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复习_第1页
第一二章-复习_第2页
第一二章-复习_第3页
第一二章-复习_第4页
第一二章-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雾气弥漫的秋晨《声现象》复习知识框架声现象声音是什么乐音的特性令人厌烦的噪声人耳听不到见的声音音调响度音色探究活动真空不能传声。探究活动几乎听不到声音乐音的特性(乐音的三要素)

响度表示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

音调表示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

音色

音色不同,声波的

也不同。强弱振幅高低频率波形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远近有关.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

;④

;⑤

;···注:有声源有介质响度在0dB以上频率在20-20000HZ人耳正常乐音的特性(乐音的三要素)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在减小,音调、音色不变。二胡,钢琴,提琴,笛子等乐器区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2、音色口技演员模仿动物、人、乐器发声悦耳动听用来形容音色好响度引吭高歌勿高声喧哗震耳欲聋用来形容嗓门高(声音洪亮)声如洪钟音调男高音

女生声音高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脆如银铃乐音的特性(乐音的三要素)3、有关音调的注意点弦乐器发声由弦的长短、粗细、和张紧程度有关: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管乐、簧乐以及其他管类: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不是声音在延续,而是声源在振动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声音的音调跟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不同,声波的波形也不同。探究活动(1)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用刻度尺设计实验(2)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探究活动噪声及其控制噪声的控制:减小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有:

。在声源处减弱(严禁鸣笛、消音器、更新机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隔音墙、绿化、隔音板)(戴耳塞、头盔、耳罩等)1、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挥动的手臂B.挂在胸前的哨子C.在夜里飞行的蝙蝠D.被鼓椎敲击的鼓面2、从声源发出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物理量()A.声速B.频率C.响度D.振幅BB综合练习3、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在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C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左边的音叉,右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左边音叉通过________把振动传给了右边的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音叉____响.小球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会空气不会不会介质5、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A橡皮膜甲乙丙丁6、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作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D.仅是为了装饰A7、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的原因是(

)

A.蝙蝠发声响度小B.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大

C.蝙蝠不会发声D.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大小

B8、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__________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入人耳的。9、人说话或唱歌是靠人的________振动,进而引起周围的________振动,直至传到我们的耳中,引起鼓膜________,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引起听觉。振动

空气声带

空气

振动耳膜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丁、甲、乙、丙A若:用棒子敲瓶子呢(

)D

复习课第二章使用前观察:使用温度计的使用估:选:放:读: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正确记录温度数值,要有单位量程和分度值

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有时会出现水雾,有时又会出现冰花,你能解释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吗?它们是出现在玻璃窗的哪一面?问题讨论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凝华(放热)升华(吸热)物态

变化例1、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1635.9例题例2、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那么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

A、37.5℃、37.5℃B、37℃、38℃C、37.5℃、38℃D、37℃、37.5℃C体温计量程:分度值:0.1℃注意: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将玻璃管内水银甩回玻璃泡,如果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用来测病人的体温,读数值只升不降。35℃~42℃【补充】例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48例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E甲、乙中,图_______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_______同时发生.如图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像,图像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48100写出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名称1、冬天嘴呼出的“白气”的形成——2、雾的形成——3、露的形成——4、霜的形成——5、用久日光灯管变黑——6、冰镇啤酒瓶“冒汗”——7、用久的电灯的灯丝变细——8、冬季窗户玻璃上结有冰花——液化液化液化凝华先升华后凝华液化升华

抢答题—看谁反应快凝华9、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10、冰棒冒“白气”——11、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12、冰棒纸上结的“霜”——先升华后液化液化先汽化后液化凝华13、衣箱中的樟脑球日久变小了——14、湿衣服变干——15、冰棒含在嘴中变成糖水——升华汽化熔化1.下列温度数据与事实相差较大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是37℃B.使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25℃C.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39℃D.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零下10℃

思考练习D2.关于雾、露、霜、雪的形成,正确的是()A.雾:水汽化而来B.露:水蒸气液化而来C.霜:水凝固而来D.雪:水升华而来

思考练习B3.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舞台上常用干冰制造“烟雾”,“烟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B.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C.夏天吹电风扇可以降低人身体的温度,所以感觉舒服D.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

思考练习D4.如图,是一张令人惊讶的照片,茶色玻璃板后面有一支蜡烛,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烧!关于玻璃板后面的杯子、水和烛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虚像,杯子和烛焰是实物B.烛焰是虚像,杯子和水是实物C.杯子、水和烛焰都是虚像D.杯子、水和烛焰都是实物B

思考练习5.如图两个圆纸盆,一根棉线可制成土电话。只要棉线绷紧,两个人就可以通话了.(1)老师跟小明相隔一定的距离用土电话“窃窃私语”,而跟老师相同距离的其他同学却听不到他们的谈话,这表明

。(2)如果在通话时,找一个同学用手捏住棉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说话的声音了,这是由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固体可以传声,而且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思考练习棉线被捏住,阻碍了棉线振动,阻碍了声音传播不能6.牙医检查牙齿时,常把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放入口中,这样的作用是

;在放入口腔之前,常会在酒精灯上烤一烤,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防止口腔中水蒸气在小镜子上液化使小镜子模糊

思考练习看到牙齿背面7.把一些干冰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后,铝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形成的合理解释

。若在罐口套一个气球,会看到气球

,这是干冰

成了气态的二氧化碳.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

成水珠附在玻璃车窗上,此过程需要

;小水珠会出现在车窗

侧。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铝罐凝华形成

思考练习变大升华液化放热内8.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1)如图(a)所示,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

,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此时通过三个小孔能看到的烛焰

(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烛焰、三个小孔、人眼在一条直线上

思考练习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是(2)如图(b)是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烛焰时,孔对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