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单元测试 课时作业6_第1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单元测试 课时作业6_第2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单元测试 课时作业6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六)一、选择题1.40集电视连续剧《少年康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剧中“太皇太后孝庄”非常富有智慧,康熙亲政前就是在她的严格管教下,认真学习的内容不包括()A.满汉文化 B.骑射军旅之技C.帝王统治之术 D.西方自然科学【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前三项是在太皇太后孝庄的严格管教下学习的,而西方自然科学是在其亲政后的学习内容。【答案】D2.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这一战役()A.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B.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C.打击准噶尔部叛乱分裂势力D.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解析】题干中出现地名“乌兰布通”“驼城”,这些地名应该是新疆地区,三藩之乱发生在云南,故A项错误;攻占澎湖发生在台湾,故B项错误;准噶尔部叛乱属于新疆地区,故C项正确;击退沙俄是在东北地区,故D项错误。【答案】C3.1700年,当清政府商讨出兵新疆平叛时,康熙帝认为“今欲用兵,兵非不敷,但虑路远,运饷艰难”,并列举汉代赵充国屯田平羌故事,遂“敕所司留意”。材料主要表明康熙帝()A.认为出兵新疆劳民伤财将激化社会矛盾B.从维护新疆安定角度考虑屯田问题C.命令户部尽力为出兵新疆做好物资准备D.力主屯田西北以促进边疆开发【解析】材料中主要是说“路远,运饷艰难”,并没有说激化社会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中“运饷艰难”,并列举汉代赵充国屯田平羌故事的信息说明康熙帝从屯田的角度来维护新疆安定,故B项正确;“敕所司留意”是留意屯田,不是作物资准备,故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论及依靠屯田来推进军事行动,是稳定新疆局势,而不是边疆的开发,故D项错误。【答案】B4.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写道:“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他的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A.鳌拜集团被铲除 B.清军平定三藩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进入台湾【解析】从材料信息“海上”“扶桑”“水军”等可以看出,这是康熙帝为清军进入台湾而写。【答案】D5.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被平定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以及材料中的“海上”“海隅”与“九壤同”,意思是海岛台湾与全国一样,即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答案】D6.注意比较是历史学习的原则之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设置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A.驱逐了殖民势力 B.加强了边疆管理C.维护了国家主权 D.巩固了清朝海防【解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建立反清基地,康熙帝设置台湾府是中央政权的行为,但是二者都是维护中国的主权,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都是单方面的。【答案】C7.康熙帝统治时期,中国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相当强大的统一国家。在下列四项有关康熙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哪一事件的性质与其他事件根本不同()A.平定三藩 B.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噶尔丹的叛乱【解析】C项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其他三项都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措施,故C项与其他三项性质不同。【答案】C8.在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作为签约一方,清朝使用了“中国”国号,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尼布楚条约》是在双方平等基础上签订的B.清初中国已经开始了近代化历程C.《尼布楚条约》是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D.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解析】清政府使用“中国”国号签约,意味着其代表中国政府来行使外交权力。【答案】D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熙帝)平定三藩,扫清漠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指国库)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绘,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清实录》材料二康熙始终没有使中国越过封建国家雷池一步,始终没有表现出某种使中国跳出落后状态的独特尝试。井且从那以后,旧中国与旧俄国在近代工业和科学水平上,在将近两个世纪里一直保持着相当距离。——刘大年《论康熙》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熙皇帝的主要功绩。(2)你是否认同材料二中对康熙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解析】本题以康熙帝为主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要依据材料中“平定三藩,扫清漠北”“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等信息归纳概括。第(2)问要依据材料中“始终没有使中国越过封建国家雷池一步”“始终没有表现出某种使中国跳出落后状态的独特尝试”“在将近两个世纪里一直保持着相当距离”等信息归纳概括“评价”。“看法”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爱惜民力;生活节俭。(2)不认同材料二中的观点。当时中国处于中国封建统治晚期,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闭关锁国的政策;现代科学技术力量不足;远离西方,受其影响较小等。所以,当时中国不具备超越封建制度的条件,康熙帝“越雷池一步”的可能性较小。康熙统治时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康乾盛世”局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即可)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不论对传统文化还是对西学,不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传教士,都没有偏见。他的这种对待各种文化、不同种族的平等心态,来自于其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材料二康熙对孔孟程朱那一套的迷恋与提倡几乎超过任何汉人皇帝,实在基于对儒家消极方面的偏爱,并由此造成了清代窒息改革的沉闷政治局面……汤若望、南怀仁的天文历算虽然精确,却只用来为宫廷迷信服务;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花费三十多年测绘出了《皇舆全览图》,全国印刷业、测绘业却未趁此而改进;南怀仁造出的西洋火炮虽受到康熙帝的夸奖,却既未推广,也未引起对军火工业的重视;科学著作翻译过来了,而府州县学仍在以八股取士。——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1)材料一、二在康熙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这种不同。(2)有人认为是阎崇年过人的学问成就了康熙过人的业绩,你认为正确的人物评价方法有哪些。【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都没有偏见”可看出作者的鲜明态度,从材料二中“康熙对孔孟程朱那一套的迷恋与提倡几乎超过任何汉人皇帝,实在基于对儒家消极方面的偏爱,并由此造成了清代窒息改革的沉闷政治局面”看出作者认为康熙极力维护封建制度,使中国错失了发展机会。第(2)问,要用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要结合历史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