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1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2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3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4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三大领域。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维护一定的公共秩序是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蔽性。在公共生活中,它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并且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人们除了生活在家庭和工作岗位之外,还有很多的时间活动在这样一些场所:比如,社区、学校、公共交通工具、马路街道、各种商品和金融交易市场、公园与广场、旅游景点等。我们一般把这些领域,称之为公共生活领域公共生活的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在原始社会,个人与群体天然合一,在群体内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在很长时期内是同一的。相邻的群体之间,偶尔会有些来往,社会公共生活开始萌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人们的社会交往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出现与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公共生活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极大促进了们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现代交通工具、现代传媒手段以及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地球村。2、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人类社会是由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有机整体。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秩序是由社会生活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公共生活规范和要求。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生活秩序的要求就越高。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三、维护公共生活的基本手段道德与法律,是当代人们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公共生活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德治”与“法治”任何社会要做到长治久安,都必须“德治”与“法治”两手抓,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如果只有法律的齐肃作用,没有道德教化的作用,那么在法律不完善的地方和时候,人们的行为无所依凭,就有可能胡作非为;如果只有道德的教化作用,没有法律的惩戒作用,道德的作用就只能“管得了君子,管不了小人”,社会秩序将发生极大的混乱。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道德中的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继承性基础性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广泛性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简明性不需多作说明,人们就能理解。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公民道德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认知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内心认同,并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实践。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由于传统中国人缺乏过集团生活的需要与习惯,故近现代许多学者指出传统中国人缺乏社会公德。近现代以来,中国人脱离了传统社会的旧轨,中国人有了过集团生活的需要与基础,故中国人的公德意识与水平逐渐提高。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德,一方面继承和弘扬了优良的道德传统;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为社会公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公民公共生活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一些新的社会公德规范与要求在实践中形成并被人们接受;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开展。我国人民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公德意识:公民在人际交往与社会活动中,自愿并主动地履行和遵守社会公德的理念与情感。公德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要加强学习,形成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其次,要培育社会公德情感;再次,要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总之,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是需要经过反复的知、情、意、行的锤炼过程。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网络生活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信息采集、网上聊天、网络游戏、BBS论坛、网上交友等。网络可以成为人们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发展。网络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网络暴力、色情信息泛滥;软件、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电子商务活动的欺诈与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等。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网络生活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生活,而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它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法律和道德相互补充,同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大学生要充分认识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在的作用,正确把握公共生活中主要法律规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由于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因此,约束个人行为的规则很多。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法律既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遍约束力;它不仅确认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活准则,引导人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而且通过制裁破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强制人们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重要的作用。法律首要的目的并不在于制裁违法行为,而是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合法地参与社会生活。指引形式可分为: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义务性指引。预测作用

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对特定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预测,从而自觉、自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法律的规定。评价作用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的评价客体是人们的行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强制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法律的强制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包括警察、法庭、监狱等。法律强制的目的,在于实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从强制作用的角度看,法律对于义务者来说是一种强制约束,对于权利者来说则是一种强制保障。教育作用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法律的教育作用普遍存在于法律作用中。二、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我国在刑事、民事、行政等方面有一系列公共生活法律规范。其基本立法精神,是在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共环境的基本前提下,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和自由。下面简要介绍与大学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几部法律。(一)《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共6章119条。该法一方面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使人人懂法、守法,既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自由,又不对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造成侵害;另一方面规范、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在有效惩治违法行为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权。1、立法目的和原则立法目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民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第一条“总则”)基本原则:“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第五条“总则”)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处罚种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细分为4类110多种行为。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3、处罚程序专设“处罚程序”一章,分三节对调查、决定和执行程序作了规定。在调查程序中,规定了告知权利、表明身份、回避等程序。在传唤时间上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照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此外,还规定了听证程序和救济程序。4、执法监督专设“执法监督”一章,规定了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在治安处罚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必须禁止的行为。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查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和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责任及时处理。(二)《集会游行示威法》集会、游行、示威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该项权利必须依法行使。如果不经允许就随意进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甚至在活动中使用暴力,势必会造成社会混乱、人心唤散的局面。为了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989年10月31日通过,共5章36条)1、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立法目的: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则;二是权利义务一致原则;三是和平进行原则。2、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均适用本法。本法所称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所称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进行、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所称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形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3、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向主管机关(举行地公安局)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5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确因突发的事件临时要求集会、游行、示威的,必须立即报告主管机关;主管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审查决定许可或者不许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第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第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第三,煽动民族分裂的;第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4、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对于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主管机关应当派出人民警察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保障集会、游行、示威的顺利进行。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任何人不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非法手段进行扰乱、冲击和破坏。集会、游行、示威应当按照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及其他事项进行。(三)《环境保护法》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和逐渐加重,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法律手段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执法、司法、守法等多个环节来协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超过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全体社会成员都有保护环境的法律义务。1、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立法目的: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基本原则:一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三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2、保护环境范围《环境保护法》将环境界定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该法在明确了依法保障环境的同时,特别强调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四)《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是每个人在公共生活中都容易遇到的问题,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护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国家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1、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立法目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基本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