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学业分层测评1_第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学业分层测评1_第2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学业分层测评1_第3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学业分层测评1_第4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学业分层测评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十三)(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①F表示资源获取②F表示生产消费③H表示废弃物排放④H表示生活消费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2.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解析】第1题,该图表示环境、资源与人口的关系,图中E表示资源获取,F表示生产消费,G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获取物质和能量,H表示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当中去。第2题,在E表示的资源获取过程中,人类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生态破坏,在资源开采过程中也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答案】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4.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多,增长快 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工业化快速发展【解析】第3题,图示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只有选项B符合。第4题,四个选项均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则是人口多,增长快。【答案】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导学号:64490082】5.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6.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①全球海平面上升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④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第5题,①为火山喷发释放二氧化碳,②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③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④为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目前人类影响到的环节主要是植被破坏,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以及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第6题,光化学烟雾主要是交通工具向大气排放的废弃物在强烈光照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短期内,“温室效应”加剧将导致大量冰川融化,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增加。【答案】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7~8题。7.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森林锐减C.土地荒漠化 D.矿产资源枯竭8.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C.农作物侵入牧区D.土地生产力下降【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导致该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有三个:一是草地变旱地;二是压缩草场面积,牧场超载;三是牧场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可推知该区域的环境特征是干旱,故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8题,由图可知,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农作物侵入牧区→草地变成旱地→环境问题,故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激增,素质较低。【答案】9.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64490083】(1)图中甲、乙、丙、丁图例各代表一类环境问题。请将甲、乙、丙、丁填入下列环境问题的括号内A.酸雨危害() B.森林锐减()C.水土流失() D.水体污染()(2)环境问题乙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最为严重,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目前在欧洲表现最突出的是__________,分析其多发的原因。(4)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对生物多样性威胁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甲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应是森林锐减;乙在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处,应是水土流失;丙分布在降水较多、经济较发达的东南地区,应是酸雨;丁主要在江淮下游地区,应是水体污染。第(2)题,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最为严重,主要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因素,植被破坏严重。第(3)题,欧洲工业发达,能源消耗量大,排放酸性气体多,气候湿润,水汽充足,易形成酸雨。第(4)题,森林破坏,会使生物多样性锐减。【答案】(1)丙甲乙丁(2)黄土高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3)丙欧洲经济发达,能耗大,排放酸性气体(SO2)多,且降水丰富,多酸雨。(4)甲[能力提升]10.下图表示我国黄河中游人为增沙量及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沙量之比(以百分比计)的时间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于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B.90年代主要因为毁林开荒,打坝淤泥C.90年代后,主要因为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本建设D.主要由于在居民点附近过度放牧【解析】从20世纪90年代,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是自然原因;90年代打坝淤泥会保持水土;黄河流域的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本建设是黄河增沙的主要原因。【答案】C读某地径流、水蚀统计图,回答11~12题。11.该地()A.雨水下渗逐年减少B.地表破坏愈加严重C.河流含沙量居高不下D.植被逐年增加12.产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退耕还林 B.退耕还湖C.退耕还牧 D.毁林开荒【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区径流减少率、水蚀减少率逐年增加。说明该地区植被逐年增加,雨水下渗增加,河流含沙量降低。注意图中表示的是径流减少率和水蚀减少率。第12题,退耕还湖可减轻该地区的旱涝灾害,退耕还牧可减少沙化现象。毁林开荒会加剧水土流失。【答案】1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导学号:64490084】(1)以甲为代表的////////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1~8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严重资源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中A~F各城市由于能源结构以________为主,冬季采暖期长,重工业集中,所以环境污染以________污染最为突出。【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