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1)改_第1页
第22讲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1)改_第2页
第22讲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1)改_第3页
第22讲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1)改_第4页
第22讲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1)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讲第九章教学要求重点与难点1、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与组成;2、掌握RC、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与振荡频率的计算;3、了解石英晶体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4、掌握电压比较器和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振荡频率的计算;5、了解压控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振荡频率的计算;6、了解三角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重点: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RC、LC振荡电路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与振荡频率的计算;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难点: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过程,电压比较器传输特性,压控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本次课教学要求1、掌握反馈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平衡条件和起振条件;2、掌握RC串并联移相电路频率特性的定量分析;3、掌握RC振荡电路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和振荡频率的计算;4、掌握LC振荡电路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和振荡频率的计算。第9章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9.1正弦波振荡电路

9.2非正弦波发生电路9.3波形变换电路引言振荡器的分类振荡器:自动将直流电源的能量转换成交流电能的电路。按波形分类:按激励方式分类:按电路结构分类:按频率分类:按选频元件分类:9.1正弦波振荡电路9.1.1概述9.1.2RC正弦波振荡电路9.1.3LC正弦波振荡电路9.1.4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1.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PP.275-2769.1.1概述在电扰动下,对于某一特定频率f0的信号形成正反馈:由于半导体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及供电电源的限制,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稳定在一定的幅值。。产生正弦波振荡的物理过程1.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一旦产生稳定的振荡,则电路的输出量自维持,即幅值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起振条件:

要产生正弦波振荡,必须有满足相位条件的f0,且在合闸通电时对于f=f0信号有从小到大直至稳幅的过程,即满足起振条件。振荡平衡条件2.起振与稳幅电路如何从起振到稳幅?稳定的振幅起振过程的图解说明3.基本组成部分1)放大电路:放大作用2)正反馈网络:满足相位条件3)选频网络:确定f0,保证电路产生正弦波振荡4)非线性环节(稳幅环节):稳幅常合二为一4、分析方法1)是否存在四个主要组成部分;2)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即是否有合适的Q点,信号是否可能正常传递,没有被短路或断路;3)是否满足相位条件,即是否存在f0,是否可能振荡

;4)是否满足幅值条件,即是否一定振荡。相位条件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

断开反馈,在断开处给放大电路加f=f0的信号Ui,且规定其极性,然后根据

Ui的极性→Uo的极性→Uf的极性若Uf与Ui极性相同,则电路可能产生自激振荡;否则电路不可能产生自激振荡。

在多数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输出量、净输入量和反馈量均为电压量。极性?定量分析要点振荡频率的计算相位平衡条件判断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是否能找到一个频率使起振条件的确定5.分类按选频网络分类1)RC正弦波振荡电路:几百千赫以下2)LC正弦波振荡电路:几百千赫~几百兆赫3)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振荡频率稳定按振荡频率分类1)低频振荡电路2)高频振荡电路1.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频率特性PP.278-2799.1.2RC正弦波振荡电路低频段高频段在频率从0~∞中必有一个频率f0,φF=0º。定性分析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频率特性的定量分析当f=f0时,不但φ=0,且最大,为1/3。2.

RC振荡电路的组成

应为RC串并联网路配一个电压放大倍数略大于3,输入电阻尽量大,输出电阻尽量小的同相放大电路。同相放大电路3.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文氏桥振荡器)用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作放大电路。二极管的作用文氏桥振荡器的特点?

自动稳幅。输出电压幅度波形较好,频率调节方便,适合于小于1MHz的正弦波振荡器。频率可调的文氏桥振荡器P281图9.1.7改变电容以粗调,改变电位器滑动端以细调。同轴电位器讨论一:合理连接电路,组成文氏桥振荡电路如何自动稳幅?Rf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或Rb1采用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讨论二:判断图示电路有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吗?RC移相式电路1)RC移相电路有几级才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三级(最大相移为270)2)若R和C互换呢?二级9.1.3LC正弦波振荡电路1.LC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PP.282-284等效损耗电阻谐振频率解得等效导纳及阻抗即O220)L(RLCwww+w-w即谐振频率此时,=令当Q>>1时:谐振时的支路电流谐振阻抗1.LC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续)谐振特性1.LC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续)(2)频率响应曲线附加相移2、LC选频放大电路P284当f=f0时,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最大,且附加相移为0。电压放大倍数若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将c-e间电压反相后加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则有可能产生自激振荡。(变压器、电感、电容反馈式)3、

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2)振荡频率与起振条件振荡频率起振条件说明(1)原理电路P285相位平衡条件判断(2)由于LC谐振电路的Q值很高,高次谐波电流在并联回路上产生的电压很小,即回路具有较好的选频特性,所以仍能选出0的正弦波信号。补充说明(1)LC振荡电路靠放大管的非线性特性稳幅,动态工作点进入了截止区,集电极(漏极)电流是失真的。3、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续)(a)电路结构说明:(b)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X1、X2为同性电抗同时X1、X3为异性电抗。(c)振荡频率的估算:X1+X2+X3=04、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1)三点式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仍然由LC并联谐振电路构成选频网络A.若中间点交流接地,则首端与尾端相位相反。1.三点式LC并联电路中间端的瞬时电位一定在首、尾端电位之间。三点的相位关系B.若首端或尾端交流接地,则其他两端相位相同。4、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续)4、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续)(2)电感三点式

振荡器电路反馈电压取自哪个线圈?反馈电压的极性?必要吗?

电感的三个抽头分别接晶体管的三个极,故称之为电感三点式电路。(2)电感三点式

振荡器电路(续)分析概要相位平衡条件判断起振条件:振荡频率的估算:5、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1)基本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相位平衡条件判断起振条件:振荡频率的估算:电路P287图9.1.13(a)克拉泼(Clapp)振荡电路电路图P287图9.1.145、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续)(2)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振荡频率要增大f,则需减小选频网络中的电感和电容,但却易受级间电容影响。故在L上串更小电容。(b)西勒(Seiler)振荡电路5、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续)(2)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续)振荡频率(可调)讨论同铭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