验主义的方法,大胆怀疑古文经书,从而发展为怀疑传统的古史,否定了这些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这一来就具有反封建的重大意义。”(注:见杨向奎《论“古史辨派”》“后记”,《中华学术论文集》。)殷墟发掘与甲骨文研究殷墟为殷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发现于20世纪初,1928年开始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面积约二十四平方公里。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商以此为都(约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共经八代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1899年,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契刻文字,后经罗振玉、王国维等考证、调查,确认为商代甲骨,出土于安阳小屯村。1928年10月,董作宾主持了试掘。同年12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考古组,负责殷墟的发掘工作,先后主持工作的有董作宾、李济、梁思永、郭宝钧等。自1928年10月至1937年6月,共发掘十五次。发掘大墓十一座、方坑一个、小型墓和祭祀坑一千二百多座,以及大量建筑基址,出土刻字甲骨近两万片和大量陶器、铜器、玉器等。中研院史语所开始计划挖掘安阳殷墟甲骨,始于民国十七年(1928),该年4月,史语所于广州中山大学成立筹备处。7月,代理所长傅斯年指派通信员董作宾赴安阳调查甲骨出土情形,十月由董作宾主持安阳小屯试掘,此为第一次的殷墟发掘。傅斯年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

胡适评价傅斯年:“他的感情是最有热力,往往带有爆炸性的;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功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台大“傅钟”傅钟启用后成为台大的象征,每节上下课会钟响二十一声,因傅斯年曾说过:“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时,剩下三小时是用来沉思的。”发掘殷墟的构想傅斯年在《本所发掘安阳殷墟之经过》中曾说到是因为安阳殷墟自出土甲骨文以来,经罗氏收购及私自挖掘所得之龟甲,皆查无下落。“夫殷人卜辞藏地下者,宁有几许?经一度之非科学搜罗,即减损一部之储积,且因搜求字骨,毁弃他器,紊乱地下情形,学术之损失尤大。而吾国之官厅及学者竟熟视无睹……近代的考古学更有其他重大之问题,不专注于文字彝器之端。就殷墟论,吾等已确知其年代,同时并知其他铜器石器兼出,年来国内发掘古代方地每不能确定年代……如将此年大确知之墟中所出器物,为之审定,则其他陶片杂器,可以比较而得其先后,是殷墟知识不啻为其他古墟作度量也。又如商周生活状态,须先知其居室;商民族之人类学的意义,须先知其骨骼。兽骨何种,葬式何类。陶片与其他古代文化区有何关系,此皆前人所忽略,而为近代欧洲治史学古学者之重要问题。故吾人虽知河南省内弃置三十年从不过问之殷墟已有更无遗留之号,仍颇思一察其实在情形。董作宾董作宾(1895~1963),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河南省温县人。原名作仁,字彦堂,号平庐。董作宾集甲骨文诗轴我昔少年日为乐不知秋自作秦淮[宾](客)初为吴越游白衣千万乘花下一渔舟纵为十日饮[宾](客)去室幽幽第三节研究古文字学的意义1.与考古学的关系考古工作者往往是新出土的古文字资料的直接获得者。一处墓葬或遗址,如果有古文字资料出土,常常可以解决年代、器主等关键问题。一个田野考古工作者具有古文字知识,就可以对出土的古文字资料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